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的专业引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研员专业引领的策略
2.提升专业领导力 专业领导力源于学术研究能力。 教研员成为教师的“导师”——亦师亦 友。 教育教学经验→知识、理论(转换能力) 政策咨询、教育教学研究、教改实验— —组织教学研究
三、教研员专业引领的策略
2.提升专业领导力 专业领导力源于学术研究能力。 选题能力、文献综述能力、问题解决能 力、理论框架建构能力、方法使用能力、 关键问题解决能力 个体经验、学科所长、研究志趣
二、教研员专业引领的实践困境
2.教研员职能彰显不够全面 传统:教学实践指导、教学质量测评等。 现代:课程开发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指 导、教育政策方针的解读、
二、教研员专业引领的实践困境
3.教研员专业发展方向不明 学科指导能力、学科知识面、 教师作为研究者 终身学习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解 决课堂教学问题能力、反思与沟通能力 等。
教研员的专业引领
主讲人:任桂平
一、教研员源自何处,走向何方?
教研员源自教师,是从优秀教师群体中 选拔出来的,具有优秀教师的品质、能 力和素养。 教师的成长路径:新教师——适应型教 师——知识型教师、经验型教师、混合 型教师——准学者型教师——学者型教 师——智慧型教师。 教研员的优势:超多的教学经验、超人 的教学智慧、超强的教学技能、
二、教研员专业引领的实践困境
1.教研员角色定位的不够精准 教研员即教学研究人员。 教研员是研究人员——研究理性——理 论、应用。 教研员是教学人员——实践智慧——示 范、引领。 教研员是行政人员——业务权定位的不够精准 “由国家课程和教学大纲的诠释者成为课程和 教学理论的研究者、由共性化课程的规范者成 为个性化课程的催生者、由教师教学水平的鉴 定者成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促进者。” ——潘涌 “执行教学政策走向发展地方课程政策,研究 学科教学走向研究课程发展,实施以考代管走 向研究质量检测。” ——崔允漷
三、教研员专业引领的策略
2.提升专业领导力 学术研究能力基于课程开发能力、专业 指导能力和教育测评能力。 专业指导(教学研究和教研活动指导) 能力: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 课——五课学术研究 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校本研修、教师指 导——教学指导
三、教研员专业引领的策略
2.提升专业领导力 学术研究能力基于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指导能 力和教育测评能力。 教育测评能力:教育测量和评价工具开发(学 科试卷的设计)——教育测量原理、教育评价 原理、标准化试卷设计、真实性评估工具设计。 检查评估、试卷设计分析、综合素质评价—— 试卷编制
一、教研员源自何处,走向何方?
教研员将成为研究员,成为工程师,成 为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中枢 和桥梁。 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将教育教学实践抽象为教育教学理论。 教师→研究→研究员(教研员)
一、教研员源自何处,走向何方?
教研员的专业发展建立在教师专业发展 的基础之上的。 教研员的专业发展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 延伸和深化。 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是专业发展的重构和 创新。
三、教研员专业引领的策略
3.确立“平等中的首席”地位 后现代主义课程代表人物:多尔 教师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 的专制者。 首席地位:领头羊——创新 消解教研员的权威,肯定教研员的权威
欢 迎 批 评 指 正!
谢 谢!
三、教研员专业引领的策略
1.重构“教研”概念 2.提升专业领导力 3.确立“平等中的首席”地位
三、教研员专业引领的策略
1.重构“教研”概念 教育研究、课程研究、教学研究 政策咨询、教育教学研究、课程改革实 验、课程开发、师资培训、考试评价、 教学指导等。 教学指导:应该怎么做(经验层面)→ 为什么这样做(学理层面) 深厚的理论积淀、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研员专业引领的策略
2.提升专业领导力 学术研究能力基于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指导能 力和教育测评能力。 课程开发能力:课程需求评估、课程理念厘清、 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实 施方法确定、课程评估机制开发——教师专业 发展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教材组织、教师培训及管理——组 织教师学习
二、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是指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对校 本教研的介入,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 专业引领是在专业人员的理论指导下的 教学研究及经验提炼的实践活动。 专业引领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有效 途径。
二、教研员专业引领的实践困境
“只有不断提高、不断地培训,才有资格 走下去,走到老师中间。或者才有胆量, 敢于走到老师中间。否则就不敢走到老 师中间。” 1.角色定位不够精确 2.职能彰显不够全面 3.专业发展方向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