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与小》单元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与小》单元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大与小是存在于人、社会和自然界中的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们借助大与小的相对关系,往往来表达人对自然界、对社会、对自身的各种纷繁复杂的认识。
本单元以《大与小》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三篇主体课文围绕一个单元主题,运用不同的体裁,不同的内容,各有侧重地阐明了大业小的辩证关系。
《“扫一室”与“扫天下”》一文以古喻今,明示心存大志必须从小事做起。警示人们: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井底之蛙》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孤陋寡闻、见识短浅却又盲目自大的人。故事根据《庄子.秋水》改写而成,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文理结合的浓厚色彩。《“三颗纽扣”的房子》是一篇意大利童话,用生动的故事深入浅出的讲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爱心虽小,但却能温暖众生。
语文天地“开卷有益”中《少了一个马掌钉》在思想内容上讲了一个因小失大的故事。文章的结尾用顶针的写法对全文作了画龙点睛的总结,严密的逻辑性中大与小的辩证关系昭示得一清二楚。语文天地“日积月累”中词语、句子的积累与感悟,“笔下生花”的编故事,“金钥匙”中提到的如何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中巧妙恰当的引用有寓意的成语,都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综合性学习的氛围,启发学生自然的由关注教材内容中的大与小的关系到关注生活中、学习上的大与小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身边的这样一类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同时也能让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训练既有中心,更有舞台。
二、教学目标:
1、熟练认读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写作过程中语言的简洁,用词的准确,并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3、通过讨论、交流、辩论等方式感受“大与小”之间的辩证关系,感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寓意)。
4、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学会与小组同学共同交流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及要点:
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简洁,用词的准确,感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寓意)
学会提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扫一室”与“扫天下”》的教学要点是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特别含义及复述课文,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井底之蛙》一课的教学要点是让学生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三颗纽扣”的房子》一课的要点是通过默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找出课文的中心句。
四、教学建议:
《“扫一室”与“扫天下”》一课故事虽小,但内涵丰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为后面的理解奠定基础。然后让学生读文后交流感受,在交流讨论中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并通过分析“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含义,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进而理解“扫一室”与“扫天下”的现实意义。最后,引导学生认识“但”字连接的转折句式以及反问句式,为本单元后面的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在学习完《“扫一室”与“扫天下”》后学习本单元“语文天地”中的《少了一个马掌钉》和名言警句,最后以“笔下生花”栏目的第三题“我和陈蕃”为题,结合自身实际写写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感想。课文与“语文天地”中的内容有机整合,实现听说读写同步。
《井底之蛙》一课预习时,可以把学生自己手中的有关资料利用起来,让学生在阅读或讲故事的基础上,把他们熟悉的《坐井观天》的故事简要概述下来,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学习寓言的体会。并以画助读,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描写中,找出青蛙的生活范围,画画这个环境,再比较有关大海的资料,认识到青蛙的孤陋寡闻、盲目自大。在反复朗读青蛙自吹自擂的语句时感受到青蛙的可笑,可悲。感悟这篇寓言的寓意体会青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古文对照读,感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布置搜集其他成语,将学生学习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颗纽扣”的房子》教学时,以学生默读自悟为主。找出概括课文意思的句子,可以演代读,引导学生改变课本剧,揣摩人物性格,演绎剧情。在情境中感悟穷木匠博大、纯朴的爱心,激起学生的共鸣,领悟“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