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传导通路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质前连合
交叉斜升1-2节
→脊髓丘脑束→
脑干脊髓丘系→
丘脑腹后外侧核→ 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 肢)→中央后回中上部 )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脊髓丘系纤维发 侧支至网状结构
经多级中继 传至丘脑的
板内核群和
中线核群 脊髓网状丘脑通路 定位不确切的慢痛
丘脑能产生粗痛觉
患者老年男性,入院前5年突发右侧肢体麻木,
本体感觉即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 精细触觉即两点距离辨别觉、形体觉、质地觉等。 感受器包括深浅两种: 本体感觉器如肌梭和腱器,以及感受压觉和振动 觉的环层小体; 浅感觉包括皮肤的触压觉,痛温觉等;浅感受器 即皮肤的感受器,如真皮乳头内的触觉小体,游 离神经末梢等。
第Ⅰ级N元
胞体在脊N节 周围突:
脊N →感受器 中枢突:
后根→薄楔束 止于薄楔束核
第Ⅱ级N元
胞体: 在薄楔束核
轴突: →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 止于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
VPL
感受器 →脊N → 脊N节 →后根→ 薄楔束→ 薄楔核 →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 →丘 脑腹后外侧核→ 丘脑中央辐射
(经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源自文库及中央
神经传导通路
CONDUCTING PATHWAYS
老年女性74岁,急性起病,迅速达到高峰; 特点:患者于2004年12月9日晨8:00做饭时突然跌倒在地,当时
左侧上下肢无力,上肢无一点活动,下肢有运动但不能抬离地面, 口角右歪,意识清楚,能与家人正确对话,但言语较平时含糊, 无头痛、头晕,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9:00时急送入当地县医 院,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溶栓治疗后好转,3天后突然精神差, 睡眠明显增多,不容易叫醒,醒后对答不切题,诉头发沉,无其 他改变,我院行头颅CT检查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区出血性梗塞。 既往史:既往心脏病、房颤,未服华法林,发现血压高2年,高压 最高160 mmHg。 查体:血压120/90mmHg,心率43-57次/分,心律不齐,神经系统 检查:昏睡,言语清楚,对答基本切题,查体欠合作,左面部痛 觉减退,压眶后右侧面部收缩正常,左侧活动幅度变小,示齿口 角右偏,左侧肢体肌张力下降,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2级,强 痛刺激左侧上肢后四肢无反应,刺激左侧下肢有轻微逃避反应, 判断左侧肢体痛觉减退,左侧膝腱、跟腱反射减低,双侧胸大肌 反射可引出,右上肢摸索。双侧腹壁反射对称性未引出,左侧 Babinski征Chaddock征阳性,右侧未引出。 辅助检查:头颅CT(东光县医院 2004-12-9):未见异常;头颅 CT(301医院 2004-12-16):右侧大脑中动脉区出血性梗塞;
考虑右侧丘脑梗塞,治疗后遗留右侧肢体麻木 、胀痛。
既往:高血压病病史2年余;2型糖尿病病半年 余;
查体:血压160/95mmHg, 神志清楚,言语流利 ,焦虑状,双侧瞳孔直径约3cm,直接、间接
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面部感觉减退,示齿口角 不偏,伸舌居中;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左侧肢 肌力Ⅴ级,右上肢肌张力齿轮样增强;右侧痛
2021/3/9
授课:XXX
2
定位诊断:意识障碍,定位于广泛的大脑 皮层。左侧压眶后右侧面部收缩正常,左 侧活动幅度变小,示齿口角右偏,定位于 右侧皮质脑干束;左侧面部痛觉减退、左 侧肢体痛觉减退,定位于右侧三叉丘系、 脊髓丘脑束及其向大脑半球的投射纤维; 根据患者左侧肢体无力,左侧Babinski征 阳性,定位于右侧皮质脊髓束;综合定位 于右侧内囊区、额叶,结合头颅CT定位于 右侧顶叶、部分额叶、内囊。
第Ⅱ级N元 轴突: 经白质前连合 交叉斜升2节
至对侧组成 脊髓丘脑束 途经脑干时
称脊髓丘系 止于背侧丘脑 的腹后外侧核
第Ⅲ级N元 胞体: 在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轴突: 组成丘脑中央辐射
经内囊后肢, 投射到中央后回 中上部和
中央旁小
叶后部
(2)传导途径
感受器 →脊N → 脊N节 →后根→
脊髓同侧后角
步;
2. 双下肢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感觉性共济失调体征
3. 双膝跳反射消失,
该反射由股神经(L2-4)
执行, 据此确认病变部位
4. 双下肢无肌萎缩,肌力正常; 运动传导路
病理反射(-) ;
正常
5. 余(-)。
2021/3/9
授课:XXX
L2-140
二、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传导通路脊髓丘脑束系统
system of spinothalamic tract
皮肤浅感觉传导通路分为躯干和四肢的通路和 头部的通路。
未形成主观感觉,为运动提供调节信息的通路 传至小脑;形成意识性感觉的通路传至大脑皮 质;经脑干网状结构多突触上传的维持醒觉, 同时慢性疼痛也经此路上传。
研究证明,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功能是混杂在 一起的。
Prim ary neuron
Its som a in spinal ganglion
丘脑腹后外侧核
延髓内有锥体交叉和 内侧丘系交叉,二者 位于不同平面。
楔束核 薄束核 薄束和楔束 脊神经节
想一想,从足底上传 的脊神经节神经元跨 度有多长?
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交叉
锥体交叉平面
病例三
查:
患者:男性 自述夜晚行走困难。
1. 黑暗中行走或闭眼行走,如踩 排除小脑损伤所致
2.
棉花,在光亮处行走需看脚 的反射性共济失调
Peripheral process: Spinal nerve→ sensory receptors
C entra process: Posterior radix→ posterior horn Ⅰ , Ⅳ , Ⅴ

ⅢⅡⅣ

ⅤⅥ Ⅶ


第Ⅱ级N元
胞体在后角
轴突:
经白质前连合交 叉到对侧 ,同时 斜行上升1~2节 段,至对侧的外 侧索,组成脊髓 丘脑束。
2021/3/9
授课:XXX
3
感觉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
1、本体感觉和精细触 觉传导通路
2、痛觉、温度觉和粗 触觉传导通路
3、视觉传导通路和瞳 孔对光反射通路
4、听觉传导通路 5、平衡觉传导通路
1、锥体系 2、锥体外系
一、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后索-内侧丘系传导通路
Pathway of post. funiculus-medial lemniscus
觉触觉及音叉振动觉减退;双侧肢体共济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