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网络连通性测试及IP地址与物理地址相关实验

实验一 网络连通性测试及IP地址与物理地址相关实验
实验一 网络连通性测试及IP地址与物理地址相关实验

实验一:查阅本机IP地址和物理地址与网络PING命令实现Ⅰ. 实验目标:

1、查阅本机IP地址和物理地址;

2、实现网络主机连通性测试PING用户模式命令;

3、认识物理地址和IP地址的概念、区别与联系。Ⅱ. 实验环境:

WINDOWS XP,锐捷网络实验室

Ⅲ. 基本内容:

1、查阅本机物理地址和IP地址

2、实现分组网间探测PING命令

3、上网查找物理地址和IP地址的概念,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Ⅴ. 实验原理:物理层及TCP/IP协议

Ⅵ. 实验设备:

Internet, 校园网,计算机。

Ⅵ. 实施步骤:

一、实验导读

1、利用Ipconfig工具可以查看和修改网络中的TCP/IP协议的有关配置,如IP 地址、网关、子网掩码等。这个工具在Windows 95/98/Me 中都能使用,功能基本相同,只是Ipconfig 是以DOS的字符形式显示的,而Winipcfg 则采用图形界面显示的。

注意:在Windows NT/2000/XP 中只有运行于DOS 方

式下的Ipconfig 工具。

2、使用Ping工具进行连通性测试:

Ping 是网络中使用最频繁的小工具,主要用于测定网

络的连通性。

Ping 程序使用ICMP协议简单地发送一个网络包并请

求应答,接收请求的目的主机再次使用ICMP发回同其接收

的数据一样的数据,于是Ping 便可对每一个包的发送和接

收报告往返时间,并报告无响应包的百分比,这在确定网络

是否正确连接,以及网络连接的状况(包丢失率)十分有用。

Ping 是Windows集成的TCP/IP应用程序之一,可在“开始”里的“运行”中直接执行。

二、查阅本机物理地址和IP地址步骤:

1、鼠标指向“开始”→点击“运行”

2、在“打开(O)”框中键入“cmd”→点击“确定”进入DOS页

面显示:如提示符“C:\WINDOWS\system32\cmd.exe”

或者提示符“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等(不同机器可能会有所不同)

3、在提示符后键入“ipconfig/all回车”

三、PING (P acket I nter N et G roper)命令实现

㈠PING命令功能

1、PING 用来测试两个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2、PING 使用了ICMP回送请求与回送回答报文。

3、PING 是应用层直接使用网络层ICMP的例子,它没

有通过运输层的TCP 或UDP。

㈡PING命令的应用举例

1、鼠标指向“开始”→点击“运行”

2、在“打开(O)”框中键入“cmd”→点击“确定”进入DOS页

面显示:如提示符“C:\WINDOWS\system32\cmd.exe”

或者提示符“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等(不同机器可能会有所不同)

3、在提示符后键入ping ……(地址)

例如:p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3436691.html,

四、上网查找物理地址和IP地址的概念,找出它们的区别

与联系,并撰写300字以内的关于物理地址和IP地址的概

念、区别与联系的短文另纸附录在实验一的实验报告后。

Ⅶ. 撰写实验报告,

附1:ping命令详解

要测试网络主机间的连通性,可以执行用户模式命令

ping。

ping [address] [ length length ] [ntimes ntimes] [timeout timeout]

ping命令还可以使用扩展功能,见示例。

【参数说明】

address 目的主机或地址

ntimes 要发送的ping报文个数,默认为5个。

length ping报文大小,默认为100字节。

Timeout 超时间隔,默认为2秒。

【命令模式】

特权或普通用户模式。

【使用指南】

ping命令将5个长度为100Byte的数据包发送到指定的IP地址,在指定的时间(缺省为2秒)内,如果有应答,则显示一个‘!’,如果没有应答,则显示一个‘.’。

要指定中断ping,请同时按下组合键Ctrl+C。

下表是ping应答的标识说明:

【举例】

1、下面示例是一个ping命令运行情况:

Red-Giant#ping 100.100.100.171 length 1000 ntimes 100 timeout 4

Sending 100, 1000-byte ICMP Echoes to

100.100.100.171, timeout is 4 seconds:

< press Ctrl+C to break >

!!!!!!!!!!!!!!!!!!!!!!!!!!!!!!!!!!!!!!!!!!!!!!!!!!!!!!!!!!!!!!!!!!!!!!!!!!!!!!!!!! !!!!!!!!!!!!!!!!!!

Success rate (100/100)

2、Ping扩展功能示例:

Red-Giant#ping Protocol [ip]: Target IP address:

10.10.10.1 Repeat count [5]: Datagram size [100]: Timeout in seconds [2]: Extended commands [n]: y Source address:10.10.10.2 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es to 10.10.10.1, timeout is 2 seconds: < press Ctrl+C to

break > !!!!! 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1/1/1 ms Red-Giant#

附2:实验安排信息:

一:本次实验时间安排

二:实验时间总体安排一览表:

IP地址分类及子网掩码详解

IP地址分类及子网掩码详解 一、IP地址分类 1、分类 IP地址就是给每一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一个唯一的32bit 地址(标识符)。IP地址的结构使我们可以Internet上很方便地进行寻址,这就是:先按IP地址中的网络号码 net-id 把网络找到,再按主机号码 host-id 把主机找到。所以IP地址并不只是一个计算机的号码,而是指出了连接到某个网络上的某个计算机。IP地址由美国国防数据网DDN 的网络信息中心NIC进行分配。按照国际规定,IP地址可分为A、B、C、D、E五类,具体划分如下: 其中A、B、C类地址由net-id (网络号)与 host-id(主机号)字段组成,是国际互联网上公共分配的地址,每一种类别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占用的位数见下图所示: 一个IP 地址可以很容易地从其第一个十进制数字上识别出来,是属于那一个类别,各类别分别有一定的数值范围,如下表所示:

D、E类IP地址组成不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D类地址是一种组播地址,主要是留给Internet体系结构委员会IAB(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使用。E类地址保留在今后使用。 下面详细介绍各类地址: A类地址:由1个字节的网络号和3个字节的主机号组成,默认子网掩码255.0.0.0,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0-127。其中0.0.0.0 保留且表示任意IP地址,127.0.0.0保留用户测试回环用,实际可用的网络号126个(2的7次方-2),从1.0.0.0 到126.0.0.0,每个网络可容纳16777216个主机(2的24次方)。 B类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号和2个字节的主机号组成,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1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128-191。其中保留128.0.0.0全“0”网络号和191.255.0.0全“1”网络号,实际可用的网络号16382个(2的14次方-2),从128.1.0.0 到191.254.0.0,每个网络可容纳65536个主机(2的16次方)。 C类地址:由3个字节的网络号和1个字节的主机号组成,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11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192-223。其中保留192.0.0.0全“0”网络号和223.255.255.0全“1”网络号,实际可用的网络号2097150个(2的21次方-2),从192.0.1.0 到223.255.254.0,每个网络可容纳256个主机(2的8次方)。 D类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111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224-239。可用的地址范围从224.0.0.0 到239.255.255.255。该地址为专门保留地址,并不指向特定网络,用于多点广播,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标识该组计算机共享同一协议族。 E类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为“11110”,第一个八位位组值的范围从240-255。可用的地址范围从240.0.0.0 到240.255.255.254,为将来使用保留。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姓名:杨瑞春 班级:自动化86 学号:08045009

实验一:网络命令操作与网络协议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网络基本命令的操作与功能。 2.熟练使用网络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分析应用协议。 二.实验步骤: 1. ping tracert netstat ipconfig telnet netcat Arp route nslookup Ssh 2.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的主要功能:设置流量过滤条件,分析网络数据包, 流重组功能,协议分析。 三.实验任务: 1.跟踪某一网站如google的路由路径 2.查看本机的MAC地址,ip地址 输入ipconfig /all 找见本地连接. Description . . .. . : SiS 900-Based PCI Fast Ethernet Adapte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DHCP Enabled. . .. . : No IP Address. . . .. . : 192.168.1.5 Subnet Mask . . .. . :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DNS Servers . . .. . : 61.128.128.67 192.168.1.1

Default Gateway .. . : 192.168.1.1 这项是网关.也就是路由器IP Physical Address.. . : 00-13-8F-07-3A-57 这项就是MAC地址了.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 IP地址的概念 1.IP地址组成 IP地址源于Internet,是一种层次结构的地址,适合于众多的互联网。Internet中每一台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且这个IP地址必须是全网唯一的。一个IP地址标识一个网络和与此网络相连的一台主机。IP地址由4个字节32位二进制数组成,使用点分十进制数表示。4个字节的IP地址分为两个层次部分:网络号(Network ID)和主机号(Host ID),如202.93.120.44。 在网络寻址时只需要网络号,从网络中经过多个网络(网关)最终到达目的网络,用网络号即能判断是否到达目的网络,与主机号无关,主机号用于在目的网络中区分某台主机。 一个基本的地址分配原则:要为同一网络的所有主机分配相同的网络标识号,同一网络内不同主机必须分配不同的主机标识号(主机号)以区分主机。不同网络内的每台主机必须有不同的网络标识号。 要使自己的主机加入Internet,为了避免IP地址与其他网络相冲突,必须向Internet NIC (网络信息中心)获得IP地址和域名。 2.IP地址的类别 因特网标准定义了五种类型的IP地址。三种基本种类是A类、B类和C类。如表1-1所示: 种类IP地址网络ID 主机ID A W.X.Y.Z W X.Y.Z B W.X.Y.Z W.X Y.Z C W.X.Y.Z W.X.Y Z 表1-1 IP地址的八位组 图1-1显示了根据地址种类划分网络ID和主机ID的情况。A类网络地址为主机ID分配了24位,为网络设备提供了更多可用的主机ID;B类网络地址提供的网络ID数与每个网络ID 的主机ID数目是一样的,使管理员能够配置大量的网络,但每个网络允许拥有较少的主机数;C类网络地址提供的网络ID较多,但允许每个网络ID拥有的主机数目很少。 (1)A类地址:一个字节的网络地址,最高位为0,允许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中用3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能够容纳多达16 777 214个主机ID。其格式如表1-2所示。使用A 类地址时可分配的网络ID范围是:1.X.Y.Z~126.X.Y.Z。A类地址适合大型网络。 网络ID 主机ID 0 8 16 24 32 表1-2 A类地址格式

测试网络连接的连通性

故障现象 当计算机都无法接入Internet,从文档中查找到用户的IP地址后,试着Ping了几台,发现全部连接超时。然后,又Ping了一下图书馆楼的中心交换机却又很正常。 电子阅览室使用CISCO Catalyst 2950T-24-SMI作为集线设备:并通过一条双绞线与图书馆楼的中心交换机CISCO Catalyst 3550-48-EMI连接。既然机房内所有用户都无法连接。那么首先怀疑可能是级联电缆问题或级联端同的问题。于是,先到图书馆网管中心的机柜内查看了一下该级联端口的LED指示灯,没有发现明显异常。到电子阅览室机房厉。检查了几台计算机,发现不仅无法接入局域网络和Internet,甚至彼此之间都无法Ping通,也无法通过查找的方式找到对方。 诊断过程 数量如此众多的计算机网卡不可能同时损坏,因此,初步判断故障可能出在交换机、级联电缆和交换机端口上。于是,首先使用双绞线测试仪检测了网线的连通性,没有发现问题。将级联电缆插到Catalyst 3550交换机上的另一个端口,后来又插到另一台交换机上,故障仍没有得到解决。再看Catalyst2950T交换机的指示灯,凡是插有网线的端口,指示灯都亮,似乎没有什么问题。百般无奈之工,只能采用维修计算机时常用的方法置换法,用另一个备用的交换机替换了Catalyst 2950T。然而,几分钟之后,计算机又无法访问Internet了,他们之间的通讯也断了。看来,问题并非出在Catalyst 2950T交换机上!既然不是交换机的原因,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该网段内计算机在几分钟内就失去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呢?原因只能是一个,那就是广播风暴,由网卡损坏而引起的广播风暴! 关掉Catalyst 2950T的电源,然后,坐到每一台计算机前,使用Ping127.0.0.1对Internet 机房内的所有计算机逐一进行测试。当发现有网卡故障的计算机后,将其所连接的网线拔掉,再次打开交换机电源,网络终于恢复正常了。接下来的事情当然就是为计算机更换一块新的网卡了,这样就解决了问题。 排除心得 为什么图书馆楼内的其他计算机没有受到影响呢?既然都连接到同一台Catalyst 3550-EMI上,那么,所有图书馆楼内的计算机都应当发生连接故障才对呀。而交换机作为二层设备,所有与之连接的计算机都处于同一个广播域内:都应当遭受厂播风暴才是,非常有道理,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为了提高通信效率,有效地避免学生对学校一些重要部分的攻击,保护敏感数据,我们划分了大量的VLAN,几乎每个学生机房都是一个VLAN。由于VLAN之间的通讯必须借助于第三层设备,在VLAN之间根本无法进行广播,所以,广播风暴就会被限制在一个机房(VALN)内。由此可见,在局域网络中,适当地划分VLAN,不仅有利于提高网络的通讯效率和网络安全,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稳定性,使一台或几台设备的损坏,不致影响到整个网络的正常通信。 另外,CISCO交换机提供了各种提示灯,当发生网络故障时,只要认真观察一下指示灯就能大致判断发生故障的原因了。只是当时疏忽了这一点,所以,在排除故障时走了一些弯路。

网络连通性的测试

网络连通性的测试 [实验名称]网络连通性的测试 [实验目的] 1. 熟悉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 2. 掌握Ping等命令的使用。 3. 掌握如何使用Ping命令验证目标主机的连通性。 4. 掌握常用的TCP/IP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相关知识] 在网络故障中,最常见的故障就是网络的连通性的故障,通过对网络连通性的分析,从故障出发,运用网络诊断工具,就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网络的故障点,排除故障,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ping命令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连通性测试命令。ping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向远程计算机通过ICMP协议发送特定的数据包然后等待回应并接收返回的数据包,对每个接收的数据包均根据传输的消息进行验证以校验与远程计算机或本地计算机的连接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检测顺序,必须遵守的规则是由近到远的检测顺序,否则会出现网络问题的错误定位。当某一步连通检测出障碍,则定位出网络连通的故障点所在,从而给网络管理员解决连通故障带来方便。 利用ping命令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查的前提条件是,本网的交换机、路由器和本网中的计算机不能禁止ping 命令的使用ping出和ping入。 [实验步骤] 步骤1. 进入windows命令输入框:点击开始菜单→运行→输入cmd,然后回车:

步骤2. 在出现的windows命令输入中输入ipconfig/all命令查看主机的网络参数见下图 通过此操作,我们可以了解所操作机器的各项参数: 主机名称:b15 物理地址:00-19-21-27-C9-5A 网络地址:192.168.1.44 本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1.254 步骤3. 测试本机TCP/IP协议安装配置是否正确,即ping 127.0.0.1 测试结果见下图: 127.0.0.1是本地回绕地址。由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ms TTL=128 packets: sent=4 Received=4 Lost=0 表明本机TCP/IP协议运行正常。我们然后进入下一个步骤继续诊断。 步骤4. Ping本机IP检查本机的网卡是否正常。→ping 192.168.1.44

IP地址子网掩码与运算

2011-06-07 0:57 过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与运算计算相关地址 知道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后可以算出: 1、网络地址 2、广播地址 3、地址范围 4、本网有几台主机 例1:下面例子IP地址为192·168·100·5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主机数。 一)分步骤计算 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虚线前为网络地址,虚线后为主机地址 2)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结果是网络地址 3)将上面的网络地址中的网络地址部分不变,主机地址变为全1,结果就是广播地址。

4)地址范围就是含在本网段内的所有主机 网络地址+1即为第一个主机地址,广播地址-1即为最后一个主机地址,由此可以看出 地址范围是:网络地址+1 至广播地址-1 本例的网络范围是:192·168·100·1 至192·168·100·254也就是说下面的地址都是一个网段的。 192·168·100·1、192·168·100·2 。。。192·168·100·20 。。。192·168·100·111 。。。192·168·100·254 5)主机的数量 主机的数量=2二进制的主机位数-2 减2是因为主机不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本例二进制的主机位数是8位。 主机的数量=28-2=254 二)总体计算 我们把上边的例子合起来计算一下过程如下: 例2:IP地址为128·36·199·3 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主机数。 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虚线前为网络地址,虚线后为主机地

联调测试方案

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联调测试方案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

模板版本变更记录(EPG更新模板时填写): 工件版本变更记录(工件作者或修改者更新工件时填写):

目录 1 编写目的 (3) 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 2.1术语、定义 (3) 2.2缩略语 (3) 3 适用范围及预期读者 (3) 4 联调测试概述 (3) 4.1 联调测试定义 (3) 4.2 联调测试范围 (4) 4.2.1 连通性测试 (4) 4.2.2 功能性测试 (5) 5 联调测试流程及操作 (5) 5.1 联调测试总体流程 (5) 5.1.1 联调测试相关方及角色 (5) 5.1.2 联调测试阶段划分 (6) 5.1.3 联调测试总体流程图 (6) 5.2 联调测试各阶段详细介绍 (7) 5.2.1 联调测试申请阶段 (7) 5.2.2 联调测试环境准备阶段 (8) 5.2.3 联调测试测试设计阶段 (10) 5.2.4 联调测试应用设置阶段 (12) 5.2.5 联调测试测试执行阶段 (13) 5.2.6 联调测试测试评估阶段 (15) 6 联调测试质量保证 (15) 6.1 联调测试风险管理 (15) 6.1.1 风险管理流程示意图 (15) 6.1.2 风险管理流程说明 (16) 6.1.3 风险管理机制及操作指南 (19) 6.2 联调测试问题处理 (19) 6.2.1 问题处理流程示意图 (19) 6.2.2 问题处理流程说明 (19) 6.3 联调测试协调管理 (20) 6.3.1 协调管理流程示意图 (20) 6.3.2 相关文档模板 (21) 6.4 联调测试沟通管理 (21) 6.4.1 信息知会规则 (21) 6.4.2 专家会审规则 (22) 6.4.3 同行评审规则 (22) 6.4.4 领导审核规则 (22) 7 附录 (24) 7.1 附件 (24)

如何在自己的电脑上查询自己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 并确定, 假设你的系统在C盘,输入以下命令: cd \ 回到主目录根键 dir /s /ah *.exe dir /s /ah *.dll dir /s /ah *.sys 注释:/s:显示指定目录和所有子目录中的文件/ah:显示具有指定属性的隐藏文件 第一条的CD\表示进入C盘根目录,后面的每条命令都要按回车键,表示分别查询整个C盘下的所有隐藏的EXE文件、DLL文件、SYS文件,只要发现有这些隐藏的文件,而且所处的位置和文件名有异常,100%有问题。 比如我的系统,一般是一个上述扩展名的隐藏文件找不到的,找到了,99.99%是病毒或木马。一个EXE文件是不是你自己亲自隐藏的,你自己应该知道的。 点击"开始"",然后点击"运行",输入"cmd",按回车,然后在光标处输入ipconfig,会显示相关信息 ip address显示的是ip地址,subnet mask显示的是子网掩码,default gateway 是网关 IP地址A:192.168.1.35B:192.168.1.50子网掩码:255.255.255.240 如何设置使他们通信??? 计算机网络的一道题目,2台电脑,利用以太网交换机连接而成的局域网,如果它们都运行TCP/IP协议,而且网络管理员为它们分配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下所示: A: IP 192.168.1.35 掩码255.255.255.240 B:IP 192.168.1.50 掩码255.255.255.240 如果想让A、B之间能够直接通信的话,应该如何设置?(提示:考虑网关这个概念;就是通过设置网关能

实验一PC的网络连接及测试

姓名: 报名编号: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实验一:PC的网络连接及测试 实验目的:1,能独立制作网络直通跳线。2.通过配置pc的ip地址,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 实验问题讨论: 1.T568A 线序和T568B 线序。 T568A 的标准是: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T568B 的标准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2.网线制作步骤。 1剪断、2剥皮、3排序。按照T568B标准线序排列。线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技巧:先把橙色的线放左边,棕色的放右边,绿色和蓝色放中间。然后把每根线拆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注意绿色线分开。4剪齐、5插入、6压制。 实验二:交换机VLAN的基本配置 实验目的:1、观察网络环境、认识各种网络设备。2、学会制作UTP直通跳线3、学会配

置PC的IP地址。4、学会使用ipconfig/all命令查看本机的MAC地址和IP配置。5、学 会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实验问题讨论: 1.哪些命令是将Switch B的1-6号端口划分到VLAN2? [H3c]sysname switch B [switch B]vlan2 [switch B-vlan2]port Ethernet 1/0/1 to Ethernet 1/0/6 2. 4台PC机之间能够ping通吗?请写出结果及其原因。 在同一个VLAN中的4台PC机可以ping通,不在同一个VLAN中的4台PC机不可以ping 通。 实验三: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目的:1、理解路由表。2、掌握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问题讨论: 1.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实验,为什么需要两条配置口电缆,其作用是什么? 一条配置口上是下一跳路由的ip信息,其作用是代表连接另外的网络的出接口IP地 址。一条配置口上是本地网关IP信息,本地局域网发起源。 2.通过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的实验,写出静态路由实现的功能以及静态路由配置的作用。

拓扑-网络连通性算法

网络连通性算法 网络定义 节点与支路的集合,该集合中的节点与支路的连接关系可通过一节点-节点关联矩阵A 充分表达: A =[a ij ]n ×n i,j=1,2,…,n 式中:a ij =???间有支路直接相连。 与节点,当节点间无支路直接相连,与节点,当节点j i 1j i 0 n —网络节点数 连通性算法 理论算法: 称矩阵A 为网络一级连通矩阵,A 2为二级连通矩阵,…,A n-1为n-1级连通矩阵。 A 2=AA =[a 2ij ]n ×n i,j=1,2,…,n 式中:a 2ij =???相连。节点间有支路直接或经第 与节点,当节点相连,节点间无支路直接且经第与节点,当节点k 3j i 1 3j i 0k k=1,2,…,n ,k ≠i,j …… A n-1= 个1-?n A AA =[a n-1ij ]n ×n i,j =1,2,…,n 式中: a n-1ij =???-?-?个节点相连。,,,间有支路直接或经其它 与节点,当节点个节点相连,,,,间无支路直接且经其它与节点,当节点221j i 1 221j i 0n n 矩阵A n-1的每一线性无关的行或列中“1”元素对应的节点均处于同一连通子集中。 实际算法: 若矩阵A 第i (i=1,2,…,n )行元素与第j (j=i+1,i+2,…,n )行元素中第k 列元素a ik 和a jk 同为“1”,则第j 行中的其它“1”元素均填入第i 行的相应列中。结果矩阵A 第i 行中所有“1”元素对应的节点处于同一连通子集中。 数据定义 Nc —元件数 Nd —节点数 NOD (Nc,3)—每个元件的节点编号i 、j 、k KND (Nc )—每个元件的种类(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线路、变压器……) CNT (Nc )—每个开关元件的分、合状态(逻辑型,例如:合为“真”,分为“假”) NDS0(Nd )—每个节点初始所在连通子集编号 NDS (Nd )—每个节点所在连通子集编号 NCT0(Nc )—每个元件初始所在连通子集编号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3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项目实验三传输控制协议TCP 实验仪器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 系别计算机学院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项目实验三传输控制协议TCP 实验仪器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 系别计算机系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高卓

实验三 传输控制协议TCP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TCP 协议的报文格式 2. 掌握TCP 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 3. 掌握TCP 数据传输中编号与确认的过程 4. 掌握TCP 协议校验和的计算方法 5. 理解TCP 重传机制 二、实验原理: 一. TCP 报文格式 16位源端口号 16位目的端口号 32位序号 32位确认序号 4位首部长度 保留(6位) U R G A C K P S H R S T S Y N F I N 16位窗口大小 16位校验和 16位紧急指针 选项 数据 二. TCP 连接的建立 TCP 是面向连接的协议。 在面向连接的环境中,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在两个终端之间必须先建立一个连接。对于一个要建立的连接,通信双方必须用彼此的初始化序列号seq 和来自对方成功传输确认的应答号ack (指明希望收到的下一个八位组的编号)来同步,习惯上将同步信号写为SYN ,应答信号写为ACK 。 整个同步的过程称为三次握手,如图: 三. TCP 连接的释放 对于一个已经建立的连接,TCP 使用四次握手来结束通话(使用一个带有FIN 附

网络连通性实验报告

上机实验报告 学号:1508620105姓名:王鹏所在系计算机系班级:软专1561 实验名称:Windows网络配置和TCP/IP协议配置及诊断实验日期2015.11.11 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机房及机号m6-420-17 ------------------------------------------------------------------------------------------------------ 一实验目的 学习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网络配置、用ping ipconfig命令工具来进行网络测试、使用tracert路由跟踪命令、使用netstat、arp命令查看网络状态。 理解计算机网络设置的基本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配置的基本监测技术。 二实验内容 1、ping命令的功能: 使用Ping工具测试本机TCP/IP协议的工作情况,记录下相关信息。 网络故障的检测步骤: ping 验证网络连接命令 通过ping检测网络故障典型次序 1.ping 127.0.0.1 ping环回地址127.0.0.1

验证本地计算机上是否正确安装了tcp/ip协议,以及配置是否正确。 2.ping 本机地址 ping 192.168.0.110 如果成功则说明本地配置没有问题。 3.ping局域网内其他IP ping 10.4.106.**

如果出错,说明网卡配置错误,或者电缆系统有问题。 4.ping网关 ping 192.168.0.1 如果这个成功,说明局域网当中的路由器正常运行,并能做出应答。 5.ping 远程IP ping (202.108.22.5)BaiduIP

实验一局域网连通性说明

局域网连通性实验一说明: 1.局域网连通性包括局域网的物理连通性和局域网的逻辑连通性。 局域网的物理连通性是指局域网的各种设备与网线连接的状况。如集线器与双绞线的连接状况。 局域网的逻辑连通性是指局域网的各种设备软件安装、协议添加和参数设置等的情况。如网卡驱动不存在,IP地址发生冲突,通信协议未添加等,都属于局域网的逻辑连通性的问题。网络的连通性首先要保证物理连通性正常,再要求逻辑连通性正常;而网络最终要通信,两者必须都保证正常。 2.Ping命令。 Ping命令是一条有关TCP/IP的DOS命令,主要用于测试网络连通性、可到达性和名称解析情况。它通过发送ICMP回响请求消息,根据屏幕显示的回响应答消息的接收情况和往返过程的次数,来验证网络的连通状况。 命令的使用格式为:ping /<主机名> 3.任何一台计算机的本机IP地址都是127.0.0.1。 三、实验过程 1.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 (1)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或者单击“开始”→“运行…”命令,在文本框中输入“cmd”并敲回车。 (2)通过“ipconfig”命令获取自己主机的IP地址。 (3)Ping本机IP地址,以检验本机的TCP/IP是否工作。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Ping 127.0.0.1”,敲回车键。如果正常,显示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4)Ping本机网卡的IP地址,以检验本机网卡是否安装正确和本机的网络配置是否合适。如下图所示:

(5)先询问并获知身边某同学的IP地址。然后用Ping命令检验本机与该计算机的连通状况。如下图所示: Ping的时候,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机的IP地址,也可以使用其他计算机的主机名。如果每台计算机都与其他计算机正常连通,那么,整个网络的通信就没有问题了。 (6)测试本机到达某一远程主机的连通性,如百度或者新浪等网站(方法:p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3436691.html,),显示执行的结果。 (7)学习windows环境下本机的网络设置。显示个人计算机TCP/IP协议的配置内容。如下图所示:

网络连接性能的测试实验报告

网络连接性能的测试实验报到实验目的:(1)熟悉利用ping命令工具来进行测试 (2)熟悉利用Ipconfig工具来进行测试 (3)熟悉利用网络路由跟踪Tracert进行测试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器材:计算机(已安装Windows XP) 实验步骤: (1)利用Ping命令工具进行测试 a)检查本机的 TCP/IP 协议安装是否正确 方法:输入Ping 127.0.0.1 结果: 本机的TCP/IP 协议安装正确 b)测试本台计算机上TCP/IP的工作情况。 方法:输入Ping 192.168.1.1(本机的IP地址) 结果: 本机的TCP/IP工作正常 c)用Ping工具测试其他计算机上TCP/IP的工作情况

方法:输入Ping 219.136.19.170(其他计算机上IP地址)结果: 其他计算机上TCP/IP的工作正常 e) 用Ping工具测试和远程计算机的连接情况 方法:输入P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3436691.html, 结果: 本计算机和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2)用Ipconfig工具来进行测试 运行Ipconfig命令 方法:输入Ipconfig/all 结果:

(3)利用网络路由跟踪Tracert进行测试

a)跟踪路由 方法;输入Tracert 192.168.1.1(本计算机网关地址) 结果: b)测试本计算机到所经过的路由数 方法:输入Tracert 结果: 3G 3G(英语 3rd-generation)是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3G是指将无线通信和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3G存在3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 3G下行速度峰值理论可达3.6Mbit/s(一说2.8Mbit/s),上行速度峰值也可达384kbit/s。不可能像网上说的每秒2G,当然,下载一部电影也不可能瞬间完成。

使用Ping命令检查网络连通性的五个步骤8.doc

使用Ping命令检查网络连通性的五个步骤8 1. 使用ipconfig /all观察本地网络设置是否正确; 2. Ping 127.0.0.1,127.0.0.1 回送地址Ping回送地址是为了检查本地的TCP/IP协议有没有设置好; 3. Ping本机IP地址,这样是为了检查本机的IP地址是否设置有误; 4. Ping本网网关或本网IP地址,这样的是为了检查硬件设备是否有问题,也可以检查本机与本地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在非局域网中这一步骤可以忽略) 5. Ping远程IP地址,这主要是检查本网或本机与外部的连接是否正常。 在检查网络连通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总的来说分为两种最常见。 1. Request Timed Out "request time out"这提示除了在《PING(一)》提到的对方可能装有防火墙或已关机以外,还有就是本机的IP不正确和网关设置错误。 ①、IP不正确: IP不正确主要是IP地址设置错误或IP地址冲突,这可以利用ipconfig /all 这命令来检查。在WIN2000下IP冲突的情况很少发生,因为系统会自动检测在网络中是否有相同的IP地址并提醒你是否设置正确。在NT中不但会出现"request time out"这提示而且会出现"Hardware error"这提示信息比较特殊不要

给它的提示所迷惑。 ②、网关设置错误:这个错误可能会在第四个步骤出现。网关设置错误主要是网关地址设置不正确或网关没有帮你转发数据,还有就是可能远程网关失效。这里主要是在你Ping外部网络地址时出错。错误表现为无法Ping外部主机返回信息"Request timeout"。 2. 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 当你在开始PING网络计算机时如果网络设备出错它返回信息会提示"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如果局域网中使用DHCP分配IP时,而碰巧DHCP失效,这时使用PING命令就会产生此错误。因为在DHCP失效时客户机无法分配到IP系统只有自设IP,它往往会设为不同子网的IP。所以会出现"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另外子网掩码设置错误也会出现这错误。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就是路由返回错误信息,它一般都会在"Destination Host Unreachable"前加上IP地址说明哪个路由不能到达目标主机。这说明你的机器与外部网络连接没有问题,但与某台主机连接存在问题。 举个例子吧。 我管理的网络有19台机,由一台100M集线器连接服务器,使用DHCP动态分配IP地址。 有一次有位同事匆忙地告诉我"我的OUTLOOK打不开了",我到他机器检查,首先我检查了本地网络设置,我用ipconfig /all看IP分配情况一切正常。接着我就开始PING网络中的其中一台机器,第一次PING结果很正常,但OUTLOOK还是无法使用其它网络软件和Copy网络文件都可以使用但网络速度很慢,第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双机互联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计算机网络课程 实验名称:双机互联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利用网络设备,掌握在局域网内如何把两台计算机利用对等网方式进行连接。 2.学会网络连接,了解对等网互联方式。 3.掌握基本的网络参数的设置,学会使用基本的测试命令(ping)来检测网络的设置情况。 4.掌握局域网中的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二、认识对等网 “对等网”也称“工作组网”,在对等网中没有“域”,只有“工作组”。对等网上各台计算机有相同的功能,无主从之分,网上任意结点计算机既可以作为网络服务器,为其它计算机提供资源,也可以作为工作站,以分享其它服务器的资源。 对等网是利用操作系统中包含的通信协议的功能来实现数据传输,实现网络中的资源共享。 利用集线器的广播技术或者交换机的选择功能来实现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和通信方式。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步骤一:网络规划 经过分析,本实验考虑网络性能,成本和实现的难易程度,确定组网方案为:用对等网,达到2台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预留适当扩展,费用低,易管理等特点。 拓扑结构确定为星型连接,如下图。

步骤二:硬件要求、连接、安装。 1.两台安装Windows XP 的计算机。 2.两个RJ45的网卡,如下图。 网卡是计算机局域网中最重要的连接设备,计算机主要通过网卡连接网络.在网络中,网卡的工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负责接收网络上传过来的数据包,解包后,将数据通过主板上的总线传输给本地计算机;另一方面它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打包后送入网络。网卡与网络进行连接,必须有一个接口使网线通过它与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常见的接口主要有以太网的RJ45接口。如下图。 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安装方法较为简单,只要按照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向导,一步一步执行,最后检查网卡和驱动程序是否安装完整,可以在“计算机管理”里面的“设备管理器”查看,如下图:

IP地址子网掩码网络主机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IP地址子网掩码网络主机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IP地址、子网掩码、网络号、主机号、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复习 IP地址:4段十进制,共32位二进制,如:二进制就是:I 100000001 00000001 子网掩码可以看 出有多少位是网络号,有多少位是主机号:二进制是:00000000 网络号24位,即全是1主机号8位,即全是0 /24这个、24就是告诉我们冋络号是24位,也就相当于告诉我们了子冋掩码是: 00000000 BP: /27中的/27也就是说子网掩码是即27个全1. 一、根据IP地址和子网掩码求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掩码是,要求计算这个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1、根据子网掩码可以知道网络号有多少位,主机号有多少位! 转二进制: 网络号有27位,主机号有5位 网络地址就是:把IP地址转成二进制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逻辑乗法: 0&0=0;0&1=0;1&0=0;1&1=1 ) 01110000 00001110 IP地址&子网掩码 01110000 00001110 01110000 00001110 即; 广播地址:网络地址的主机位有5位全部变成1 ,即255即: 主机数:2*5-2=30 二、根据每个网络的主机数量进行子网地址的规划和计算子网掩码。这也可按上述原则进行计算。比如一个子网有10台主机,那么对于这个子网需要的IP地址是: 10 + 1 + 1 + 1 = 13

注意:加的第一个1是指这个网络连接时所需的网关地址,接着的两个1分别是指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因为13小于16 (16等于2的4次方),所以主机位为4位。而 256-16 = 240 所以该子网掩码为。 如果一个子网有14台主机?不少人常犯的错误是:依然分配具有16个地址空间的子网,而忘记了给网关分配地址。这样就错误了,因为: 14 + 1 + 1 + 1 = 17 17.大于16,所以我们只能分配具有32个地址(32等于2的5次方)空间的子网.这时子网掩码为: 二丄 JL丄丄丄丄一丄丄丄丄丄丄丄一 J^丄丄丄^L丄 J丄丄丄 J 1 1 __ J 1 _______ L丄 J I^丄 J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LJ厶-1—1 _______ 1 _____ _ LJ 丄^ _______ 1_一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丄」_ I I I I I III I I I I T II 17^1 II ——II 三、IP地址为128361993子网掩码是2552552100。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兩、主机数。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虚线前为网络地址.虚线后为主机地址2)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结果是网络地址3)将运算结果中的网络地址不变,主机地址变为1,结果就是广播地址4)地址范围就是含在本网段内的所有主机网络地址+1即为第一个主机地址,广播地址-1即为最后一个主机地址.由此可以看出地址范困是:网络地址+1至广播地址-1 ..00000011 .00000000 ..00000000即:网络地址广播地址:..00000000把主机位有12个零换成1变成: ..即:本例的冋络范围是:128361921至128362072545)主机的数量主机的数量=2?二进制位数的主机-2主机的数量=2*12-2=4094减2是因为主机不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描地址.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不管子网掩码是标准的还是特殊的,计算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数时只要把地址換算成二进制,然后从子网掩码处分清楚连续1以前的是网络地址,后是主机地址进行相应计算即可。++++++++++++++++++卄++++++卄++++++卄四、206 110 4 0/18被划分成16个子网,每个子网掩码 (划分成16个子网,根据子网掩码/18就表示有18个1,就要从的IP地址的主机位借4 位来用作网络位!)

(完整版)IP地址子网掩码与运算

通过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与运算计算相关地址 2011-06-07 0:57 过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与运算计算相关地址 知道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后可以算出: 1、网络地址 2、广播地址 3、地址范围 4、本网有几台主机 例1:下面例子IP地址为192·168·100·5 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主机数。 一)分步骤计算 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虚线前为网络地址,虚线后为主机地址 2)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结果是网络地址

3)将上面的网络地址中的网络地址部分不变,主机地址变为全1,结果就是广播地址。 4)地址范围就是含在本网段内的所有主机 网络地址+1即为第一个主机地址,广播地址-1即为最后一个主机地址,由此可以看出 地址范围是:网络地址+1 至广播地址-1 本例的网络范围是:192·168·100·1 至192·168·100·254 也就是说下面的地址都是一个网段的。 192·168·100·1、192·168·100·2 。。。192·168·100·20 。。。192·168·100·111 。。。192·168·100·254 5)主机的数量 主机的数量=2二进制的主机位数-2 减2是因为主机不包括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本例二进制的主机位数是8位。 主机的数量=28-2=254 二)总体计算 我们把上边的例子合起来计算一下过程如下:

例2:IP地址为128·36·199·3 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算出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地址范围、主机数。 1)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换算为二进制,子网掩码连续全1的是网络地址,后面的是主机地址,虚线前为网络地址,虚线后为主机地址 2)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结果是网络地址

《ip地址与子网掩码》教案

《ip地址与子网掩码》教案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 IP 地址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2)了解静态地址与动态地址 (3)掌握 IP 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4)掌握A、B、C三类网络默认的子网掩码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根据 IP 地址判断网络类型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践的衔接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体会IP地址在网络中的重要地位。 (2)让学生认识到 IP 地址资源的有限性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 (3)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 (1)IP 地址的格式 (2)子网掩码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判断IP地址的类型 (2)子网掩码的划分规则

【授课类型】新授课、理论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具配备】多媒体教室、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一、新课导入(1分钟) 教师设疑启发:大家知道写信需要地址,打电话需要电话号码,那么Internet上的计算机有地址或号码吗? 学生讨论 二、讲授新课 (一)IP地址 (30分钟) 1.IP地址定义 IP地址是网络上任意一个设备用来区别于其他设备的唯一可标识的地址。 2.IP地址的表示形式 每个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组成,如: 11000000101010001111111100000001 为了方便记忆,把32位二进制数分成4段,每段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将每8位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学生思考: IP地址每段表示的十进制数最小值、最大值各为多少? 教师演示:查看本机的 IP 地址 方法一、通过IPCONFIG命令 方法二、右击“网上邻居”,选属性,右击本地链接,选属性,找到

实验3 TCPIP组建网络及连通性测试实验

实验三 TCP/IP组建网络及连通性测试实验 实验目的: 理解TCP/IP,掌握对等网中IP地址的两种配置方式(指定和自动获取IP地址)。 掌握IP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 实验步骤: 一、指定IP地址,连通网络 1...察看网络组件是否完整,查看网络组件是否有,若无则添加。 2...删除NetBEUI协议。 3...设置IP地址 在保留专用IP地址范围中(192.168.X.X),任选IP地址指定给主机。 注意:同一实验分组的主机IP地址的网络ID应相同 ..,子网掩码需相. ..,主机ID应不同 同.。 3.标识计算机 在“网络”对话框中,单击“标识”,键入“计算机名”与“工作组”名。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应有相同的“工作组”和不同的“计算机名” 所有设置完成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4.测试网络连通性 用PING 命令PING 127.0.0.0 –t,检测本机网卡连通性。 在“网上邻居”中看同一实验分组的主机是否都能找到,并记录结果。 分别“ping”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名;“ping”同一实验组的计算机IP地址,并记录结果。 接在同一交换机上的不同实验分组的计算机,从“网上邻居”中能看到吗?能ping通吗?记录结果。 各个实验分组相互测试以下情况的网络连通性:记录结果,并分析原因。 有相同的子网掩码、网络ID和工作组名的各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在“子网掩码”、“网络ID”和“工作组名”这三这种任有一个不相同的各主机之间的连 通性。 二、自动获取IP地址,连通网络 Windows主机能从微软专用B类保留地址(网络ID为169.254)中自动获取IP地址。 1.设置IP地址

把指定IP地址改为“自动获取IP地址”。 2.在DOS命令提示符下键入“ipconfig”,查看本机自动获取的IP地址,并记录结果。3.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在“网上邻居”中察看能找到哪些主机,并记录结果。 在命令提示符下试试能“ping”通哪些主机,并记录结果。 每个实验组把一部分主机的IP地址改为“指定IP地址”,地址为169.254.*.*(*.*为0.1~255.254),另一部分仍然使用自动获取的IP地址,用“网上邻居” 和“ping”命令测试彼此的连通性,并记录结果。 实验报告: 1...请叙述指定IP地址时,网络连通性测试结果,并分析原因。 2...请叙述自动获取IP地址时,网络连通性测试结果,并分析原因。 3...请在DOS下,用PING /?阅读该命令的具体用法,并描述使用以下参数的结果: 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4. 请在DOS下,用ipconfig /?阅读该命令的具体用法,并描述使用以下 参数的结果: ipconfig [/all] [/bach 文件名] [release ] [renew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