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所列问题。 鹧 鸪 天(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 簶 ,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问: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哪 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 之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1、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2、人物形象的分类。 3、人物形象的答题模式。 重点难点: 1、人物形象的规范答题。 2、形象的感情
一、连接高考 高考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 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 意义。 鉴赏形象是高考古诗词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 备考指导:诗歌的形象有 “人物”(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一般为第三 人称)或抒情主人公形象(一般为第一人 称))、 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 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这些寄托作者 情思的具体物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 象的融合。)
答:1、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 人物形象。 2、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上片通过对早 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 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 处境的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 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 晚(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问: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 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1、诗歌刻画出了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 特点。 2、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的乡村静谧的特点, 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横牛背”、“信口吹”等 牧童的动作神态,活画出牧童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例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 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 天山,身老沧州。
答: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2、诗中运用对比手法,以“万里”“匹马”来表 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 断”“泪空流”写出自己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 “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 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
2、上 太 行① 于 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 (1)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4分)
(2) ①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 鸟,何等苍茫、壯阔!大自然的壮阔正 衬托出诗人的胸襟。(2分) ②塑造了 一位虽年事渐高,仍不倦为国事四处奔 忙,矢志报国的志士形象,一位忧国忘 家的政治家形象。(2分
(一)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几种人物形象类型 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 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 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 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 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 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 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 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参考答案】本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 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落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 夫形象。“念”写出感慨,“独怆然而涕下”写出凄 凉和忧伤,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 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
例3、《题李凝幽居》中李凝是一个怎样的人?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 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 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⑦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 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⑧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 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 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⑨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如王昌龄的 《闺怨》。 ⑩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苏轼的《定风波》。 ⑾爱民惜才的形象。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勾画出了一个英姿飒爽、意气风 发的将军形象。诗中“马蹄轻”写出奋力追击的情形, “忽过、还归”描写出策马疾驰的英姿,“回看”描 写出踌躇满志的神情。这些词句不仅生动描写了猎骑 情景,也真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 表达诗中人充满生气的意态与豪情。
例2、阅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试分析 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四、能力提升
1、下面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划垂钓小儿 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答:⑴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
心理等方面)
⑵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 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 “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
提问方式
①简析这首诗歌的人物形象
②这首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感情? ③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 (3)形象寄寓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Leabharlann Baidu
例1、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唐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答:(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 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 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 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 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 放。(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 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人物形象鉴赏常用术语举例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意气风发、 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多愁善感、 建功立业、热爱山川、思念亲友等。
二、试题举例
例1、阅读王维《观猎》,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参考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 象。首联诗人用“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 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 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 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 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三、熟悉诗歌人物鉴赏的问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