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低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
学策略
小学低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
自读识字→合作交流→品读领悟(中心环节)→巩固延伸
1、自读识字
学习目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操作要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此环节要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一般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课标”规定,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占整个小学阶段的一半以上,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策略的第一环节定为“自读识字”,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个体的读书活动来自行识字,体现的是一种学习上的需求,情感上的主动性。这个环节中,学生要想读通课文,必须首先解决生字的认读问题,因此本环节要达到的主要学习目标就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应当注意的是本环节对读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能达到以上目标即可。
操作要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
这里提到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目的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愿望,让学生在强烈兴趣的促使下进行自读识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来选用恰当的方法激发读书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一句话、一幅图、一段声音、一个情境,用得恰当,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策略提供了两个方面操作要领,一方面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识字的任务,知道这节课自己要学会哪些字,标画的过程就是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跟生字初次见面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识字。主要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组织的不同教学活动中自主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和方法。如:借助拼音识字、联系上下文猜字、请教同学或老师、查字典……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问题,从而具备一定的识字本领。
注意:
要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进行识字训练,力求识用结合,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识字能力。
《专心致志》案例:自读识字
1、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出示“居里夫人”头像)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照片,她是谁?你们了解她哪些情况?从哪里知道的?
(居里夫人,生于1867年,1934年去世,女化学家、物理学家,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出生于波兰华沙,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称居里夫人。居里夫妇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居里因车祸不幸逝世后,她坚持研究,于1910年分析出纯镭元素,最后确定了镭的精确原子量。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专心致志)(师生一起认真写,先认读生字“致”,再齐读课题。)
2、提出读书要求。
同学们读课文时,应该注意什么?(读书姿势要端正,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们,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学生自由读课文。
评价学生自读课文情况: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都能做到一边读一边画,学习习惯真好。
合作交流
学习目标:巩固识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操作要领:用多种方式交流认识的生字、识字方法、初读课文的收获、产生的疑问,教师检查、纠错、引导。
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充分读书,自读识字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学习的成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进一步巩固识字,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
从操作策略看:本环节以学生的合作交流为主,交流的任务有两方面,一是自读识字的成果与方法的交流,二是初读课文的收获。老师要组织、引导好学生的合作交流,并通过检查、纠错、引导等方式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做准备。
首先是组织学生交流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很多,如:小老师检查读生字、同位互相检查读生字,读课文检查生字等。很多老师在这一环节积累了很多有趣的方式如:创设情境乐识字、编唱儿歌助识字、组织游戏趣识字等。在组织识字交流活动时,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既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也可以利用小黑板、小卡片等辅助教学。
需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组织好学生认识倾听,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二是生字不宜过早从语境中脱离。
三是本环节不宜对生字逐一地繁琐地进行字形分析。
其次组织学生交流读课文的收获。也就是交流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包括读书的收获和读后的疑问。
在组织学生交流初读课文收获的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阅读的收获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得以提高。
本环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点、弱点及时进行诱导。
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合作,去交流。并倾听,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或词语。
案例《专心致志》合作交流
1、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师:课文里的生字已经着急了,就带着它在课文里的朋友和我们见面了。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师生纠正。
zhìyàɡònɡxiàn zhǒu mǔ shǐ
专心致志玛丽亚贡献两肘拇指历史
shè nuòěr rǎnɡ fùchǎo zhìjiǎnɡzhānɡ
想方设法诺贝尔叫嚷对付吵闹金质奖章(2)(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
找几名同学当小老师领读,先读生字再读词语。
指名读词语。
比赛读。分成男女两组,每组读一排,比一比哪组读得好!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小组合作检查。
明确要求。
请小组长拿出生字卡片,四人一组,由小组长领着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活动得最棒!
小组合作学习。
评价小组学习情况:小组活动得非常好,小组长个个都很棒!
(2)老师检查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