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部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释义】对于改、扩建工程,设备验收工作应开工作票,可采用新开工作票或在施工工作票增加工作内容,并在“备注栏”注明的方式。如:在“备注栏”注明:增加验收人员:××等××人。
5.1.3具有法人资格的外单位在运行中变电站进行基建、检修、改造施工前,必须向运行部门提交经批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由运行部门对施工单位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办理《变电站安全技术交底单》(见附录F)的具体规定见第6章要求。
冷备用状态:是指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无安全措施,且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有明显断开点或可判断的断开点。
检修状态:是指连接设备的各侧均有明显的断开点或可判断的断开点,需要检修的设备已接地的状态,或该设备与系统彻底隔离,与断开点设备没有物理连接时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设备的保护和自动装置、控制、合闸及信号电源等均应退出。
5.3.4填写第三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a)改建、扩建工作的土建不需运行设备停电者;
b)运输及装卸不需运行设备停电者;
c)生产性建筑设施修缮不需运行设备停电者;
d)在高压场所的照明回路上工作不需运行设备停电者;
e)消防、绿化及维护不需运行设备停电者:
f)其他非电气工作不需运行设备停电者。
【条文补充】外单位人员进站工作不允许无人监督,本单位人员进站工作不允许无人负责。
5.3.6在已投入运行的高压场地改、扩建,电气设备未与运行设备连接且安全距离足够,在进行安装或试验的,办理第二种工作票,已与运行设备连接的,则办理第一种工作票。
【释义】安全距离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求执行!
【释义】设备一次部分与系统没有了任何物理连接,二次部分仍有物理连接,不属于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或一部分带有电压及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二次部分的工作开第二种工作票。如:开关柜已拆除1号站用变10kV侧电缆、400V侧电缆,所变一次部分与系统没有了任何物理连接,但开关柜二次部分仍与系统有物理连接,此时工作开第二种工作票。
3.3设备状态定义
3.3.1一次设备状态
运行状态:是指设备或电气系统带有电压,其功能有效。母线、线路、断路器、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及电压互感器等一次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是指从该设备电源至受电端的电路接通并有相应电压(无论是否带有负荷),且控制电源、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正常投入。
热备用状态:是指该设备已具备运行条件,经一次合闸操作即可转为运行状态的状态。母线、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及线路等电气设备的热备用是指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无安全措施,各侧的断路器全部在断开位置,且至少一组断路器各侧隔离开关处于合上位置,设备继电保护投入,断路器的控制、合闸及信号电源投入。断路器的热备用是指其本身在断开位置、各侧隔离开关在合闸位置,设备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满足带电要求。
5.2.3工作负责人安全责任:
a)负责提出正确完备的工作所需的安全措施;
b)结合实际对工作班人员进行工作前技术及安全措施交底;
c)检查核实已完成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d)按照工作方案进行有效的组织工作;
e)督促、看护本工作班人员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f)检查工作班人员(变动)是否合适和精神状态是否良好。
工作班人员:是指参与该项工作的工作成员。
外单位人员:是指与设备所属单位无直接行政隶属关系,从事非生产运行职责范围内工作的设备、设施维护工作人员或基建施工人员。
【释义】是否属于外单位必须是“无行政隶属关系”、“非生产运行职责范围”两个条件都满足。
双签发:是指外单位人员在变电站(发电厂)办理工作票,工作票已经本单位工作票签发人签发后,由变电站(发电厂)或主管部门的工作票签发人审核签发(即会签)的程序。双签发时变电站(发电厂)或主管部门的工作票签发人也称为工作票会签人。
5.3.5口头或电话命令的工作为:
a)事故抢修、紧急缺陷处理(设备在8h内无法恢复的,则应办理工作票):
【释义】事故处理、事故抢修,其性质为“紧急、迅速、连续”。为便于工作人员掌握,这里特规定如下:事故处理由地调确定,事故抢修由工作班组、许可人、地调共同确定,如意见存在分歧,由生技部决定。事故抢修前,根据工作班组要求所做的安全措施如不满足事故处理条件时,应填用工作票。设备在8h内无法恢复的,则应办理工作票。(8h:从设备停运开始计算。)
【释义】外单位进站工作需要会签,可采用MIS或传真的方式进行会签。
一次设备:是指直接执行电网中发、输、变、配电主要工作任务的设备,包括生产和转换电能的设备、接通或断开电路的开关电器、限制故障电流和防御过电压的电器、接地装置及载流导体。
二次设备:是指为确保电网和一次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完成对一次设备运行测量、监视、控制和保护工作任务的设备总称。
5.3工作票的选用
5.3.1工作负责人根据工作任务、工作地点和工作要求的安全措施等情况选用办理工作票。
5.3.2填用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a)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者;
b)在电气场所工作需要高压设备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者;
c)进行继电保护或测控装置及二次回路等工作时,需将高压设备停电者。
投入或停用、切换、退出:是指使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故障录波装置、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消弧线圈分接头等设备达到指令状态的操作。
取下或投上:是指将熔断器退出或嵌入工作回路的操作。
投上或切除:是指将二次回路的连接片接入或退出工作回路的操作。
插入或拔出:是指将二次插件嵌入或退出工作回路的操作。
悬挂或取下:是指将临时标示牌放置到指定位置或从放置位置移开的操作。
【释义】安全技术交底单是工作票的一部分。
5.1.4有关工作票的执行按工作票流程图(见附录A)进行。
【释义】1、目前,通信管理已纳入公司生产序列管理,进入变电站工作应按正常的工作票流程执行,由变电运行值班员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2、如果信通公司根据信息工作的特殊性出具相关管理规定另行说明,如:信息工作票等,以最新文件为准。
3.2操作常用动词
合上:是指各种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通过人工操作使其由分闸位置转为合闸位置的操作。
断开:是指各种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通过人工操作使其由合闸位置转为分闸位置的操作。
装设地线:是指通过接地短路线使电气设备全部或部分可靠接地的操作。
拆除地线:是指将接地短路线从电气设备上取下并脱离接地的操作。
5.4.8在10kV线路电缆零序电流互感器、电缆头、出线隔离开关和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电压抽取装置(YDR)二次回路上的工作及线路耦合电容器(OY)、电压抽取装置(YDR)、避雷器、阻波器等工作时,对侧线路(及有关支线)应接地。
【释义】在上述地点工作时,在工作票“要求线路对侧接地”栏填写“是”,原则上在架空出线的第一基杆或电缆出线的第一个环网柜接地。由调度部门与线路管辖单位核实此安全措施已落实。
5.2确定工作负责人及工作班人员
5.2.1班组或主管部门依据工作计划或命令,根据具体工作情况确定熟识设备及了解现场情况的人员担任该项工作负责人。
5.2.2确定工作负责人后,应对工作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明确工作任务、工作地点和工作要求的安全措施,必要时应实地观察。并根据工作负责人的要求,确定工作班人员。
b)非高压场所的低压回路上工作。
【释义】除5.3.3及5.3.4外的非高压场所的低压回路工作。
【条文补充】变电站定人、定期绿化维护工作,可不开工作票,但维护人员名单须经管理所书面确认,并对其进行培训,对其工作行为负责。
其他非电气工作,不需运行设备停电的工作,如:抄表、家电维护、安装家具等,可不开工作票,但应有运行人员或留守人员陪同、监护,并不得做与之无关的工作。
3.3.2二次设备状态
运行状态:是指其工作电源投入,出口连接片连接到指令回路的状态。
热备用状态:是指其工作电源投入,出口连接片断开时的状态。
冷备用状态:是指其工作电源退出,出口连接片断开时的状态。
检修状态:是指该设备与系统彻底隔离,与运行设备没有物理连接时的状态。
4总则
本标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工作原则。
本标准可以直接指导现场电气工作标准的制定,有关电气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
配网(农网)的电气工作票及标准由各运行单位参照本标准制定相应标准。
【条文补充】配网(农网),以及在调度室、通信机房、监控中心等非变电站内从事的电气工作,可参照本标准规定执行。
5工作票执行要求
5.1一般规定
5.1.1电气设备上及电气场所的工作分为四类:
5.4工作票安全措施的填写
5.4.1填写工作票应对照接线图或模拟图板,与现场设备的名称和编号相符合,并使用双重编号。
【释义】南方电网公司安生【2004】44号文规定:“现场设备的名称”应使用标准术语,按照现场安健环标示,可以使用现有名称。
5.4.2要用蓝、黑钢笔,圆珠笔填写或计算机打印,一式两份,应正确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如有个别非关键词错、漏需要修改时,应字迹清楚。
【释义】一组电气装置是指在同一变电站内部的同时停送电的、且彼此之间有电气连接的几个电气连接部分。
5.4.6在一个电气连接部分,同时有检修和试验等综合停电工作时,应分别填写工作票。
5.4.7依据DL408—1991、DL409—1991的要求填写工作安全措施,用文字表达未能完全清楚时,应附相应简图并在图中用颜色来区分带电、不带电和接地部分(红色代表带电、蓝色代表不带电、黑色代表接地),以保证实施安全措施时的正确完备。
工作监护人:是指不参与具体工作,负责监督和看护工作成员的工作行为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的责任人员。
值班负责人(值长):是指变电站(发电厂)当值运行的指挥者,掌握变电站(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负责受理工作票,对工作范围内现场安全措施是否满足安全要求负责的人员。
工作许可人:是指变电站(发电厂)当值的运行人员,在值班负责人的指挥下完成各项安全措施,负责办理工作许可、中断、转移和终结手续的人员。
3术语和定义
3.1术语
电气工作票:是指在已经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上及电气场所工作时,明确工作人员、交待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履行工作许可、工作监护、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的书面依据。
工作票签发人:是指确认工作必要性、工作人员安全资质和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的审核签发人员。
工作负责人:是指组织、指挥工作班人员完成本项工作任务的责任人员。
一个电气连接部分:是指电气装置的一个单元中,其中用隔离开关(刀闸)和其他元件截然分开的部分,以及相应的二次部分。
双重命名:按照有关规定确定的电气设备中文名称和编号。
计划工作时间:是指不包括设备停、送电操作及安全措施实施时间的设备检修时间。源自文库
事故抢修:指设备、设施发生事故或出现紧急状况时,为迅速恢复正常运行而将故障或异常的设备、设施进行处理的工作(不含事故后转为检修的工作)。
5.4.3工作票上所列的工作地点,以一个电气连接部分为限。对于同一电压等级、同时停送电且不会触及带电导体的几个电气连接部分范围内的工作,允许填写一张工作票。
5.4.4在几个电气连接部分依次进行不停电的同一类型工作,可以填写一份第二种工作票。
5.4.5若一个电气连接部分或一组电气装置全部停电,则所有不同地点的工作,可以填写一张工作票,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要详细写明。
a)全部停电工作;
b)部分停电工作;
c)不停电工作;
d)临近带电场所工作。
5.1.2在电气设备上及电气场所工作,应填用工作票或按口头或电话命令执行,其方式有下列四种:
a)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见附录B);
b)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见附录C);
c)变电站第三种工作票(见附录D);
d)口头或电话命令。
【释义】对于改、扩建工程,设备启动试运行过程中的“保护改定值、核相、判方向”工作,由于新设备尚未投运,可由现场试运行指挥组下令执行,可不开工作票。但启动试运行方案或附件中要写明各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工作中做好监护。当试运行过程中进行缺陷处理涉及运行设备时,需要办理工作票。
5.3.3填用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a)带电作业和在带电设备外壳上的工作;
b)控制盘和低压配电盘、配电箱上的工作;
c)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通信通道、自动化设备、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上工作,无需将高压设备停电者;
d)转动中的发电机、调相机的励磁回路或高压电动机转子电阻回路上的工作:
e)非当值值班人员用绝缘棒和电压互感器定相或用钳形电流表测量高压回路的电流。
5.1.3具有法人资格的外单位在运行中变电站进行基建、检修、改造施工前,必须向运行部门提交经批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由运行部门对施工单位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办理《变电站安全技术交底单》(见附录F)的具体规定见第6章要求。
冷备用状态:是指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无安全措施,且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有明显断开点或可判断的断开点。
检修状态:是指连接设备的各侧均有明显的断开点或可判断的断开点,需要检修的设备已接地的状态,或该设备与系统彻底隔离,与断开点设备没有物理连接时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设备的保护和自动装置、控制、合闸及信号电源等均应退出。
5.3.4填写第三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a)改建、扩建工作的土建不需运行设备停电者;
b)运输及装卸不需运行设备停电者;
c)生产性建筑设施修缮不需运行设备停电者;
d)在高压场所的照明回路上工作不需运行设备停电者;
e)消防、绿化及维护不需运行设备停电者:
f)其他非电气工作不需运行设备停电者。
【条文补充】外单位人员进站工作不允许无人监督,本单位人员进站工作不允许无人负责。
5.3.6在已投入运行的高压场地改、扩建,电气设备未与运行设备连接且安全距离足够,在进行安装或试验的,办理第二种工作票,已与运行设备连接的,则办理第一种工作票。
【释义】安全距离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求执行!
【释义】设备一次部分与系统没有了任何物理连接,二次部分仍有物理连接,不属于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或一部分带有电压及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二次部分的工作开第二种工作票。如:开关柜已拆除1号站用变10kV侧电缆、400V侧电缆,所变一次部分与系统没有了任何物理连接,但开关柜二次部分仍与系统有物理连接,此时工作开第二种工作票。
3.3设备状态定义
3.3.1一次设备状态
运行状态:是指设备或电气系统带有电压,其功能有效。母线、线路、断路器、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及电压互感器等一次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是指从该设备电源至受电端的电路接通并有相应电压(无论是否带有负荷),且控制电源、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正常投入。
热备用状态:是指该设备已具备运行条件,经一次合闸操作即可转为运行状态的状态。母线、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及线路等电气设备的热备用是指连接该设备的各侧均无安全措施,各侧的断路器全部在断开位置,且至少一组断路器各侧隔离开关处于合上位置,设备继电保护投入,断路器的控制、合闸及信号电源投入。断路器的热备用是指其本身在断开位置、各侧隔离开关在合闸位置,设备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满足带电要求。
5.2.3工作负责人安全责任:
a)负责提出正确完备的工作所需的安全措施;
b)结合实际对工作班人员进行工作前技术及安全措施交底;
c)检查核实已完成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工作要求;
d)按照工作方案进行有效的组织工作;
e)督促、看护本工作班人员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f)检查工作班人员(变动)是否合适和精神状态是否良好。
工作班人员:是指参与该项工作的工作成员。
外单位人员:是指与设备所属单位无直接行政隶属关系,从事非生产运行职责范围内工作的设备、设施维护工作人员或基建施工人员。
【释义】是否属于外单位必须是“无行政隶属关系”、“非生产运行职责范围”两个条件都满足。
双签发:是指外单位人员在变电站(发电厂)办理工作票,工作票已经本单位工作票签发人签发后,由变电站(发电厂)或主管部门的工作票签发人审核签发(即会签)的程序。双签发时变电站(发电厂)或主管部门的工作票签发人也称为工作票会签人。
5.3.5口头或电话命令的工作为:
a)事故抢修、紧急缺陷处理(设备在8h内无法恢复的,则应办理工作票):
【释义】事故处理、事故抢修,其性质为“紧急、迅速、连续”。为便于工作人员掌握,这里特规定如下:事故处理由地调确定,事故抢修由工作班组、许可人、地调共同确定,如意见存在分歧,由生技部决定。事故抢修前,根据工作班组要求所做的安全措施如不满足事故处理条件时,应填用工作票。设备在8h内无法恢复的,则应办理工作票。(8h:从设备停运开始计算。)
【释义】外单位进站工作需要会签,可采用MIS或传真的方式进行会签。
一次设备:是指直接执行电网中发、输、变、配电主要工作任务的设备,包括生产和转换电能的设备、接通或断开电路的开关电器、限制故障电流和防御过电压的电器、接地装置及载流导体。
二次设备:是指为确保电网和一次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完成对一次设备运行测量、监视、控制和保护工作任务的设备总称。
5.3工作票的选用
5.3.1工作负责人根据工作任务、工作地点和工作要求的安全措施等情况选用办理工作票。
5.3.2填用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a)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者;
b)在电气场所工作需要高压设备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者;
c)进行继电保护或测控装置及二次回路等工作时,需将高压设备停电者。
投入或停用、切换、退出:是指使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故障录波装置、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头、消弧线圈分接头等设备达到指令状态的操作。
取下或投上:是指将熔断器退出或嵌入工作回路的操作。
投上或切除:是指将二次回路的连接片接入或退出工作回路的操作。
插入或拔出:是指将二次插件嵌入或退出工作回路的操作。
悬挂或取下:是指将临时标示牌放置到指定位置或从放置位置移开的操作。
【释义】安全技术交底单是工作票的一部分。
5.1.4有关工作票的执行按工作票流程图(见附录A)进行。
【释义】1、目前,通信管理已纳入公司生产序列管理,进入变电站工作应按正常的工作票流程执行,由变电运行值班员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2、如果信通公司根据信息工作的特殊性出具相关管理规定另行说明,如:信息工作票等,以最新文件为准。
3.2操作常用动词
合上:是指各种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通过人工操作使其由分闸位置转为合闸位置的操作。
断开:是指各种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通过人工操作使其由合闸位置转为分闸位置的操作。
装设地线:是指通过接地短路线使电气设备全部或部分可靠接地的操作。
拆除地线:是指将接地短路线从电气设备上取下并脱离接地的操作。
5.4.8在10kV线路电缆零序电流互感器、电缆头、出线隔离开关和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电压抽取装置(YDR)二次回路上的工作及线路耦合电容器(OY)、电压抽取装置(YDR)、避雷器、阻波器等工作时,对侧线路(及有关支线)应接地。
【释义】在上述地点工作时,在工作票“要求线路对侧接地”栏填写“是”,原则上在架空出线的第一基杆或电缆出线的第一个环网柜接地。由调度部门与线路管辖单位核实此安全措施已落实。
5.2确定工作负责人及工作班人员
5.2.1班组或主管部门依据工作计划或命令,根据具体工作情况确定熟识设备及了解现场情况的人员担任该项工作负责人。
5.2.2确定工作负责人后,应对工作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明确工作任务、工作地点和工作要求的安全措施,必要时应实地观察。并根据工作负责人的要求,确定工作班人员。
b)非高压场所的低压回路上工作。
【释义】除5.3.3及5.3.4外的非高压场所的低压回路工作。
【条文补充】变电站定人、定期绿化维护工作,可不开工作票,但维护人员名单须经管理所书面确认,并对其进行培训,对其工作行为负责。
其他非电气工作,不需运行设备停电的工作,如:抄表、家电维护、安装家具等,可不开工作票,但应有运行人员或留守人员陪同、监护,并不得做与之无关的工作。
3.3.2二次设备状态
运行状态:是指其工作电源投入,出口连接片连接到指令回路的状态。
热备用状态:是指其工作电源投入,出口连接片断开时的状态。
冷备用状态:是指其工作电源退出,出口连接片断开时的状态。
检修状态:是指该设备与系统彻底隔离,与运行设备没有物理连接时的状态。
4总则
本标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工作原则。
本标准可以直接指导现场电气工作标准的制定,有关电气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
配网(农网)的电气工作票及标准由各运行单位参照本标准制定相应标准。
【条文补充】配网(农网),以及在调度室、通信机房、监控中心等非变电站内从事的电气工作,可参照本标准规定执行。
5工作票执行要求
5.1一般规定
5.1.1电气设备上及电气场所的工作分为四类:
5.4工作票安全措施的填写
5.4.1填写工作票应对照接线图或模拟图板,与现场设备的名称和编号相符合,并使用双重编号。
【释义】南方电网公司安生【2004】44号文规定:“现场设备的名称”应使用标准术语,按照现场安健环标示,可以使用现有名称。
5.4.2要用蓝、黑钢笔,圆珠笔填写或计算机打印,一式两份,应正确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如有个别非关键词错、漏需要修改时,应字迹清楚。
【释义】一组电气装置是指在同一变电站内部的同时停送电的、且彼此之间有电气连接的几个电气连接部分。
5.4.6在一个电气连接部分,同时有检修和试验等综合停电工作时,应分别填写工作票。
5.4.7依据DL408—1991、DL409—1991的要求填写工作安全措施,用文字表达未能完全清楚时,应附相应简图并在图中用颜色来区分带电、不带电和接地部分(红色代表带电、蓝色代表不带电、黑色代表接地),以保证实施安全措施时的正确完备。
工作监护人:是指不参与具体工作,负责监督和看护工作成员的工作行为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的责任人员。
值班负责人(值长):是指变电站(发电厂)当值运行的指挥者,掌握变电站(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负责受理工作票,对工作范围内现场安全措施是否满足安全要求负责的人员。
工作许可人:是指变电站(发电厂)当值的运行人员,在值班负责人的指挥下完成各项安全措施,负责办理工作许可、中断、转移和终结手续的人员。
3术语和定义
3.1术语
电气工作票:是指在已经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上及电气场所工作时,明确工作人员、交待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履行工作许可、工作监护、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的书面依据。
工作票签发人:是指确认工作必要性、工作人员安全资质和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的审核签发人员。
工作负责人:是指组织、指挥工作班人员完成本项工作任务的责任人员。
一个电气连接部分:是指电气装置的一个单元中,其中用隔离开关(刀闸)和其他元件截然分开的部分,以及相应的二次部分。
双重命名:按照有关规定确定的电气设备中文名称和编号。
计划工作时间:是指不包括设备停、送电操作及安全措施实施时间的设备检修时间。源自文库
事故抢修:指设备、设施发生事故或出现紧急状况时,为迅速恢复正常运行而将故障或异常的设备、设施进行处理的工作(不含事故后转为检修的工作)。
5.4.3工作票上所列的工作地点,以一个电气连接部分为限。对于同一电压等级、同时停送电且不会触及带电导体的几个电气连接部分范围内的工作,允许填写一张工作票。
5.4.4在几个电气连接部分依次进行不停电的同一类型工作,可以填写一份第二种工作票。
5.4.5若一个电气连接部分或一组电气装置全部停电,则所有不同地点的工作,可以填写一张工作票,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要详细写明。
a)全部停电工作;
b)部分停电工作;
c)不停电工作;
d)临近带电场所工作。
5.1.2在电气设备上及电气场所工作,应填用工作票或按口头或电话命令执行,其方式有下列四种:
a)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见附录B);
b)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见附录C);
c)变电站第三种工作票(见附录D);
d)口头或电话命令。
【释义】对于改、扩建工程,设备启动试运行过程中的“保护改定值、核相、判方向”工作,由于新设备尚未投运,可由现场试运行指挥组下令执行,可不开工作票。但启动试运行方案或附件中要写明各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工作中做好监护。当试运行过程中进行缺陷处理涉及运行设备时,需要办理工作票。
5.3.3填用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a)带电作业和在带电设备外壳上的工作;
b)控制盘和低压配电盘、配电箱上的工作;
c)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通信通道、自动化设备、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上工作,无需将高压设备停电者;
d)转动中的发电机、调相机的励磁回路或高压电动机转子电阻回路上的工作:
e)非当值值班人员用绝缘棒和电压互感器定相或用钳形电流表测量高压回路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