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威王纳谏——导学提纲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臧克家在《纳谏与止谤》一文中说: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
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
帝王自以为是“天之骄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
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一切。
能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的,历史上并不多见。
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
也有少数聪明一点的,为了坐稳江山,笼络人心,也能从谏如流。
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历史上称为太平盛世。
像唐太宗与魏征,就是一例。
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数邹忌与齐威王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
[资料助读]
1、《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
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
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
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战国策》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不愧史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解题: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
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
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
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
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
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
“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掌握重点词语和文言句式。
1、给加点字注音并释词。
邹.忌()纳谏
..()朝.服()昳.丽()窥.镜()孰.美()蔽.()谤.讥()间.进()暮寝.()期.年()旦.日()门庭若市()弗.如远甚()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释义:
(1)朝服
..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早晨;服,名词作动词,穿好)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3、通假字:八尺有.余(又);孰.视之(熟);受.上赏(授)
4、辨析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
..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
(2)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
(古义:国君旁边的近臣;今义:左和右两方面)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委婉劝说;今义:讽刺,讥讽)
(4)能谤讥
..于市朝(古义:公开指出;今义:诬蔑讥讽)
5、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二)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说说邹忌讽喻齐王的到底是什么?
明确:讽喻齐王要广开言路,听取意见,清明政治。
2、理清文章结构,概述文章内容。
明确:理清文脉:比美反思(讽谏依据)———巧谏齐王(讽谏内容)———纳谏强国(讽谏结果)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一)再读课文,读准句段,理解文意。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1)此段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语气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爱恋之情;其妾畏惧拘谨之情;其客的阿谀奉承之情都要读出来。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三个问句,一问其
妻,二问其妾,三问其客。
要读出邹忌窥镜后的自得又不自信。
(3)“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读出融融的爱恋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妾之答,要读出怯怯的拘谨之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读出阿谀奉承之情。
思考讨论:
1、此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邹忌与徐公比美。
(邹忌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以及邹忌的思悟。
——这是进谏的依据。
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
)
2、在妻、妾、客的三答中,邹忌领悟到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明确:“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此道理为讽谏齐王埋下了伏笔。
第二自然段
诵读指导:(1)本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王。
读来要娓娓动听,如与人细语叙家常。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一一相对应,两两相比。
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节奏感很强,读时要注意。
(3)“今齐/地/方千里”中的“地”是“土地”,方是“方圆”,因此在“今齐”之后一大停顿后,“地”“方”之间作小停顿。
思考讨论: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此段大意。
明确:邹忌以切身体验通过三比讽劝齐王。
(这是进谏的内容。
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
)
2、此段运用了怎样的说理方法?
明确: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
第三自然段
诵读指导:(1)“善”要读出齐威王的心悦诚服。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句中“此所谓”后要略作停顿。
思考讨论:
1、第三自然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写齐王纳谏的三赏,悬赏求谏之后的三变,及取得的成果(即“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这是纳谏的举措及结果。
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
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
小结:本文从邹忌于徐公比美入手写起,依次叙述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
进谏缘起于邹忌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
妻、妾、客异口同声的赞美,使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为何“受蔽”的道理。
进谏的内容则是邹忌因小见大,缘事及理,自容貌之微,推及朝廷大事,三比使齐威王听后连连叫好。
而进谏的结果则是齐威王欣然接受邹忌的劝告,下令三赏进谏的臣民,齐国也因此三变,威名大振。
(二)三读课文,鉴赏品味
1、邹忌的进谏是否成功了?何以见得?
明确:成功了。
从文中“善”和文章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中可以看出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2、邹忌是如何劝说齐威王纳谏的?
明确:邹忌以容貌之微推及朝廷大事,以“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相比,使齐威王欣然接受讽谏。
3、邹忌进谏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看准当时的政治需要,有极强的针对性。
如:“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可以看当时齐王的确深受蒙蔽。
(2)善于揣摩国君心理,使国君乐于接受。
如:先夸奖齐国的强大,把所有的错误归结为众人的“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而不说是国君的过错。
(3)运用委婉的说法。
如:他用比美这件很具体的生活小事来说明了齐威王需要纳谏这个抽象的道理,使齐王愉快的接受了他的意见,象这种用具体的事实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的说理方法就叫做“设喻说理”。
这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也用过。
4、你如何看待邹忌和齐威王二人?
(1)邹忌:①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关心国事,有远见卓识;②实事求是,有自知之明,缘事及理;③忠于职守,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勇于进谏。
(2)齐威王:从他接受邹忌的讽谏,从他的“三赏”(按批评者勇气的大小给予奖赏)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明君,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闻过则改,明智果断;从谏如流,兴利除蔽……
5、结合历史上进谏的故事和当今社会,你从中得到一个什么启示?
(提示:讲历史上劝谏成功和失败的事例,可以从不同方面畅谈自己的启示。
)
明确:(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2)作为领导,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
(3)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
6、一部《战国策》,非文非史,亦文亦史,写实与虚构相兼,本文能最典型地体现《战国策》的这一特色。
请概述本文的特色:
明确:
(1)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法”(即三叠排比)的结构样式:三问、三答——三比——三赏、三变(即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见威王的三比;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纳谏后齐国的三变),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
(2)本文虚实结合。
实写家里故事,虚写朝廷之事。
其中“无可进者”“战胜于朝廷”等都是夸张,与史实不服。
[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缘起三问
三答
邹忌进谏内容三比
结果三赏
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