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 经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 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 继发性痛经:是指由于盆腔器质 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 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引起的痛 经。
跳转到第一页
中医传统的病名概念是概 括了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 本节仅就原发性痛经进行阐述, 继发性将在有关病种中进行介 绍。
跳转到第一页
兼肝气犯胃者,加吴茱萸、法半夏、陈皮。
跳转到第一页
二、寒凝血瘀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 ;
月经或见推后,量少,经色黯+ 寒实证
跳转到第一页
鉴别诊断
四、堕胎、小产 堕胎、小产有腹痛较剧和阴道出血与痛经 相似。 堕胎、小产有停经史、妊娠临床表现,小 腹痛呈阵发性或由轻渐加剧,阴道出血量由少 渐增多,可见胚胎物排出。妇科检查宫体增大、 宫口开大或宫口有组织物堵塞;或胚胎排出后, 子宫大小接近正常。
痛经无妊娠临床表现。
跳转到第一页
跳转到第一页
鉴别诊断
二、与急性阑尾炎(肠痈腹痛)相鉴别 正值经期急性发作的肠痈腹痛,可与痛 经混淆。 肠痈腹痛常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可伴有 发热、白细胞增高,麦氏点压痛、反跳痛。 妇科检查、血液分析等可作鉴别。
跳转到第一页
鉴别诊断
三、胎动不安 胎动不安患者阴道出血伴有腹痛时,应与 痛经伴月经后期相鉴别。 胎动不安有停经史和妊娠临床表现,小腹 痛轻、阴道出血量少于经量,可有腰酸、小腹 下坠感。HCG阳性;B超检查可见孕囊在宫腔 内,胚胎发育与停经天数相符。 痛经的腹痛较明显,出血量较多如月经量, 且无妊娠临床表现。
一、气滞血瘀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 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 ,块下则痛减 + 气滞血瘀证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或痛经方
红花 桃仁 赤芍 川芎 当归 丹皮
乌药 枳壳 香附 甘草 五灵脂 延胡索
跳转到第一页
兼肝郁气滞化热者,加栀子、黄柏、 夏枯草;
不荣而痛
痛 经
痛 经 缓 解
荣则不痛
经前 气血下注
跳转到第一页
诊断要点
一、病史:有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以小
腹疼痛为主证的病史,或经量异常、不孕、放置 宫内节育器、盆腔炎等病史。
二、临床表现(下页) 三、检查:妇科检查
辅助检查
跳转到第一页
二、临床表现
腹痛多发生在经前1~2天,行经第1天达高 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 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甚至可 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现象。但 不伴有腹肌紧张或反跳痛。少数于经血将净或经 净后1~2天开始觉腹痛或腰腹痛者。
痛经
目的要求
1· 掌握痛经的定义、辩证要点及辨证论治。
2· 掌握痛经的应急处理。
3· 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
跳转到第一页
定义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 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 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
经前或经后第一、第二天,小腹轻微胀痛,不 影响工作、生活者不属病态。
跳转到第一页
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跳转到第一页
病因病机
痛经 的主要病机为 “ 不通则痛 ” 或 “ 不荣而痛 ”。与经期及经期前后 特殊生理状态有关。 常见 病因病机有气 滞血瘀、寒 凝 血瘀、湿热瘀阻与气血虚弱、肾气亏 损。
跳转到第一页
素性抑郁 愤怒伤肝
气 滞 血 瘀
寒 凝 血 瘀 湿 热 瘀 阻
感受寒邪 过食生冷 冒雨涉水 久居阴湿
三、检查: 妇科检查:功能性痛经盆腔器官无器质性病变。 辅助检查:B超、宫腔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
碘油造影。
跳转到第一页
鉴别诊断
一、异位妊娠 当痛经同时伴有月经后期时,则与异位妊 娠的腹痛伴阴道出血容易混淆。
异位妊娠多有停经史,有妊娠临床表现, B超检查宫腔内未见孕囊,HCG阳性。异位妊 娠破裂或流产时后穹隆或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 固的血液;内出血严重时,患者有晕厥、休克 和血色素下降。 痛经虽有小腹痛及阴道流血,但无妊娠 临床表现。
跳转到第一页
辨证要点
根据痛经发生的时间辨虚、实
经前或经行初期疼痛多属实证 月经将净或经后疼痛多属虚证
根据疼痛的部位察病位在肝在肾,在气在血
痛在少腹一侧或双侧多属气滞,病在肝 痛在小腹正中常与子宫瘀滞有关 痛及腰脊多属病在肾
详查疼痛的性质、程度是本病辨证的重要内容
掣痛、绞痛、灼痛、刺痛、拒按——实证 隐痛、坠痛、喜揉喜按——虚证 灼痛得热反剧——热证 冷痛得热减轻——寒证 痛甚于胀,持续作痛——血瘀 胀甚于痛,时痛时止——气滞
素体湿热 内蕴 感受湿热
邪 伏 冲 任 痛 经 缓 解
经前经期 气血下注
胞冲 脉任 壅不 滞畅 冲 任 暂 通
不通则痛
痛 经
通则不痛
经后
经水外泄
跳转到第一页
脾胃虚弱 气血乏源 大病久病 大失血后 禀赋素弱 多产房劳
气 血 虚 弱 肾 气 亏 损
冲 任 不 足
经后 气血外泄 子宫暂虚
冲胞 任脉 更失 虚养 冲 任 气 血 渐 充
临床上痛经以实证居多,虚证较少。
跳转到第一页
治疗原则
本病病位在子宫、冲任,变化在气血, 治疗以调理子宫、冲任气血为主 ,遵循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治疗分两步: 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及时控制缓解疼痛 平时辨证求因而治本
常见证型有:
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气血虚弱、 肾气亏损
跳转到经水不利,少腹满痛, 经一月再见。” 《诸病源侯论》“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 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 《景岳全书· 妇人规》“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 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 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 经通而痛自减;虚者多痛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 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 拒揉者为实。”
鉴别诊断
五、与黄体破裂的腹痛鉴别
黄体多发生在经前即黄体期晚期,若伴有阴道 出血时易与痛经混淆。
黄体破裂多突然发生下腹疼痛,呈绞痛样;妇 科检查时一侧附件有压痛,B超可见一侧附件有低 无声区,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血;必要时可行 MRI 、CT检查。
跳转到第一页
辨证论治
本病属妇科痛证,腹痛为主症,辨 证时应辨识腹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 质以及疼痛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