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五、护理诊断及措施
13
(一)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铁摄入不足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有关防治知识 与缺乏指导有关。 4.焦虑:与贫血导致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生活有
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贫血引起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14
(二)护理措施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特别是晚幼红细胞增 生活跃,细胞体积偏小骨髓铁染色阴性。
3.铁代谢检查: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降低。血清 铁蛋白是反映贮存铁的敏感指标,可用于早期 诊断 。
9
四、治疗要点
10
(一)病因治疗 ❖ 是根治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包括纠正不良
饮食习惯、消化道疾病治疗、肿瘤治疗、痔 疮治疗等.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急诊科 邱耀泓
1
一、概述
2
1.铁的分布
功能状态铁(67%为血
红蛋白铁,其他为肌红
蛋白铁、转铁蛋白铁及
体内铁
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
(男性50~55mg/kg,结合的铁)
女性35~40mg/kg) 贮存铁(包括铁蛋白和
含铁血黄素,
男性为1000mg,女性 为300~400mg)
3
2.铁的来源(每天需铁20~25mg) 衰老破坏的红细胞释放的铁+从食物中摄铁1~ 1.5mg/d(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4mg/d)
❖ 2.贫血共有的表现:面色苍白、 头晕、乏力、心悸、气急等
❖ 3.缺铁性贫血的特殊表现
❖ ▲组织缺铁表现:如舌炎、毛 发干枯、指甲条纹隆起,严重 呈 “匙状甲”。
❖ ▲精神行为表现:如易激动、 注意力不集中,发育迟缓,异 食癖等。
8
三、辅助检查
1.血象: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 染区扩大,典型血象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5
病因
1.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人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要的 病因。痔出血,月经过多等。
2.铁需要量增加,但摄入不 足:是妇女儿童缺铁性贫 血的主要原因。
3.铁的吸收不良:胃、十二 指肠切除术,萎缩性胃炎。
6
二. 临床表现
7
❖ 1.引起缺铁原发病的表现如: 消化性溃疡致黑便、妇女月经 过多、肿瘤疾病的消瘦等
16
2)注射铁剂:①注射前应做过敏实验。 ②避开皮肤暴露部位,采用“Z”字形 注射或留空气注射法。③抽取药液后, 要更换注射器针头后再注射。④经常 更换注射部位。⑤注意不良反应
(3)预防铁中毒
17
18
11
❖ (二)补充铁剂 1.提供含铁丰富的食物:见饮食护理。 2.口服铁剂:是首选方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
量。常用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维 铁控释片、富马酸亚铁等。网织红细胞上升为铁 剂治疗有效指标。 3.肌肉注射铁剂:用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急于纠 正贫血等。注射铁剂前应计算补充铁剂总量。常 用右旋糖酐铁。
1.加强病情监测:判断病人贫血程度及治疗效果。 2.饮食护理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给予丰富含铁食物:如瘦肉、血、肝、蛋黄、豆、
海带、香菇、木耳。告知病人含铁量最低的食物是 乳类食品等。 ▲合理饮食搭配:进食含铁丰富、高蛋白、高热量、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是防治缺铁性贫血的重要辅助 措施。 ▲口腔炎或舌炎护理:给予口腔护理。
15
用药护理:(1)口服铁剂:①避免空腹服用,饭后 或餐中服药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从小剂量开 始。②同时服用维生素C,增加铁的吸收。避免 和谷类、乳类、浓茶、咖啡等同服,以免影响铁 的吸收③液体铁剂应使用吸管或滴管将药液送至 舌根部咽下,再饮温开水并漱口。④口服铁剂期 间大便可呈黑色或柏油样。⑤铁剂治疗1周后网织 红细胞开始上升,可作为治疗有效的指标;血红 蛋白约在治疗2周左右开始升高、约8~10周恢复 正常,此时仍需继续服用铁剂3~6个月,补足体 内贮存铁,或在血清铁蛋白>50μg/L后停药。
3.铁的吸收 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 二价亚铁易吸收、三价铁不易吸收 胃酸分泌不足可影响铁的吸收 维生素C能使高铁还原成亚铁利于吸收 小肠上皮细胞能调节铁的吸收
4
4.铁的贮存和排泄 贮存-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 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排泄-每天铁的排泄量不超过1mg,主要 从粪便中排出,少数由尿、汗液排出,哺 乳期妇女每天从乳汁中排出铁约1mg。
五、护理诊断及措施
13
(一)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铁摄入不足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有关防治知识 与缺乏指导有关。 4.焦虑:与贫血导致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生活有
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贫血引起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14
(二)护理措施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特别是晚幼红细胞增 生活跃,细胞体积偏小骨髓铁染色阴性。
3.铁代谢检查: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降低。血清 铁蛋白是反映贮存铁的敏感指标,可用于早期 诊断 。
9
四、治疗要点
10
(一)病因治疗 ❖ 是根治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包括纠正不良
饮食习惯、消化道疾病治疗、肿瘤治疗、痔 疮治疗等.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
急诊科 邱耀泓
1
一、概述
2
1.铁的分布
功能状态铁(67%为血
红蛋白铁,其他为肌红
蛋白铁、转铁蛋白铁及
体内铁
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
(男性50~55mg/kg,结合的铁)
女性35~40mg/kg) 贮存铁(包括铁蛋白和
含铁血黄素,
男性为1000mg,女性 为300~400mg)
3
2.铁的来源(每天需铁20~25mg) 衰老破坏的红细胞释放的铁+从食物中摄铁1~ 1.5mg/d(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4mg/d)
❖ 2.贫血共有的表现:面色苍白、 头晕、乏力、心悸、气急等
❖ 3.缺铁性贫血的特殊表现
❖ ▲组织缺铁表现:如舌炎、毛 发干枯、指甲条纹隆起,严重 呈 “匙状甲”。
❖ ▲精神行为表现:如易激动、 注意力不集中,发育迟缓,异 食癖等。
8
三、辅助检查
1.血象: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 染区扩大,典型血象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5
病因
1.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人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要的 病因。痔出血,月经过多等。
2.铁需要量增加,但摄入不 足:是妇女儿童缺铁性贫 血的主要原因。
3.铁的吸收不良:胃、十二 指肠切除术,萎缩性胃炎。
6
二. 临床表现
7
❖ 1.引起缺铁原发病的表现如: 消化性溃疡致黑便、妇女月经 过多、肿瘤疾病的消瘦等
16
2)注射铁剂:①注射前应做过敏实验。 ②避开皮肤暴露部位,采用“Z”字形 注射或留空气注射法。③抽取药液后, 要更换注射器针头后再注射。④经常 更换注射部位。⑤注意不良反应
(3)预防铁中毒
17
18
11
❖ (二)补充铁剂 1.提供含铁丰富的食物:见饮食护理。 2.口服铁剂:是首选方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
量。常用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维 铁控释片、富马酸亚铁等。网织红细胞上升为铁 剂治疗有效指标。 3.肌肉注射铁剂:用于不能耐受口服铁剂、急于纠 正贫血等。注射铁剂前应计算补充铁剂总量。常 用右旋糖酐铁。
1.加强病情监测:判断病人贫血程度及治疗效果。 2.饮食护理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给予丰富含铁食物:如瘦肉、血、肝、蛋黄、豆、
海带、香菇、木耳。告知病人含铁量最低的食物是 乳类食品等。 ▲合理饮食搭配:进食含铁丰富、高蛋白、高热量、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是防治缺铁性贫血的重要辅助 措施。 ▲口腔炎或舌炎护理:给予口腔护理。
15
用药护理:(1)口服铁剂:①避免空腹服用,饭后 或餐中服药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从小剂量开 始。②同时服用维生素C,增加铁的吸收。避免 和谷类、乳类、浓茶、咖啡等同服,以免影响铁 的吸收③液体铁剂应使用吸管或滴管将药液送至 舌根部咽下,再饮温开水并漱口。④口服铁剂期 间大便可呈黑色或柏油样。⑤铁剂治疗1周后网织 红细胞开始上升,可作为治疗有效的指标;血红 蛋白约在治疗2周左右开始升高、约8~10周恢复 正常,此时仍需继续服用铁剂3~6个月,补足体 内贮存铁,或在血清铁蛋白>50μg/L后停药。
3.铁的吸收 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 二价亚铁易吸收、三价铁不易吸收 胃酸分泌不足可影响铁的吸收 维生素C能使高铁还原成亚铁利于吸收 小肠上皮细胞能调节铁的吸收
4
4.铁的贮存和排泄 贮存-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 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排泄-每天铁的排泄量不超过1mg,主要 从粪便中排出,少数由尿、汗液排出,哺 乳期妇女每天从乳汁中排出铁约1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