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共22题,每题1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实践第一的观点
D.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
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4.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8.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标准,这个标准是( )
A.绝对确定的B.不确定的
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
9.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10.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1.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
12.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
13.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
14.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际垄断资本掌握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16.金融资本是由( )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17.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
A. 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18.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
A.东欧剧变B.苏联解体
C.第三世界的崛起D.中国的强大
19.自然经济以( )
A.交换为生产目的 B.满足社会需要为生产目的
C.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D.社会化大生产为生产目的
20.价值规律是( )
A.一切社会共有的基本经济规律
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基本经济规律
C.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基本经济规律
D.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21. 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 )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年剩余价值
22.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 )
A.经验主义B.先验论
C.相对主义
D.教条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
2.“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3.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4.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5.垄断形成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