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内容提要】“主问题”是相对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
它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整体行阅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即课文研读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能架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主问题设计运用得好,能有效地避免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而代之以让学生在牵动全篇课文的提问下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优化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到位的主问题犹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总是能够有力地牵动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整体理解和整体赏析,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最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课堂主问题的设计能使学生积极投入和参与课堂中,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词】:原则作用切入点
提问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我国的教育家十分重视这一点,孔子所谓“循循然善诱人”;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可见提问重在激发学生的思维,那么在设计主问题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呢?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1、与课文有血肉联系,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2、适应课文的教学重点,从课文内容、语言、手法、主旨等方面突出其一或其二。
3、应生动、巧妙、有趣、适于学生理解与应对,能激发起热烈的课堂学习情绪。
在教学中,“主问题”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节约教学时间。“主问题”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又能避免对课文进行面面俱到的肢解,达到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把握教学重点。语文教学任务是多元的,但在一堂课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必须对教学任务加以整合,在每堂课上明确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主问题”要从教学内容的整体出发,通过必要的精当的设计,把握教学的重点。
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主问题”教学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避免对课文进行面面俱到的肢解,达到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把握教学重点。语文教学任务是多元的,但在一堂课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必须对教学任务加以整合,在每堂课上明确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主问题”要从教学内容的整体出发,通过必要的精当的设计,把握教学的重点。
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主问题”教学法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主问题”教学法要求我们选择最佳切入点,遵循“目标准确、重点突出、科学合理、整体优化”的原则,努力提高提问效率,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关于切入点的选择,笔者作了如下归纳。
一、关注能够提挈全篇的文题。
如《好嘴杨巴》一文,一位老师从课题切入,设计了“杨巴的嘴好在哪里”这一主问题。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说话的难度,说话的艺术,说话的效果,他人的反应”等多个方面品析好嘴之“好”。在对杨巴的语言进行充分的咂摸之后,得出一个结论:杨巴的回答是绝妙的回答,也是无奈的回答,它表现的是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存的无奈。标题是人们阅读的第一视觉停驻点,是人们阅读文本时获得的第一信息。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围绕标题做文章,设置问题切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关注出人意料的语言现象。
朱自清的《背影》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做做文章,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在此处为何是“不相见”而不是“没有见面”?“没有见面”是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不相见”是刻意为之,这说明父子间的隔阂很深。文章中还有一句话:“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在这里,“我的儿子”是否可以换成“他的孙子”呢?答案是否定的,父亲是因为惦记“我”才惦记“我”的儿子,一个小小的称谓的区别,说明父亲对我的宽容和牵挂。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中父亲的一片爱子深情。当教师解读文本发现类似出人意料的语言现象时,可精心设疑,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三、关注课文内容的矛盾处。
有位老师在上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时,从矛盾处入手,设置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这首诗的题目是“饮酒”,可是这首诗中连一个‘酒’字也没有,那么陶渊明写这首诗时到底喝酒了吗?”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了答案。一生回答:“欲辨已忘言”说明陶渊明喝醉了,忘了要说的话。另一生的答案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明陶渊明有了几分醉意,所以自问自答。还有一生细致地分析了“见”字,认为“见”是无意识的,说明陶渊明喝了酒,并有可能喝醉了,否则应改为“悠然望南山”。最后,学生达成一致意见:陶渊明喝了酒,并有可能喝醉了。有时课文中有不一致甚至矛盾之处,由此设计问题,可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共同探究,理解文章之合理性和精妙处。
四、关注贯穿全文的线索。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毕业典礼”,暗线是“爸爸的花儿”,许多教师在上这篇课文时也常常从这两条线索入手。而有位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却另辟蹊径,他关注到贯穿全文的一种离别时的忧伤情绪和小英子害怕长大的心理,并围绕它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小英子害怕长大,可哪些人希望她长大?最希望她长大的人是谁?爸爸对英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爸爸的注视下,英子长大了,相关的事有哪些?通过爸爸逼“我”去学校这件事,学生理解了爸爸严厉外表下的一颗慈父之心。线索不仅是贯穿于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也包括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它像链条一样,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抓住了文章的线索,就能加强对课文结构和内容的理解,教学就不会走弯路。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找准最佳切入点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从耐人寻味的标点切入,从别出心裁的结构切入,从新颖独特的写法切入,等等。我们要做的是多花工夫研读文本,找出文本解读的突破口,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主问题”,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从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语言品析,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开拓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