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皮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皮影(又称乐亭皮影、滦州皮影或冀东皮影)是中国皮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山皮影的造型艺术是唐山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我国民间美术的范畴。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在民族艺苑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唐山皮影造型艺术的表现与人类早期的原始绘画有许多渊源。皮影造型艺术与东方绘画同原始绘画的一致性,正好印证了东方审美思维同原始思维的共同性。追求完整地无遗漏地表现对象,也是原始艺术的基本特征。原始人类在表现他们所观察到的对象时,都竭力把对象的全部外形特征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民间皮影的创造者把皮影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古图腾的崇拜在皮影表达中的构成充分。
东方民族的造型习惯是在意象性、情感性思维的支配下来塑造形象,追求意象化的、理想化观念的表达。东方民族的绘画与民间艺术几乎都不采用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所普遍选用的“焦点透视”来表现对象,而毫无例外地运用东方特有的“散点透视法”来表现对象。唐山皮影影人造型一般侧重于物象侧面的形象表现,在透视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在影人的处理上大胆夸张,造型一般以平视为主,兼具仰视与俯视;往往一具影人与影窗上的陈设都是多视点矛盾的统一体,唐山皮影人物造型头大身小,充分体现了观影受众的要求,身段上窄下宽,为了表演的需要影人造型的手臂过膝,通过手臂的活动体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民间
艺术家以将不同视点的印象做了巧妙的组合,借助静态的平面化能表现三维、四维甚至多维的空间,并通过动态的思维,连续的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并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象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创作者可以打破自然的客观法则和空间的限制,将不同时空和不同空间的物体放在同一个平面上。
唐山皮影造型的主体包括影人头茬、影人戳子(影人的身子)、景片(彩帘子与场景)和大量的道具造型,头茬根据人物角色不同而有各种脸谱,是用程式化的脸谱来表现人物的刚柔美丑与善恶忠奸。皮影艺术演绎的舞台是一面的影窗,“依皮成形,借光弄影”通过灯光的照射,将人物影子展现在影窗上。只能在只有长、宽的二度空间里做上下、前后的活动,这就决定了影人的变形和夸张。这就决定了影人造型处理的平面化。影人的头茬头部)采用五分平视,头饰和帽子采取六、七分俯视。纱帽的翅子通常是八、九分视像,有时更加夸张。根据影人的脸谱样式与唱腔的不同可分为生、髯、小、大、丑等行,人物形象处理高度的典型化与戏曲化,“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忠奸分明,易于识别。戳子根据角色的不同分为袍、靠、掩、衫、褂、铠、衣、流淌等多种类型。影人头茬冠戴的分类也很细致,一般可分为盔、冠、巾、帽等几大类,各类型造型样式完善讲究,装饰图案各有不同,
与中国传统戏曲服饰造型同出一辙。对于发饰、巾帽和服装,都是按人物不同年龄、身份等来设计的,均有固定样式。
唐山皮影除了人物造型以外还有大量道具造型与景片造型,包括桌椅床凳、车船马轿、军帐兵器、龙凤禽兽、花树虫鱼、山石门景、亭台殿阁、城桥寺塔等场景,其造型考究,处处流露着鲜明的皮影艺术特色。在皮影景物造型中的广泛采用富有立体感的平面处理手法,同一形象中,有的平视,有的仰视,有的俯视,不受时空的局限和理智的参与,按写意的目的来造型,不受对表达意义毫无作用的客观自然逻辑的束缚。
在中国的传统的观念中,阴和阳是最普遍的哲学概念,古代的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试图运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世间万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解释世间一切事物在对立统一中运动的客观规律,从而产生了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这种观念作为最基本的哲学理念国人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这种观念从皮影造型艺术中的阴刻、阳刻的组合运用中是可以看到的,强烈的对比关系,虚实相间造型形态,无不体现着皮影造型艺术中的造型理念。唐山皮影雕刻久赋盛名,其造型与色彩都独具一格,广泛采用阳刻与阴刻相互结合来表现人物形象。从哲学的角度上看“方”与“圆”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唐山皮影造型对于“方”与“圆”的追求与表现是极其充分的,造型形式广泛采用“方”与“圆”相互结
合的方法来表现形象。以几何方式造型在皮影中是大量存在的,通过过高度的概括,并加以巧妙的处理与组合。在唐山皮影造型中或方、或圆、或方中有圆、或圆中带方。刚柔相济,就象阴阳的统一与变化一样,在形成了差距的同时,塑造了万千形象。
唐山皮影的色彩应用是中国民间传统色彩组织方法的典范,是民间对于色彩应用能力的有力证明,它大胆粗犷,鲜艳而热烈。唐山皮影的色彩与中国的五行学说相互对应,采用红、绿、黑、黄、白表现影人的所有色彩,(其中黄为驴皮本身着油后的颜色,白为镂空的部分)。颜色互相不调和,但可以进行深浅的晕染处理,通过雕刻的刀口界定色彩,构成了独特的色彩调和体系,独树一帜。影人的脸部颜色,表现不同人物性格,一般黑表示刚毅、红表示忠烈、绿表示灵怪与草莽、白表示俊美(亦表示奸猾)。在表现上以浅深浓淡、勾勒烘染的手法,表现不同的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异采纷呈。与冠饰相结合生动地表现了剧中不同人物的相貌、身份、性格,这样可以使人物面部造型在影窗上显出更大的形式反差,从而得到更为突出的艺术效果。
皮影戏是一种通过白色布幕,观看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为此,唐山皮影对于人物的设计,绝大多数都采用侧身五分脸的平面形象,也有少数人物造型呈七分脸。广泛采用阳刻与阴刻相互结合的方法来表现人物
形象,比如生行与小行广泛采用五分侧面像,阳刻留线,以线的方式表现脸部造型。典型的表现手法是五官以外的面部全部镂空处理,以直线构成脸形,下颌角化,方化,整体造型精巧俊美。生行与小行在唐山皮影中多为正面人物,在造型上汲取了庙堂中观音菩萨的形象。这与皮影的起源的传说与观音菩萨有关是脱离不了关系的,也反映了神在民间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红净与大行的大部分人物则采用阴刻留脸来表现形象(大行的白奸面除外,白奸面以阳刻呈现脸部造型)。绿、红、黑脸都采用阴刻留面造型,造型粗犷,人物性格随脸色不同而有所不同,在造型的总体特征上与神像里的阎君,凶神的形象同出一折,与庙堂文化密不可分。人物形象特征鲜明。毛净,大行里的青年人物,为黑绿脸,浓眉大眼,天庭饱满,粗犷刚毅,青年男子特有的猛劲在这一行中体现的尤为充分。
丑行与则阳刻留线与阴刻的成形的在唐山皮影中都比较常见,处理上畸形夸张,极近丑化之能事。与生行不同的是山根向内弯曲,眉开眼笑,眦牙笑口,唇舌分明,喜像十足,幽默滑稽风趣。
皮影造型里人物的胡须与头发发也是皮刻而成,(除甩发用黑线制作外,一般不用真发,从而使皮影人物在表演时更加静动分明)。唐山皮影造型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