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述
机器人介绍ppt课件
机器人介绍ppt课件•机器人概述•机器人核心技术•机器人应用场景举例•机器人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探讨目录•未来展望与结论机器人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器系统。
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发展历程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简单机器人,主要代替人类完成简单、重复性的工作;第二阶段为感知机器人,具有感知能力,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第三阶段为认知机器人,具有学习和推理能力,可以自主完成复杂的任务。
机器人分类及应用领域分类应用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机器人核心技术传感器类型感知技术数据处理030201传感器与感知技术控制与执行技术控制算法执行器类型控制精度与稳定性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算法人工智能基本概念01机器学习算法02深度学习在机器人中的应用03机器人应用场景举例工业制造领域应用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高效、精准的生产流程。
焊接、切割与喷涂机器人可完成复杂环境下的焊接、切割和喷涂等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物料搬运与仓储管理机器人可实现物料自动搬运、分类和存储,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仓储效率。
医疗健康领域应用手术协助操作机器人在手术中可协助医生进行精细操作,提高手术精度和患者安全性。
康复训练与治疗机器人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和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远程医疗与健康监测机器人可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和健康监测,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
智能家居领域应用智能语音交互家庭服务机器人机器人可通过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娱乐等服务。
智能家居控制机器人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探讨机器人与人类关系分析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伦理关系,如机器人是否应该尊重人类权利、承担道德责任等。
机器人的道德地位探讨机器人是否具有道德主体地位,以及是否应该为其设定道德准则。
机器人概述
述第一章机器人概本章主要内容:1.机器人的概念和分类2.机器人的发展史3.机器人的基本结构4.机器人的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机器人的主要结构课后作业:查阅机器人传感器的种类和各自特点,以小论文形式上交。
1.1机器人的概念和分类2.机器人的定义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在研究和开发未知及不确定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的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机器人技术的本质是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技术的结合。
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
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人,如移动机器人、微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空中空间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
对不同任务和特殊环境的适应性,也是机器人与一般自动化装备的重要区别。
这些机器人从外观上已远远脱离了最初仿人型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所具有的形状,更加符合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特殊要求,其功能和智能程度也大大增强,从而为机器人技术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喝榭闰属钐瘗歌枥庑赖。
喝榭闰属钐瘗歌枥庑赖复其实并不是人们不想给机器人一个完整的定义,自机器人诞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尝试着说明到底什么是机器人。
但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机器人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机器人的定义也不断充实和创新。
^创沟燧金富^爱氇谴净。
^^沟燧金富^爱氇谴净祸。
1886年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在他的小说《未来夏娃》中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安德罗丁”(android),它由4部分组成:残骛楼静锩源湃溆塑箱。
残骛楼静锩源湃溆塑箱短。
(1)生命系统(平衡、步行、发声、身体摆动、感觉、表情、调节运动等);(2)造型材料(关节能自由运动的金属覆盖体,一种盔甲);(3)人造肌肉(在上述盔甲上有肉体、静脉、性别等身体的各种形态);(4)人造皮肤(含有肤色、机理、轮廓、头发、视觉、牙齿、手爪等)。
机器人讲解ppt
202 X 卡特机器人
谢谢观赏
讲解机器人总结
A B C D
A 产品尺寸:
Hale Waihona Puke B 识别系统:能与客户160x50x55cm
进行语音对话产品讲
重量56KG
解。
对讲系统:智能语音对
讲系统
C D 触屏功能:智能触屏、
移动播放:通过控制系统简单安
能与客户互动,能通
全容易操作,感应到有人来会自
过屏幕上网、听音乐、
动播报;欢迎光临、谢谢惠顾
看视频等。
线条明朗,底部有四个 轮子,其中两个驱动轮,
两个随动轮。
使用时长:24V20A锂 电池,充放电10000次, 充电时间4小时,续航
8小时。
CONTENTS
02Part Two 讲解机器人功能
讲解机器人功能
讲解机器人
产品尺寸:160x50x55cm 重量5:6KG 对讲系统:智能语音对讲系统
讲解机器人
识别系统:能与客户进行语音对话产 品讲解。 触屏功能:智能触屏、能与客户互动, 能通过屏幕上网、听音乐、看视频等。
讲解机器人
移动播放:通过控制系统简单安全容易操作, 感应到有人来会自动播报;欢迎光临、谢谢惠 顾(科定制多种语言方言),可定制移动版本, 安航标指引自动移动到指定位置,播报前期自 定义语音内容。18553715608
顾客可自主选择, 机器人带有丰富 的表情
时常灵活的动作 这些都能提升顾 客的兴趣从而达 到一个好的效果
讲解机器人可按 设定的路线自主 行走
讲解机器人概述
讲解机器人
对讲系统:智能语音对讲系统 kt02 18553715608
对话机器人
识别系统:能与客户进行语音对 话产品讲解。
机器人技术基础
机器人技术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机器人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在各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知识,并讨论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机器人技术概述机器人是一种能够执行编程指令的可编程自动化设备。
它可以通过传感器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根据指令完成各种任务。
机器人技术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其背后的核心理论和技术有机械结构、控制系统、感知系统和决策系统。
二、机器人的基本组成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包括机械结构、动力系统、传感器、控制系统和决策系统。
1. 机械结构: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包括身体骨架、关节与驱动装置等。
机械结构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机器人的外形、运动能力和承载能力。
2. 动力系统:机器人的动力系统通常由电机、液压或气动系统组成。
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使用不同的动力系统,以满足其运动和操作需求。
3. 传感器: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人收集外部环境的信息,如光线、声音、温度、压力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机器人感知和适应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4. 控制系统: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通过编程指令控制机器人的动作和行为。
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低级控制和高级控制两个层次,低级控制负责机器人的基本运动,高级控制负责机器人的决策和任务规划。
5. 决策系统:机器人的决策系统根据传感器信息和预设的任务目标,制定具体的决策和行动方案。
决策系统通常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来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水平。
三、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领域机器人技术在各行各业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1. 工业制造:机器人在工业制造中具有高效、精确的特点。
它们可以在生产线上完成重复性、高精度的工作,如焊接、装配、搬运等。
机器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2. 医疗保健:机器人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协助医生进行手术、药物分发、病人监测等工作。
机器人的使用可以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精度,并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机器人学ppt完整版
视觉传感器
通过图像采集和处理获取 环境信息。
听觉传感器
通过声音采集和处理获取 环境信息。
触觉传感器
通过接触力、压力等检测 获取环境信息。
信息融合与处理技术
数据级融合
直接对原始数据进行融合处理。
特征级融合
提取各传感器数据的特征后进行融合。
信息融合与处理技术
决策级融合
在各传感器做出决策后进行融合。
信号处理
机器人结构组成
机器人本体
包括基座、腰部、臂部 、腕部等部分,构成机
器人的主体结构。
驱动系统
驱动机器人各关节进行 运动,通常由电机、减
速器等组成。
控制系统
实现对机器人运动的控 制,包括控制器、传感
器等部分。
感知系统
获取机器人内部和外部 环境的信息,如位置、
姿态、力等。
关节与连杆描述
关节描述
机器人的关节可分为转动关节和移动 关节,分别用旋转角度和平移距离来 描述。
稳定性分析与优化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轨迹优化
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判断机器人系 统的稳定性,为控制器设计提供依据。
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对机器人运动轨迹进 行优化,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和效率。
鲁棒性优化
控制分配与优化
针对机器人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干扰 ,设计鲁棒控制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 抗干扰能力。
控制策略与方法
PID控制
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环节对机器人 关节误差进行调节,实现关节位置、 速度和加速度的精确控制。
滑模控制
设计滑模面,使系统状态在滑模面上 滑动,从而实现对机器人关节的鲁棒 控制。
自适应控制
根据机器人动态特性的变化,实时调 整控制器参数,以保证系统性能的最 优。
机器人课程ppt课件(2024)
当前面临挑战分析
01 02
技术瓶颈
机器人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如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集成度高, 目前仍存在许多技术瓶颈,如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方面的准确性问题 。
法规政策
机器人产业的法规政策尚不完善,涉及安全、隐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缺 失,给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03
市场应用
机器人市场应用广泛,但不同领域的需求差异大,定制化程度高,如何
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 地位,拥有众多知名的机器人企业和研究机构。这些国家在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领域都有较为成熟 的应用和产业化经验。
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发展历程
机器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到第二代感觉型机器人,再到第三 代智能型机器人的演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02
03
内部传感器
检测机器人自身状态,如 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外部传感器
检测外部环境信息,如距 离、温度、声音、光线等 。
传感器融合技术
将多个传感器的信息进行 融合处理,提高检测精度 和鲁棒性。
控制技术
开环控制
根据预设的指令或程序, 对机器人进行精确控制。
闭环控制
通过反馈机制,实时调整 机器人的行为,以达到预 期目标。
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作,引入先进技术和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社区互动
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和交际圈
优秀案例展示和评价标准探讨
案例一
学生自主研发智能小车,实现自动寻 迹、避障等功能
案例二
学生利用Python编程实现人脸识别系 统,应用于校园安全管理
机器人ppt课件
算法与模型
控制算法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
用于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如PID 控制、模糊控制等。
用于提高机器人智能水平,如物体分 类、语义分割等。
感知算法
处理机器人感知数据,如目标检测、 跟踪、辨认等。
05
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技术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 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将 具备更高级的认知和决策能力, 实现更精准、高效的任务执行。
技术伦理
随着机器人具备更高级的认知能力,技术伦理问题逐渐凸显,需要 关注人权、道德和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06
机器人案例分析
家用服务机器人
家庭清洁机器人
负责家庭地面清洁工作,具备自主导航、避障和 智能控制功能,提高家庭清洁效率。
智能音箱
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提供语音助手服务, 实现家电控制、信息查询和娱乐等功能。
交互技术
交互技术
使机器人能够与人或其他智能体进行交流和 互动。
自然语言处理
让机器人能够理解人类自然语言文本指令, 进行文本分析和语义理解。
语音辨认与合成
让机器人能够辨认和理解人类语音指令,并 生成语音反馈。
人机交互
通过触摸屏、手势辨认等技术,实现人机交 互,提高机器人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03
机器人的硬件结构
机器人ppt课件
汇报人:
xx年xx月xx日
• 机器人概述 • 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 机器人的硬件结构 • 机器人的软件系统 • 机器人的未来发展 • 机器人案例分析
目录
01
机器人概述
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 的机器系统,具有感知、思考、 动作三个基本要素。
机器人的技术参数
机器人的技术参数一、机器人的概述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主执行任务的智能设备,它们通常由电子、机械和软件三部分组成。
机器人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工作,例如生产线、医疗保健、教育等领域。
二、机器人的技术参数1. 电源:机器人通常使用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电压范围从100V到240V。
2. 外形尺寸:机器人的外形尺寸取决于其用途和设计,通常在1米到2米之间。
3. 重量:机器人的重量也因用途和设计而异,通常在50公斤到150公斤之间。
4. 最大负载能力:这是指机器人可以承受的最大物体重量。
最大负载能力通常在10公斤到100公斤之间。
5. 工作半径:这是指机器人可以覆盖的最大工作范围。
工作半径通常在1米到2米之间。
6. 自由度:自由度指机器人可控制的关节数量。
一般来说,自由度越高,机器人越灵活。
自由度通常在4到7个关节之间。
7. 精度:精度是机器人执行任务的准确度。
它通常由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决定。
8. 速度:速度是机器人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它通常由机器人的电机和驱动系统决定。
9. 传感器:机器人通常配备了多种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以便执行任务时能够正确地感知环境。
10.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它负责处理和分析传感器数据,并将指令发送给电机和驱动系统。
11. 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允许机器人与其他设备进行交互,例如计算机、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
12. 软件平台:软件平台是机器人的操作系统,它提供了用户界面、编程语言等功能,使用户可以轻松地控制和编程机器人。
三、结论综上所述,机器人技术参数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电源、外形尺寸、重量、最大负载能力、工作半径、自由度、精度、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通信接口和软件平台。
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具有不同的技术参数,因此在选择机器人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用途和需求进行评估和选择。
工业机器人概述
工业机器人概述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的自动化设备,具备感知、决策和执行等功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大,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应用、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进行概述。
一、概念和类型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备多轴控制系统和各种传感器能力的机械设备,能够执行各种制造工序中的操作任务,大大提高了制造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根据其功能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工业机器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搬运机器人:主要用于搬运和装卸各种物料,如汽车制造中的零部件搬运等。
2. 拆卸机器人:用于拆解废弃物品,如废旧电子产品的拆解和分离。
3. 焊接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的焊接工艺,可以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
4. 组装机器人:主要用于产品的组装和装配过程,如手机、电子产品的组装线。
5. 检测机器人: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和故障排查,可以准确、快速地完成复杂的检测任务。
6. 喷涂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等行业的表面喷涂,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涂装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二、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提高制造的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工业机器人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举例:1. 汽车制造: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的各个环节,如焊接、装配、涂装等,提高了汽车制造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电子制造:工业机器人在电子产品制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完成电子元件的焊接、组装、检测等任务。
3. 医疗行业:工业机器人在手术室和药品生产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辅助手术机器人可以提高手术准确度和安全性。
4. 快速消费品行业:工业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各类商品的生产和包装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
5. 食品加工业:工业机器人可以完成各种食品的搬运、包装、烹饪等工序,提高食品加工的效率和卫生标准。
三、发展历程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开始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
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的任务是什么(二)
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的任务是什么(二)引言概述:
机器人是指由电子、机械、计算机等技术所构成的自动操作设备。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在工业、军事、医疗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的任务并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
1. 协助人类工作:
- 自动化生产: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能够承担如装配、焊接等重复性高、工作环境恶劣的工作任务。
- 医疗护理:机器人可以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病人监护等工作,提高手术精准度和病人生存率。
2. 探索未知环境:
- 太空探索:机器人能够代替人类进入宇宙航天器探索外太空,开展太空研究任务,探索未知星体。
- 深海探测:机器人可以承担深海勘探任务,获取深海的地质、生物、资源等信息。
3. 应对灾难救援:
- 自然灾害:机器人在灾难救援中承担搜救、清理废墟等任务,减少人员伤亡风险。
- 毒化学品处理:机器人可以用于处理危险化学品,减少人体接触风险。
4. 协作与交流:
- 社交陪伴:机器人可通过人机接口与人类进行交流,提供社交陪伴,解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障碍。
- 地球生态保护:机器人可用于野生动植物保护,控制非法捕猎、破坏性行为。
5. 创造美的艺术:
- 艺术创作:机器人可以通过编程与音乐创作、绘画创作等艺术领域合作,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意。
- 舞台表演:机器人可以扮演角色参与舞台表演,呈现更加精彩的艺术表达。
总结:
机器人的任务多种多样,包括协助人类工作、探索未知环境、应对灾难救援、协作与交流以及创造美的艺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任务将会越来越广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人形机器人 技术指标
人形机器人技术指标摘要:1.人形机器人的概述2.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指标3.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领域4.我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正文:1.人形机器人的概述人形机器人,顾名思义,是指具有人类外形特征的机器人。
它们通常拥有类似人类的肢体、头部、眼睛、耳朵等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类的行为和表情。
人形机器人在服务、娱乐、教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指标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形尺寸:人形机器人的身高、体重等物理尺寸参数。
(2)运动能力:人形机器人的关节活动范围、动作流畅性、运动速度等。
(3)感知能力:人形机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传感器的性能参数。
(4)交互能力:人形机器人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表情识别等交互技术指标。
(5)计算能力:人形机器人的处理器性能、内存容量等计算能力指标。
3.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人形机器人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1)服务业:酒店、餐厅等场所的服务机器人,能够为顾客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
(2)教育领域:教育机器人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编程学习、科学实验等教育活动。
(3)医疗领域:医疗机器人可以在医院中提供导诊、消毒、配送等医疗服务。
(4)家庭陪伴:家庭服务机器人可以为家庭成员提供陪伴、娱乐、提醒等服务。
4.我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展望近年来,我国人形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技术研发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如关节驱动、运动控制、感知交互等。
在应用领域,我国人形机器人产品已经在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展望未来,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机器人概述
《机械公敌》(I,Robot)中的机器人:sonny
二 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古代神话和幻想 木牛流马(《三国志· 诸葛亮传》) “(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 粮尽退军” 抓鼠木人(《梦溪笔谈》) “身高三尺,能左手扼鼠,右手持铁简毙死 之,动作灵活“ 守卫克里特岛的青铜巨人泰洛斯(Taloas) (古希腊神话《阿鲁格探险船》)
救援排险机器人
(5) 军用机器人 ������ 虽然机器人从军晚于其他行业,但自60年代在越南
战场(无人机)崭露头角以来,作为一支新军,其巨大的 军事潜力,超常的作战效能,日益受到各国军界的重视
无人地面车辆-Unmanned Ground Vehicle (UGV)
������
近代科幻 1920 捷克剧作家 K. Capek 《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 (R.U.R)第一次提出"Robot"(Robota,斯洛伐 克语), "机器人“ 1950 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Asimov)的《我是 机器 人》(I,Robot)中提出著名的机器人三原则﹕ 1.机器人必须不危害人类﹐也不允许它眼看人类 受害而袖手旁观; 2.机器人必须服从与(1)不 矛盾的指令; 3.在与(1)、(2)原则不相矛盾 的前提下,机器人可维护自身不 受伤害。
四 机器人的组成和技术原理
1.机器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机械系统是具有传动执行装置的机械,由臂、关节和末端执行装置 (工具等)构成 驱动系统为各部件提供动力 感知系统收集机器人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信息 控制系统从计算机获取指令,控制驱动器的动作,并与传感器反馈的 信息一起协调机器人的运动(小脑) 处理器 用来计算机器人关节的运动,监督控制器与传感器协调动作 (大脑) 软件:操作系统、机器人软件(运动方程计算)、应用程序 工业机器人-环境交互系统是实现工业机器人与外部环境 中的设备相 互联系和协调的系统。外部设备,如加工制 造、焊接、装配单元等 人机交互系统是使操作人员参与机器人控制并与机器人进 行联系的 装置,指令给定装置和信息显示装置。
机器人概述
部件、工具等;或一个通过编程用于完成各种任务 的专用设备。
22
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IRA)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
种装备有记忆装置和末端执行器的,能够转动并通过自动 完成各种移动来代替人类劳动的通用机器。”
美国国家标准局(NBS )的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进
所谓的警察使用机器人杀
人事件迅速引发各大媒体关
注。大众态度可谓喜忧参半。
6
富士康裁员的消息可谓是传的满城风雨,众多一线工人都人心 惶惶。据了解,苹果的中国代工厂富士康已部署超过4万台机器 人意图取代廉价劳动力。富士康昆山工厂已裁员6万人。
7
中日美女机器人大比拼--视频欣赏
8
1.2 为什么要发展机器人?
15
机器人之梦
1950年,美国科学幻想小说巨匠阿西摩夫在小说《我是机器人》
中,提出了著名的 “机器人三守则”(三定律) :
机器人必须不危害人类,也不允许它眼看人将受害而袖手旁观; 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于人类,除非这种服从有害于人类; 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不受伤害,除非为了保护人类或者是人类命
这是一个时代的里程碑,机器人可以开始与人类互动并建立 关系,甚至比人类更有效率去维持人际关系,因为其注意力并 没有限制,人工智能未来将成为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该如何与机器互动这是人类必须面临的问题。
18
安全、威胁和控制 人工智能产生了错误与偏见时,可能会对人类造成安全 上的威胁,如同电影一般。 所以接下来的三个问题是有关于如何维持人工智能的资讯安 全,以及若人工智能得出具有威胁人类安全的偏见时,该如何应 对?又如何能保证继续控制这些机器人? 或许在技术上可以设计让人工智能无法直接去威胁人类安全 ,如同机器人三定律,但尽管如此,这些科幻情节发生的机率可 能比想像中还高,例如当人工智能在思考如何消灭癌症时,经过 大量的计算后它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尽可能减少地球人口。
机器人ppt课件
执行部分
机械结构
执行部分是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包括关节、轮子、爪子等,用于实现机器人的 移动、抓取等动作。
驱动器
驱动器是一种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动作的装置,它根据控制信号驱动机械 结构运动,实现机器人的各种动作。
人工智能部分
机器学习算法
人工智能部分包括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如深度学习、神经网 络等,用于让机器人能够自主地学习和适应环境变化。
数据处理
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需要通过算法 进行处理,以识别、解析和利用 这些数据,为机器人的行为提供 指导。
控制部分
控制器
控制部分的核心是控制器,它负责接 收从感知部分获取的信息,并根据预 设的程序或算法,对信息进行处理并 输出控制信号。
执行器
控制部分的执行器负责接收控制信号 ,并将其转化为机械动作或电信号, 以驱动机器人的运动。
01
02
03
04
工业领域
生产线自动化、质量检测、仓 储管理等。
医疗领域
手术辅助、康复训练、护理等 。
服务领域
智能客服、家庭服务、教育等 。
军事领域
侦查、排爆、战斗等。
02
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感知部分
传感器
机器人的感知部分包括多种传感 器,如视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等,用于感知周围 环境,获取信息。
案例二:Nest公司的智能温控器
总结词
智能家居领域的代表产品,能够学习用户的行为模式并自动调整温度。
详细描述
Nest公司的智能温控器是智能家居领域的代表产品。这个设备能够学习用户的行 为模式,自动调整温度,以实现舒适的室内环境。它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 序远程控制温度,并提供能源使用数据,帮助用户节省能源。
机器人学-机器人的概述
4.关节坐标式(Articulated coordinates)
φ2 φ1
垂直多关节
θ
由立柱,大臂,小臂组成。大臂与立柱为肩关节,大臂与小臂 肘关节。 1个转动,2个俯仰,3R。作业领域:球体。 特点:工作范围大,动作灵活,能抓取靠近机身的物体,应用 广泛。
图 1.18 PUMA机器人工作范围 (a) 顶视图; (b) 侧视图
社会需求是机器人发展的动力;科技进步 是机器人发展的支柱。
按用途分类
产业用Robot
农业用Robot 林业用Robot 工业用Robot
无人收割机、水果收获机 自动剪枝机、除草机 焊接、喷漆、装配、检测等
特殊环境Robot 原子炉的检修、深海打捞、防暴、宇宙探测
服务机器人 Server Robot
1967年: 日本川崎重工公司引进---Unimate 日本丰田公司引进-------Versatran
日本从此开始了对机器人的研究和制造热潮。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喷漆弧焊机器人问世并逐步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
1973年:世界上第一次机器人和 小型计算机携手合作,就诞生了 美国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的 机器人T3。
定义一 机器人是“貌似人的自动机,具有智力的和顺从于人的但
不具人格的机器” 。 ——英国简明牛津字典
定义二 机器人是“一种用于移动各种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装
置的,通过可编程序动作来执行种种任务的,并具有编程能力 的多功能机械手”。
——美国机器人协会(RIA)
机器人的定义
定义三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装备有记忆装置和末端执行器的,能
直角坐标机器人的工作空间示意图
美国BROWN-SHARPE 三坐标测量机
各类机器人应用案例的概述
各类机器人应用案例的概述机器人是指能够执行一定任务的机电装置,它可以替代人类完成一些繁琐、危险或高强度的工作,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概述各类机器人的应用案例。
1.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指应用于制造业领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它们可以在生产线上负责物料搬运、零件装配、焊接、涂装等一系列工序,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力成本。
目前,各种工业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钢铁、食品、医药等众多行业。
例如,汽车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可以完成车身焊接、油漆喷涂、零配件安装等工作。
而食品行业中的机器人可以完成灌装、封口、标识等工作。
2. 家庭机器人随着家庭智能化和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速,家庭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家庭机器人是指应用于家庭、居民区等场所的一类机器人。
它们可以扮演管家、清洁工、护士等多种角色,为家庭生活提供各种服务。
例如,扫地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清洁地面;智能家居管家可以帮助家庭管理温度、照明和安全等方面。
3. 医疗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是指在医疗保健行业应用的一种机器人。
它们可以帮助医生或护士完成多种任务,如手术操作、诊断、治疗、康复等。
例如,手术机器人可以在保证手术精细度的同时,减轻医生的手部疲劳;康复机器人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各种运动、按摩等康复训练。
4. 农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一种机器人。
它们可以帮助农民完成与植物种植、育种、施肥等相关的任务,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例如,果园采摘机器人可以在不破坏果实的前提下完成采摘;智能播种机器人可以自动完成精细的育苗工作。
5. 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模拟人类外形和行为动作的机器人。
它们可以在人类无法进入或不宜进入的恶劣环境进行探测、拯救、救援等任务,也可以帮助残障人士完成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
例如,救援机器人可以在地震、火灾等灾难发生时,进入危险区域,寻找被困人员或进行监测;智能助行机器人可以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完成坐、站、走等活动。
机器人概述
1.1 机器人发展概况
机器人的发展
60年代,工业机器人进入成长期,机器人开始向实 用化发展,并被用于焊接和喷涂作业中
1967, 日本的川崎重工购买了美国的专利许可,机器人远渡重洋 来到日本
70年代,出现了更多的机器人商品,机器人进入实 用化时代。日本成为“机器人王国”
1974年,Cincinati Milacron 推出了第一台计算机控制的 工业机器人T3,它可以举起100磅重的物体,并可跟踪在 装配线上的工件
30
微型机器人
仿生机器人 拟人机器人 飞行机器人
图8. 扫雷轮式移动机器人(左)和无人移动侦察车(右)
31
图9. 水下机器人
32
图10. Rocky7(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
(其简化型号“索杰纳”曾于1997年成功登陆火星)
33
图11. 太空机械手(CANADA MDA Space Missions)
图12. 月球探测车(俄罗斯)
35
图13.履带式移动机器人
36
图14. 电缆操作机器人
37
图15. 农用采摘机器人
38
图16.爬壁机器人
39
图17.导盲机器人
40
图18. 法国国家实验室的双足机器人 BIP2000
41
图19. 早稻田大学的WENDY拟人机器人
42
图20. MIT研制的拟人机器人上肢
29
表9.按特征分类
名称 机器人化机器 特征说明 基于机器人技术,为满足现实生产对自动化机器的 特殊需求,研制的新的机器系统,它具有机器人的 特征,采用了各种机器人技术以实现机器的功能。 微机器人分为微型机器人和微操作机器人。微型机 器人是指外形很小(不大于1cm3),便于进入微小空 间进行可控操作的微型机械。微操作机器人的外形 尺寸未必很小,但其操作尺寸很小,位移为微米、亚微 米级高精度的机械。 模仿各种生物的动作和功能的机器人 在形状和动作,以及智能水平上与人类似的机器人, 双足步行实现移动功能是它的主要特征 无人飞行器
机器人技术概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玩偶都是身高一米的巨型玩具。现在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的少女玩偶,它制作于二百年前,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可以按动风琴的琴键弹奏音乐,现在还定期演奏供参观者欣赏,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19世纪中叶自动玩偶分为2个流派,即科学幻想派和机械制作派,并各自在文学艺术和近代技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831年歌德发表的《浮士德》,塑造了人造人“荷蒙克鲁斯”。1870年霍夫曼出版了以自动玩偶为主角的作品《葛蓓莉娅》。1883年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问世。1886年《未来的夏娃》问世。在机械制作方面,1893年摩尔制造了“蒸汽人”,“蒸汽人”靠蒸汽驱动双腿沿圆周走动。
二、 现代机器人
图1-5所示为水下机器人。将机器人技术(如传感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扩散和渗透到各个领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新机器——智能化机器,如仿生机器人、可重构机器人等。当前与信息技术的交互和融合又产生了“软件机器人”“网络机器人”等新名词,这也说明了机器人所具有的创新活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出各种各样为人类服务的工具,其中许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20世纪自动化领域的重大成就,机器人已经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世间万物,人力是第一资源,这是任何其他物质不能替代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像其他许多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一样,机器人也将成为人类的好助手、好朋友。
按机械结构
和串联机器人相比较,并联机器人具有以下特点:
(1) 无累积误差,精度较高;(2) 驱动装置可置于定平台上或接近定平台的位置,这样运动部分重量轻,速度快,动态响应好;(3) 结构紧凑,刚度高,承载能力大;(4) 完全对称的并联机构具有较好的各向同性;(5) 工作空间较小。
机器人概述
机器人概述1.1 机器人技术一、机器人的由来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查培克(Karel Capek)编写了一部幻想剧:《罗莎姆万能罗博特公司》(“Rossum’s Universal Robots”)。
剧中描写一家公司发明并制造了一大批能听命于人,能劳动而且形状象人的机器,公司驱使这些人造劳动者进行各种日常劳动,甚至取代了世界各国工人的工作,l 进一步的研究竟能使这些机器富有感情,于是导致了它们反抗主人的暴乱。
剧中的人造劳动者取名为捷克语Robota,意为“苦力”、“劳役”,英语Robot 系由此衍生而来。
该剧轰动一时,很快译传国外。
此后,种种“人形机器”见之于各类科学幻想作品。
机器人形象的产生充分说明了人类对于先进生产工具的创造性想象和勇敢追求。
人们期待着诞生一种通用、柔软、灵活的自动机械,它与单能的传统机器不同,它能模仿人的器官的功能,从事那些只有人才能很好完成的工作。
于是,人们这种美好的愿望给科学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深s的课题——用工程的方法实现人体所特有的动作机能,以及完成这些动作所必要的智能。
二、机器人技术的进程机器人从幻想世界真正走向幻想世界是从自动化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发展需要出发的。
遥控操作器(Teleoperator)和数控机床的出现为机器人的产生准备了技术条件。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放射性材料的生产和处理过程中应用了一种简单的遥控操纵器。
操纵人员在一层很厚的混凝土防护墙外通过观察,用手操纵两个操s杆(主动部分),操纵杆与墙内的一对机械抓手(从动部分)通过六个自由度的传动机构相连,于是机械抓手就能复现人手的动作位置和姿态,代替了操作人员的直接操作。
1947年,人们对这种遥控操纵器进行改进,采用电动伺服方式,使从动部分能相对于主动部分作跟随运动。
1949年,由于生产先进飞机的需要,美国麻省理学院辐射实验室(MIT Radiation Laboratory)开始研制数控铣床,把复杂伺服系统的技术与最新发展的数字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1953年研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