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育在语文课堂中得到绽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美育在语文课堂中得到绽放
发表时间:2011-08-03T15:10:10.733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第38期供稿作者:李建云李维波
[导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反复品读,不仅对书中的要义能快速领会,更是一种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
山东莱阳市吕格庄中心初中李建云李维波
语文教学必须贯穿着美育。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实现人格的完美和心灵的和谐,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让语文静态的文字展示美质,就会使学生真正的喜爱语文,逐步形成钟情于美的心理品质。
语文教材中的美无处不在.有位名人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得到审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总结了很多语文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反复品读,不仅对书中的要义能快速领会,更是一种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
读,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中,学生读课文的方式很多,朗读、默读、速读;个人品读、齐读、范读等等,无论用什么方式来读,读熟了,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书中语言的美,韵律的美,结构的美等等自然能有所感悟。
但是,要进行审美体验,课堂上最忌讳的应该是速读和齐读。
因为速读只是让学生浏览一下文章,了解一下文章的大概,这是很难体味到美文美句所带来的美感的;齐读,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能体会到韵律的美,但是美文美句所包涵的思想、情感、品质、精神的美却难以体会。
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体裁的文章都含有情感,要让学生自己自由去读,反复品味,用心读出美文美句中的喜悦、气势、悲伤、气愤;品出平凡、伟大、坚强、固执;心灵受到洗涤、净化。
学生只要能够读出情感,品出味道,心灵受到震撼,那就是真正的受到了美育。
以《背影》为例,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了三句简短,意思很平常的话。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细细品读,学生读出了这些简单的话语有着父亲朴实而浓浓的爱子之情。
想想自己的父母,曾几何时,送上车后,车子不在视线内,才肯离去;每到周末回家总是用丰盛的饭菜迎接。
那久久不肯离去的身影,那丰盛的饭菜包含着父母多少无言的爱!课文中所传达的浓厚的父爱与学生对自己父母的情感自然融合在一起,在情感的共鸣波涛中,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美丽的情感像清泉,悄悄地流淌在学生的心田。
当然,记忆背诵也属于读的范畴,是老师们常用的审美教育方法了。
那些美文美句美诗,如果能记忆背诵,久而久之,自然就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美。
二、评
评,分为学生品评和教师品评两种方式。
学生品评是指学生个人品读美文美句后,个人进行评说所获得的美的感受的过程。
学生品评可以在班级上集体进行交流,也可以小组交流,还可以自我点评。
集体和小组交流的目的是将学生个人的感悟与同学分享,课堂上老师们常常用这样的方式。
而自我点评,是用不同的符号圈点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并自我写出评论。
作文课,学生们互相批阅对方的作文,常常用这样的方式。
学生的品评,无论用哪种方式进行,都可能存在着不完美,但是,那是学生自己对美的感悟,教师应该进行表扬和鼓励。
教师品评是一个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而非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强加给学生。
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感悟与学生交流共享,互取优点,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感。
这种师生互动的美育方式,应该是一种很高境界的教学艺术。
三、写
让学生结合课堂的典范课文进行写作训练,比如写篇小作文、写段评论性文字、写写读后感;也可以仿写一下美文、美段、美句。
比如《祖父、后园和我》是一篇美文。
文中优美的自然景物的描写,简洁而清新,优雅而明丽。
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找出最喜欢的描写自然景物的句子或者段落,并仿写一下,学生的审美热情立即被激发开来,仿写的兴趣盎然。
这样的审美教育方式,我们教学中可以随时运用。
四、画
画,包括粗线条勾勒和示意图。
粗线条勾勒,是指课堂上,教师用简笔画、漫画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完成审美过程。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绝唱》一课,有对白妞演唱技艺的描写:“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超。
恍如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峭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以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乃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奇,愈奇愈险!”
这段文字,即使让学生反复品读,即使反复讲通感和比喻的修辞,学生仍然不能很好的感受到白妞声音的美妙。
如果让学生动笔画一画,画出傲来峰(峭壁千仞,上与天通。
对应上文的“又高一层”)、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对应“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超”)、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
也对应“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超”),学生们在画山峰的同时,也真正体会到了白妞演唱技艺的高超——她的声音的高亢而婉转的美如同登泰山,愈翻愈奇,愈奇愈险。
学生在简单勾勒中既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也感受到了白妞的声音的美妙。
《观刈麦》里的老妇,怀抱孩子,右手拾遗穗,左臂悬敝筐,学生对老妇的漫画式的简单勾勒中,深深体会到了老妇的悲伤、穷困与凄凉。
人物的性格美,诗歌的意境美,都可以让学生用画来展示一下。
让学生把心中丰满的人物形象,完美的意境诉之于画,诉之于这简单的粗线条勾勒,正是完成审美教育的过程。
简单的示意图,是我们教师常常用到的一种审美形式。
有些小说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也有些文章的结构复杂难理,我们用简单的示意图,比如列个提纲,画个结构图,弄个表格等等,就能很快理清脉络,那么小说情节的曲折美、文章结构的建筑美,就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记忆里。
五、想象与联想
有些美文美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
1.通过改写、扩写等形式进行想象和联想,达到美育的目的。
比如《观潮》一文的课后,设计了一首将宋词《酒泉子》改写成记叙文的题目。
学生把学习过的课文与这首词结合起来进行改写,就必须通过想象与联想,才能把钱塘江潮涨潮的壮丽美,描绘的如亲临其境。
2.用表演的形式进行想象与联想。
如《石壕吏》一课,让学生运用想象与联想,表演一下老妇人前致词时的苦苦哀求的神态动作,老
翁逃走时的惊慌失措,官吏的粗暴蛮横。
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到了一种悲苦与凄凉,此时此刻,谁能说表演的过程不是美育的过程呢?
六、与生活相联系
有些文章,口语、白话很值得品味和欣赏。
鲁教版第八册《端午的鸭蛋》中,有许多的白话。
如:“双黄鸭蛋的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还不就是个鸭蛋!”是一句多么朴素的话,读来生活气息浓郁,语言生动自然,似信口而出,让人倍感亲切,作者的骄傲也在这里微微的透露出来。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细细品味,就会体味到那种简洁朴素的美,得到美的感悟与享受。
七、办手抄报
近年来,校园兴起了办手抄报,以扩大学生的积累。
其实,办手抄报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审美教育方式。
这是因为手抄报版面的设计本身就是美育的一种实践活动。
学生要考虑版式、字体、颜色、内容、版块等等。
比如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有很多的描写秋天的诗句。
我们让学生以“秋天”为内容办一期手抄报。
有的学生设计了秋天的寄语、秋色、秋声、秋叶、秋实五个版块。
学生的这种设计构思本身就体现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学生的手抄报里,有的学生在大题目下写上了“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
”的诗句,还画上了枯黄的草木,南飞的雁群;有的学生在手抄报里画上了一棵茂盛的大树,一片片黄黄的树叶正从树上飘落下来,学生在飘落的黄叶间写上:“无边落木萧萧下”……秋天的美丽,在学生的画中,在学生所抄写的诗句里,在小小的手抄报里尽情展现。
一张手抄报,满含着学生所有的审美情感!
总之,多年来的实践探索证明,语文的审美形式多种多样,广大的语文教师,只要能重视语文的审美教学,把美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学生便会有一双审美的眼睛,美育教育便会在课堂上绽放出它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