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育加速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迅速变化是由激素分泌量的快速增加所造成的。
这个时期的身体变化可区分为整个身体的加速成长和性成熟两个方面。
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并受激素分泌变化的调节。
身体成长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急速变化,成为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就是第二加速期。
这个时期的儿童的身高、体重、肩宽、胸围都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
1.身高快速增长
身高的快速增长是青春发育期儿童身体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
据统计,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平均每年长高3—5厘米,在青春发育期期间,平均每年长高约6~8厘米,甚至达到10—12厘米之多。
2.体重迅速增加
体重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体重反映肌肉的发展、骨骼的增长以及内脏器官的增大等。
青春发育期儿童体重年平均增长量达4.5—5.5公斤。
生理机能
青春期儿童的生理机能也迅速增强,肌肉与脂肪的变化,使男性肌肉强健,女性身体丰满;脑与神经系统逐步发育成熟。
经历青春发育期的成长加速,少年儿童的体形和面部特征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通过这一变化,他们的体貌特征开始接近成人。
性成熟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1.性器官发育
生殖器官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发育非常缓慢,一旦进入青春发育期,发育速度会迅速上升。
2.第二性征的出现
第二性征是指身体形态上的性别特征,也称副性征。
女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乳房隆起、体毛出现、骨盆变宽和臀部变大等;男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胡须、喉结突出和嗓音低沉、体毛明显等。
第二性征的出现,使少年男女在体征上的差异凸显出来。
3.性功能成熟
生殖系统发育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性腺的发育成熟使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发生遗精。
月经初潮出现是女性少年身体发育即将成熟的标志。
初潮年龄约在10—16岁,平均年龄为13岁左右,但一般到1 8岁卵巢发育方达成熟水平。
男性性成熟要晚于女性,首次遗精约出现在12~18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14~15岁,但约4—5年之后生殖系统才能真正发育成熟。
青春发育期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平均提早两年。
思想特征
记忆广度
一项记忆广度的研究,即从婴儿期至老年期毕生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初中阶段的成绩是一生中最高( 11. 04)的,超出大学阶段的水平(9.4)。
记忆广度属短时记忆的范畴。
记忆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记忆中可储存信息量的多少。
少年期儿童扩大了记忆更多材料的空间。
这项研究结果说明,少年期的短时记忆达到个体一生的最高峰。
对各种材料记忆的成绩都达到高值
台湾的一位心理学家对有关青少年各项记忆研究做了概括,发现从9岁至18岁期间的被试者对各种不同材料的记忆(包括物理刺激、声音、数字与数学、语言等8项)成绩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十五六岁达到最高峰,到十七八岁出现略有下降的现象。
这可以表明,少年期记忆的发展已进入全盛时期。
形式运算
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少年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属于形式逻辑思维。
这一阶段思维的主要特点有两个:其一是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其二是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1.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与具体运算阶段不同,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够理解用言语表述的命题的逻辑关系,并能够依据逻辑关系对命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一项研究(奥尔松)设立三种条件:第一种条件是主试者手中握一小球,没让被试者看;第二种条件是主试者手中握一红色小球,给被试者看到;第三种条件是主试者手中握一绿色小球,让被试者看到。
在这三个条件下,主试者都分别向被试者提出两个同样的命题让被试判断。
命题I:“我手中握有一个绿色的或者不是绿色的小球。
”
命题Ⅱ:“我手中握有一个绿色的和不是绿色的小球。
”
每个命题给出三个答案,即“对”、“不对”、“不知道对不对”,令被试者选择其中的一个。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对两个命题的回答基本相同。
其答案如下:在第一种条件下,多选择“不知道”(因为没有看见小球);第二种条件下多选择“不对”(因为看到的是红色球,不是绿色球);第三种条件下多选择“对”(因为看到的是绿色球)。
很明显,他们的思维受颜色这一具体内容的束缚。
形式运算阶段的少年儿童的答案则是:不论在第一、第二还是第三种条件下,选择答案只关注命题本身所表达的逻辑关系。
凡有“或者”的命题就选“对”,凡有“和”的命题就选“不对”。
分析上述两个年龄阶段儿童对命题判断的差别: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判断受事物的具体特征(小球的颜色)的束缚;而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判断关注命题语言表述的逻辑关系(“或者”与“和”)。
这说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抽象逻辑思维规则的排中律进行正确判断,得出正确答案。
2.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少年期儿童已经具有抽象逻辑推理能力,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推论出问题的结论。
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特点是从假设出发,提出问题的可能性。
其思维过程是,当他面临问题情境时,首先运用“一般的理论”思考影响结果的各种可能因素,并形成假设,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假设的真伪,或者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运用演绎推理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皮亚杰运用钟摆实验证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假设演绎推理能力。
皮亚杰的钟摆实验是要求儿童得出影响钟摆速率的因素。
被试者中包括幼儿、小学生和中学生。
演示钟摆运动后,向被试者提供几种条件,见图。
形式运算阶段的少年儿童,面对问题,经过思考,先提出几种可能影响钟摆运动速率的因素:一是摆锤的重量,二是吊绳的长度,三是钟摆下落点的高度,四是最初起动力的大小。
然后通过实验一一验证这4个因素各自的影响作用(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不变),结果得出了只有绳长改变才能影响钟摆运动速率的正确结论。
相比之下,幼儿或随机摆弄,或用力推动钟摆;小学儿童虽然能够提出少许可能的因素,但是尚缺乏运用假设演绎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逻辑推理
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
少年期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占有优势,但是其本身仍处于发展过程中。
国内的一项大型思维发展研究(朱智贤等)的结果表明,青少年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掌握逻辑法则的能力都随年级(初一、初三和高二)的提升而显著发展。
1.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的趋势
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初一学生开始具备了各种推理能力;
初三学生的推理能力有明显发展;高二年级后,学生的推理能力已基本达到成熟,各种推理能力都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水平。
2.掌握逻辑法则发展的特点
逻辑法则的掌握主要表现在对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认识上。
初一、初三和高二学生掌握逻辑法则的能力随年级的提升而显著提高,到高二已趋于成熟;三个年龄组掌握不同逻辑法则的能力都存在着不平衡性,排中律的成绩低于同一律和矛盾律。
自我意识
概括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青春发育期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飞跃期)。
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的加速和性发育走向成熟,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出现不平衡的感受及种种矛盾和困惑。
面对这些矛盾和困惑,少年儿童体验着危机感,这促使他们要关注自我的发展和变化。
儿童的发展历程,使他们从面向母亲到面向家庭、幼儿园和学校,不断地向外界环境展开。
青春期的“急风暴雨”式的变化,让儿童产生惶惑的感受,与此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外向的客观世界抽回一部分来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进入再次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表现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青春期自我的兴趣首先表现在关注自己身体形象上。
他们强烈地渴望了解自己的体貌,如身高、胖瘦、体态、外貌、品位,并喜欢在镜中研究自己的相貌、体态,注意仪表风度。
青春期儿童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打扮的反应:对他人的良好反应,体现着自我欣赏的满足感;
对某些不甚令人满意的外貌特点而产生极度焦虑。
2.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中学学生的能力和学业成绩更加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在群体中社会地位以及自尊感的认识,并逐渐影响着自我的评价。
因此,能力和学习成绩是少年儿童关注自我发展、体现自我价值的重中之重。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他们认认真真地看待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自我评价中,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地位;对他人针对自己个性特征的评价非常敏感。
4.有很强的自尊心
他们在受到肯定和赞赏时,内心深处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在受到批评和惩罚时,会感受重大打击,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这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心理依据。
性格特征
心理紊乱
少年期生理发展的加速和性成熟的加速,使少年儿童对自己的生理状况不适应,甚至会对这种突然到来的急速发育产生陌生感与不平衡感,从而出现诸多心理生物性紊乱。
生理系统的不平衡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如支气管喘息、肠道运动失调、神经性食欲不振、强迫神经症、口吃等。
表现出的症状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胸闷、心慌、呼吸不畅以及全身酸懒、精神不振或其他疑似症状。
而这些症状多半都是功能性紊乱所致。
由于他们对生理变化的不适应,往往把生理发育上的不协调和功能性紊乱等感觉作为严重疾病加以反应,导致对症状的过分夸大,乃至造成情绪紧张和焦虑。
严重的心理生物性紊乱会使一些人感到难以忍受而影响学习和健康。
心理偏差
青春发育期被称为危机期或困难期,这意味着这个时期的儿童会遇到许多压力、矛盾和危机。
青春发育期较易出现的心理疾病有神经症、病态人格、躁狂症等。
矛盾特点
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
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
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
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由于生理的成熟,少年儿童在心理上产生自己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这就是成人感,成人感的内容包括:
第一,从心理上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成熟度。
第二,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属于成人水平。
第三,要求与成人的社会地位平等。
第四,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半成熟现状是指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处于从童年期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
他们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都处于半成熟状态。
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即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
这是发展中的矛盾,是人生必经的矛盾冲突,这是青春发育期的少年儿童不能回避的最基本的矛盾。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羁绊,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
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儿童出现心理的闭锁性,使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这是因为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所致。
另外的原因是,这时的少年儿
童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又增加其闭锁性的程度。
但是,与此同时,少年儿童的诸多苦恼又使他们倍感孤独和寂寞,很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
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促使他们很愿意向同龄朋友推心置腹。
其实,他们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朋友吐露心声。
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青春期儿童通常要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获得成功或取得良好的成绩,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与成就感。
如果遇到失利或失败,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
这两种情绪体验常常交替出现,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
情绪变化
少年期的心身发展和所面临的发展中的矛盾,使他们的情绪和心境都会出现不平衡乃至暂时性的紊乱,如烦恼、孤独和压抑等消极情绪体验。
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
考察青春期儿童情绪状态的日常变化的研究(拉森)发现,青春期早期,情绪状态的积极方面较少,消极情绪较多;情绪的稳定性较差,起伏变化较多。
到青春期后期,情绪稳定性增加,情绪起伏变化逐渐趋缓。
烦恼增多
(I)为在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而烦恼。
外观形象的变化是少年儿童要改变自己在别人心目
中的形象的迫切需求。
如何改变,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才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喜爱,这是他们的心理需求。
对此,他们在暗自探索,往往为找不到满意的答案而烦恼。
(2)为在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而烦恼。
在集体中的社会地位、受人尊重和
喜爱是儿童的强烈心理需求。
原有社会地位高者,希望在青春期得到巩固或提升;那些过去在同龄人中未曾有过良好的社会地位的儿童,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尊心的需要,他们渴求得到同伴的接纳、肯定和喜爱。
这种愿望困扰着他们,有时会让他们感到无奈、痛楚,甚至屈辱。
(3)为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而烦恼。
儿童的愿望和要求遭到父母的阻止或干
涉时,他们感到父母不能理解他,也不理解父母为什么如此这般。
常常出现矛盾,甚至情感疏远。
青春期儿童的种种困扰使他们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他们需要亲密的亲子关系。
理解和不理解、疏离和亲密、融洽和不融洽的亲子关系,深深地触动和困扰着儿童的心灵和情感。
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少年儿童需要同伴的亲密关系和朋友,如缺乏友谊和同伴交往,他们会产生孤独感;如果未能建立起相应的社会关系,他们会陷入被同伴抛弃的孤独和压抑的困境而难以自拔。
少年儿童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使其在面对现实时常常会遭遇挫折;由于要维护精神独立的自尊,而不轻易向成人求教,又让自己常常处于孤立无助的状态。
压抑是当需求和愿望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少年期是发展的敏感时期,在身心发展方面,在物质、精神、文化、社会交往诸方面产生许多要求,这些要求或因为受到忽略、阻止,或因为不切实际而导致失败。
由于自尊心的驱使,好胜心受挫以及缺乏应有的满足等,他们体验着困苦、无助和深深的压抑感。
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现象是皮亚杰最先发现和提出的,是皮亚杰描述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的术语。
幼儿自我中心现象是以自我的感受、自我的认知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认知的现象。
皮亚杰是在儿童的认知领域发现的自我中心现象,不是在社会和道德领域内发现的,也不是在儿童对他自己的意识中发现的。
少年儿童的自我中心性表现与皮亚杰的原意不同,它是以人际关注和社会性关注为焦点,把自己作为人际和社会关注的中心,认为自己的关注就是他人的关注。
少年儿童自我中心性,可以用“独特自我”与“假想观众”两概念来表征。
独特自我
独特自我是一种个人的虚构,是一种以个人的意愿作为独立推理体系的模式。
将自我的情绪、情感体验扩大化、绝对化,从而将主观和现实统一于自我,而不理解他人为什么与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不同。
假想观众
假想观众就是在心理上“制造”想象中的观众。
他们关注自己。
同时以为别人也都关注着他、注意着他,都是他的观众。
将自己作为关注的焦点,他自我欣赏,便以为人人也都欣赏他;他自感不足,更以为别人也都对他无好感。
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源于自我体验,将自己的心境投射到别人身上。
从发展过程而言,少年期是从儿童的外倾趋向向内倾趋向发展的转折期,故而同时具有两种发展趋向的特点,是动态变化过程的过渡现象。
逆反期
反抗心理是少年期儿童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强加的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表现
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他们滋生着强烈的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而父母往往对此缺乏认识,总想在精神和行为上予以约束和控制,导致儿童的反抗。
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
他们需要成人将其视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给予平等的自主性,父母却一味地把他们置于“孩子”的地位,而予以保护、支配和控制,从而导致反抗,使亲子矛盾突出。
3.观念上的碰撞
教师和父母的教育,多将成人的观点强加予少年儿童,在大小事情方面都已经具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被教育者”会抵触或拒绝接受,从而表现出观念上的某种对抗。
主要对象
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但也具有迁移性。
当某人或某集团成员的言行引发其反感时,便会排斥或否定该人物或该集团的作为,有时因情绪左右,会将是和非一起排斥掉。
形式
反抗的形式可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
主要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且往往具有突发性,自己都难以控制。
事后会后悔而平静下来。
但再遇矛盾,又会以强烈冲突的方式应对。
第二,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
他们不顶撞,对不满的,乃至需反抗的言行似乎置若罔闻,但内心压力很大,充满痛苦,并会将其内化为不良的心境,难以转移。
第一、第二两个逆反期的异同
1.逆反期的年龄时段
第一逆反期在2~4岁期间,多在3岁左右;第二逆反期出现在小学末期至初中阶段的10~11岁至15—16岁,突出表现在青春发育期。
2.两个逆反期的共同点
两个逆反期的共同点在于:
(1)、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
(2)、两个反抗期的儿童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第一反抗期的儿童具有“长大感”,第二反抗期的儿童具有“成人感”。
3.两个逆反期的不同点
两个逆反期的不同点在于:第一逆反期所要的独立自主性在于,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其重点是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由,反抗父母的控制,反对父母过于保护和越俎代庖。
他们所要求的独立作为中,有许多是力所不能及和不切实际的。
第二逆反期所要的独立自主性是要求人格独立,要求社会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关方的控制。
这种内在需求和对环境的要求是发展性的需要,是必经的,但也由于发展现状的矛盾性给他们带来许多不适宜和不适应,乃至困惑和危机。
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逆反期
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发展性现象。
它出现在人生发展里程中的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期,甚至可以说具有发展过程中的“划时代”意义。
逆反期阶段能否较为顺利地度过,能否减轻挫折和危机,对他们后续的发展至关重要。
尤其是处于第二逆反期的少年儿童,这一时期是他们一生发展的鼎盛时期,
对外在环境的作用非常敏感。
因此,父母、教师和有关者如何理解和帮助他们是既困难又复杂的事情,但必须积极面对这重大责任。
父母的认识、现解和引导最重要,最经常面对反抗的是父母、最需要对他们理解和指导的是父母。
父母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父母要认识和理解逆反期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认识逆反期现象,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学习有关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认识。
2.父母要正确面对儿童逆反期这一客观现实
逆反期是大多数儿童都要经历的现实,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也不能被动应付。
要事先做好思想准备,提前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使关系和谐,做能够平等沟通的朋友,为下一步打下良好基础。
3.父母要理解少年期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
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使他们产生成人感,这是心理上、自我意识中的成人感。
现实中,他们仍然是少年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并未成熟。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对自我的认识超前。
而父母只把他们视为尚未发展成熟的儿童,未能认识到“成人感”是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着的“现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对儿童的认识滞后。
一个超前,一个滞后,这种认识上的差距就成为双方矛盾的焦点。
4.父母必须正视少年儿童独立自主的需求
正视儿童心理上的“独立自主”、“社会地位平等”、“人格受到尊重”的需求,是处理好亲子矛盾的关键。
为此,父母需进一步端正儿童观和教育观。
儿童本身是积极主动的发展者、学习者、前进者,不能视他们为被动的受教育者或被塑造的对象。
对他们的教育应遵循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原则,正视、重视孩子们成长中的需要,理解他们,尽心尽责地完成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母亲和父亲的责任。
不良表现
游戏成瘾
网络成瘾属于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网络成瘾又被称为依赖或网络性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
网络成瘾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困扰和伤害。
第一,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
青少年持久地渴望玩电子游戏,游戏冲动失控甚至难以减少游戏时间,乃至上网游戏几乎占据所有时间和精力。
第二,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第三,一旦停止网络游戏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现象包括较高的抑郁和焦虑,出现行为障碍和社交问题,乃至放弃重要的社会角色,放弃学习和工作,造成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危机等。
第四,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虚拟感受反过来会强化无限上网的欲望,造成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