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语文思维型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小学语文思维型课堂

作者:李繁荣

来源:《成长·读写月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教师要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引领学生进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等三个方面的策略,构建小学语文思维型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介绍了构建小学语文的思维型课堂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构建这种思维型课堂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语文学习目标,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型课堂;构建

课堂教学活动归根结底是师生思维有序活动的体现,更是学生用思维感知、理解知识并训练强化自身思维的体现。因而,提出“思维型课堂”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就掐准了课堂教学的核心,有助于引发我们对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构建小学语文思维型课堂的重要意义

我们说,构建小学语文思维型课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时代的需求,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学校有必要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建立新式的语文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教授知识,学生只是听课,不用进行思考,形成教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听课,课堂气氛压抑的局面。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学习兴趣,会出现厌学现象,甚至会有抵触情绪,养成“破罐子破摔”的坏习惯。所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脑的能力,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思维型课堂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二、在教学活动中思维活动是师生的核心活动

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学生,师生活动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布鲁纳

(J.S.Bruner)教学理论的中心思想中的“发现学习”主张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主要研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强调在各科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赞可夫,198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CASE项目的理论强调师生的积极思维、互动、反思、迁移等,并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冯忠良的“结构一定向”教学实验、刘静和的“现代小学教学实验”、邵瑞珍的“学与教”的研究和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总之,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核心活动。

三、教学活动在思维型课堂下的基本要求

前面我们说过,课堂教学活动归根结底是师生思维有序活动的体现。因而,思维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因素为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思维是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在感性反映形式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以自觉的定向、能动的预见未来、做出计划,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变革社会、调节自己为前提。第二,突出知识形成过程。思维过程是思维结构的第二个成分,它要回答三个问题:过程多长、什么顺序和怎样的流程。依照知识的性质,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后者是关于“怎么样的知识”。第三,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思维中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因素、意志因素、个性意识倾向性、气质和性格,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动力作用、定型作用和补偿作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思维活动的效能。

第四,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智力能力。作为思维结构的第五个成分,充分体现了个体的思维水平、智力与能力的差异。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构建思维型课堂的策略

结合以上要求,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构建思维型课堂的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

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精心策划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来制作生动有趣的动画、图片、文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营造一个活跃、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

(二)引领学生进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语文,让学生进入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因此,教师在让学生掌握了课堂的基本语文知识的基础之上,要充分抓住小学生想象力极其丰富的特点,利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妙的语文情景,带学生走入语文世界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文世界的美妙,在学生的相互交流沟通中尽情地抒发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是学习之道,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语文这个科目需要反思总结的地方较多,尤其是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进行深思,在此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研究与反思使学生得到生活中的启迪,在诠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之外,还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作者简介:李繁荣,女,民族:汉,籍贯:四川广安,小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单位: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安镇第一小学校,研究方向:小学高年级语文。

参考文献:

[1]王春梅.讲究提问艺术,构建高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6,(25):103-104.

[2]代湘玲.以生为本追求实效——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6,(02):101-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