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杏花村游记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杏花村。领略了天下第一诗村的传
统人文精神,触摸到千古杏花村风貌中跳动着
的时代脉搏。
还未进入园内,便被外面的景象所震撼,
徽派建筑中牌坊似的大门中间嵌入“杏花村”
三个大字。进得门来,赏过飞流直泻的瀑布,
绕过高耸的石垒假山,顿觉豁然开朗,一幅江
南古村落的水墨丹青展现在眼前。那小桥流水、
竹篱茅舍、娇艳的杏花、招展的酒旗……世代传
闻的古杏花村美景,在我孩提时的心中就已构
成幻影,并梦寐以求置身其中。此刻,我竟然神奇般地身临其境了!
杏花村,位于安徽池州市西郊,东接秀山门、西临杜湖、东至齐山湖、北到
钵顶山,广约十里,故有“十里杏花村”之
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曾有“十里
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的佳境
记载。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曾出任池州刺史,
写下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使得地处杏花春雨江南
地的杏花村名扬天下,此后,历代文人墨客
纷至沓来,饮酒赋诗,寻踪怀古,杏花村美
景诗文众多,伴随黄公酒香飘四海、饮誉天
下。时人誉杏花村为“天下第一诗村”。
杏花村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
着力打造“名人、名村、名酒、名诗”特色,
杏花村内的建筑在保留徽派建筑的传统风韵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一些现代建筑技术。大量有关杏花村的诗歌有机地散落在景区内,让人们自然感受村的意境和诗的芬芳。
杏花村之建筑文化
池州杏花村内主体建筑以徽派建筑为主,可谓是集池州山川风景之灵气,房屋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运用等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上,依山傍水,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粉墙、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榭等的和谐组合,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境界。建筑规模宏伟、结构合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雅,尤其是装饰在门罩、
窗楣、梁柱、窗扇上的砖、木、石雕,工艺精湛,形成多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从入口门罩和八字墙上的砖雕,到登堂入室后,梁架隔扇栏杆上的木雕、彩绘,以及台阶、柱础的石雕,无不精美绝伦。
杏花村的建筑中厅堂前方的天井,充分发辉通风、透光、排水作用。人
们坐在室内,可以晨沐朝霞、夜观星
斗。经过天井的“二次折光”,比较
柔和,给人以静谧之感。雨水通过天
井四周的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
归堂”,意为“肥水不外流”,体现
了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在雪天,
雪花通过天井落入,更是美感十足。
在室内装饰和摆设方面也极为讲究。
正堂挂中堂画,两侧中柱上贴挂楹
联,反映了徽商贾而好儒、崇文重学的思想。
一座称得上建筑的房子,总是物化了一个时期的思想和技术,物化了一个时期的文化,物化了人们的人生观。建筑是一种丰富的信息载体与文化形态、是凝固的艺术,它是那个时代、那个民族、那个国家、那个地域的社会观念、经济基础的综合。既有人们对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的理解,也有人们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的反馈。这些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建筑即是凝固的艺术。历史悠久的徽派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建筑造型与丰富多彩的设计思想,不仅为我们后人建造了一个精彩的物质世界,也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精神文化世界……
杏花村之酒文化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
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酒文化在中国
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
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
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酒作为一种特殊的
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中
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国是酒的故
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
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
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
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
的文化形式,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
个领域,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地
位。
村中有一口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唐代杏花村古井,古称“黄公井”,又名“香泉井”。黄公酒即是以千年古井黄公井又名香泉井”的井水酿造,因千年古井“香泉似酒,汲之不竭”,加之以优
质大米、小麦、高梁等原料传统手工酿造而成,以“无色透明、芳香浓郁、绵香爽口、饮后不上头、余香甘甜”的独特风格,誉为酒中珍品。杜牧就是喝了黄公酒才诗意大发写下那首《清明》诗。而今打造“天下第一诗村——杏花村”的品牌。
杏花村之诗文化
中国可谓是一个诗歌大国,从诗经的产生到现代诗,历经3000多年不曾中断,
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
最璀璨的部分。诗词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词语表现丰富多
彩、深邃的意境,让读者产生无限空间的遐想,给人以美
的享受。在晚唐之前,虽然杏花村已经以杏花和美酒远近
闻名,但当时也只能享誉四邻八舍,婉若藏在深闺人不知
的妙龄女郎未广为人知。直到杜刺史光临杏花村,并吟出
那首名垂青史的《清明》诗后,杏花村才扬名天下。
杏花村中有座山,上面刻有杜牧的《清明》诗,是大书
法家启功的手迹,这首诗的书写不是按照正常的四句诗进
行排列的,古时候人写字很多都是这样的。传说古时候有个书法家用此诗为人题写纸扇,持扇者不知扇上为杜牧之诗,便把它读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一读便成了一首绝妙的好词,由此可见中国诗词文化之博大精深。
另附小诗一首,
杏花村
沈昌
杏花枝上着春风,十里烟村一色红。
欲问当年沽酒处,竹篱西处小桥东。
以诗表意,可见杏花美景之美不胜收……
结语:
12月的杏花村在漫天飞雪的装点下有种萧索的美,园内的植物褪去了欣欣
向荣的绿装,覆上皑皑白雪如美好的女子安然伫立在
那儿,迎接众多的国内游人外,还有一些慕名来访的
国际友人,
当代中国宣扬构建和谐社会。提倡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
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
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池州市大力宣扬发展建设
生态经济示范区,古杏花村自晚清以后屡遭战乱,
几近名存实亡,杏花村的重建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抓特色,积极发展旅游业。使得池州的旅游业成为其支柱性产业之一。
如今杏花村可谓是一个以人、诗、酒、花、村融为一体的江南历史文化名村,是另一个意义上的世外桃源,已经享誉海内外,成为更加广义上的“天下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