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_问题及趋势_徐丽华
孔子学院的运行困境与发展研究

孔子学院的运行困境与发展研究作者:羊丹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4期摘要:中国以世界瞩目的发展趋势快速成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不少外部势力将这种发展视为某种威胁和负面因素,“中国威胁论”的观点也层出不穷。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与资本主义世界的意识形态差异使其饱受非议也不可避免。
中国必须直面疑问与批评,用事实说话,以证明自己的和谐外交理念。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国际坏境下,文化外交在各国的对外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作为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项目——孔子学院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是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孔子学院的创办以及目前的运行状况。
关键词:孔子学院;文化外交;国家形象引言语言是沟通的重要渠道。
离开了语言的使用,不仅仅是国家间、民族间的正常沟通难以进行,整个人类社会活动也即将无法正常延续。
因此,把本民族语言向世界传播和推广,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期待与愿望。
尤其是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相互依赖日益密切的背景下,能否使本国、本民族的语言“走出过门,走向世界”关乎着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大政方针。
一、孔子学院的运行及其困境虽然目前来说孔子学院的创办和运行总体上是处于一种“热火朝天”的状态之中,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一方面,内部来看,孔子学院的发展存在着管理问题,资金问题,人才问题等。
另一方面,从外部的视角来看,也存在着政治文化差异问题,舆论问题以及国际合作等问题。
(一)内部问题管理上,由于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文化交流的成功经验基础之上办学,管理模式还比较稚嫩,有待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被国际上所认可。
如何完善孔子学院的管理体制机制是孔子学院更好发展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目前所采用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也是学术上广泛争议的话题。
资金上,经济是基础,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孔院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前,政府投入仍然是孔院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然而在一些不是很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国外的承办方几乎没有形成配套的资金投入,这也导致了主承办双方在运行上面临的资金匮乏问题。
孔子学院汉语教师队伍发展现状及存在地问题

孔子学院汉语教师队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五年孔子学院的师资发展情况秉持“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以构建繁荣和谐的世界为宗旨,2004年11月24日,首家孔子学院于韩国首尔成立。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以及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孔子学院在全球生根发芽。
截至2014年年底,已有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1]。
孔子学院大规模发展的背后,汉语师资不足等问题逐渐暴露。
师资问题直接关系到孔子学院的教育质量,是影响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值得高度关注。
回顾近五年孔子学院的发展情况,孔子学院总数、注册学生人数和派出汉语教师人数每年都呈增长之势(见表1)。
相较于2010年,2011年新建孔子学院增速放缓,但学生人数和派出汉语教师人数均有所增加。
学生人数增加14万之多,派出的教师、志愿者人数仅增加716人,全球注册学生总数达到36万,而专兼职教师总数仅1万余人:其中中方人员仅有2200人,占20%左右;80%为各国各地区培养的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本土教师。
2012年,孔子学院注册学生人数增加了15.5万,派出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增加了4000余人,加大了中方的派遣规模,同时培训外国汉语教师6229人。
为了加强对外派汉语教师的管理,2012年我国发布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外派汉语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用以规范汉语教师的言行和教学行为。
2013年,孔子学院的发展呈现常态化:各项数据稳步增加,注册学生数增长尤为明显,增加了近20万名注册学生;不仅加强本土教师的培训,还开始重视本土汉语教师的师范教育,在8个国家开设汉语师范专业,系统全面地培养本土汉语教师。
但新增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只有约3000人,加上培养的本土教师5720名,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对教师的需求,但仍呈供不应求的态势,缺口进一步扩大。
2014年是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
该年孔子学院总数稳步上升,然而,新建学校数较前几年有所下降,注册学生人数增长为历年之最,但新增外派教师、志愿者仅有1500人,生师比过高问题极为突出[2]。
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第一篇: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4.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4.1孔子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中国威胁论”对孔子学院造成的干扰“中国威胁论”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论调了,早在1877 年美国参众两院公布的《调查中国移民问题的联合特别委员会报告书》中就宣扬了中国人和其他黄种人的“威胁”。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出于意识形态上的考虑不惜一切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威胁中国的安全。
上世纪 90 年代,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西方某些反华势力又开始把焦点转向中国,中国经济的发展,让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的不安全感上升至政治上的恐慌,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军事现代化也自然导致美国等西方国家政治、军事不安全感进一步加深,因此西方国家政界和媒体认为今日崛起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威胁”。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各种新版本的“中国威胁论”纷纷出现在西方媒体。
诸如“中国能源威胁论”、“中国商品威胁论”、“中国科技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以及“中国文化威胁论”等,“中国威胁论”的范围不断扩大,“遏制”中国的论调不绝于耳。
孔子学院的成立和迅猛的发展势头,被不少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文化入侵”的信号,一些机构和团体极力搜寻各种证据,以证明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威胁”之一。
2007 年5 月28 日,加拿大通讯社发表了由记者吉姆•布朗斯基(Jim Bronskill)采写一篇题为“加拿大安全情报局说:中国以孔子笼络西方人心(CSIS say,Confucius part of Chinese bid to win over western hearts)”的报道,该报道称:5 月底披露的一份加拿大保安情报局的解密报告称,中国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目的就是在全世界笼络民心。
该报告认为,孔子学院是中国向外输出意识形态和政策的平台,是向加拿大进行文化渗透的工具、对加拿大人进行“洗脑”的机构。
非洲孔子学院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是具体到孔子学院组织目标在目的国的 国都已建立 10 余个教学点,如喀麦隆 的过程”。事实上,非洲民众并不了解
实现,关键却在于中外方院长、师资队 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已建立 25 个 中国;不少民众存在这样一个错误的认
伍及后勤保障人员。根据对非洲孔子学 教学点,教师数达 68 人,学生达 1.1 万人。 知: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所以不少
机构及民间公共外交的一个窗口,孔子 所孔子学院和 30 个孔子课堂;孔子学
学院的优化发展意义深远。因而,加强 院平均注册学生数达到 3000 人以上,
和完善孔子学院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有 3 所孔院的学生注册数已超 1 万
1 非洲孔子学院的迅速发展
人,在册学生数接近 15 万。根据数据, 非洲可以被视为孔子学院办学成效最显
Study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nfucius institute management in Africa
Xu Yongliang1, Xu Lihua2 (1. Xingzhi Colleg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2.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院的实地调查和座谈发现,人力资源价 教学管理面临的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中国人才到非洲谋生。因而,孔子学院
值的有效发挥在 3 个方面受阻。第一, 面。一是教学层级多样,学生群体涵盖 作为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和桥梁意义重
外方院长“懒政”及外方后勤保障人员 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语言培训 大。具体来讲,跨文化传播管理的目的
徐丽华(1963—),女,学历:硕士,职称:副教授,职务:副院长,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和第二语言习得等研究。
《孔子学院年度发展报告2

《孔子学院年度发展报告2摘要本报告总结了孔子学院在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通过加强合作伙伴关系、推广中国文化以及提升教育质量,孔子学院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职员工培训等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相应策略,包括多方合作、创新教学模式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介绍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政府推动中外语言与文化交流的品牌,致力于在海外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搭建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桥梁。
本报告总结了孔子学院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一、发展现状1. 合作伙伴关系的加强孔子学院积极与国内外学校、企业和社团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拓展了合作领域,扩大了影响范围。
与此同时,我们也得到了来自合作伙伴的积极支持,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了改善和提升。
2. 文化推广的有效展开孔子学院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中华传统节日庆祝、中国书法绘画展览等,成功地向外国学生和社会大众传播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增进了中外人民的友谊和理解。
3. 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通过引进国内优质教材、增加教师培训和支持,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明显提高,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和赞誉。
二、挑战分析1. 教育资源不平衡在一些地区,孔子学院面临着教学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教室、实验设备等硬件设施的短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们应该加强与各地政府和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2. 教职员工培训需求随着孔子学院的发展,对于教职员工的培训需求也越来越大。
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 世界状况的变化全球政治和经济地理格局的变化对孔子学院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战略,加强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以适应变化中的世界。
融入、创新、发展新时代孔子学院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第1期2021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Education JournalNo.lMar. 2021融入、创新、发展:新时代孔子学院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袁玉芝李清煜(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在国际汉语学习需求不断增强背景下,新时代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2020年,孔子学院总部更名为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孔子学院运行交由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全面负责,意味着孔子学院性质、模式以及办学定位发生了新的转变。
本研究基于对孔子学院中方校长、教师以及志愿者等“局内人”的访谈,探讨新时代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发现孔子学院发展仍然面临着跨文化冲突、运行模式陈旧、缺乏持久发展能力等问题。
建议通过对接本土化需求,尊重文化多样性,弥合文化差异;创新发展模式,呈现其民间公益教育机构新形象;着眼多主体诉求,制定长期性规划,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教师队伍;跨文化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095-1760(2021)01-0170-11语言是促进各国民众文化交流、深化国际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重要抓手,孔子学院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汉语教学和文化 交流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时代,随着中国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全球化 事务、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世界各国民众对中文学习的需求与日俱增,为 孔子学院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但与此同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 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孔子学院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新发展需求,2020年6月18日,教育部发文将收稿日期:2020-12-25作者简介:袁玉芝,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师资博士后。
李清煜,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重大课题项目“孔子学院作为全球语言文化公共产品的路径研究”(18CI03A)。
孔子学院发展现状与展望

孔子学院发展现状与展望摘要:自2004年首家孔子学院成立以来,中国至今已在全世界116个国家建立了430多个孔子学院,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全球性品牌。
孔子学院的建立,不仅仅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到汉语,更意味着中国特有的、独特的汉语文化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对外形象。
在对外传播方面,孔子学院可谓是里程碑式的典范。
关键字:孔子学院对外传播文化发展原因以及推动力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此后几年中,在世界各地相继都有新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一般成立起来,至今在全世界已有430多所,可以说,孔子学院发展之迅速是让人始料不及的。
为何孔子学院能在短时间内以如此快的速度在全世界发展起来呢?首先,孔子学院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校,它实际的定位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它可以说是披着学校外衣的文化传播机构,而文化传播机构必然是得到国家的支持的,孔子学院能够提供非常正规、权威的汉语教材,其在汉语教育上是具有正统的专业性的,因此在传播中国正统文化上是具有权威的。
孔子学院采取的是“大学对大学”的办学模式,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小组办公室委托中国知名大学与所在国大学进行合作创办,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让孔子学院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并且贴近所在国的实情。
而与此同时其独特的办学形式也能够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人进行学习,它采取的为非学历教育,具有多种形式的教育班,不仅仅有孔子学院,还有孔子课堂、中医孔子学院、商务孔子学院等,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这对于非本国人来说是非常好的一种自由模式,能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不同的中国文化。
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力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的背后却往往意味着文化的缺失。
论新时代孔子学院的文化软实力特质与发展

论新时代孔子学院的文化软实力特质与发展1. 引言1.1 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孔子学院的文化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窗口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承担着跨越国界、促进文明互鉴的使命。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机构,必须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深刻变革和挑战,孔子学院需要不断创新,结合新时代理念,推动文化软实力的转型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
新时代下的孔子学院必须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牌形象,以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交流。
1.2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不断提升,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其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孔子学院将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孔子学院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以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时代的发展。
未来,孔子学院将更加注重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汉语教育和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外国学生和民众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
孔子学院将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构建更加包容、多元的文化共享平台。
在新时代背景下,孔子学院将不断探索创新,拓展国际合作范围,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与共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力,来吸引和影响他国或地区,达到自身利益目标的能力。
在今天这个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凸显。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学院作为中国的文化传播机构,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更加关键。
新时代孔子学院的发展困境与解决建议

教材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二是授课方式相对简 外迫切需求的中国文化;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当地
单。孔子学院教学大多重语言、轻文化,这就造成 的人文背景,考虑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学习目的及需
了教学活动中传播方式单一,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 求,传播一些更具实用价值性的应用型技术和应用
传播方式趋于程序化,在课程设置上多为标准的语 型文化。
(一)核心定位模糊 根据孔子学院官网章程显示,孔子学院主要业 务包括汉语教学、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认证、开展中 外文化交流活动等。我们能够明显看到或者从孔子 学院实际工作中感受到,目前孔子学院的核心任务 还是汉语教学模块,停留在语言推广机构层面,反
而有沦落为当地免费社会服务机构的可能,这实在 是与孔子学院的设立初衷南辕北辙。孔子学院设立 的初衷是搭建一个综合的双向文化交流平台,既推 动中国语言文化走向世界,又促进中外人文深度交 流,其核心定位应该是中国文化传播和中外文化融 合的桥头堡,而不是一个有着官方背景的的汉语教 学机构。
神层面的深度挖掘,不能有效引起深入学习的兴趣, 减少文化交流中的不适和冲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
没有做好知识传播的“下半篇文章”。
用;同时,学习当地先进文化与发展经验,作为我国
三、新时代孔子学院的发展建议
文化、经济发展的有益借鉴。二是创新表达方式,学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孔子学院应该以习 会用当地文化表达好中国故事。在文化传播过程中,
(二)专业师资不足 截 至 2019 年 6 月, 全 球 共 有 155 个 国 家 / 地 区建立了 539 所孔子学院,1 129 个孔子学堂,与 2011 年相比(105 个国家 / 地区,358 所孔子学院, 503 个孔子学堂)增加了 807 所,平均每年增加 89 所左右。当下,孔子学院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主要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高校汉语国际教育学科 建设能力需要进步增强。目前,该专业实力相对薄 弱,博士、硕士研究生体量相对较小,不能保质保 量为孔子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输送专业师资。二 是大量招聘在读学生志愿者,师资专业化水平有限。 表面来看,每年招聘的志愿者能有效解决人员紧张 问题,但是,这些志愿者绝大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 基本上没有出国文化交流的经验和社会阅历。仅经 过国家汉办 40 多天短期“填鸭式”培训的大学生 难以出国担任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了 解当地的国情和文化,并且这些教师和志愿者也面 临很多跨文化交际障碍问题,教学水平和能力无法 得到保障。 (三)教学方式落后 一是教材本土化水平低。自孔子学院建立开始, 我国的汉语教材多是基于中国国情编写,具有普适 性的特点。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传播国家的文
自-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亚非学院越南语陈先进ﻬ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世界各国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逐渐形成潮流。
他们对中国独特的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感兴趣,中国文化倍受世人的瞩目,一股汉语热扑面而来,中国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也急需推广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因此诞生了孔子学院这特殊的海外教育机构。
孔子学院的出现肩负着汉语培训与文化交流的任务,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架桥梁。
孔子学院使中华文化近距离地走到了西方眼前,零距离接触使外国受众在自己国家就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同时中国热也伴随着文化的深入影响而在西方持续升温,从孔子学院繁荣发展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孔子学院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从营销学的角度出发,以市场运作的相关原理和方法为指导,提出了对孔子学院进行连锁化经营的观点,旨在打造一条以孔子学院为主体的产业链。
一、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和建设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一)孔子学院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
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借鉴英国文化委员会、法、德、西等国歌德学院、法语联盟、塞万提斯学院等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取名为“孔子学院”。
几年来,孔子学院建设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接近三百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软实力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软实力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必然,而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进一步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的文化魅力。
孔子学院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一个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和交流中国文化的平台,它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宣传意义和现实价值,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改进的空间。
标签:孔子学院;文化;中国软实力自创立以来,孔子学院便被赋予“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全世界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 的意义。
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激发了其他国家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汉语在文化交流中的价值也开始凸现。
孔子学院的设立不仅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语言文化将逐步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一、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孔子学院由国家汉办负责,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是国家汉办与各国相关机构合作建立的。
孔子学院是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支持当地中文教学为基本任务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机构,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它是最正规、最主要的渠道。
2004年第一个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成立,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
①我国首家广播孔子学院于2007年12月6日在北京揭牌成立,它以无线广播、在线广播等为载体,用38种语言向世界各地的学员教授汉语。
由孔子学院总部主办的网络孔子学院也在2008年3月20日开通试运行。
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龙头产品,孔子学院的发展速度着实惊人。
如此惊人的速度让我们不禁担忧着高速扩张之下的隐患。
其设立目标中“提供中国教育、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信息咨询,开展当代中国研究”是它当初最引以为豪的,而在目前推广过程中却面临着发展速度和效果不成比例、海外不利舆论的冲击以及本身师资和教育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浅析“孔子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对中国文化传播的意义

浅析“孔子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其对中国文化传播的意义作者:孔梦茜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6期摘要:汉语作为承载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载体,在增强我国文化影响力、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和东方文明的进程中日益受到全球关注。
尤其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快速兴起,推广中国文化的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孔子学院在世界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孔子学院作为汉语推广的新生物,在其创办探索的过程中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汉语传播;孔子学院;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204-01一、“孔子学院”的基本状况为了推广汉语,弘扬中华文化,中国政府于1987年成立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汉办”,重点扩展“零距离”海外办学,设立了面向一般海外大众教授基本汉语的项目——开办“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
孔子学院的基本任务是传播中国语言文化、支持当地中文教学,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二、“孔子学院”发展中面临的“挑战”自首家孔子学院于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成立,截至2014年9月,中国国家汉办已在全球122国合作开办了457所孔子学院和707个孔子课堂。
可谓是相当“火热”。
但其发展背后也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对各国汉语文化需求市场的调研不够充分,成立初期速度过快,分布区域不均匀,中国方面与外国合作学校缺乏沟通和协调,缺乏完整的组织机构,师资也不够完善,缺乏与当地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等。
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

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
徐丽华
【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33)005
【摘要】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的公益机构,是海外朋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窗口,也是学习借鉴不同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发展而构建和谐世界的平台.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龙头产品,孔子学院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发展的势头引人瞩目.本文谨就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趋势作一概括性的阐述和分析.
【总页数】7页(P25-31)
【作者】徐丽华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5
【相关文献】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白俄罗斯孔子学院为个案 [J], 李宝贵;李辉
2.西非孔子学院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J], 扈启亮
3.孔子学院十年: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从孔子学院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谈起 [J], 刘旭
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r发展现状、问题与改革路径 [J], 刘宝存;张永
军
5.葡萄牙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研究 [J], 任珊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议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浅议孔子学院发展现状自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程,在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试图概述孔子学院发展历程,分析发展态势,指出发展问题,提出解决思路,以简要阐析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标签:孔子学院汉语推广中华文化传播发展现状一、孔子学院发展历程相比于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中国汉语推广起步较晚。
1950年7月,清华大学为来自东欧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举办了“中国语文专修班”。
这可谓是中国最早的对外汉语教学。
之后,类似于这样的专修班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在中国各大高校,尤其是各大外语院校及综合大学。
在这,不得不提及一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该校于1962年创办,时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
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中华文化教育便是其建校目的。
此外,民间还存在许多市场化汉语推广机构,国内有“新东方”、“中文时代”等汉语学校,海外有诸多“华文教育”机构。
孔子学院历史可以追溯到2004年在乌兹别克斯坦签署的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合作办学协议。
协议规定,塔什干孔子学院依托塔什干东方学院成立。
但其运营时间晚于同年11月设立的韩国首尔孔子学院,直到次年才开始运营。
自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已经走过了14年的历史。
截止2017年底,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起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
①发展不可不谓迅猛。
二、孔子学院发展态势孔子学院如今已遍布全球六大洲,尤以北美、欧洲和亚洲最为密集。
在北美,起初汉语教学仅限于华人移民及其后代。
但囿于求学、工作等原因,从移民第二代开始,说汉语、识汉字已经不再是华人移民的必备技能了。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中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华文教育开始在美国兴起。
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开设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
截至2016年,全美共拥有109所孔子学院和348个孔子课堂,其中包括2008年设立的全球第一家电视孔子学院——黄河电视孔子学院,注册学生达40万。
孔子学院面临的结构性困境与变革路径

孔子学院面临的结构性困境与变革路径李侠1,缪秋民1,李格菲2(1.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上海200240;2.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传媒学院日本东京169-8050)[摘要]孔子学院作为汉语推广和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文化品牌,在办学过程中呈现出三种困境:其一,孔子学院的空间分布结构与对外经贸结构不匹配;其二,孔子学院输出的文化内容仍处于低端,导致影响力扩散有限;其三,孔子学院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化,导致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困境,孔子学院亟需瘦身,创新办学模式,以及大幅度提升文化输出内容的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孔子学院;结构性困境;改革路径[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52(2019)03-0090-08[收稿日期]2019-01-20[作者简介]李侠,男,辽宁辽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入选“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科技政策、科学社会学与心灵哲学研究;缪秋民,男,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科技政策、科技与社会;李格菲,女,辽宁辽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传媒研究。
□教育学研究长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第35卷第3期Vol.35No.32019年6月Jun.2019自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设立以来,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
作为新世纪中国最大的文化输出项目,我们需要对孔子学院过去15年间的发展状况做出一个清晰的判断,从而找出未来的发展与改革路径。
基于这种思路,本研究认为,孔子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三种结构性困境:其一,孔子学院的布局结构与对外经济发展结构之间的匹配度存在问题;其二,孔子学院输出的文化内容结构安排不合理;其三,孔子学院在文化输出过程中,在处理不同国家之间发展梯度上存在着结构性差异,及不同文化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亚非学院越南语陈先进12080067全球化背景下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世界各国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逐渐形成潮流。
他们对中国独特的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感兴趣,中国文化倍受世人的瞩目,一股汉语热扑面而来,中国在和平发展的过程中也急需推广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因此诞生了孔子学院这特殊的海外教育机构。
孔子学院的出现肩负着汉语培训与文化交流的任务,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架桥梁。
孔子学院使中华文化近距离地走到了西方眼前,零距离接触使外国受众在自己国家就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同时中国热也伴随着文化的深入影响而在西方持续升温,从孔子学院繁荣发展的背后可以看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孔子学院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从营销学的角度出发,以市场运作的相关原理和方法为指导,提出了对孔子学院进行连锁化经营的观点,旨在打造一条以孔子学院为主体的产业链。
一、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和建设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一)孔子学院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
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借鉴英国文化委员会、法、德、西等国歌德学院、法语联盟、塞万提斯学院等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取名为“孔子学院”。
几年来,孔子学院建设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接近三百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非洲孔子学院_检视_问题与对策_徐丽华(1)

2012年第6期第37卷(总第183期)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No.6,2012General No.183Vol.37非洲孔子学院:检视、问题与对策徐丽华*(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非洲孔子学院建设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与全球其他孔子学院相比,在办学模式、汉语教学、中国文化推广、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汉语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呈现出了自己的特色。
文章全面回顾了非洲孔子学院发展的状况,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非洲孔子学院;现状;不足;对策中图分类号:G125;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35(2012)06-0052-05自从2005年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成立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截至2011年底,非洲共有23个国家建立了25所孔子学院和5个孔子课堂。
[1]最新统计数据表明,目前非洲已有26个国家(地区)开设孔子学院31所,孔子课堂5所。
[2]孔子学院的建立满足了非洲人民在本国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了中非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各领域的合作交流。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校长乔治·马果哈说:“孔子学院在不断满足非洲朋友学习汉语需求、促进彼此的交流与学习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同时,它也拉近了非洲与中国的距离,增进了我们的友谊。
”一、非洲孔子学院的发展状况非洲国家的汉语教学始于1950年代。
1954年,中国向埃及开罗大学派出了第一名汉语教师,从而揭开了非洲汉语教学的序幕。
1956年,开罗高等语言学校(1973年该校并入艾因夏姆斯大学)开设中文班,1958年正式设立中文专业。
1960-90年代,刚果、马里、也门、突尼斯、毛里求斯、毛里塔尼亚、喀麦隆、塞内加尔、苏丹等国相继在中国政府及本国教育部门的援助和支持下,在中学、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
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_问题及趋势_徐丽华

2008年第5期第33卷(总第158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O FZ H E J I A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N o .5,2008G e n e r a l N o .158V o l .33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徐丽华(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 要: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的公益机构,是海外朋友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窗口,也是学习借鉴不同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发展而构建和谐世界的平台。
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龙头产品,孔子学院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发展的势头引人瞩目。
本文谨就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趋势作一概括性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孔子学院;现状;问题;趋势中图分类号:H 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35(2008)05-0025-07一、引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日益提高,加强与中国的交往已成为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的大事,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地位的变化也激发了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状况的兴趣,汉语在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交际价值也得到了空前的凸现,成为极具上升空间的国际性语言,汉语热急剧升温。
目前,美国已有640多所大学开始提供专门的中文学习计划,有5万多名中学生在学习中文,有超过2400所大学有意在A P (大学先修课程)中增添汉语课程。
[1]在泰国,开设汉语课程的各级各类学校由2003年的242所增加到1105所,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由5万增加到了40万。
[2]马来西亚政府把2008年前培养万名马来族中文精英人士的目标写进了国家“九五计划”。
[3]截止到2007年底,中国国家汉语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汉办”)派出了3000名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分赴100多个国家的800多所学校教授汉语,汉办还邀请了2000多名外国中小学校长和师生来华访问,向95个国家1616个机构赠送图书81.3万册,同时还制定了面向全世界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和《国际汉语教学通用大纲》三大标准。
浅析孔子学院飞速发展的原因和存在问题

浅析孔子学院飞速发展的原因和存在问题作者:陆伟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3期摘 ;要:孔子学院在十余年间发展迅速,遍布各大洲,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对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分析探讨了孔子学院飞速发展的原因,发现中国目前的国际地位、对文化安全的考虑,以及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都是促使孔子学院飞速发展的原因。
同时本文也注意到孔子学院虽然发展迅速,但在文化和语言传播上存在着不平衡。
关键词:孔子学院;发展原因;存在问题作者简介:陆伟杰(1991-),男,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话语。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22015年9月25日,主题为“文化交流与世界和平”的第二届孔子学院总部“开放日”在京举行,孔子学院再一次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在《孔子学院章程中》,孔子学院被定义为以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世界各国与中国友好交流为基本内容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自2004年成立以来,孔子学院已走过了十一年。
十一年来,孔子学院飞速发展,截至目前全世界134个国家已建立495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1]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有其必然性。
一、孔子学院飞速发展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各国在国际上的交流互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政治的竞争,文化在国际上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如何抓好全球化这个机遇,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孔子学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飞速发展的。
(一)当今中国的国际地位一种语言在国际社会中得到认可和传播,是该语言的输出力和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语言输出方在国际上的综合国力及影响力。
[2]近年来,中国经济不断增长,综合国力也不断提升。
早在2010年中国GDP总量就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长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2012年以来一直保持7.5%左右的增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