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危机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坊中学突发危机事件应急预案
为加强突发危机事件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并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和有效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胡坊中学突发危机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部分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我校处理突发危机事件工作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以构建预防为主的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将突发危机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我校内部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工作原则
“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听从县教育局统一指挥,争取胡坊镇政府的协调,保证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
“平战结合,以平备战”的原则。将事前预防与事后应急有机结合,把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提高危机防范水平。
“依法管理、分级控制”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根据危机发生的具体情况实行等级预警,对突发危机事件的报告、控制实施依法管理和处置。
“系统联动,资源整合”的原则。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作用,对已有的各类应急指挥机构、人员、设备、物资、信息、工作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保证实现统一指挥和调度。
“快速反应,科学应对”的原则。建立预警和处置突发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一旦出现危机,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及时应对。
三、突发性事件范围
1.因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事件:破坏性水灾、风灾、地震及其它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严重损失的事故。
2.因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重大火灾事故、交通事故、因工伤亡
事故、校园学生伤害事故、个别师生心理障碍问题的事件、单位公用设施安全事故、重大疫情和中毒事故等。
3.因社会对抗和冲突而引发的突发事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严重危害的暴力犯罪、邪教分子闹事和恐怖活动及严重危害校园正常秩序、破坏校园稳定的事件。
四、预警分级
三级预警:指发生的一般事件(无死亡人员,受伤3人以内);
二级预警:指发生的重大事件(死亡1人以内,受伤5人以内);
一级预警:指发生的特大事件(死亡2人以上,受伤5人以上)
发生其它情形的事件,由预防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领导小组依实际情况决定。
第二部分组织机构及管理措施
一、学校成立预防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陈明寿
副组长:聂传富
组员:杨捷华李贤刚曾和福郑政童文辉
二、领导小组职责
胡坊中学预防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领导小组是学校突发危机事件预防和处理工作的领导机构,根据事件的等级和变化情况,研究决定突发危机事件处理工作的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
三、应急指挥体系
按事件的等级,建立相应的指挥体系。分级设立指挥部,明确其组成和参加部门的职责与任务。事件发生后,指挥部在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在本部门内部发生的突发危机事件处理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协调指挥。
第三部分突发性事件的前期处置
一、及时报告
发生突发危机事件的年级、处室、宿舍或部门要迅速上报学校有关值班人员或保卫科。学校有关值班人员或保卫科接到发生突发危机事件的上报信息后,要立即汇报校长及主管领导,并及时掌握事件的具体情况。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原因、涉及或影响的范围、人员伤亡与经济
损失、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及事件的发展趋势等。学校预防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领导小组在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后,分析事件的等级,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二、先期处理
发生突发危机事件后,现场教职工和值班人员除了及时向领导报告外,先期可采取下列措施予以处置:
⑴迅速组织人员火速赶到现场并组织有关人员负责先期处理,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校长及主管领导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⑵组织保护现场。到现场后,采取应急措施,迅速划定现场保护范围。除抢险救灾人员外,严格禁止无关人员贸然闯入现场,为现场勘察和事件调查提供良好的条件。
⑶积极抢险救灾。突发事件如遇到事件现场有人员受伤,在保护现场的同时应迅速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将伤员送医院急救。
⑷抓紧调查取证。在保护现场、抢救伤员的同时,应抓紧进行现场取证,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为查清突发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提供第一手材料。
三、善后处理
⑴先期处理之后,应将整个突发危机事件的经过,应急处理措施及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向教育主管部门汇报。听取领导指示后再作善后处理工作。
⑵对重大突发危机事件迟报、漏报的,对突发性事件发生接到通知而不及时到达现场的领导将追究其责任。
第四部分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一、“一级”响应
学校预防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领导小组接到上报的事件信息,报请教育主管部门经认定为“特大突发危机事件”,应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1.组织领导体系:
在学校预防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立即启动特大突发事件一级指挥部。总指挥、副指挥分别由校长、副校长担任,指挥部设在事故地点。
2.指挥协调职责:
⑴在总指挥的统一领导下,具体安排组织特大危机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和实施,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危机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⑵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危机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确保让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和人员知道他们应尽的职责,指派专人与重大危险源单位随时保持联系,使危机应急救援预案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
⑶根据危机情况,组织进行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求得教育主管部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⑷在危机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当和危机现场的主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通报事故现场态势。
⑸配合公安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适时发布公告,将危机的原因、责任及处理决定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的监督。
二、“二级”响应
学校预防和处理突发危机事件领导小组接到上报的信息后,经请示教育主管部门认定为“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应立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1.组织领导体系:
在学校预防和处理突发危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立即启动学校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二级指挥部,总指挥为校长担任,指挥部设在事故地点。
2.指挥协调职责
⑴在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具体安排组织重大危机应急救援预案的全面实施,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人员伤亡、物质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⑵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危机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确保让所有参与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和人员知道他们应尽的职责,指派专人和重大危险源单位经常保持联系,使危机应急案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
⑶根据危机情况,组织进行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求得教育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