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基本介绍及作品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派基本介绍及作品赏析
阅读:18442011-11-17 11:54
标签:杂谈
一.印象派的起源及发展:
印象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印象派艺术家的活动虽然属于十九世纪的范畴,但是他们所探寻的这种新语言、新风格,却意味着同浪漫主义的一些传统形式与风格的决裂,并为二十世纪以“现代派”面目出现的各种艺术做好了准备,因此,印象派很自然地成为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由于印象主义首先是在绘画中出现的,再加上法国诸姊妹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又特别密切,因此,谈论音乐上的印象主义,首先也得从法国的印象主义绘画谈起。
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那是在1874年,巴黎一些反对学院繁琐教学和向传统绘画原则挑战的青年艺术家,第一次独立举办了旨在同官方沙龙相抗衡的画展,展出近三十位画家的作品。这次画展受到了舆论的奚落,人们无礼地嘲弄这些艺术家,随随便便地以莫奈的这幅画为他们取上“印象主义者”的诨号。由于这群青年艺术家对待“印象主义”这一贬称并不怎样介意,从此这个含混不清的偶得之词便保留下来。印象派基本介绍及作品赏析X
后印象派:
印象派之后出现了与印象派的艺术主张不同,以塞尚、凡·高、高更为代表的另一种艺术主张,人们称之为“后印象派”。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印象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转而强调抒发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观感情和情绪,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应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
二.印象派的绘画特点:
印象主义绘画不同于其他绘画之处,在于它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即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印象派画家的这一选择,是同当时自然科学界对光的传播与照射的物理研究成果密切相关的。
人们的视觉之所以能感知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得以光所提供的条件为其前提。阳光笼罩万物,使各种物体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换句话说,所有的物体都是染色的形,人们就是根据不同表面的不同色泽,即从不同染色面的分界才得以认知物体的形状的。如果光一消失,形和色也就不见了。所以印象派画家认为,在表现光的过程中,他们也就找到了绘画艺术的一切。。
印象派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印象主义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是色彩分解,即只用光谱中的七种纯色作画,像这样取消各种混合色而在画布上只并列不同纯色而让观者凭自己的视觉自行加以调合的做法,可以保持每一种纯色的新鲜和光彩,从而创造出更为强烈的发光度。印象派画家的风景画,把过去被忽略的许多现实的色调变为众所共有的财富,这无疑是印象主义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是印象派画家不关心作品的思想性,这又是一个根本性缺陷。
光线在物体上的变化,阴影下的微妙色彩,是印象派画家所要表现的主题。印象派把「光」当唯一真实的对象,不知不觉中把「形象」破坏。剩下是画家视觉的
主观性。具代表性的观念:
1. 以光谱色(分析太阳光后得的七色)作画。
2. 在画布上将补色并置,在观者的眼中自动调色,增加画面的彩度和明度。
3. 否定固有色,不用黑色和深咖啡色。
4. 不用线条画轮廓,认为阴影是有颜色的,只是彩度、明度较低。
印象派脱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艺术家们大膽地抛弃了传统的创作观念和公式。艺术家將焦点转移到纯粹的视觉感受形式上,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和表现主义表现内心情感、忽视描绘对象的外在形象不同。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不是印象派的后期。换句话说,后印象派不是印象派,而是与印象派本质不同的、在印象派之后产生的一个艺术派别。后印象派包括许多艺术家,主要代表人物是塞尚、凡高和高更。塞尚、高庚和梵高等人的绘画,共同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印象派时期,反对把物体分解成支离破碎的「光」和「色」,回复事物的「实在性」。
后印象派的根本观点是反对真实的表现自然界的光和色,主张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
后印象派将形式主义艺术发挥到极致,几乎不顾及任何题材和内容。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更加强调构成关系,认为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出“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在尊重印象派光色成就的同时,不是片面追求外光,而是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后印象派对现代诸流派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结构主义的诞生。
后印象派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派别,它主要是指印象派后的一些艺术家虽然曾经做过印象派的通路人,却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们的艺术理论和实践都不同于印象派,他们不满印象派过于客观的描绘世界,停留于对物体表面光色的兴趣上。他们主张表现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认为艺术应当忠实于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无需与客观真相完全一致,应当以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去改造客观形象,表现铸管化的客观。
三.印象派作品赏析
在后印象派中,最重要的艺术家是梵高。梵高的画是印象派写实主义的反动。印象派客观地看这个世界,而梵高则不在乎正确地描写。不过他的涂色法多少是由印象派演变来的,他喜欢印象派画家所表现的色光效果。他使用厚涂大笔触.让颜色看来如要爆炸似的,或如漩涡般打转。
梵谷的作品是激烈的个性反映,不安而神经质,对于表现主义和野兽派都有影响。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他自己以及他的生活、内心感受。他的作品,不论是静物《向日葵》、人物自画像《割了耳朵的凡高》、室内画《夜间咖啡馆》,还是风景画《星夜空》,都充满了他对生命的热爱,诉诸了他内心强烈的感情,不仅是他的投影、他的分身,有时候甚至于赤裸裸地说明了他自己。凡高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是他画的《向日葵》。
印象派基本介绍及作品赏析
把图放这么大,是因为它太热烈,太激情。
塞尚曾提出过一个观点:“艺术不是真实的表现客观事物的形貌色彩,而是真实的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
那么赏析这幅画之前,我还是查了下梵高的生平经历。在梵高一生中,悲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