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作用[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比较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知识内容广泛,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密切,学生感到头绪繁多,难以掌握,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揭示每一历史概念、规律和现象的内涵,思维的活力得到调动,难以掌握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而比较法,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运用“比较法”,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的异同,更好地揭示本质。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高中历史比较法思维能力一、“比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学习能力
比较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历史教学基本的常用的方法。因此,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比较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提出来;现行高中教材设计了大量比较类型的思考题或练习题;在高考历史科命题中,比较也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考查要求,体现在各种题型中。所有这些都要求历史教学应重视比较教学。科学地运用比较进行教学,对深化历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有利于学生发现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学习。
比较是从分析、综合到抽象、概括的桥梁。分析综合是比较的具
体表现,对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总是要对其相应部分进行对比,如比较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就要对其时间、背景、依靠力量、重要经过、结果、历史意义等进行对比,这就是分析,然后还要将其相应部分或特征联系起来对比,从而得出两次革新所取得的结果不同的原因,这就是综合。比较又为抽象,概括穿针引线。抽象和概括就是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经过比较抽出同类事件的本质特征和加以综合的思维过程。
二、比较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老师,为什么不同学生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有人认为学生的智力差异较大,可大多数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正常学生的智力差异很小。人们提出非智力因素的理论来解释差异现象,得到不少专家与教师的认可。然而,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大多数教师、学生都认为勤奋是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途径,于是,不少人便找到了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的理由,古语有:勤能补拙,书山有路勤为径嘛!勤奋确实是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但是这绝不能成为一些教师不思改革,不思进取,反而逼迫学生进行题海战术的借口。历史学习更是如此。通常人们总以为历史只要下功夫背就可以了,如果一个学生数、理、化成绩不好,人们可能大多倾向于说:“该生不够聪明”或“学习方法不当”,如果他的历史成绩不好,则认为“该生不够用功”,似乎历史学习不必太讲究方法和思考。然而,近几年高考试题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历史均分的不高说明历史并不好学。历史同样炫耀有效的方法与思考的艺术。因此,学
习方法的重要性是每一个学生、教师都应当注重的。
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要注意长期引导和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要根据不同年龄智力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不会到会,由会转化为能力。科学地阅读教材,正确地表述问题,快速地记忆,敏捷的思维方法的训练在高中低年级可先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纵横比较入手,也就是说在阅读教材、记忆和表述问题时要从纵横两个方面对同类事物进行对比,以此发展学生的思维。纵向比较,是指将不同时期类似的和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的比较。只有比较才能深化认识,发现规律。如只有在阅读教材时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异同点及其作用进行比较,才能使学生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生产力发展了,国家富强了,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横向比较是把某一历史事件与同时期、同地区相似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比较。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掌握还要示范。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地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带普遍意义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用比较带动学生掌握科学地阅读教材和正确地表述问题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对历史问题和概念有一个鲜明而全面的认识。例如,在阐释西方民主政治的特征时,可以用封建专制制度作参照物,通过比较分析,不难梳理出西方政治的两大特征:一是公民在法律上有平等的权利,他们在人身、财产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方面的自由比较充分,并得到法律和政府的明确保护;二是政府由竞选上台的政党依法组成,统治者只有行使宪法和议会立法所赋予的权力,并受到制
衡机关和定期改选的有效约束。而封建专制制度恰好相反,社会各阶级以身份地位的不平等为前提,平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法律和政府的明确保障;君主和贵族不仅享有各种世代承袭的特权,而且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和权利制衡。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公民民主权利,议会政党制度和以法治国,乃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一鼎之三足,它们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引导学生比较法阅读。为了对两个或三个历史概念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加深对这几个历史概念的理解以及提高比较运用的能力,阅读时可采用列表比较法(考试时将表格式转化为叙述式):(1)将要比较的一个维度列于一栏,将比较的标准列出,形成另一维度。比较分析的关键一步在于确定比较的标准,即从什么方面去比较?这要依据不同概念的要素进行取舍,一般情况下可用种种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等)、条件(前提、必要等)、目的等背景要素,以及过程特点、性质、作用、影响、局限等后果因素。(2)依据所列出的异同点推理出这些概念要素中的最重要的特点,并说明从比较过程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或认识。
只有经常地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和表述问题的
能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出历史史实的因果关系和异同,抽出它们的本质特性,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科学的评价,才能逐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比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的教书育人的任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将古今中外的历史内容进行对照比较,可以挖掘出许多思想教育的素材。
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同世界各国进行比较,使学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当世界古代各个国家因生产力水平及科技条件的限制相互隔绝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就独立地创造了众多的世界之最,使我们中国的文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居世界的前列。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五世纪,中国科技发明使欧洲望尘莫及,有许多项目比欧洲早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明朝以前的世界重要发明和伟大的科技成就有300多项,其中175项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通过比较使学生不仅了解到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而且更进一步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对世界的文化和进步作出重大的贡献。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更有实现“四化”,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雄心和能力。
将解放前后和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使学生认清社会主义制度有其无比的优越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四化”的必由之路。建国六十年多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了愚公移山的冲天干劲,在旧中国的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建起了社会主义的摩天大楼,带领全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总之,历史学科有丰富的内容,纵观古今,横揽全球。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这个特点,将比较的方法恰当而有效的运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