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铁代谢指标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妇铁代谢指标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孕妇铁缺乏率以及血清铁(SI)、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TRF)检测情况,为缺铁性贫血和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5-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产前检查并生产的既往健康孕妇248例。

孕妇按Hb水平分为四组,Hb>120 g/L组(n=35)、Hb 111~120 g/L组(n=72)、Hb 100~110 g/L组(n=80)、Hb100 g/L(n=187);孕妇按年龄分为四组,35岁组(n=18);同时选择同期已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0例,随机选取248例孕妇中的60例作为对照,比较分析其铁缺乏率和铁代谢指标。

结果:贫血孕妇铁缺乏率显著高于血色素正常孕妇(P<0.001);随着年龄增长,孕妇铁缺乏率逐渐增加;随着血色素降低,SI、SF呈下降趋势,TIBC、TRF呈升高趋势。

Hb 100~110 g/L组与Hb>120 g/L组比较,除TIBC外,铁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5),铁其余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妊娠期糖尿病组S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缺铁可使孕妇贫血,孕妇铁缺乏率与年龄相关;孕妇贫血的发生与铁代谢指标变化密切相关;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存在贮存铁增高。

标签:孕妇;铁代谢指标;缺铁性贫血;妊娠期糖尿病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各种原因缺铁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按铁缺乏程度分为3个阶段:缺铁期(ID)、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IDE)、缺铁性贫血期(IDA)[1]。

妊娠期糖尿病与体内多种微量元素(Fe、Cu、Mg、Zn等)的代谢异常有关,其中以铁的过量蓄积尤为突出[2]。

为了解孕妇缺铁情况,铁代谢指标与贫血的关系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铁代谢指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产前检查并生产的既往健康孕妇248例,年龄19~39岁,平均(28.6±5.1)岁,孕周28~35周。

所有病例均未补铁、输血,无肝、肾、内分泌以及血液疾病史,无感染、炎症。

以上孕妇均排除地贫筛查阳性、G6PD缺乏及妊娠期糖尿病。

根据年龄、血红蛋白(Hb)结果将孕妇分组。

同时选择同期已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0例,随机选取248例孕妇中的60例作为对照。

根据《血液学检验》诊断标准作为ID、IDE、IDA各期判断指标[1]。

孕妇以血红蛋白120 g/L组比较,除TIBC外,铁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Hb0.05),铁其余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孕妇铁代谢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妊娠期糖尿病组S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4。

3 讨论
妊娠期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孕妇的生理需要,对铁的需求量增加,王小钦[3]报道,妊娠妇女对铁的需求量是普通人的2~4倍,其需求部分通过膳食摄取来满足,还有部分来源于母体铁储备,孕妇会因妊娠反应、胃酸缺乏、胃肠蠕动减弱等因素影响铁的吸收。

正常的铁平衡通过吸收的变化以及铁从储存部位的释放来完成。

当铁摄入不足,丢失过多或需要增加时,造成长期铁的负平衡导致机体缺铁。

铁是人体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为必需的金属元素,成年人体内共含铁3~5 g,而孕妇含量更低,铁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中,含铁总量约为2.6 g。

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构成,血红蛋白的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构成,血红素分子是一个具有卟啉结构的小分子,由卟啉中四个吡咯环上的氮原子与一个亚铁离子配位结合。

缺铁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是妊娠期贫血最主要的原因,表1结果贫血孕妇缺铁率明显高于非贫血孕妇,印证了这一点。

缺铁还会导致机体多种代谢紊乱,影响免疫、胃肠道及内分泌等系统功能[4]。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大,孕妇铁缺乏率增加。

传统认为,女性最佳生育期为23~30岁,提示对于25岁以上的孕妇,应进行铁代谢检测,预防发生缺铁性贫血。

为防止缺铁,孕妇应注意合理的膳食结构,多食用含铁丰富、吸收率高的瘦肉、动物肝脏、血、红枣等以增加铁的摄取,同时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以促进铁的吸收。

影响缺铁性贫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年龄、收入、文化程度、月经量过多、妊娠反应、吸收不良及饮食结构等有关。

表1中贫血但不缺铁的孕妇占47.5%,原因是孕妇骨髓造血增加,红细胞增多。

而血容量从孕6周开始逐渐增多,30~34周时达最高峰,然后稍下降。

红细胞增加少于血浆容量的增长,经过逐渐累积使血液被稀释,特别对于孕前血红蛋白处于正常低值的孕妇极易出现贫血。

铁代谢指标,对判断缺铁、区分缺铁性贫血与妊娠期生理性贫血十分重要。

从食物中吸收的铁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Fe2+),经膜铁转运蛋白FPN1运载出细胞进入血浆,被铜蓝蛋白氧化成三价铁离子(Fe3+),即血清铁(SI)。

SI 含量与铁的吸收、利用、贮存及排泄的动态变化有关。

从肠道吸收进入肠上皮细胞内的铁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在肠上皮细胞内,SF能够合成并提供铁元素,具有很强的铁储备能力,储存铁用于血红蛋白合成。

SF是目前公认的判断储存铁耗竭的最敏感指标,铁蛋白下降表明储存铁逐渐不足[5]。

但SF是一个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创伤、炎症、感染时会升高,而且个体间差异较大,单一指标具有一定局限性。

TIBC反映血液中可利用的转铁蛋白的总数量,当铁贮备减低时,TIBC增高。

血清铁以三价铁离子(Fe3+)形式和血液中的转铁蛋白结合在血液中运输,当血清铁减少时,血液中未结合的转铁蛋白浓度升高。

TRF作为一种铁的转运体,从肝实质细胞和肠上皮细胞等处把铁转运给骨髓的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以便合成HGB,研究证实TRF代谢活跃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6-7]。

铁代谢指标能反映机体的铁含量,而铁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必需元素,当机体铁逐渐缺乏导致孕妇血红蛋白合成逐渐减少,甚至发生贫血。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血色素降低SI、SF、呈下降趋势,TIBC、TRF呈升高趋势,TIBC敏感性较其余指标低。

表明Hb下降与铁代谢指标变化密切相关。

贫血的孕妇与非贫血的孕妇比较SI、SF下降,TIBC、TRF升高,表明贫血孕妇体内铁含量低于非贫血的孕妇,缺铁可发生贫血,从血红蛋白正常到贫血,血红蛋白下降越多,孕妇体内铁含量减少越明显。

妊娠期糖尿病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
糖尿病组SF高于对照组。

SF升高是体内铁过量的表现,提示机体存在铁负荷。

过量的铁储存到胰岛细胞内引起β细胞凋亡,影响胰岛素分泌,使血糖升高。

有研究表明铁超负荷时导致胰岛素抵抗,即通过拮抗胰岛素的作用而引起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的降低使血糖升高[8-9]。

事实上,即使没有明显的过量铁沉着,铁元素也对葡萄糖代谢产生显著影响。

铁和糖有着重要的相关性及可逆性,铁影响糖代谢,而长期高血糖又损伤铁代谢通路[10]。

铁与糖的关系复杂,临床上对于SF升高的孕妇应进行糖尿病筛查,有利于发现妊娠期糖尿病。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应进行SF检测,适当降低铁储备,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同时还能避免因盲目补铁而加重妊娠期糖尿病的病情。

总之,缺铁是孕妇贫血的主要原因,铁代谢指标的变化与贫血发生紧密相关,预防贫血进行补铁的同时应对SF进行监测,对SF偏高的孕妇应注意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参考文献
[1]候振江.血液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9-112.
[2] Chen X,Scholl T O,Stein T P.Association of Elevated Serum Ferritin Levels and the Risk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n Pregnant Women The Camden Study[J].Diabetes Care,2006,29(5):1077-1082.
[3]王小钦.缺铁性贫血的诊断[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4,13(6):566.
[4]邹尧,竺晓凡.缺铁性贫血[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2):158.
[5]庞鹏宇,揭玉丽,刘秀川,等.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483-1487.
[6]金旭红,陈玲,任晓英,等.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筛查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172-173.
[7] Zaccheaus Awortu J,Baribefe Banavule K.Anaemia,iron deficiency and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mong blood donors in Port Harcourt,Nigeria[J].Blood transfusion and Trasfusione del sangue,2010,8(2):113-117.
[8]仲文玉,田爱玲,李华,等.铁代谢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750.
[9]颜玲仙,熊燕,张太阳,等.江西地区铁代谢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5):343-345.
[10]赵江波,王蓓,俞力,等.肥胖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铁蛋白apelin 及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4):277-2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