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 报 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调查报告
学院:xxxxx
专业:xxx
姓名:xxx
学号:xxx
关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受到人
们的普遍关注这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其中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为更好的了解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为新农村建设提出切
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寒假期间,我对我们村(xxxxx)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
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并总结归纳如下。

调查目的:通过对xxx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实地调查,以小见大,比较客观地把握农
村土地资源使用的现状,主要是找出当前土地使用过程中的弊病,从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

调查时间:xxx
调查人员:xxx
调查地点:xxxxx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访谈、查阅资料
调查内容:土地资源使用状况(包括土地类别、有效使用情况、土地规划现状等等)
一、xxx村土地资源使用状况及特点
xxx村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村庄,人口712人,拥有土地面积近850亩,其中耕地面积641亩,林地约50亩,建设用地(包括道路、桥梁、河滩等)159亩。

经调查,xxx村的土地使用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1.耕地面积少,地少人多且土地贫瘠。

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亩/人,且贫瘠土地占了近3/10的比例,良田面积偏少,再加上一些不当经营状况,住房挤占耕地,使耕地面积越发紧张。

2.
地块多,单块面积小,缺乏集约性
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很少,但地块较多,平均每户耕地多于5块,这就使得单块耕地面积
太小且地处山地,不适合农机的推广使用,大多数农作需要人力,集约性差,严重束缚了劳动力。

二、存在的问题
1.耕地使用不规范情况较多
目前,由于我国实行土地承包30年不变,广大农村现存的农用地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按照土地下户时农户、人口的分配土地订立承包合同,明确30年不变的。

这一做法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很多弊病。

一则村里的人口变动使土地多寡现象凸显,土地分配有失公平。

二是一些人看重眼前利益,随意改变土地使用类型,在耕地上建房、种树,严重蚕食了有限的耕地。

下图为在土地上建房:
2.粗放经营,有耕地闲置状况
xxx村比较贫困,大部分人以外出务工为主,年收入不会超过五万,因为长年在外,家中的农田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原本肥沃的土地现在变得异常的贫瘠,丛生的杂草替换了作物,
土壤也因年久未翻变得异常的坚固,杂树根紧紧的抓住土壤使其结块,良土基本上不具备再肥沃的可能。

外出务工人的农田便让给其他人种,这样一户种着多户的地,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或者干脆不种,造成农田荒芜,严重威胁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下图为荒芜贫瘠的农田:
3.土地缺乏有效整合,农作物种植的选择有待优化
耕地的零碎给农户的管理带了诸多的不便,又不宜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劳动力的生产率下降,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土地的有效利用。

其次,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往往是农户想种什么就种什么,缺乏正确的方法指导,也造成耕地的生产率下降。

4.建设用地缺乏规划,土地利用率低
居民点分散建设,布局零乱,占用土地面积大。

甚至出现个别农户住宅任意建设,村民建房没有统一规划,个别人只顾自己方便,缺乏整体和全局性,土地纠纷不断。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出现了“马路经济”,公路建设到哪,房子建到哪,埋下了安全隐患,也占用了大量土地。

另外,村民住房建设标准差、乱。

村民建房一户一样,没有统一设计,统一标准,靠农村“建筑师”自行建设,住房大小不一,高低不同,致使新建住房达不到应该达到的美观和质量要求。

此外,基础设施水平低。

村内道路不成网,高低不平,给排水无要求,下雨天污水满街。

“死胡同太多”,房前屋后空间大,浪费土地,公益设施配套严重不足,雨天满身泥,晴天满身土,降低了居住环境水平。

5.退耕还林的影响
2001年国家实行退耕还林,xxx村响应了国家的政策,纷纷开展了这项活动,然而有些见利忘本的人,歪曲了这一政策,把自家大量的田地都拿出来变成林地,其目的就是为了那少量的钱,这样,又一批良田被占据,本来不多的耕地已经接近了“灭绝”的边缘。

6.自然灾害减少耕地
我村地处海拔较高的山谷中,容易发生像泥石流、山体滑坡的事故,每到雨季,大量的土地将面临着被掩埋的处境,大雨一过,大块的石头覆盖了耕地,使得可利用土地减少。

三、建议和意见
1.责任到户,保证质量。

按农产承包合同,逐户核准承包土地面积,明确土地质量。

对少数种地过多、广种薄收粗放经营户给予适当调整。

2.合理规划,严格管理。

要以科学合理的态度,按照土地管理要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重新对乡村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修订完善。

农用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经过确定之后,严格按照各级签订的责任状,层层负责,年年检查,严格监督,严厉查处。

3.划块经营,集约管理。

在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多方筹措,在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将土地划块经营,发展集约型农业。

4.优化土地用途,提高土地使用率。

由村委会或政府部门统一规划,专家论证,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耕种,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5.合理分类,优化配置。

对耕种良田要加强管理,确保优种优收。

对边远荒芜土地或还林还草,或栽种经济作物,如建设果园、药材基地等。

6.制定科学的用地标准。

根据法律法规确定适宜的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把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作为约束性指标,并根据不同地区土地资源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制定出公平合理的建设规划,既要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要保证居民的住房质量和生产生活需求。

7.合理安排规划建设用地。

在现有房屋的基础之上,规划引导,尽最大可能保证村庄的街道畅通,杜绝“死胡同”。

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前提下,尽量统一房屋建设,营造良好的村容村貌。

8.加强执法力度,优化土地管理。

加强执法监督力度,严惩越权批地现实非法占地的问题,对非法占地用地的人或单位要从严从重严肃处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

另外还要积极推进土地市场建设,依法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坚持做到依法批地,依法用地,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强化土地信访工作,维护好群众利益和农村稳定,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和村委会也应协调好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关系,努力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