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当今社会条件下人类自身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人口综合治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改善人居环境等几个重要方面。
一、人口综合治理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只有妥善解决人口问题,才谈得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人口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育水平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平均每个妇女生育6个子女左右下降到90年代初的平均2个左右。
然而,我国人口控制工作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不少农村地区生育水平仍然偏高。
但是,我国人口素质偏低,妇幼健康与妇女地位的改善程度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对于人口综合治理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大量调查研究数据表明,受文化教育水平低的人们具有强烈的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思想。
而文化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们具有自觉节制生育的愿望。
我国人口普查与人口调查已表明,文盲半文盲妇女的生育水平分别等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文化妇女的1.2、1.4、1.8与2.4倍。
目前,仍有不少地区的部分农民为谋求一时的发家致富而不让子女上学或让小学、初中未毕业的子女休学去务农或打工。
这种社会现象的恶果有二:一是这些农民家庭从未成年子女休学务农做工得了实惠,从而使现在的农村育龄夫妇觉得多生孩子有益而保持高生育意愿与行为;二是今后将不断出现一批又一批新文盲、新半文盲,中华民族人口素质无法得到提高。
当这些新文盲新半文盲进人生育年龄后,他们又要多生超生,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为促进当代育龄夫妇生育意愿的转变,应使今后几代人的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生育率不断降低,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国民经济不断繁荣。
(二)扭转农村的重男轻女陋习
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影响,许多人至今仍然是不生儿子不罢休,导致了部分农村地区生育率居高不下。
漏报女婴与B超性别鉴定等原因已致使我国1990年人口普查申报出生婴儿性别比高达113.8,比正常值106左右高出近8个百分点。
这一趋势若得不到扭转、其社会后果是很严重的。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社会经济地位,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社会风尚。
(三)建立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体制是单位统包、条块分割的现收现支退休工资制度。
这已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目前我国退休年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左右,而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群正处于劳动年龄。
较多的劳动者支持较少的退休工资领取者使现收现支退休工资制度仍然可以继续。
二三十年以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群进入老年退休年龄,而70年代以来生育率迅速下降后出生的人处于劳动年龄。
那时,较少的劳动者必须支持较多的退休工资领取者的现实,必然使现收现支退休工资制度无法运行。
据测算,21世纪中叶我国达到现行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以上人数将占总人口的35%左右;即使我们将男、女退休年龄都提高到65岁、2050年时平均每2.7个劳动者(15~64岁)必须支持一位65岁及以上的老年退休者。
而目前是平均每12.5个劳动者支持一个65岁及以上老人。
现收现支退休金制度已经在不少地区许多经济效益欠佳的单位难以为继,将无法适应这种新的趋势和要求。
现行退休工资制度没有包括广大农民。
而一些人超计划生育的重要动机与思想基础也是养儿防老。
因此,若能对城乡全体劳动者从年轻时即实行社会养老保障,必能破除养儿防老旧观念,转变人们的生育观,变“政府要我少生优生”为“我要少生优生”。
可见,社会养老保险直接关系到人口控制基本国策的落实。
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工业、农业、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都是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的文化教育水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地球为基地的人类如何与地球这个大自然和谐共处。
人类依靠和利用自然不断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准,并且维系和增长着子孙后代的福祉,自然不仅不因为人们的无限利用而资源枯竭,而且能在人类自觉活动参与下维护、再造成为循环不息永葆常青的自然体系。
这当然是一种理想境界,也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达到这种境界,人们必须对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有高度的理解,并且掌握相应的处理的工艺技术。
这就是说,人们必须掌握很高的自然科学知识,用以利用自然,了解这种“利用”活动对自然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并从技术上能使其危害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或能使破坏的自然获得再生;同时人们必须有很高的道德观念,认识自己对自然和社会及其未来的繁荣负有责任。
(一)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教育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手段。
这种教育不仅使M1获得科学知识,也使人们具备高度的道德水平。
这种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这种主要形式,也包括广泛的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
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于社会经济急速的发展,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也有赖于经济的高度发展。
在科教兴国和知识经济新形势下,人们已经充分了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根据世界银行的分析,教育作为一种人力投资,在经济不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低于1000美元以下),它对经济发展的回收率要远比物质投资为高。
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不单是一种消费,已为人们所公认。
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依靠教育投资,才可能使高新技术得以推广和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另一方面,人们在教育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自然知识情况下,受改善生活、发财致富的经济动力的驱使,容易发动对环境生态破坏性的生产,诸如盲目采伐森林、开垦荒坡等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扩大;滥采矿藏造成的矿产资源浪费与耗竭;盲目生产造成的能源损失和环境污染等。
因此,教育既是使经济增长的因素,又是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
在我国,“发展经济要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依靠人才”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口号。
这是因为经济
增长归根结蒂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又有赖于劳动力的知识程度,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
在经济相对落后,资源相对贫乏,而人口基数又十分庞大的我国,今后发展经济必须摒弃传统的导致环境破坏的工业化道路,而采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就必须采用高新技术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技术,因而对人们的教育水准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我国全民文化基础教育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的成绩举世公认。
我国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入学率均远在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之上。
小学儿童的毛入学率接近98%,近年来中小学师资的合格率也大有好转,小学已超过80%,初中超过55%。
高中接近50%。
但是基础教育也远不是没有问题:全国还存在约15000万的文盲,一些边缘山区地带儿童入学率还较低,如四川、青海等省毛入学率尚在80%以下;近年来人学儿童的流失率有所增加,虽然从全国看小学缀学率约为2%多一点,但初中的辍学率有所上升,有四个省超过7%。
一些经济迅速发展的地区,如江苏省初中学生的流失率也在上升,个别地方达到30%。
从全国来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是一件十分繁重的任务。
另一方面教育投资偏低。
1991年小学、中学的平均教育投资分别仅为115元和225元,年增长率仅8.7%和6.05%,低于物价上涨的幅度。
这不能不影响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水平。
近年来,各地挪用教育资金、给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打白条”,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所闻;一些教师热衷于第二职业,一些父母让孩子停学经商打工。
这些已经成为影响教育,特别是广大村镇地区教育的严重问题。
这些情况说明普及教育,以教育来促进经济的思想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为地方政府和一些父母所接受,从长远看来必将负面影响地区和全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则远远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我国大陆在20~24岁适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仅为2%,而印度约为10%,泰国为16%,埃及超过20%,我国台湾地区为31%,韩国则为38%。
这种巨大的差距说明我国劳动力的平均素质远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将成为今后经济成长的巨大桎梏。
特别是在今天信息化的社会中,经济活动有明显的国际化趋势,掌握科学技术和知识信息的高等专门人才,是一个国家在经济竞争中最有效的资源,大学教育的落后,将是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严重问题。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
发展和提高普通教育固然重要,还要针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全体国民,尤其是在各行各业的各级领导和管理干部中进行专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这种教育的目标在于提高干部和群众的环境意识和持续发展意识,认识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经济行为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影响,提高人们对当今社会及人类后代的责任感,增加参与持续发展能力,并了解一般的防治环境破坏的途径和办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在全国小学《自然》课程中适当增加一些通俗易懂的环境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环境忧患意识。
2、在中学《地理》课程中或单开一门《环境》课程,着重讲授环境生态保护和治理的基本知识,并且列为高考内容。
3、在高等学校各类有关产业的专业开设“环境保护与治理”或“持续发展”的课程,学生必须选读一定的环境课程才准许毕业言一些高等学校可以设立相关专业,培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专门人才。
4、建立全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培训网,成立若干培训中心,轮训县以上和产业管理部门处以上干部,在有关公务员考评制度中列入有关要求。
5、开展深入浅出的环境与持续发展的科学普及活动,组织编写通俗和专门读物,并动员报刊、电视、电影、广播进行宣传和公众教育。
可持续发展既要求人们有高度的知识水平,明白人的活动对自然、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长远影响和后果,又要求人们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认识自己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并自觉地甘愿为社会的长远福祉而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运行尚无完整的规范,经济活动没有健全的规则,使一些不讲公共道德、不负社会责任、胆大妄为的人乘机钻空子,发不义之财。
他们狂采滥伐、竭泽而渔、滥捕偷猎、任意排污、盗损文物等等,使环境受到更严重的威胁。
由此加深了社会的贫富不均,以及一段时期过分渲染高消费、超前消费,炫耀富裕、追求眼前利益的片面舆论导向更使一些人见钱眼红,对不仁之富垂涎欲滴,从而使破坏性的经济生产活动到处泛滥,使环境问题变本加厉,甚至进一步导致社会的不安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健全市场机制的运行规范,使经济活动有法可依,同时辅之以一系列环境生态保护和治理的法规,把人们行为量之以法,使不法之徒不能妄为;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加强健康的、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倡高尚的道德风尚,批评抵制那种片面宣扬金钱至上、发财享乐的错误舆论。
三、改善人居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因素
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类住区发展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因素。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对生活质量、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
传统的发展观,强调经济的增长,因而造成对资源的需求利用急剧膨胀,对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
这对人口密集的人类住区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当今世界许多地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人口增长、高速城市化、住房不足、’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严重匮乏等带来的种种挑战。
世界上有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简陋、有害身体且日益恶化的环境中,实现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联合国《21世纪议程》,号召全人类在人类住:区的发展过程中,考虑人口、”环境、资源问题,通过综合规划和有效的措施,重视人类住区发展的质量和可持久性;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类住区发展观
1、人类住区概念
人类住区是指人类从事有组织的活动的地方。
人类住区作为全球、地区;国家的一个系统,不仅仅是指住房,一个城市、小镇或乡村的形体,它所指的是人类活动过程,包括居住、工作、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以及为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的实体结构的有机结合。
世界是一个独立人居系统,人类住区为世界上几乎每一个人提供生活、工作环境。
人类住区系统包含着大小不同的独立住区,小到村庄,大到都市以及维持它们酌:基础设施网络。
每一个住区都扮演着使此系统运转的角色,都为持续的经济、社会和实体发展作出其贡献。
在人类住区发展中,特别要强调的是“住区条件”,在这种实际环境中,人们可以进行相互联系,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个人居住及相应的服务设施、住所环境、公用设施、交通、通讯等。
人类住区不仅是社会成就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国家的固定资产。
对人类住区发展的公共投资不同于在“生产”部门的投资,对人类住区的投资将对提高一个社会反应基本发展需求(如住所、交通、卫生及生产性产出等)的能力会不断地起到作用。
2、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重点领域
联合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人类住区工作的总目标是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以及所有人,特别是城市和乡村贫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1世纪议程》所确定的人类住区重点方案领域为:住房(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土地(促进可持续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环境基础设施(促进综合提供水、卫生、排水和固体废物设施)、能源和运输、灾害防御(促进灾害易发地区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建筑业以及人类住区的综合性规划、管理活动。
《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中国人类住区发展的目标:通过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制定并实施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发展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动员所有的社会团体和全体民众积极参与,建设成规划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住区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住区。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中国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方案领域集中体现为以下几方面:①城市化与人类住区管理;②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人类住区功能;③改善人类住区环境;④向所有人提供适当住房;⑤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⑥建筑节能和提高住区能源利用效率。
实现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合理周全的住区管理。
人居管理在促进持续性发展
方面的作用包括:
①设计住区系统和住区平面图,使之能够有效利用能源,设计财力上承受得起的交通模式;
②开发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项目以及适于住区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项目;
③建立供水、卫生和废物加工、回收系统,保护能源的基本要求;
④通过特别修改建筑与规划标准和支持小规模生产经营的方式促进地方建材使用和适当的建筑技术的应用。
(二)中国人居环境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有12亿人口,每年还要净增约1500万,要为这样一个庞大且迅速增长的人口提供良好的人类住区服务,并且要注重发展及其可持续性,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1、住房
每个公民享有适当的住房的权力是其基本人权的观点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安全舒适的住房对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是不可缺少的。
为解决城乡居民最基本的居住需求,中国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978年以来,进行了大规模住房建设,仅在1993年就新建了城镇住宅2亿m2,村住宅近7亿m2。
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6m2提高到
1993年的7.5m2,在15年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提高近1.1倍。
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m2左右。
1994年,中国实施“安居工程”,解决了数百万户低收人城市家庭的住房问题。
同时,为达到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的小康居住目标,并为下世纪我国住宅的发展提供示范和创造条件;1994年初开始实施“2000年城乡小康型住宅科技产业工程’’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以科技为导,改善城乡居住环境,促进住宅产业的发展。
该工程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数个,面积1000万m2的住宅示范区。
这将对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中国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
2、城市基础设施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到1993年,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3%,城市居民燃气普及率达到56.9%,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32.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1.4%,城市集中供热率为8.06%,全国公共交通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6.0辆,人均据有道路面积6.3m2,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有了一定改善。
3、城市化、城乡规划
在城市和村镇规划方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全国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勘测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使我国城市进入了依法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阶段。
1990年前后,国家批准了39个重要城市的总体规划,完成了4.73万个集镇规划(占集镇总数的94%),完成村庄规划278万个(占村庄总数的74%),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城乡规划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4、工程建设和建筑业
工程建设深化改革,“八五”计划前三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193亿元,各类房屋建筑竣工35.59亿m2,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建成投产439个。
建筑业深化改革,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培育和发展建筑市场,提高了生产能力。
1993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210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6.7%,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正得到迅速发展。
此外,与住区有关的法制工作也进一步加强。
城市供水、绿化、市容和环境卫生、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等条例以及城市新建住房小区管理暂行办法,住宅小区建设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也已发布、实施。
建设主管部门还制定并发布了城市环境卫生、排水、供水、集中供热、燃气、道路、公共交通等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序列、保障政策、实施措施和重点发展方向,指导行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现我国人居可持续发展尚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居环境改善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从实现我国人居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尚有较大差距。
1、能源结构与环境
中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占商品能源总消费的73%,75%的工业燃料和动力、65%的化工原料以及85%的城市民用燃料,都是由煤炭提供的。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增长,如在燃烧技术和煤的转换上没有大的突破,我国人居环境受到的大气污染可能会加剧。
2、生产、生活活动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