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浅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
• 语言里的每一个词语,都有它的含义。要把词语用对用 好,自然要按照词语的含义来使用。不过,只做到这一 点还不够,还要使所用的词语和语境相适应。 • 电影《林则徐》中有一场戏,写林则徐召见外商, 申明中国政府严禁他们贩卖鸦片的命令,其中说到如有 违令者,“船货交公,人即正法”。外商有不明白“正 法”一词的含义的,便问:“什么叫‘正法’?”中国 官员答道:“正法就是杀头!”这些外国鸦片烟贩子们 一个个为之一惊。从使用词语的角度说,这里“正法” 和“杀头”的使用,是很有些讲究的。因为是出于政令, 所以使用“正法”,因为是用于口语,所以使用“杀 头”,前者庄严典雅,和郑重申明政令的语境相适应, 后者俚俗浅显,和一般对话的语境相适应。如果前后互 易其词,从词语的含义来说,并无差错,但因和语境脱 节,表达效果就差远了。
• 当句式和语境高度适应的时候,句式的修辞艺术,就会达到 高峰 • 曹禺《雷雨》写周朴园和鲁侍萍围绕三十年前“梅小姐”的 下落,有一场异常精彩的对白。一个 (周朴园)是全不知情, 可是急于探听,希望对方一语道破,而又不便直问;一个 (鲁侍萍)是心中有数,可又欲说还休,旁敲暗点,引而不发。 在周朴园点出三十年前无锡有一家姓梅的,梅家有一个年轻 的小姐之后,吞吞吐吐地问鲁侍萍“后来,后来……你知道 吗?”鲁侍萍先回答“不敢说”,接着说:“我倒认识一个 年轻的姑娘姓梅的”——这是个定语(姓梅的)倒装在中心词 (姑娘)后边的倒装句式,这后现的定语,有追加补充的性质, 对卖关子的鲁侍萍和急于知道关节的周朴园来说,都是使用 得十分恰当的。试想,如果作“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姓梅的 姑娘”,句子大意犹存,而“关子”不见了,和当时那种真 真假假、曲曲折折的语境脱节了。我想,演员在说到这句台 词的时候,如果在“姑娘”后边稍顿一下,再说出“姓梅的” 三个字来,这个后现的定语的特有的追加补充意味就更能显 示出来,而“关子”也就可以卖得更加起劲儿了。
回
• 语言形式总会有一些多义现象的,某些词语具 有几个不同的意义,某些句式允许几种不同的 分析。这是语言的正常现象,也是语言之所以 能够以少 (语言形式)言多(意义内容)的重要原因。 语言的多义现象和语言的歧义现象不同,“多 义”不等于“歧义”,因为多义形式一经出现 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之中,就只能有一种理解, 不像“歧义”那样义有两歧,影响确切的表达。 • 因此,我们使用多义的语言形式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它所在的语境,这样才能正确地理 解它、使用它。否则会招致误解或者造成歧义。
语 境 和 炼 句
语 境 和 用 词
语 境 的 神 奇 力 量
• 有一篇题为《何不开门见山》的文艺随感录 (载 1983年10月19日《北京晚报》),盛赞写影评开 门见山的写法,其中略谓:“记得奥地利的《快 报》曾刊发过一篇抨击美国电影《戴斯蒙医生的 十三个牺牲品》的评论文章,通篇只有一句话: ‘我是第十四个。’可谓幽默辛辣,一语中的。 影片质量的拙劣,还用得着多说吗!”不错,这 篇影评的确别具一格,“一语”确实是“中的” 的,很有点神奇的力量。这点神奇的力量,又是 从哪里来的呢?我们说:从语境里来的,试想, 如果离开了这句话所在的特定的语言环境(写的 是影评,影片名中又有“十三个牺牲品”的词 语),凭空说一句“我是第十四个”,就只能叫 人不知所云,还谈得上什么“一语中的”呢?
• 语境可以使那些本来就富于修辞色彩的艺术词 语充分显示出它的修辞魅力。例如“雪白”一 词,色彩本来就很鲜明,用到下面的话里,就 更显出它的本色:“他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去 投降!一切的路都封上了,他只能在雪白的地 上去找黑塔似的虎妞。”(老舍《骆驼祥子》) 这种语境,使黑者愈黑,白者愈白,而祥子厌 恶黑虎妞却又不能不去找她(时值下大雪)向她 投降的复杂心情也因而得以极其细腻地表现出 来了。
• 语句的言外之意,一般都是要从语境的体察中才能看 得到的。因为一般来说,语境既是言外之意的寄托所 在,又是领会言外之意的途径。
• 在二百年前载人气球首次成功升上天空的时候, 有人问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人坐气球 上天有什么用?”他笑了笑回答说:“一个刚生下 来的孩子有什么用?”这话的言外之意当然是肯定 人坐气球上天这件事的。富兰克林能够以问话作 答话,无疑得力于这种语境。离开这种语境,他 的这句问话,就只能是一句别无深意的问话了。
回
•
一篇文章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谓“因 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所以 上下文中的任何一个词语、句子、段落都可以 成为其他词语、句子、段落的语境。为此,写 作中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等布局谋篇的问题, 也就和语境发生了一定的联系了。适应了语境, 布局谋篇才可能是得体的。 • 朱自清的《绿》,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 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开头,又以几 乎完全相同的语句 (只多了“不禁”二字)结尾, 使所说的得到强调。这两段话互为语境,首尾 呼应,因而相得益彰了。
• 自然,无论是平仄的协调,还是用韵的选定,或 是其他语音形式的讲究,还受到其他语境因素的 制约。老舍在《我怎样学习语言》里说:“一篇 作品须有个情调。情调是悲哀的,或是激昂的, 我们的语言就须恰好足以配合这悲哀或激昂。比 如说,我们要传达悲哀的感情,就须选择些色彩 不大强烈的字,声音不太响亮的字,造成稍长的 句子,使大家读了,因语调的缓慢,文字的暗淡 而感到悲哀。”而语言的声音本身又有洪亮和细 微,刚劲和柔和,高昂和低哑等等不同的特性可 供人们选用,因而调音也就不可能不受到题旨和 情趣等等语境因素的影响了。
• 语境又可以使那些本来并不具有修辞色彩的寻常词语 同样显出它的修辞魅力。例如“错的是革命者受了骗, 以为他 (指袁世凯——引用者)真是一个筋斗,从北洋 大臣变了革命家,于是引为同调,流了大家的血,将 他浮上总统的宝位去。”(鲁迅《“杀错了人”异议》) 这里的“浮”字,本来是一个极平常的词,但得了上 文的“血”的照应,顿时生色不少:流血之多,牺牲 之大,受骗之深,自在不言中。这“浮”字,绝不是 “捧”“抬”字所能代替的。 • 可以说,无论什么词语,都存在着修辞价值;但 是,无论什么词语,它的修辞价值,只有在适当的语 境之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 鲁迅《阿Q正传》写阿Q因为“满心痛恨” 假洋鬼子不准他造反,而要告他一状说: “……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 斩,——嚓!嚓!”也是用“杀头”一词 而不用“正法”,而且还用上了“嚓! 嚓!”的象声词,叫人得闻其声。这和阿Q 的身份、思想性格所构成的语境是相适应 的,所以是阿Q性格化的语言。如果用到上 举的禁烟令中,作“船货交公,人即杀 头,——嚓!嚓!”就令人啼笑皆非了。
• 语境,就是言语环境。人们说话,总有一定的 听众对象,总有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总 有一定的题旨情趣,还有谈话的上下文,这些 与说话人自己的一定的身份、思想、修养、性 格、职业、心境结合起来,就构成语境。语境 包括大至社会环境,小至上下文的一系列因素。 而这些因素,又往往不直接见之于字里行间, 潜藏在语句之外。语境也就这样地在语言运用 中起着作用,成为语言运用的一种潜在的力量。
回
• 汉语句式严谨周密而又灵活多样,可供我们选用。人 们也总是选用最恰当的句式来表达的,这就是所谓炼 句。而要把句式炼好,又必须考虑到句式所在的语境, 句式的选用是被语境制约着的。 • 鲁迅小说《药》,行文多处涉及“人血馒头”和 “痨病”,但出之于老栓和华大妈之口时,全都省略 了,用的是省略句式,诸如“得了么?”“得 了。”“睡一会罢,——便好了”之类,而出自康大 叔之口时,就不省略了:“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 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这主要 是因为语境不同。前者爱子心切,所以诸多讳忌,后 者连杀人也不当一回事的,所以毫无顾忌:由人物身 份、心境构成的语境不同。
回
• 清人刘熙载《艺概· 诗概》认为“佳句中必有独得之 字”,并举了李白《襄阳歌》中的“清风明月不用一 钱买”为例子。他说:“上四字共知也,下五字独得 也。”这句诗好就好在是句“大实话”而又意味深长, 人们可以从中领会到比字面上多得多的意思:除了清 风明月之外,别的东西都要用钱才能买到,而现在清 风明月不用买而可以随意得到,受用不尽,其乐何如! 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欢快自得的情意。——这就是所 谓的言外之意,并非概念性的言辞所能穷尽传达的言 外之意。
• 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自然必须服从于事物本身的逻辑, 不能语无伦次。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利用或者 说创造某种语境,使得其间的过渡更为自然,衔接更 为紧密。 •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写到柔石被捕后“他的 心情并未改变,想学德文,更加努力;也仍在记念我, 像在马路上行走时候一般”,由于有了前文提到的柔 石被捕前的事作为语境:“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 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因为怕我被汽车或电 车撞死”,就显出行文针线细密,布局别具匠心来了。 这就更能突出鲁迅和柔石之间的情谊。 • 冰心的《小橘灯》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是:“因 为我们‘大家’都‘好’了!”这不但照应了前文那 个小姑娘说过的“我们大家也都好了”的话,而且适 应了全文更为重要的另一个语境,因为这篇文章的题 旨,正是说明现在“我们‘大家’都‘好’了”的。
•
《世说新语· 言语》有一段巧妙利用语境透露言外之 意的文字。说的是陈韪在四座无不对孔文举年少聪敏 过人十分欣赏的情况下,独持异议,说孔文举“小时 了了,大未必佳”,而孔文举当即回敬说:“想君小 时,必当了了。”弄得陈韪尴尬异常。其实,严格地 从逻辑上说,陈韪的话,只是一个或然判断,而孔文 举的话,也只能由此推出陈韪“大未必佳”的结论。 但是,在这种语境中“大未必佳”无异于“大定不 佳”,陈、孔两方都是彼此坐实了对方这一点的—— 这当然是言外之意了。这言外之意,就不但是由这种 语境显露出来的,简直是由这种语境“创造”出来的 了。因此,“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司马光《温 公续诗话》),实为修辞的上乘。 (完)
• 这种潜在的语境力量,直接影响到言语的表达 效果的好坏。与语境相适应的就好,与语境不 相适应的就坏。前者如上举的“一语中的”的 例子,后者我们无妨举《镜花缘》里的“酒保 掉文”。这个酒保说话之所以可笑,并不是因 为语句欠通,而是因为他说的话与语境不相适 应。身为“酒保”面对“顾客”,又是在酒楼 茶肆这样的场所,哪里用得着酸溜溜、文绉绉 地大掉书袋,满口“酒要一壶乎,两壶乎?菜 要一碟乎,两碟乎”呢?
语境浅谈
——张炼强
语境是修辞学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理 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一个凭借和标准。语言运用 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
• • • • • • • •
语 境 和 言 外 之 意
语 境 和 语 义 的 多 义 现 象
语 境 和 设 格
语 境 和 谋 篇 布 局
语 境 和 调 音
回百度文库
• 修辞格是修辞的重要手段。设格就是运用修辞 格。修辞格被广泛地运用着,但又不是任何情 况下都可以运用的,也有一个适应语境的问题。 首先它必须适应由不同的语体构成的语境。有 的修辞格,比如夸张、反语、双关之类,经常 在文艺语体中运用,而不出现在公文语体如法 令、合同中。因为法令、合同,力求表达严谨 准确,需要的是科学的语言。至于那些可用修 辞格的地方,如何运用修辞格,当然也必须考 虑到语境的因素
回
• 调音指从提高表达效果的角度选用最为恰当的 语音形式。语音和语境的关系最显而易见的莫 过于诗歌中的平仄、押韵的讲究。比如旧体诗 词对句的平仄,就直接受到作为它的语境的出 句平仄的制约。如果出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那么对句就必须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像鲁迅著 名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就是这样。至于押韵,律诗通常押在二、四、 六、八句的句末,第二句用了什么韵,其他各 句该用韵的地方,也就跟着用什么韵。也就是 说,第二句的韵脚,是作为其他各句的韵脚的 选用的语境前提而存在的。
• 有时,人们为了修辞的目的,利用特定的语境,却又 有变语病为妙语的。例如田汉《名优之死》一剧里有 这么一段对话: • 杨大爷 (喝了一杯):不错,不错,正是这种酒, (再喝一杯)啊,凤,你不但聪明而且多情。 • 刘芸仙 (学着):不但多情,而且是个大浑蛋。
•
由于有了杨大爷轻薄口吻奉承凤仙,在旁刘芸仙 趁机学舌加以讥讽的特定语境,这个欠通的递进复句, 也就取得了异常辛辣的讽刺效果了。这是语境“做” 出来的一段好戏,它充分地显示着语境的神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