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著名的随笔。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也就是“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是杂文和随笔。按照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这种划分法,整套教材现代文部分有两个单元是属于论述类的,其中之一就是这里的杂文和随笔单元。这个单元的杂文和随笔侧重于思考和领悟,其中鲁迅的《拿来主义》是杂文,另外三课属于随笔。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人生等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高中生虽然开始对论述类、哲理类文章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此时也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但他们阅读思想性强的作品暂时还有困难,阅读这种类型的作品的习惯还没有形成。所以,这篇文章通过要求学生潜心阅读、精研细思典范文本和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练习,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好的体现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首次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它所阐述的是一个人从刚出生到长大成人这段时间里“爱”的能力的获得与发展,其中着重讲了父爱、母爱的不同特质以及它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意义与影响,这个主题对于高中生来说很新鲜,对于正在走向成熟的他们来说,思考这个问题也是很吸引人的,有价值的。此外,这篇文章阐述问题不枝不蔓,逻辑线索清晰,是培养学生阅读论述类文章能力的很好范例。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及其依据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根据这些要求,我设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知道一些关于随笔、杂文的文体知识初步掌握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

通过分析文章初步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知道作者弗罗姆及其著作《爱的艺术》;体验与纯粹的文学写作的区别。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引导学生注意理清文章的思路,提炼和概括文章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筛选信息知道人在不同的阶段对爱的要求

通过比较法从理性的高度认识父爱、母爱的本质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通过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

通过了解课文中关于人的健康而成熟的灵魂有意识的不断完善自己。

通过对父爱和母爱的本质认识及对幼稚的爱和成熟的爱的认识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三)说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其依据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地位。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品味关键句,进而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2.通过分析文章知道人在不同阶段对爱的要求。

3.通过比较法从哲学高度和从理论上来分析父爱、母爱,知道人的健康而成熟的灵魂的

内涵。

4.通过了解作者的西方思维方式和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及成熟的爱和幼稚的爱的区别把对爱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

二、说教学教法

新课程理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基于此,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这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

1、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

2、交往原则: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小组合作互动,加强课堂交流。

3、开放原则:通过拓展迁移,拓宽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以下学法:

1.勾画圈点法:在浏览课文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关键句子,通过关键句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探究交流。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形成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爱别人。

3.师生共创,设立情境。父爱、母爱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孩子都是在父爱与母爱的笼罩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细节里搜集父母之爱的小事。

4、拓展课堂,结合《诗经》、《论语》中有关“孝论”的阅读,开展“怎样爱父母”的研究性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三维目标和新课程理念,我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主要遵循“生活——文本——生活”的思路进行,设置了四个主要环节。

第一环节是导入新课,留下悬念。

以我们熟识的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引出和课文相关的主题,“父爱与母爱”,设置问题,并简单介绍作者。

第二环节是走入文本,整体把握。

主要根据思维由易及难,由感性向理性的发展走向而定。分为两大块:

(一)整体感知。

分析文章结构,看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里,我将看似复杂的问题以简单化,通过题目的解读和分析,并且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文章脉络的把握,准确而又迅速地掌握作者写作思路并引出了三个对象“母亲、父亲、孩子”。

(二)细节探究。

主要侧重于前面三者的关系问题,以及由此延伸的问题。这个阶段,我主要采用方法是:提出一系列问题,给学生搭知识台阶,引学生思维上路。我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

1、人在生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爱的感受如何,有什么特征?

2、父爱与母爱有和本质区别?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3、父爱与母爱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联系实际对作者的看法做评价。

4、根据上下文回答父爱与母爱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5、爱的对象发展达到综合,就会促进爱的成熟。那么成熟的爱究竟是一种怎样的

爱?它和不成熟的爱有着怎样的区别?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以上这些问题的设置看似简单,实则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步步蓄势、水到渠成。可以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这一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通过问题的探究和比较阅读,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经过独立思考或共同讨论,得出每一问题的准确答案,到此我们教学重点难点也一一被攻破了。并且,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将教学过程顺利地引进了下一个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