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 高中地理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外力作用

高中地理精品课件:外力作用

风蚀作用
吹蚀作用 地表的松散沙粒或风化产物在气流作用下被吹扬
磨蚀作用
风沙中的沙粒对地表物体进行摩擦或撞击,或在 岩石裂隙中进行旋磨
风蚀地貌
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波浪谷
风蚀洼地 风蚀沟槽 土墩
风蚀垄脊
雅丹地貌
03 外 力 作 用 与 地 表 形 态 之 风 力 作 用 与 地 表 形 态 : 风 积 作 用
结果:改变了岩石的化学成分
氧化作用使得岩石呈现红色
水中的碳酸令石灰岩沿着裂隙方向溶解风化
03 外 力 作 用 与 地 表 形 态 之 风 化 作 用 与 地 表 形 态 : 生 物 风 化
在生物参与下,通过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进行
根劈作用
微生物对岩石表面的氧化作用
03 外 力 作 用 与 地 表 形 态 之 风 化 作 用 与 地 表 形 态
【侧向侵蚀】
➢ 概念:
A岸
v
B岸
F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 结果: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 流横向发展
河流行进过程中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从而发生偏转,导致河道发生弯曲
O
A岸
a
➢ 形成的地貌: 河曲地貌、牛轭湖等
B岸
b
a点和b点谁受到的离心力比较大?
03 外 力 作 用 与 地 表 形 态 之 流 水 作 用 与 地 表 形 态 : 水 蚀 作 用
【流水沉积地貌】
三角洲:主要分布在河流入海口。
三角洲的形成机制: 1. 河口处河道扩宽,河水快速分散,流速降低; 2. 海水对河水有顶托作用,使得流速减慢; 3. 海水中的离子使得河水中不易沉降的胶体物质也絮凝沉降;
恒河三角洲
03 外 力 作 用 与 地 表 形 态 之 风 力 作 用 与 地 表 形 态 : 风 蚀 作 用

高中地理4.1外力作用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4.1外力作用优秀课件

〔沿海地区〕 海蚀崖、海蚀柱
沙滩
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 只能由岩浆直接生成 • 如花岗岩(侵入岩)和玄武岩(喷出岩) • 侵入岩坚硬致密,喷出岩有气泡
沉积岩 • 外力作用生成,如石灰岩 • 有明显层理,可能含有化石
变质岩 •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变质生成 • 如大理岩
1、岩浆岩 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喷出岩:玄武岩 侵入岩:花岗岩
流水侵蚀〔溶蚀〕
CaCO3+H2O+CO2
Ca(HCO3)2
喀斯特地貌(Karst)
喀斯特石林〔路南石林〕
风蚀磨菇
风力侵蚀
〔干旱半干旱地区〕
风蚀城堡
雅丹地貌
海蚀柱
海浪侵蚀
海蚀崖
十二门徒石: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岸沿线。
冰川侵蚀
角峰
冰川侵蚀
冰斗
冰斗
冰川侵蚀
流水侵蚀
挪威的峡湾:U型谷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二、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阳光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沟谷
流水侵蚀
峡谷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丹霞地貌
• 水蚀地貌
顶平、身陡、麓缓 明显的水平层理构造 是丹霞地貌的显著特征
• 水蚀地貌
丹霞地貌
远古的红色砂岩沉积 随地壳上升后经流水切割 形成丹霞地貌
洪 积 扇
冲积平原
尼罗河三角洲
风力堆积
海浪沉积
三、外力作用 削低高山,填平盆地,使地表趋于平坦
〔湿润地区〕
沟谷、峡谷、黄土高 冲积扇、冲积平原、河 原的沟壑、Karst地貌 口三角洲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干旱地区〕

高中地理知识点:地形地质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中地理知识点:地形地质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中地理:地形地质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有什么区别?
提示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2.侵蚀作用与地貌
3.搬运作用
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

4.沉积作用与地貌
5.判断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对应地貌(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以我国为例)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

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如图所示)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6.外力地貌的应用
(1)风向的判定
(2)河流流向的判定
[答题模板]。

2.1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1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4.结合实际情况,讲解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在地球表面形态演变中的具体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划分学习小组,布置讨论任务:分析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在地球表面形态演变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小组讨论。
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进行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运用人性化的语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理解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分析地表形态的演变过程。同时,我将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以提高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物、分析图片、开展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特点和作用过程。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在地球表面形态演变中的具体作用。
3.运用比较法,使学生明确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异同,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特点、作用过程以及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3.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4.创设讨论话题,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深入讨论。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基本概念,使学生明确它们的定义和特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教学设计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动力的两大因子——大气和水。

在这一节内容里将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本节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内力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所起的不同作用。

2.内容分析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重点: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2.难点:(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2.能够通过阅读示意图、实例图片,描述并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读图分法2.合作探究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人名币的背景图片,提问“印在人民币背面的这些风景你认识吗?”,学生思考“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不断发生变化的?”。

【新课教学】(一)内力作用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8页-19页的内容。

回答: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其中内力作用是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岩浆活动是岩石圈破裂,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

变质作用是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

2、探究活动:识别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材料:内力作用或和缓或剧烈,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留下一定的痕迹。

科学家通过这些痕迹,推测地表形态变化的过程。

下面三段描述从不同的视角记录了这些痕迹。

a.我国宋代的学者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写道:“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

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b.塞拉比斯神庙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滨,建于古罗马时代。

公元79年,神庙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被坏,只留下3根大理石柱。

18世纪,神庙遗址重见天日,人们发现大理石柱6米至6米高处有海生贝壳动物蛀蚀的痕迹。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2-1.1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2-1.1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来自地球外部, 主要是太阳辐 射能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作用力
风 流水 冰川 生物等
青海G315国道旁的雅丹地貌——被人称为“魔鬼城”,请大家思 考地貌成因。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含义: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 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 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 物分解。
基本类型: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因温度变化产生的物理风化: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 由于温度变化,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差异 膨胀和收缩,容易崩解破碎。
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岩石因水的冻融而分解
风化作用 2.化学风化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石灰岩与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反应,慢慢被溶解,随水流迁移, 形成秀丽的喀斯特地貌
角峰
冰斗
刃脊
冰川侵蚀地貌
狭湾
U型谷
冰碛物
冰川堆积无分选性,堆积物大小混杂
风沙地貌
冰川地貌
流水地貌
海岸地貌
常见于降水丰沛的热带、温带地区
玉树(32°58′N, 97°14′E) 宜昌(30°40′N, 111°28′E) 南京(32°07′N, 118°45′E)
上游
落差大, 下蚀为主, v型河谷
风化作用 3.生物风化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地衣分泌地衣酸
克里米亚松树的根劈作用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含义: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 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 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 物分解。

高中地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总结

高中地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总结

高中地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总结
高中地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地球上发生地质运动,形成地貌景观的重要力量。


们共同构成地质动力学;各自对地貌形成和演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理内力作用是指地球内部熔融而形成的构造活动。

它可以将地球分为四个不同的部位:地幔、地壳、上地壳和下地壳。

主要有火成作用、冷缩作用和活动断裂作用三种形式。

它们是由地球内部的力作用驱动的,在不断改变形态和结构的过程中,发现深地震、构造
运动、地层变化、部面形变等等地貌景观。

另一方面,外力作用又称为表面力作用,由外部来源驱动,主要包括热力作用和物理
力作用。

热力作用是指风、河、海的热能作用,是地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形成地形,
比如山、河、湖泊等。

此外,物理力作用也是地质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有径流、冰融、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以破坏地貌景观,因此非常重要。

2.1.2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2.1.2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5.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这种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其发现自身不足,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等,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其不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自然灾害、城市规划等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欲望。
2.利用多媒体演示,如动画、图片等,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地表形态变化场景,增强其学习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课堂参与度。
3.运用多媒体演示、实地考察等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外力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锻炼其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2.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鼓励学生互相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教师要关注小组合作的过程,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提高其合作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发现自身不足,提高自我调整能力。
2.设计评价指标,对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1.2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以“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形成和变化的外力因素,认识不同自然环境中的外力作用特点,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从地理角度认识和分析自然环境的变化,提高其地理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外力作用高中地理

外力作用高中地理
(1)流水作用最为明显的地区是: 湿润、半湿润地区。
(2)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
1、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冲积平原
冲积岛
流水沉积
冲积扇
三角洲
出山口
冲积扇
在沙漠,冲积扇边 缘往往形成绿洲。
河口入海口
三角洲
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 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 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沟谷、瀑布、峡谷、喀斯特地貌、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等
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山麓冲积扇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沙丘、沙垄、黄土高原
海蚀崖、海蚀柱等海蚀地貌 沙滩等海岸地貌 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洼地等 冰碛平原、冰碛丘陵等冰碛地貌
【随堂练习】
1、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 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 是( ) A、海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化、风蚀作用 D、冰蚀作用
2、石灰岩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的成因是( )
A、溶蚀作用 B、沉积作用 C、风蚀作用 D、海蚀作用
3、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
B.
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积地貌
(1) 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B___图,该地形 名称叫风__蚀__蘑_菇_。 (2)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A___图,该地形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下图为美国新墨西哥州广阔荒漠中的船岩景观,自2700万年至今形成高约460米的区域 内唯一残丘观图。据此完成4~5小题。
4.推测船岩形成的主要内力作用是( )
A.岩浆喷出 B.板块张裂 C.板块挤压 D.岩浆侵入
4.板块张裂和板块挤压通常形成大尺度的宏观地貌,船岩景观是高约460米的区 域内唯一残丘观,属于微观尺度的地貌景观,B 、 C 错 误 ; 若是岩浆侵入,则形 成硬度较大花岗岩类岩石,且需要地壳拾升才能出露地表,经历2700万年的外 力侵蚀,岩石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其峰顶多呈浑圆状,D 错 误 ;故船 岩形成的主要内力作用是岩浆喷出,A正确。故选A。
外力侵蚀与堆积的判断方法
方法 看外力的强弱
表现
以侵蚀作用为 以堆积作用为


外力作用强盛 外力作用减弱
根据地势高低 地势高的地区 地势低的地区
根据地表组成 物质
地表沟壑纵横, 组成物质比较
粗大
地表被松散的 沉积物覆盖
根据海岸线位 海岸线不断向 海岸线不断向
置的变化
陆地推进
海洋推进
课后练习
地质作用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质构造、地表形态 等不断变化的作用。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者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据 此完成1~3小题。
1.下列有关内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表现得十分剧烈 B.其能量主要为太阳能与重力能 C.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D.只发生在地壳内部深处
1.内力作用有的表现得十分剧烈,如地震,有的表现得十分缓慢,如地壳的抬升 ,A错误;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B错误;海陆变迁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C正确;内力作用不只发生在地壳内部深处,也有发 生在地球表面的,D错误。故选C。

2.1.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2.1.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5.注重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本案例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通过教学策略的巧妙设计,如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地理实践能力等。同时,以人性化的语言和关爱学生的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提高其地理学科素养。
2.通过问题驱动,使学生深入探讨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规律。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其课堂参与度。
(三)小组合作
1.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2.设计合作任务,如调查报告、小组演示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简要介绍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定义,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4.设置疑问:“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究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1.详细讲解内力作用的成因、类型和特点,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以及它们对地表形态和资源分配的影响。
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内力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地震预警、火山tourism等。
3.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逐一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2.强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3.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内力作用的类型、特点及影响,外力作用的类型、特点及影响等。
2.1.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一、案例背景
本节教学案例以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中“2.1.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为主题,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概念、成因和影响,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两种地质作用的基本特征,提高其地理学科素养。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表面形态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表面形态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质作用
根据能源的不同,它可以分为内力(地球的内能)和外力(主要是太阳能)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表面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2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和位移。

(变形褶皱、位移断层)
(2)常见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和地震不仅是地球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的具体表现形式。

火山喷发通常形成火山锥和火山口;当地震发生时,地壳会破裂并摇摇晃晃。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和成岩作用
2外力与地形。

高中地理必修一---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高中地理必修一---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河流搬运
风力搬运
冰川搬运
河流、风的搬运——选择性; 冰川搬运——不具有选择性。
(4)堆积作用 在搬运的过程中,如果外力作用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①流水堆积
河流出山口 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
冲积平原
河流入海口 三角洲
山麓洪积-冲积扇 凸岸堆积—河漫滩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 山下堆积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丹霞地貌
由红色砂砾岩在水作 用下,沿垂直节理面不 断侵蚀、搬运、磨蚀、 风化后形成的一种独 特的地貌类型。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 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 霞地貌(图1)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2) 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完成 1~2题。
外营力来源: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通过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生物作用体现)
风化作用 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生物 的作用下,发生的破坏崩解的现象。

力 作
侵蚀作用 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 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

搬运作用 是指地表风化物被外营力搬往他处的过程
3、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 并把破坏了得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 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风化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固结成岩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地貌 沙丘、沙漠等地貌 黄土地貌 风源地
知识拓展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

高中地理课件-4.4 外力作用概述

高中地理课件-4.4 外力作用概述

跟踪训练
下图为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B
A.a——海浪侵蚀
B.b——流水侵蚀
C.c——风力侵蚀
D.d——冰川侵蚀
4.b景观中的瀑布为黄果树瀑布,形成该景
观的地质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 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外力作用: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瀑布——流水侵蚀
石林(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
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
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风蚀蘑菇——风力侵蚀
风蚀蘑菇——风力侵蚀
雅丹地貌——风力侵蚀
雅丹地貌——风力侵蚀
雅丹地貌——风力侵蚀
雅丹地貌——风力侵蚀
角峰——冰川侵蚀
角峰——冰川侵蚀
海蚀柱——海浪侵蚀
探究学习2——外力作用地貌
搬运作用:风化、侵蚀产物被流水、风、冰川、海浪等搬运到另 一个地方。
风力搬运
冰川
冰川搬运
探究学习2——外力作用地貌
沉积作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被搬运的物 质堆积下来。
沙丘——风力沉积
沙丘——风力沉积
固结成岩
侵蚀作用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沉积作用
搬运作用
探究学习2——外力作用地貌
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水及生物的影响下,在原地崩解、破碎
风化——岩石在原地崩解、破碎
风化——岩石在原地崩解、破碎
探究学习2——外力作用地貌
侵蚀作用:外动力(流水、冰川、风力和海浪等)对岩石的破坏 作用。

2.1.1外力作用(内含丰富的地貌图)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2.1.1外力作用(内含丰富的地貌图)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温差风化:由于温度的 变化,岩石反复膨胀和 收缩,使岩石崩解
01 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
冻融作用:在寒冷气候条件下, 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 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 化,冬季冻结,这种融化、冻 结的过程称为冻融作用,也成 为冰劈风化。
01 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
(动物、植物、微生物)
根劈作用:生长在岩石裂隙中的植 物,随着根系不断地长大,对裂隙 壁产生挤压,使岩石裂隙扩大,从 而引起岩石破坏
典型地貌:水蚀地貌,如“V”形谷 (沟谷)、黄土高原的沟壑、壶穴等
主要分布:湿润、半湿润地区
黄土高原
V型谷
V型谷:因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 加深加宽,从而形成V型谷。
瞿塘峡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黄土 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 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 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 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 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 形态。
01 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
因化学反应而使岩石化学 成分发生改变,在高温湿润地 区(易发生化学反应),化学 风化较强
石灰岩容易与水、酸发生溶解反应而形成裂缝
01 风化作用
球状风化: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 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 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于球形。 “石蛋”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02 侵蚀作用 物质离开原地
风蚀蘑菇
“风蚀柱”:风长期吹蚀垂直与水
平裂隙均较发育的裸露基岩,形成孤 立的风蚀柱,进一步磨蚀其基部则形 成风蚀磨菇。
风蚀柱
“风蚀蘑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
露出地表孤立突起的岩石下部岩性较软 , 风及携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下部,形 成风蚀蘑菇。
风蚀蘑菇
• 雅丹地貌

外力作用(高中地理) PPT

外力作用(高中地理) PPT

②三角洲: A:形成: a.泥沙来源:中上游泥沙来源丰富。 b.位置:河流入海口处。 c.流速降低:地形平坦;或沙洲分流,水流速度减慢;水 下坡度较缓,有沉积的空间,海水顶托。 d.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B:变化: a.无三角洲——泥沙、地形、海水流动。 b.面积增大或减小——泥沙来源;海平面变化→海岸线变 迁(三角洲面积增大,海岸线前进,陆地面积增大,海平面下 降;面积减小,海岸线后退,海水倒灌,陆地面积减小,海平 面上升)。 c.延伸方向:海水(洋流)流向。
化的统计图切入考查流水 多。题型以选择题为
作用、海水作用
主。难度较大
2017
以洪积扇切入,考查流水
命题预测:
堆积地貌形成条件
2018年仍以区域图、统
卷Ⅱ
以河口的河床断面图为背 计图等形式考查外力作
2016 选择 景材料,具体考查流水侵 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蚀、流水沉积
尤其是流水作用、海水
2015
作用、风力作用以及冰
③侧蚀: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使河谷变宽,河道开阔,横剖面呈宽 而浅“U”型。 A:平直河道:“左右理论”—受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左岸 侵蚀右岸堆积;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 B:弯曲河道:“凹凸理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水深、可作主航道、建设港 口,但需要加固大堤;导致河岸线后退。
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河口没有形成三角 洲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课件-3 外力作用

高中地理课件-3 外力作用

仙境
冰川侵蚀 U形谷、冰斗、角峰、峡湾、冰蚀湖
3.
外 力
海浪侵蚀 海蚀陡崖、海蚀拱桥、海蚀柱(青岛“石老人”) 风力搬运
作 用
搬运作用
冰川搬运 流水搬运
搬运作用不形成地貌,只是一个搬运物体的过程
海水搬运
流水沉积 三角洲(入海口)、冲积扇平原(出山口)、河漫滩平原(大多数的平原) 沉积作用 风力沉积 沙丘、黄土高原的形成
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风力侵蚀: 戈壁、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城堡、风蚀洼地、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机械侵蚀)V形谷(长江三峡)、黄土高原的沟
流水侵蚀:
万壑、瀑布、“红色沙漠”“石漠化”
侵蚀作用
流水溶蚀(化学溶蚀)喀峰斯林特、地天貌坑()漏例斗:桂、林地山下水暗、河路、南溶石洞林、、石瑶林林、
冰川沉积 形成冰碛地貌:冰碛湖、冰碛丘陵 海浪沉积 形成海岸地貌,例如:海滩
固结成岩作用 使沉积物形成沉积岩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貌和农业分布示意图。
4.图中( ) A.地质地貌的形成顺序是③①② B.岩层①是由于变质作用形成的 C.河流④处左岸堆积,右岸侵蚀 D.暗河主要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
AC

高中地理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关系

高中地理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关系

高中地理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关系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高中地理里那个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关系哈。

这俩玩意儿啊,在塑造我们地球的面貌上那可是缺一不可,就像一对默契的好搭档,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呢。

一、内力作用——地球的“内力大侠”内力作用啊,就像是地球内部的一股神秘力量,它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这些个“武功招式”。

地壳运动那可是内力作用的“拿手好戏”之一啊。

它就像一个大力士,能让地壳发生变形和移动。

比如说板块的碰撞和张裂,这就导致了山脉的隆起和海洋的形成。

像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地壳隆起形成的。

这内力作用一发力,那效果可真是相当震撼啊!岩浆活动也不容小觑。

地球内部的岩浆就像一锅滚烫的“热汤”,时不时地想要找个出口冒出来。

当岩浆喷出地表的时候,就形成了火山。

火山喷发不仅能塑造出独特的火山地貌,像火山锥、火山口啥的,还会带来丰富的矿物质。

这就好比是地球给我们送的一份“礼物”,虽然有时候火山喷发也会带来一些灾害,但从长远来看,它对地球的演化可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变质作用呢,就像是地球内部的一个“魔法工坊”。

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岩石的成分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变质岩。

比如说石灰岩在变质作用下会变成大理岩,这大理岩啊,质地坚硬,纹理美观,很多高档的建筑和装饰材料都用它呢。

二、外力作用——地球的“美容师”如果说内力作用是在给地球“打造骨架”,那外力作用就是在给地球“梳妆打扮”啦。

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这些过程。

风化作用就像是一个“慢性子的雕刻家”,它慢慢地把岩石分解、破碎。

你看那些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淋,表面会逐渐变得粗糙,甚至会剥落一些小块。

这就是风化作用在“大显身手”呢。

侵蚀作用可就比较“激进”啦,它就像一个拿着工具的“装修工人”,把地球表面的物质一点点地“搬走”。

比如说流水的侵蚀,河流就像一把锋利的“刀”,不断地切割着地面,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峡谷和沟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力沉积
沙丘
流水侵蚀 千沟万壑
冲积扇
青岛石老人是如何形成的?
海浪作用
滨海地带
攀牙湾
莫赫悬崖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 海浪沉积: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冰川作用 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挪威峡湾
米弗峡湾
冰蚀湖
冰 碛 湖
冰蚀Biblioteka 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 U型谷、冰蚀湖、 冰蚀平原、冰蚀洼地
1-风蚀洼地 2-风蚀蘑菇 5-新月形沙丘
3-风蚀城堡
4-风蚀柱
练练手呗~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 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你能判断图中是哪些 主导外力作用类型将三者连接起来的吗? 风力侵蚀 风力搬运 流水搬运 流水沉积 黄土高原 蒙古高原 华北平原 风力沉积 裸岩荒漠
黄土高原
河口三角洲
科 罗 拉 多 大 峡 谷
流水侵蚀
雅 鲁 藏 布 江 谷 地 青 藏 高 原 的 水 拍 云 崖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冲积平原
流水沉积
冲积岛
冲积扇
三角洲
出山口
冲积扇
三角洲
河口入海口
在沙漠,冲积扇边 缘往往形成绿洲。
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 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 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较 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和三角 洲分布。
3、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 B.长江三峡是冰川侵蚀形成的 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积地貌
B (1) 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 风蚀蘑菇 名称叫______。 A (2)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 峡谷 名称叫______。 C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地形 角峰 的称叫______。 D (4)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______图,该 三角洲 地形名称叫______。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互关系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
(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侵蚀
风化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流水 作用
风力 作用
外力作用
冰川 作用
海浪 作用
1、流水作用
(1)流水作用最为明显的地区是: 湿润、半湿润地区。
(2)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
1、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我爱连连看
三角洲
峡谷
冲积平原
V形谷
冲积扇
A
B
C
D
【小结】
流水的侵蚀地貌:
沟谷(v型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 沟万壑等。 流水的沉积地貌: 冲积扇(山麓)、冲积平原(大河中下游)、 三角洲(河口)、冲积岛(崇明岛)。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石灰 岩),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溶蚀而形成的地面 坎坷崎岖、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
喜马拉雅山
两千万年以来, 珠穆朗玛峰地区 抬升了大约两万米, 可是珠穆朗 玛峰的海拔只有 八千八百多米, 这是什么原因呢?
地壳在受到内力作用 抬升的同时,还受到 外力作用的影响:
使地表趋于平坦。
新西兰南岛 摩拉基大圆石
(一)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课本36页) 2、表现形式: (课本41页)
CaCO3 + H2O + CO2
Ca(HCO3)2
2、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干旱、半干旱地区
深 厚 的 黄 土 层

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 粒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
风力堆积作用
风力作用与地貌
风 3 风 风 风 5

风 1 2
4
风蚀区
风积区
干旱区风力作用形成的地形图
海蚀崖、海蚀柱等海蚀地貌 沙滩等海岸地貌 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洼地等 冰碛平原、冰碛丘陵等冰碛地貌
沉积
侵蚀 沉积 侵蚀 沉积 侵蚀 沉积
风力 作用
海浪作 用
冰川作 用
【随堂练习】
1、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 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 是( ) A、海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化、风蚀作用 D、冰蚀作用 2、石灰岩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的成因是( ) A、溶蚀作用 B、沉积作用 C、风蚀作用 D、海蚀作用
冰蚀
冰川沉积
冰川沉积:
形成杂乱无章 的冰碛地貌, 如冰碛平原、 冰碛丘陵等。
独具慧眼
流水侵蚀
流水沉积
风力侵蚀
风力沉积 波浪作用 冰川作用
外力 作用 流水 作用 侵蚀
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沟谷、瀑布、峡谷、喀斯特地貌、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等 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山麓冲积扇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沙丘、沙垄、黄土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