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理论与实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市圈理论与实证

一、引言

都市圈是国际上对现代城镇群体发展地区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在中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本文对都市圈的有关基本概念、空间演化规律、职能与空间规划组织等有关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对都市圈内中小城市的发展途径进行了综述。

二、都市圈及相关概念的探讨

2.1都市圈的涵义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都市圈的界定标准。一般认为,都市圈是一个经济区域概念,是一个或几个具有综合功能的中心城市与外围的功能递减的众多大中小城市共同构成的多层次空间结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中心城市以其强大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的城镇群体,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形成了以垂直分工为主的分工结构,而周边城市之间形成了以水平分工为主的分工结构。都市圈既是城镇群体的空间自组织形式,同时也是人们组织城镇的一种手段[ 1 ]。

2.2相关概念说明

(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美国早在1 9 1 0年提出“大都市地区(metropolitan district)”,几经变易,至1980年开始实行新标准,称之为大都市统计区(MSA),并一直沿用至今。大都市区一般是指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的邻接社区的组合,通常以县作为构造单元[2]。

中国学者周一星认为都市区是由中心市(城市实体地域内非农人口在20万人以上)和外围非农化水平较高、与中心市存在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地区两部分组成[3]。

一般而言,(大)都市区对应的英文是metropolitan area,指一个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由外围与其联系密切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县、市共同组成的区域,内含众多的城镇和大片半城镇化或城乡一体化地域。如果其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大于100万,则可叫大都市区。都市区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一级行政区,它可能大于市域范围,也可能小于市域范围,它强调的是与中心市有密切的日常社会经济联系,有较高的非农化和城市化水平,要有协调内部建设的某种机制。

城镇密集区(city-and-townconcentratedare) 孙一飞(1995)提出的城镇密集区概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3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以及与中心城市相联的连片城市化地区[4]。城镇密集地区基本与城市群是一个意思,其区别在于,城市群的重点是城市,重视城镇之间的联系;城镇密集地区的重点是区域,除重视城镇之间的联系外还要考虑城乡之间的联系。不能把城市群理解为高等级层次上的城镇密集地区。城镇密集地区包括多大范围和多少城镇也

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也有较大的任意性。如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等(2000)指出中国沿海包括长江三角洲等六个城镇密集区,这里的“城镇密集区”概念明显较孙一飞(1995)的概念具有更高的指标要求;再有,姚士谋等(2001)[12]将湘中地区作为近似城市群的城镇密集区,此处的理解又有所不同[5]。

大都市带(megalopolis)大都市带的概念最早由城市地理学家戈德曼于1957年提出,指社会经济活动密切交互作用的多都市区城市地域。大都市带内必须有密集的城市、多个都市区、中心城市之间便利的交通走廊以及巨大的人口规模,是战后伴随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新阶段在地域空间形态上的反映。一般来说,大都市带还是国家的核心区域。它通常由包含有卫星城的大都市组合而成。在戈德曼的概念中,大都市带是市街区成片地连在一起,消灭了城市与乡村明显的景观差别的地区;一个大都市带,至少应居住2500万的城市人口,过着现代城市方式的生活。如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区、大湖区等。尽管其城市高度密集地区,至少有两个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事实上大都市带常有两个以上的中心城市,人口密度高,城市在空间上的连绵尺度很大集聚的人口数量多。大都市带形成标志着城市化过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6]。

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interlockingregion)周一星(1986)借鉴西方不同尺度空间单元体系,较早提出了“市中心—旧城区—建成区—近市区—市区—城市经济统计区—都市连绵区”这样一套中国城市的地域概念体系。其中,都市连绵区(或都市连绵带),英文为metropolitaninterlockingregion或extendedmetropolitanregion与大都市带(megalopolis)相对应,它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指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原来彼此分离的若干都市区逐渐在更大范围内联成一片,形成巨型的城市功能地域,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可称为都市连绵区。都市连绵区一般是国家的经济核心区,并不是任何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密集的地方都可以称为都市连绵区。不宜将都市连绵区说成是城市连绵区,因为用城市连绵区容易给人造成城市建成区都连成一片的误解[7]。

城市经济区(urbaneconomicregion) 顾朝林(1991)指出,国外有关城市经济区的表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以中心城市辐射范围为依据,称“城市经济圈”;第二,从各城市地区的相互关系出发,称“城市经济共同体”;第三,从生产力布局出发,称“城市地域生产综合体”[8]。城市经济区不是一种经济类型区或部门经济区,而是一种为协调城市经济及其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供科学依据服务的区域。从其结构形态看,它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系、生产上互相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中心城市和周围腹地是构成城市经济区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城市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城市与其腹地的相互作用,又反过来强化了城市与腹地间的相互作用,城市经济区实乃城市与腹地异质共生的产物。组建城市经济区是为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组织地域内资源合理配置及产业合理布局。

城市群城市群的概念则最早于1957 年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研究美国东北部城市发展时提出,其以Mega2lopolis 来表述城市群的概念[6],姚士谋在其编著1992 年的《中国城市群》中,将城市群定义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和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9]。

张京祥在《城镇群体组合空间》中则认为:城镇群体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具有密切社会、经济、生态联系而呈现出群体亲和力及发展整体关联性的一组地域毗邻的城镇[10].

作为中国现今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经济组织形式的两个主要理论,都市圈和城市群都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