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流产的诱因 防治母猪流产的技术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猪流产是养猪生产中比较常见的繁殖障碍,母猪流产不仅给猪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且损害母体健康,降低母猪下一胎次受胎率,甚至导致母猪不育或危及生命。本文从营养因素、力学因素、药物使用和疾病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母猪流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流产即妊娠中断,是指母畜在怀孕期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胚胎或胎儿与母体之间的生理关系发生紊乱,妊娠无法继续。妊娠中断后胚胎或胎儿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胚胎液化被母体吸收、胎儿干尸化、胎儿浸溶、死胎或活胎被排出体外等。
以下是畜牧堂详细的介绍:
01.营养性因素
妊娠母猪对饲料品质敏感,饲料营养价值(特别是蛋白质、维生素e、钙、磷、镁含量)不足,饲料中含有霉变或杀虫剂、大鼠毒素、有毒植物、亚硝酸盐饲料、饲料方法(如混合饲料煮马铃薯水)可使母猪快速失去脂肪,导致流产。
02.机械因素
孕母猪可能被吓跑摔倒,俘虏其他猪在屋顶下捕食拱门,技术人员在强捕食和绑扎时会造成胎儿机械性流产。
03.药物使用
治疗性药物给怀孕母猪实施治疗时使用了促子宫收缩药、致泻性药和具有破血、行淤的中草药,都可能引发流产。
预防性疫苗易导致母猪免疫后流产。油佐剂疫苗,如口蹄疫疫苗、假性疫苗和乙脑疫苗。以前这几种疫苗只要采取全群一刀切接种,第二、三天就会发现有母猪陆续流产,流产率多则达2%~3%,少则为0.5%~1%。
04.疾病因素
母猪生殖道炎症是造成母猪流产的直接诱因,患有局限性子宫炎、先天性子宫内膜炎、阴道炎都可使胎儿生长发育发生障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造成胎儿发育的内环境受阻引起流产。此外,一些传染病如csfv、日本脑炎、假性感染、衣原体、布鲁氏菌病、沙门氏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Ⅱ型圆环病毒、链球菌、流感等易导致母猪流产。
防治母猪流产的技术措施
0.1平衡母猪营养
饲料中的营养要充足并且均衡,妊娠母猪的日粮除了要保证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这些基本的营养物质不缺乏外,还要保证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孕料分孕前期材料和孕
后期材料两个阶段给药,前期材料含有消化能力3130kcal、粗脂肪4.1%、粗蛋白14.5%,孕90天前喂给母猪的后期材料含有消化能力3188千卡、粗脂肪4.5%、粗蛋白14.9%,孕90天龄以上的母猪在产前一周给药。另外,猪场还应该根据生产中妊娠母猪的实际情况进行饲料的调整,避免母猪体况过肥或过瘦,保证中等膘情。
在母猪发育和怀孕的各个阶段掌握好饲料的用量,坚决杜绝使用霉变、含毒的饲料喂母猪。严格饲料安全制度,把握饲料的进货、运输、贮存、饲喂的时间段。饲料在猪场保存的时间不太长,请不要添加防腐剂。对于购进的饲料要进行合理贮存,贮存条件应该干燥通风,以防止母猪食用发霉变质的饲料而引发流产。
0.2减少外力损伤
减少捕捉母猪在妊娠期间可能会因患病而需治疗,此时尽量不要勿用大力去捕捉母猪,更不能对其实行强力保定,因为较大的外力很容易触动胎盘而导致流产。如果需要注射或其他操作,最好将其追上限制栏,在猪视野的死角进行操作。
单圈饲养母猪较好进行单圈饲养,即使同圈饲养也要避免饲养密度过大,如果饲养密度大,会造成猪群拥挤,容易发生冲撞、挤压、相互咬架、滑倒而引发流产,通常一栏饲养4~5头妊娠母猪,头均占地面积1.5m2以上较合适。
加强管理为母猪生活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如及时清楚粪污,保持猪圈通风,不但可以保证猪只的健康,还可以减少因环境不适引起母猪烦躁而互相攻击或拱撞圈舍造成不必要伤害。
降低应激禁止在妊娠母猪舍附近敲打机械设备或大声吼叫,突发响声不仅易造成母猪惊恐狂奔损伤胎儿,还可使母猪精神过度紧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而导致流产。因此,保证圈舍安静环境也显得尤为重要。
0.3正确使用药物
母猪妊娠期间对药物的敏感度较高,尽量不使用能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如大剂量的地塞米松、新斯的明、毛果芸香碱、槟榔碱、麦角制剂、三合激素、雌激素和催产素,致泻性药物如芒硝、大黄、硫酸镁、一松轻,以及破血、行於药物如红花、桃仁、牛膝、大南星、乌头、蜈蚣、蝎子、斑蝥、巴豆、牵牛子、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木、水蛭、蝱虫等。另外,有些药物即使在母猪妊娠期可以使用,但使用剂量过大,也同样会导致母猪流产,如使用大量的泻药。一旦母猪进入妊娠阶段,尽量避免对其接种疫苗和进行体内驱虫保健。
0.4科学防治疾病
针对疾病因素引起的流产,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母猪围产期保健工作,做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配种前蓝耳病灭活疫苗于配种前50天免疫1次,3周后加强免疫1次;伪狂犬基因缺失苗于配种前45天免疫1次,3周后加强免疫1次;细小病毒疫苗于配种前40天免疫1次,
3周后加强免疫1次;乙型脑炎活疫苗于配种前35天免疫1次,以上3种疫苗均于3周后加强免疫1次;猪瘟疫苗于20日龄进行第一次免疫,60~65日龄进行第二次免疫,配种前25d加强免疫1次。
配种后乙型脑炎弱毒苗于4月上旬免疫1次;蓝耳病弱毒苗于配种后60天免疫1次;细小病毒疫苗于产后15天免疫1次;猪瘟疫苗于产后25天免疫1次;伪狂犬基因缺失苗于产后30天免疫1次。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