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血管畸形最新概诉2018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型,为孤立的畸形静脉团,
无引流静脉。
II型,畸形静脉团引流入正
常静脉。
III型,畸形静脉团引流入发育异
常的静脉。
Ⅳ型,发育不良性静脉扩张。
I型
II型
III型
Ⅳ型
3、病理特征 主要表现为病灶内衬以内皮细胞的大量不规则薄 壁管腔构成,内皮细胞无增值特征,管腔的平滑 肌层菲薄或缺如。 4、临床表现 出生时就有,缓慢扩张增大,部分出生时无,甚 至成年后蔡显现。 可见于全身各处,以头颈部居多,呈局限性或弥 漫性生长,可累计皮肤,皮下组织,甚至深达肌 肉,关节囊和骨髓。
1、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早期,局限性,深在或明显增厚凸 起的血管瘤。 在眼周甚至更远区域,偶有报道可能因注 射药物逆流而导致眼动脉及及其他动脉栓 塞缺血而导致并发症,注射需小心。
2、博来霉素,平阳霉素等抗肿瘤药
物
用于口服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泡沫硬 化剂效果不佳时,为防止偶发的过敏,建 议在注射过程中保持静脉补液通畅。另过 度治疗可诱发晚期注射区域发育迟缓或障 碍、对于额面部、乳房等发育外观影响明 显之处需慎用。
临床表现及分类
(1)浅表型血管瘤(草莓状) (2)深部型血管瘤 (3)混合性血管瘤
(1)浅表型血管瘤
最常见,约占65%,生长快,从斑点大小增大至数厘米仅 需数周时间。病变为谈红色或鲜红色,压之褪色,突出于 皮肤表面,又称草莓状血管瘤。
(2)深部型血管瘤
病损发生于皮下,其浅表被覆的皮肤因为病变的增大而扩 张伸展,但病损本身相对较深,与真皮间有胶原隔开,故 其浅表的皮肤可无色泽变化或呈现青紫色,这类相对深在 的血管瘤即曾被称为“海绵状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5-7岁会自动消退 自动消退不等于恢复正常(时间和程度无法判断) 10%会遗留严重的容貌和功能问题(面颊部血管
瘤消退后会局部肥厚、色素沉着与畸形)
误区:血管瘤会恢复完全正常
早期干预(<5个月),可控制血管瘤的生长, 使消退期提前,消退过程缩短,达到理想的 美观和功能效果。
治疗及治疗进展
1.治疗原则
血管瘤临床表现各具特点,瘤体部位、大小、生长方式、 是否伴有并发症及瘤体毗邻组织器官特点差异很大,很难 有一种固定治疗模式。
原则:控制瘤体生长,促进瘤体消退,减少并发 症,保留器官功能,保护面容美观。
2 治疗方式
以局部外用和系统用药为主,辅以激光或局部注射等,目的 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促进瘤体消退,减少瘤体残留物。 出生后发现皮肤红色小范围的点片病变或者已经处于增值期 的血管瘤应尽早采取药物,激光,手术等治疗手段阻止其进 入快速增长期。 消退期血管瘤的治疗策略是随访观察,必要时手术修整残存 病变,瘢痕,畸形或色素沉着等。
1、脉冲燃料激光(PDL)
波长为585~595nm,脉宽为0.45~20ms,光斑大小为 3~12mm,能量密度为6~15J/cm2 主要适用于增生早期的小范围点片状病灶,可阻止瘤体的 进一步增值扩大,对消退期残留的浅表病灶也能达到加速 消退,改善功能和外观的效果,治疗次数因瘤体厚度而异。 由于PDL的最大穿透深度为1.2mm,故对较深的血管瘤需 配合药物注射治疗。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胚胎发育过程中, 淋巴管系统中某些基因异常表达,如血管内皮细 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同时在外在因子影响下, 导致淋巴管异常增生,病灶区域淋巴回流障碍所 致。 病理特征:它由充满透明液体的扩张淋巴管组成, 管腔内含少量淋巴细胞甚或红细胞,内衬单层扁 平的内皮细胞。
以往激素一直是治疗重症血管瘤的一线药物。 2008年法国Bordeaux儿童医院的学者首次报道了 他们在用普奈洛尔治疗1例伴重症血管瘤的心肌病 患儿时,意外发现血管瘤萎缩变小。 目前口服普奈洛尔已成为一线用药。
作用机制: 1、血管收缩 2、血管生成抑制 3、诱导细胞凋亡 这些机制相对于早期,中期以及远期临床观察, 凋亡并不是完全的,因为在停药后发现部分血管 瘤病例又重新生长。
淋巴管畸形现主要治疗手段为介入硬化治疗。 硬化机制:硬化剂除了能抑制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而使瘤 体消失外,尚可因瘤腔内注射而导致药物在局部积累,高 浓度药物化学刺激可破坏淋巴管畸形内壁的上皮细胞,使 之坏死脱落,囊内产生无菌性炎症,导致结缔组织增生, 形成瘢痕性纤维粘连闭锁,使瘤腔逐步吸收缩小。
手术治疗
适用于: 1、改善外观 2、快速去除病灶 3、美容性重建 4、改善功能障碍
淋巴管瘤
淋巴管畸形是淋巴管发育畸形所形成的,属于先 天性脉管畸形,既往称淋巴管瘤。 病变随患儿年龄增长而增大,一般不会出现自行 消退。头颈部是淋巴管畸形的常见发病部位。约 有90%的病变在2岁内发生,占20岁以下人群软 组织良性病变的6%。其发病原因不明,多数学者 认为与淋巴系统发育不全有关。
治疗
1.硬化治疗 为国际主流治疗,常用硬化剂包括无水乙醇、平阳霉素、 博来霉素、鱼肝油酸钠、聚桂醇及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治疗机制为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或诱导无菌性炎 症,使静脉官腔纤维化而粘连闭合。治疗如在B超、X线透视引导下 进行有助于准确的穿刺,药物剂量的控制,并降低治疗风险。 2.手术治疗 常用于硬化治疗后遗症外观畸形的整复。 3.激光治疗 包括翻瓣激光治疗和表面激光治疗。前者需手术辅助, 损伤较大,出血多,病灶难以被完全凝固。后者用于皮肤或黏膜的浅 表病灶,如长脉冲Nd:YAG激光,可改善蓝紫色外观,主要并发症为 皮肤破溃、色素改变及浅表瘢痕形成。 4.电化学治疗 经皮插入多根正负电极,利用电化学作用使管腔破坏 闭塞。病灶较大时,治疗时间长,电极穿皮肤处可能形成点状瘢痕, 在头面部病灶应慎用,目前应用不多。
手术治疗(难以切除干净,极易复发,现基本不用)。
静脉畸形
定义:是一种低流速的先天性血管畸形, 发生率低,男女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多为 散发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发病机制:属于先天性的血管发育异常, 散发性静脉畸形形成病的分子机制仍未阐 明,家族性静脉畸形的发病可能与基因突 变有关,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9P21.
分型及临床表现 根据病变大小内淋巴管囊腔大小,分为大囊型, 微囊型和混合型3型。 大囊型由1个或多个体积>2cm3的囊腔构成。 (常位于颈部,多房,体位移动试验阴性,囊内 出血时可突然增大,甚至压迫气道导致呼吸困难) 微囊型由1个或多个体积2cm3的囊腔构成。(淋 巴管极度扩张弯曲,构成多房性囊腔,海绵状) 二者兼而有之的则称为混合型。
3、典型表现为蓝紫色柔软包块,有压缩感, 皮温不高,无震颤或搏动,体位试验(+) 4、部分病灶内可扪及大小不一,质地坚硬, 光滑易活动的静脉石。 5、体积巨大或部位特殊的病灶可造成面部 器官变形移位,进食困难,气道阻塞及关 节功能障碍。
诊断:
1.临床表现 先天性的柔软蓝紫色包块,有压缩感,体味试验(十)。 2.诊断性穿刺 经皮穿刺可见暗红色静脉回血,一般流速较慢。 3.影像学检查 (1)MRI:为首选检查,可明确病灶范围、深度及其邻近组织结构 关系,并作为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在T1加权像呈高信号,可有 不均匀强化。 (2)CT:有助于明确静脉石、骨质侵犯及继发的骨髓畸形。位于额 部或头皮的病灶,如怀疑颅骨缺损,需行CT检查,以排除颅内外沟 通。 (3)DSA:经皮穿刺造影可显示病灶引流静脉及血流动力学特征, 当病灶位于治疗风险较大部位时,可在透视下行硬化治疗。经动脉插 管的造影,不能清晰显示静脉畸形病灶,不作为常规检查。
(3)混合性血管瘤
约占20%,深部和浅部的病损同时并存,不管是深部或是浅 部血管瘤,其组织结构完全一致。混合性瘤体生长速度快, 受累面积广,如出现脸部影响容貌,如出现特殊部位可引起 严重功能障碍。
并发症
1.局部并发症为最常见并发症 (1)皮肤破溃,溃疡形成 (2)感染 2.全身并发症 (1)管腔堵塞(口腔、颈部) (2)出血(大面积血管瘤出血及内脏血管瘤外伤大出血) (3)重要部位影响功能
局部外用药
塞吗洛尔滴眼液,卡替洛尔滴眼液,5%咪 喹莫特(少用),激素类软膏(不再推 荐)。
局部激光
适用于: 1、浅表小面积增生期病灶 2、各种浅表型及混合型及毛细血管畸形 的补充治疗 机制: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
常用的有脉冲燃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L)、KTP激光、Nd:YAG激光、 点阵激光,各种激光均有不同的适应症。
临床表现及分类
最早期的皮损表现为充血性、擦伤样或毛细血管扩张性斑片。 生后 6 个月为早期增殖期,瘤体迅速增殖,形成草莓样斑块或 肿瘤, 大小可达最终面积的 80%。之后增殖变缓,6~9 个月 为晚期增殖期,少数患儿增殖期会持续至 1 岁之后, 瘤体最终 在数年后逐渐消退。未经治疗的瘤体消退完成后有 25%~69% 的患儿残存皮肤及皮下组织退行性改变,包括瘢痕、萎缩、色 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松弛。
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的最新概述
丽水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 卓金伟
2018年1月21日
国际脉管性研究学会的血管病变分类方法(2014年)
婴幼儿血管瘤
一﹑概述: 婴幼儿血管瘤是指 由胚胎期间的血管组织 增生而形成的,以血管 内皮细胞异常增生为特 点,发生在皮肤和软组 织的良性肿瘤。
有资料显示发病率为2.5%-12%,新生儿为 1.1%-2.6%,婴幼儿为10%-12%。 婴幼儿血管瘤一般出生后 1 周左右出现男 女发病比例约为 1∶3。在患儿 1 岁以内血 管瘤处于增殖期,1 岁左右逐渐进入消退期, 大多数血管瘤可消退。 据文献报道,1 岁 时血管瘤的消退率约为 10%,5 岁时约为 50%,7 岁时可达70%。
用药前应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肌 酶,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甲状 腺功能,胸片等。 首次服药后观察患儿有无肢端湿冷,精神萎靡, 呼吸困难等。 服药期间定期复查,前三月4周复诊一次,3月后 可6周复诊一次,复查应复查生化,心脏彩超及局 部B超。若出现心肌损害,心功能受损,等,应 剂量减半,不良反应严重时需停药。
局部注射
适用于浅表型局部增生较厚 深部局限性增生较快
发展历史
普奈洛尔适应症发现之前 国外常用:皮质类固淳激素瘤体内注射(小体积 血管瘤) 国内常用:抗肿瘤药物如平阳霉素等注射
目前有学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局部注射,但效果不佳, 仍有争议;也有主张采用泡沫硬化剂注射,疗效待 定(聚桂醇、聚多卡醇原液注射)。
(1)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不 易复发,但风险相对较高,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目前在一些规模较大的治疗中心开展。
(2)聚桂醇硬化治疗:为泡沫硬化剂,效果优于直接应 用其液体。注入病灶时,泡沫可将等量的血液排挤,使药 物能与管壁较长时间接触,风险相对安全,疗效可靠,为 较多国内外临床工作者所接受。
3、泡沫硬化剂
Baidu Nhomakorabea
新兴药物,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考察。
系统用药
适用于 1、浅表大面积及特殊部位增生期病灶 2、深部及混合性血管瘤
对于婴幼儿深部或面部较大的血管瘤,特 别是高风险血管瘤,硬化治疗往往不能达 到较好的效果,反复注射,注射剂量大存 在用药风险,目前口服药物治疗。
普奈洛尔发展历史
发病机制
目前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及发病原因不完全清楚,目前主流有三种学说。 1.胚胎期血管发育异常及胚胎残留学说 两种生长方式:1)胚胎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 分化为血管腔,交通形成血管网,进一步形成各种血管瘤;2)血管内皮 细胞在血管生长因子刺激下形成新的血管芽,发展成新生血管。胎儿出 生后残留幼稚血管内皮细胞,并保持胚胎干细胞的生长特点,在血管生 长因子刺激下形成继续分裂增值最终形成血管瘤。 2.雌激素学说 研究证明血管瘤患儿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正常同龄儿童。 同时发现血管瘤组织雌激素受体显著高于正常组织。 动物实验中补充雌激素有助于血管瘤形成。 妊娠妇女雌激素水平高,血管瘤发生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