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域经济学》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报告:
区域经济学入门之安虎森与其《新区域经济学》
李盼盼
一、《新区域经济学》简介
安虎森所着的《新区域经济学》(第三版),发表于2015年。安虎森团队所着这本书可以作为区域经济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入门读物。
虽然外生的自然条件和要素禀赋的空间差异是经济活动空间差异的一个主要的原因,但区域经济学寻找的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以及这些力量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差异的问题。因此在研究区域经济现象时,常常会做出同质性、偏好相同以及短期内生产技术(投入产出比)不变的假设,所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使用状况。
1、块状区域之间的非均衡力及循环累计因果关系
非均衡力 2、块状经济的重要特征 第一、经济系统中由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 第二、区域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导致经济活动的空间差距,由于形成了循环累积因果链,因此在外生力量消失后,这种过程仍在进行。
第三、核心——边缘结构的形成,意味着生产要素的聚集,而生产要素聚集与否所决定的是采取何种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故发生质变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量变是指某种经济增长模式下的资源重新配置和结构调整问题。
第四、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不知何种缘故,历史上选择了某种产业分布模式或发展路径,那么在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各种经济活动已经适应这种模式或路径,紧紧黏上了这种模式或路径,要改变这种模式或路径需要很强的外生冲击。
第五、人们预期的变化以及政府的示范作用对经济增长路径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聚集力 分散力:市场拥挤效应
市场接近效生活成本效本地市场放大效
见下图,块状经济的战斧图。
二、
1.
在
地区的处境更加恶化,大量人口失业,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对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英国、美国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英国于1936年成立巴洛委员会,试图遏制产业和人口向英格兰东南部地区的集中,并通过建立工业开发区、税收优惠区等手段使产业向萧条区分散;美国于1941年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制订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计划,其成功经验后来被许多国家借鉴。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关注区域经济问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时代,各国把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投入在那些经济发达、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基础设施良好的地区,以便获得更高的发展速度,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因为这种经济政策,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上。然而,有些地区的发展速度相当缓慢,失业率持续偏高且越来越严重,大量产业和人口流入大城市,甚至号称“金元帝国”的美国也出现了一批劳动力过剩、人口大量外流、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的地区。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这样,从单纯的区位研究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思想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学是很年轻的学科,但从经济学发展史上看,人们为搞清楚空间问题作了种种尝试。最早的例子是杜能在1826年有关农业土地利用区位的经典分析,杜能农业论的观点基于距离衰减理论,着有《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三卷本,不考虑所有的自然条件差异,而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韦伯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论工业区位》,创立了工业区位论,主要观点包括寻求运费最小、集聚与分散区位法则和劳动力区位法则三个方面,认为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选择在生产和运输成本最小点上,运用数学方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当时的德国鲁尔区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帕兰德1935年在其学位论文《区位理论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区位理论。帕兰德通过解决两个基本问题构建自己的理论,一是在假定原料价格、分布以及市场的位置已知的条件下,生产在哪里进行的问题;二是在生产地、竞争条件、工厂费用和运费率已知的条件下,价格如何影响生产者的产品销售市场范围。
霍特林发展了企业间的空间竞争理论,重点分析了在线性市场上的企业之间的区位竞争。
克里斯泰勒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开创了中心地理论,是商业区位论的基础。
从区位经济学转向区域经济学之后,区域经济学逐渐趋于成熟,影响力最大的是胡佛和杰莱塔尼1984年出版的《区域经济学导论》,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一卷《区域经济学》(1986)、第二卷《城市经济学》(1998)、第三卷《应用城市经济学》(1998)、第四卷《城市与地理学》(2004)等,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3.作者勇于探索的求实精神
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很晚,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只有20多年的历史。安虎森从1996年所着《区域发展理论研究》至今,关于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着作有十几本,理论体系不断更新完善。如何在新形势和新环境下更好地解释区域经济现象、预测将来的发展趋势并超前性地提供一些基本理论,正是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
三、新区域经济学与传统区域经济学不同的方面
1、区域是含有空间维的经济组织,包含在这一组织中的所有变量都是内生变量,而不是外生变量,因而一般经济学视为外生变量的各种制度环境、政府、公共产品都视为内生变量,纳入区域经济分析框架中。
2、区域经济是块状经济,把区域作为整体考虑,区域经济的核心是经济现象在空间上的不连续。
3、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区际非均衡力与循环累
计因果律、市场开放度强化要素流动性、产业份额决定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以及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
4、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协调,以及与其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观点,并提出区域的拓扑性质、经济活动区位、区域的自组织能力,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内地域结构的演化,政府的内生性与政府干预等,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5、区域系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区域系统的内生力量、量变质变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关系、路径依赖。
四、《新区域经济学》的地位及其理论贡献
在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中,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效仿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学术界也引进苏联生产力布局理论,研究了我国生产力布局问题,主要是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分布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和实施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理论依据。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区域经济学初步形成,80年代出版的区域经济研究和理论方法方面的专着远远超过前30年的总和,这些着作包括刘国光等所着《深圳发展战略》和《海南经济发展战略》,对我国特区建设模式的探讨做出了重要贡献;孙尚清所着《论长江经济》,陈栋生所着《经济布局的理论与实践》(1989)、《中国地区产业政策研究》(1988),刘再兴《生产布局学原理》(1984),陈栋生、陈吉元《中国地区经济结构研究》(1988),周叔莲、陈栋生《中国地区产业政策研究》(1990),陈大道《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1990),于光远《论地区发展战略》(1988),程必定《区域经济学》(1988),张万清《区域合作与经济网络》(1987),张萍《经济区:理论与应用》(1986)等。结合我国实际,介绍国外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实践的着述也逐渐增多,较有影响的有周起业《西方生产布局学原理》(1987),杨吾扬《区域论原理》(1989),陈振汉、厉以宁《工业区位理论》(1982),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1988),许维新《苏联区域经济》(1989),张蕴玲《西欧的区域发展》(1988)等。毋庸置疑,这一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水平与队伍建设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之后的90年代,我国的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蓬勃发展,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布局机制问题;2、增量配置与存量配置的调整的结合;3、区际利益与区际分工;4、地区产业结构的耦合与演进;5、区际贸易与要素流动;6、区域政策及其设计;7、经济区划;8、改革开放分区推进问题;9、区域经济的理论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