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一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1999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正式拉开了我国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帷幕,从此在全国高等教育领域先后成立了67所远程教育网络院校,基础教育领域也先后涌现出一批名校与企业合作运营的商业网校,如北京101远程教育网(http://www. chinaedu. com/)、北京四中网校(http://www. etiantian. com/)、齐鲁网校(/)、景山教育网(/)等近200余所中小学网校。
2000年,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推进,教育部启动了“校校通”工程,明确提出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
2001年,为了落实邓小平“三个面向”、“电脑要从娃娃抓起”的教育战略指导思想,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教育部要求在全国中小学逐步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用5~10年时间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年,为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和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把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尽快送到农村中小学校,教育部推动各地实施“农村中小学运用多媒体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项目,为已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农村中小学配备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为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农村中小学配备电视机、DVD(VCD)播放机和课程教学资源。
同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应坚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注重应用,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中小学师资,全面提高中小学
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并成立了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委员会,致力于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工作。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第七条指出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电视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
2004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硬件、软件共享的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着力改革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培养规模,提高培养质量。
二我国网络教育发展问题
1网络资源的局限
我国的网络教育起步比较晚,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现今还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管理体制不顺造成了很多低水平、重复性建设。网上课程资源的数量、类型十分有限,大多是直接指向学科课程,指向升学考试。培养能力,提升学习者综合素质的网络教育资源较为匮乏。
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的投入涵盖面非常广泛:资金、技术、设备与专业人才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投入,我们要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这些投入,促使网络教育资源系统发挥最大的能效。
2 网络资源更新速度缓慢
教育网站教育资源的更新速度是大多数网站建设、推广中的一个难题。网站中的新闻可以实时更新,但课程资源的更新却是异常缓慢,更新速度以天、周甚至月、年来计算。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网络课程资源更新速度存在明显差别,相对而言重点应考学科的资源更新速度比普通学科快,初中、小学的资源更新速度比高中的快。总的来说,网络教育资源的更新速度远远不及网络资源的平均更新速度,
还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3 网络课程资源缺乏共享互动机制
目前中小学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并不尽人意,不少教育网站课程资源栏的浏览率几乎为零。网络课程资源不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设计,网站建立时缺乏接受建议模块的设计(留言板或BBS等),还有不少教育网站对访问权限的规定过于严格,如果读者未进行注册或者未缴纳一定费用,即使是普通的浏览也不能进行。所有这些都限制了网络课程资源的共享互动
4 网络资源内容形式呆板
因为国情使然,目前中小学的学习结果评价手段主要是通过笔试的形式,最终用试卷分数体现。这种书面考试的主流地位决定了应试思想的存在和流传,目前大多数的中小学网上教育资源只不过是将学校的书本知识直接转移到计算机网络上,网络只是被当作学校教育信息传播的载体,而不是提高使用者综合素质的渠道。这就造成了不少网站提供的所谓特色教育服务就是各种各样的题库,其中堆积大量的模拟题、测试题、历年中考题。
建议:
1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体制
网络教育是我国普及优质基础教育的重要补充途径,也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网络基础教育的资源建设具有投入大、收益期长的特点,单靠政府投资远远不够,要引进市场机制。这就需要对网络基础教育资源建设进行政策扶持,鼓励行业性投资建设,建立起一个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运行体制。
2 建立共同建设,资源共享的统一资源库
目前各个教育网站大都是独立经营,资源建设重复现象严重。以资源建设中的同步视频课程为例,大多数基础教育网站都以同步视频课程为主要内容,在录制同步课程视频过程中,各网站都是参照同样的课程邀请名家录制,这就造成资源的
重复建设,存在巨大的资金浪费现象。解决的方法是建立统一的资源库,共同建设,资源共享。以江苏为例,江苏全省使用苏教版教材,各教育网站可以协同建立苏教版同步视频课程资源库。每个教育网站专一负责某个年级科目,每个网站可以免费共享其中的视频资源。
3在统一的规划下,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
全方位投入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要看具体的网络教学资源具体有哪些作用,有些提供服务,有些提供资源,也有的两者都可以提供,这些情况下具体应该参照的法规标准与各方面的投入就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的投入涵盖面非常广泛:资金、技术、设备与专业人才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投入,我们要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这些投入,促使网络教育资源系统发挥最大的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