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家认同感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大学生国家认同感调查报告——以贵州大学学生为例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年级:二
学生姓名及学号:李康 1008100012
陈潜 1008100015
李榆 1008100010
指导教师:刘华
2010 年 5 月25 日
一,概述
调查方式:发放问卷
调查时间:2012年五月初发放问卷,5月中旬开始整理问卷并开始写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贵州大学资环学院。
此次调查报告采用在贵州大学资环学院发放调查问卷并收集整理的方式,通过对资环学院随机发放50份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问卷最终得到关于贵州大学学生国家认同感的一些信息。此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为100%。这50 人的基本信息如下
由此图可以看出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学生来自农村且大部分都是团员,政治觉悟比较高,基本可以代表全国大学生的观点。做到了普遍性的原则。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经济上
就这个经济方面我们设置了两个问题,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他们大部分觉得国民经济对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影响很大,而从房产政策来看他们对中国房产政策普遍不怎么满意,可见我国经济状况的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影响相当的大,他们觉得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有效提高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
2,外交上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对待我国外交上44%的人想过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想过哪些国家是否可以作为我们国家的长期盟友或者未来的盟友,52%没想过,有4%的人则觉得这是国家领导人的事,不该他们操心。在对我国外交的满意程度上24%觉得可以,34%觉得不可以42?的人觉得不好说。结合后面的简答题可以得出一个方面他们中部分人一方面实实在在为我国的前途着想,一方面又对我国的外交政策不满另一部分人则在认同国家的基础上对我国外交政策表示满意。
3,在地域认同方面
从上图可以看出对我国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被割分出去的领土32%的人认为应该武力夺回,2%的人认为应该任人宰割,66%的人认为我们应该相信祖国相信党通过多路径收回领土。在台湾问题上20%的认为应该通过武力统一,12%的人认为这是一个国际问题,应该通过外交解决,62%的人认为这是我国的内政,应该通过谈判解决,6%的人觉得无所谓。由此观之并结合问卷的简答题可以得出贵州大学大学生普遍表达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近年来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一些领土争端上,如:中印边界领土划界问题、南海问题以及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大部分大学生表示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领土主权完整。
4,军事上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面对我国当前的周边环境,如果有一天战火真的燃起来作为一名大学生有72%的人无条件支持打仗,22%的人反对我国兴起战火,6%觉得无所谓。
5,民主程度
从上图可以得出:2%的人认为我们国家很民主,24%觉得民主,54%觉得一般,14%觉得不民主6%觉得很不民主。当被问及到如果给
他们选择的机会他们是否会留在祖国时56%的人表示愿意留在祖国建设祖国,32%的人表示不愿意留在祖国但是心里想着祖国,12%的人表示不愿意留在祖国,会选择离开。
6,文化上
从上图可以得出他们中的60%认为文化对促进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认同感相统一很重要,而只有10%的认为经济比较重要10%认为政治比较重要,20%认为公民道德比较重要,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民主
5000多年的文化对贵州大学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影响很大根据私底下的交流我们知道了绝大多数学生对汉语言文字、中华传统节日、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成就颇高,感情甚笃。如:对中国历史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的有七成,多数半数对国家传统节日如端午节、清明节等认同感较高。对他们影响最为深远和感受最为深刻的事件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重新走向崛起。近年来中华民族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如: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等。更是让他们激动不已。
三,怎样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
大学是学生社会化的最重要阶段,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民族认同感理应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责。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可通过以下方法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1、思政教育:结合“两课”教学,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两课”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主要功能是向学生传播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两课”课程面向全体高校在校生,不分专业(政治、历史等个别专业有差别),因此是对大学生进行民族观教育的良好载体。根据当前“两课”教学实际,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适当调整,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历史教育:拓展历史文化课程,适当增加民族、民俗教育。
认同基于了解。要提高大学生民族认同感,首先必须加强民族教育,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有区别地设置相关历史文化课程,尤其是增加有关中华各分支民族及其民俗知识的教学,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知度,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3、实践教育:依托时代背景,开展民族教育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还必须紧紧结合时代背景进行。高校可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充分结合时事资讯,或通过形势与政策等专门课程(或讲座),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取向,号召大学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既要保持民族自尊心,不卑不亢,乐观自信,并团结一致,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应对来自世界其他民族的挑战;又要摒除极端民族主义,以和平、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融合,促进全人类的和谐。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广泛开展或积极参与各类民族特色的活动,如祭典祖先、旅游寻根、识读家谱、节日庆贺等,让他们在传统文化和生活实际中,亲身体验并强化民族认同感。
4、典型事件教育:借助典型社会事件,把握最佳民族认同感教育时机。通过调查发现,凡是有全国性、全民族性大事件发生时,大学生们都能明显感受到强烈的民族感。因此,高校在此类事件发生时,可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进行教育与引导。可以通过组织观看电视直播(或有关录影资料)、组织主题讨论等形式,一方面强化大学生国家、民族观念,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还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摒弃民族极端主义等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