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苏轼、王国维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苏轼、王国维、鲁迅人生哲学的比较看文人的社会责任

一、序论

1.文人作为中国社会上有重要影响的一个群体,其社会责任值得思考

2.文人的人生哲学问题是文人社会责任思考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3.苏轼、王国维、鲁迅作为中国文人的代表,研究他们的人生哲学及社会责任的实践有助于我们思考今天。

二、本论

1.文人与人生哲学:文人的忧国忧民和独立理性精神,与他们对人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不无关系。

2.“人生志于道”与“学而又则仕”是影响中国文人两千多年的生存标准与道路,这在苏轼、王国维、鲁迅身上都有体现,但他们的独立意志,使他们跳出了这一

禁囿。

苏轼:真正的潇洒在于不辱文人之道的无怨无悔

王国维:情与理间的沉重但也轻松的抉择,学术终吾身,一生无悔。

鲁迅:争取独立与自由,知其不易为而为之

3.人生志于道与学而优则仕不同,人生志于道文人的思考之所在。

三、结论

以自己的独立理性去探究人生及世间真理,才是文人的本分。

从苏轼、王国维、鲁迅人生哲学的比较看文人的社会责任

摘要:社会由不同群体组成,每个群体在社会发展中各有作用。文人是思考的群体,而独立的思考才会发现他人所不能发现,这是社会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方面。从苏轼、王国维、鲁迅的深及本体的独立思考中,我们看到了文人对社会发展的极大作用。因此,文人要有不受制于任何权威,独立思考的品质。

关键词:文人;人生价值;独立思考;良知;责任

社会是一个由从事各项职业、承担不同职能的多种群体组成生态系统,这一是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其中不同群体各自活动着,展现着自身的活力,同时也使社会在一个动态平衡中不断进步。文人是社会中,尤其是中国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大群体,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其社会责任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文人是一个思考的群体,其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往往会伴随其一生。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又直接与他们对自己社会责任的认识相关,因此,探讨文人的社会责任,必得探讨文人的人生哲学。

苏轼、王国维、鲁迅,是中国文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自己在文学、历史、哲学等各领域的成就,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及中国人民的幸福产生了重要影响,书写了文人担负社会责任的华美篇章。时代有变,今不同昔,今之文人应怎样更好地承担起责任,是一个值得深思问题。对过去的探究,总会为今日问题的解决提供些许借鉴,本文试图从苏轼、王国维、鲁迅的身上有所收获。

一、文人与人生哲学

何谓“文人”?当下比较通行的解释是“知书能文的人”。此处,我们取张修林先生在《谈文人》中的解释,认为“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科学的人,就是文人,或者说,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由此看来,文人包括中国古代的“士”,也包括当代中国的作家和部分学者。鉴于以上定位,我们可以看到,文人应当具有这样的特点:

①怀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关注人类人生幸福。

②具有独立的理性精神,对社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这两个特点赋予了文人一定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比其他人更易于发现社会发展中的不合理因素及潜在危机,这就容易使它们独立与人群甚至是世俗之外,因此他们是孤独的群体。文人的这一特点,揭示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是我们探讨其社会责任的前提。

人生存的意义究竟为何,也许这本是一个不必深究的问题。然而,一旦生存问题本身,即吃穿问题解决了,并且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后,这个问题就会不期然而至了。(实际上,对人生的终极关怀,是与人生幸福直接相关的。)文人就属于这

样一种阶层,他们天生爱思考,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往往会伴随其一生。而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直接影响着文人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由此,也直接影着他们对自己社会责任的认识与态度。

当前,有人说“中国几乎没有学者”,姑且不论这句话是否符合实际,但的确反映了商品经济下的今天,大众对文人的一种不满,也有不少人在叩问文人的良知。文人的失职与其人生哲学发生变化不无关系。我们不如古人那里汲取一些营养。

二、人生志于道与学而优则仕——文人的人生哲学

苏轼:真正的潇洒

苏轼的一生就成就来看,是文学的潇洒的一生,究其生活来看,则更多的是政治斗争夹缝中的苦苦挣扎。每一次政治上的大冲击,都会引发他关于人生的一次重大思考,促使他的人生哲学走向成熟。因此,下文试图从与其相关的政治斗争的不同阶段来探索其人生哲学。

总体来看,苏轼的政治生涯可以分为3个阶段,而每一个人阶段,其政治观点总会发生变化,其实这变化正是他对人生思考的结果。以下是其政治生涯的3个阶段。

王安石变法前及变法初期

北宋王朝“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有可忧之势而无可忧之形”“苟不能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未见其可” 。以上语句选自他的政论《进策》,鲜明地表明了他政治革新观点。

从初期的以“指陈得失”的直谏官自立励,告诉神宗当时的变法“求治太速,进人太锐,听言太广” [1],到后来全面批驳变法,站到了“旧党”的一边。

2.“乌台诗”案前后

“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愤然诉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至今,坐此得罪几死,所谓齐虏以口舌得官,真可笑也。然世人遂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 [2]此处可知,这次政治打击中,苏轼认为自己年少时曾为之激动的直谏官,只是年少轻狂的理想,而在实际的政治中却并无多大意义既无多少实质作用,又没有多大的现实可能性。由此,他进入了政治上的沉默期。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若见仆困穷便相怜,则与不学道者大不相远矣。兄造道深,中必不尔,出于相爱好之笃而已。然朋友之义,专务规谏,辄以狂言广兄之意尔。兄虽怀坎坷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3]这一段话显示了他在黄州静思过程中,政治观点的一大飞跃,由此引发了“无负吏民” [4]的人生追求。

3.元祐更化及以后

与司马光争论,要求对新法“较量厉害,参用所长” [5],由此造成了新党对他迫害后,“旧党”对他的迫害。

就三个阶段来看,第一个阶段苏轼初登仕途,他的观点主要来自于读书所得,带有明显的理想设计主义的特点,但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判断,还是反映了他非凡的洞察力,是同时代很多官吏没做到的。而他对变法所发的一番评论,虽过于保守,但也不无道理,王安石变法后期出现的问题,正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他的这一番论述。由最初的锐意革新,到后来的与变法誓不两立之势,确实有点变化过于突兀,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