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地力评价及其成果报告编写的探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度 纬度 高程 地貌类型 地形部位 坡度 坡向 成土母质 土壤侵蚀类型 土壤侵蚀程度 林地覆盖率 地面破碎情况 地表岩石露头状况 地表砾石度 田面坡度
AL401000 AL402000 AL403000 AL404000
的差异(相对差异);指标之间相关性较小。重点可考 虑按以下原则进行:
(1)根据稳定性原则选取指标;
(2)根据生产性原则选取指标; (3)根据空间变异性原则选取指标(与尺度有关); (4)根据主导性原则选取指标。
根据稳定性原则选取指标
即选择相对稳定的性状作为指标(长期影响)。 特征响应时间大于10000年的土壤障碍层;特征响应时 间大于1000年的土壤质地和由不同质地变化组合的剖
进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08〕75号)
以及项目县与农业部签订的“测土配方施肥资金补贴项目” 合同要求,各项目县应抓紧做好耕地地力评价工作。
2-2、耕地地力评价的任务
(1)对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
数字化管理;
(2)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数字化土壤养分分布图、 耕地地力等级图、中低产田类型分布图等。
AL513000 AL514000
有效铁
交换性钙 交换性镁 障碍因素
AL601000 AL602000 AL603000 AL604000 AL605000 AL606000 AL607000
障碍层类型 障碍层出现位置 障碍层厚度 耕层含盐量 一米土层含盐量 盐化类型 地下水矿化度 水分管理
AL201000 AL202000 AL203000 AL204000 AL205000 AL206000 AL207000 AL208000 AL209000 AL210000 AL211000 AL212000 AL213000 AL214000 AL215000
最小数据集问题
可用于耕地地力评价的指标很多,但选用
的指标越多,工作量越大,评价越复杂。 如果能选用最少指标数来评价土壤质量, 是最为理想的。这就是最小数据集(因为 许多指标之间有相互联系的,信息可以相 互替代的);
评价指标选择的一般原则
选择起主导作用的因子,初始因子的选择不宜过
多,过多的因子将使得因子的区分困难,影响因 子的简化;
代码
AL101000 AL102000
要素名称
气候 ≥00积温 ≥100积温 年降水量 全年日照时数 光能幅射总量 无霜期 干燥度 立地条件
代码
AL301000 AL302000
要素名称
剖面性状 剖面构型 质地构型
代码
AL509000 AL510000 AL511000
要素名称
有效铜 有效硅 有效锰
(58%)、土层厚度(50%)、全钾(45%)、全磷(45%)、
CEC(43%)、水解氮(40%)、水分(38%)、粘粒(30%)、地 貌(28%)、成土母质(25%)、容重(18%)、孔隙度(18%)、
地下水埋深(12%)、土体构型(15%)。
实际工作中如何选取耕地地 力评价指标
尽可能选择少的指标;选择的指标能反映区内耕地质量
条件及培肥水平等因素影响并决定。是耕地内在的、基本
素质的综合反映。因此,耕地地力也就是耕地的综合生产 能力。
耕地地力评价是以利用方式为目的,评估耕地生产潜力和
土地适宜性的过程,主要揭示生物生产力的高低和潜在生 产力,其实质是对耕地生产力高低的鉴定。
耕地地力评价的对象是耕地的生产能力,是一种一般目的
(3)在此基础上,编写县域耕地地力评价工作报告、技术报告以及耕
地改良利用、作物适宜性评价和种植业布局等专题报告。 (4)项目县耕地地力评价成果最终体现:
一个系统:即《XX县城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耕地地力分级图、耕地养分图以及属性、空 间数据库; 一套图件:包括《XX县耕地地力分级图》、《XX县XX养分图》等; 一组数据:包括耕地地力分级面积统计、中低产田类型与面积统计、耕地养分分级面积统计数据; 一批报告:技术报告、工作报告、专题报告(内容自拟);
生的图斑作为耕地地力评价的基本单元,使评价单元空间界
线及行政隶属关系明确,单元的位置容易实地确定,同时同 一单元的地貌类型及土壤类型一致,利用方式及耕作方法基
本相同。
程序
4)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将建立的各类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按照“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的要求导入。并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联接,建成县域耕地资 源管理信息系统。
3、耕地地力评价的程序;
4、评价指标的选取;
5、权重确定的方法;
6、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评价方法简介;
8、指标体系的验证
1、耕地地力评价的概念
耕地地力是指在特定气候区域以及地形、地貌、成土母质、 土壤理化性状、农田基础设施及培肥水平等要素综合构成 的耕地生产能力,由立地条件、土壤条件、农田基础设施
土壤存在的问题来选择指标。
评价指标选用时也应注意评价尺 度
空间越大,土壤质量异化越复杂,许多指标都有
差异,而且变化规律有所不同;空间越小,土壤 质量的异化越简单,主要体现在个别质量指标上。
县域的评价指标一般要比省级的少。
用主成分分析表明,较小的评价空间土壤质量可
用较少的指标来区分,而大的空间土壤质量需要
程》,地形坡度按照《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土壤盐化程度根据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盐渍土分级标准》。
(3)区域性原则:根据区域特点选取指标、指标分级、指标赋
值、指标权重。我国地域辽阔,土地类型复杂,影响土地质量的因素 各不相同。
(4)简单、易获取原则:所选指标应尽可能是野外可以鉴别的,
或是可以从已有的土地资源调查成果资料或相关成果资料中提取的。
根据生产性原则选取指标
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以及由不同质地的土层 组成的土壤剖面构型对土壤的水、肥、气、热影响重大; 有效土层厚度不但影响作物根系立地条件,并通过对土壤水分而间接 影响作物生长;
土壤盐渍化程度影响作物生长;土壤pH影响植物营养元素,特别是微
量元素的有效性; 地形坡度影响水土流失;地表岩石露头影响耕作的难易;
水和盐渍化,地下水埋深可以不再考虑; 土壤盐渍化受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的矿化度影响,考虑到
盐渍化度数据资料容易获取,就将其作为诊断指标,而不
要再考虑地下水矿化度。
评价指标选用时应注意区域特征
由于不同地区土壤质量分异规律不同,在
评价不同地区土壤质量时,选用的评价指
标也有所不同。
不同县的专业人员可根据自己对当地农业
CV% = 标准差*100%/平均值。
根据主导性原则选取指标
依土壤学知识可知: 土壤质地影响着土壤结构、土壤结持性、土壤耕性、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容重、土壤空隙状况等;土壤质地还
影响吸湿水含量和土粒密度;矿物化学组成和原始矿物组
成与土壤质地有关;因此,选择土壤质地作为农用地分等 定级的主导因素。
面土体构型;特征响应时间在100-1000年之间的土层
厚度;特征响应时间为10~100年之间的土壤有机质含 量等作为农用地分等野外诊断指标。
而特征响应时间小于10年的土壤性质,如土壤速效养分
含量、养分形态等可以作为小范围耕地分级诊断指标。 此外 ,地形坡度、地表岩石露头度、灌溉条件、排水 条件等也是相对稳定的农用地质量影响因素。
于本县的评价指标;
二是评价指标的权重和组合权重; 三是单指标的隶属度,即每一指标不同表现状态下的分值。
程序
3)确定评价单元
耕地地力评价单元是指潜在生产能力近似且边界封闭具有一
定空间范围的耕地。根据耕地地力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此 次耕地地力评价单元采用县级土壤图(到土种级)和土地利 用现状图叠加,进行综合取舍和技术处理后形成不同的单元。 用土壤图(土种)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含有行政界限)叠加产
评价的方法选择;
评价单元确定(前面已讲);
田间调查与采样(已经完成)。
4、评价指标的选择
评价指标可分为:
定性指标(描述性指标):简单的分成差、
一般和好等3个等级或获得土壤的部分描述
性指标,如坡度、坡位和质地。 定量指标(分析、测定指标):分成4方面: 化学指标、物理指标、生物学指标和其它 非土壤方面的指标。
AL103000
AL104000 AL105000 AL106000 AL107000
AL303000
AL304000 AL305000 AL306000 AL307000 AL308000 AL309000
有效土层厚度
耕层厚度 腐殖层厚度 田间持水量 旱季地下水位 潜水埋深 水型 耕层理化性状
AL512000
一本专著:即《xx县耕地》(可不正式出版)。
3、耕地地力评价程序
程序
(1)建立县域耕地资源数据库 收集整理所有相关历史数据和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建立以 县为单位的耕地资源基础数据库。包括属性数据库和空间
数据库两类。
(2)建立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是评价指标:即从国家或省耕地地力评价因素中选取用
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影响土壤结构、土壤结持性、土壤耕性、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容重、土壤空隙状况和土壤养分 等;
根据主导性原则选取指标
根据相关分析:土壤内排水状况或渗透性与土壤质地、地 形坡度、剖面构型相关,所以不将土壤内排水状况作为诊 断指标,而将后三者作为诊断指标;
地下水埋深影响着土壤排水和盐渍化,既然已经考虑了排
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
耕地地力评价及其成果报告 编写的探讨
2010-11-16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章明奎(E-mail:mkzhang@zju.edu.cn)
报告内容
耕地地力评价原理与方法
耕地地力评价报告的编写(含 成果总结)
耕地地力评价原理与方法
1、耕地地力评价的概念;
2、耕地地力评价的目的与任务;
(5)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与评价单元赋值
根据空间位置关系将单因素图中的评价指标提取并赋值给评价单元。 (6)综合评价
采用隶属函数法或其它方法对所有评价指标数据进行隶属度计算,算
出每一单元的耕地地力指数。采用耕地地力指数累积曲线法划分耕地 地力等级。
耕地地力评价中的几个关键 问题
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
2-1、耕地地力评价的目的
耕地地力评价是土壤肥料工作的基础,是加强耕地质量建 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是摸清区域耕地资源 状况,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工作。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耕地地力评价工作的通知》 (农办农〔2007〕66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
灌、排水条件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比土壤、地形等自然因素更大。它
们都是影响农用地生产力的因素。
• 。
根据空间变异性原则选取指标 (与尺度有关)
诊断指标在空间上变异应该越大越好。因为空间
变异越大,越能区分出不同耕地质量。 空间变异大的土地质量因素有:坡度、质地、土层 厚度、pH、盐渍化程度等等。 可通过计算变异系数,进行比较。
较多的指标来区分。
县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首先,从全国耕地地力评价因子总集66个因子中
初步选取对当地比较重要的评价因子作为拟评因 子;或从省确定的指标中选择(或增加);然后
逐一进行分析,对不合适的因子进行排除,最后
确定一定数量(一般是8~12个因子以上)作为
本县的评价因子。
一个县范围较小,气候因素可以不考虑。
我国土壤质量评价研究中所选取 的指标情况
根据文献统计,我国在土壤质量评价中,所选取的土壤的 指标范围很广,涵盖了土壤质量的各个方面,其中土壤物 理性质的因子达到22个,环境指标和肥力因子分别是17
和10个,而生物指标仅有2个。
最常用的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有机质(100%)、速效钾 (65%)、速效磷(65%)、pH(63%)、全氮(60%)、土壤质地
考虑土地的差异,体现评价土地的特点;
选取比较稳定的因子;
选择差异性较大(空间上有明显变化)、相关性
较小的因子等。
耕地地力评价Baidu Nhomakorabea标选择的其它原则
(1)生产性原则:野外诊断指标应选取那些影响农用地生 产性能的土地性质。 (2)标准化原则:最好是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便获取或
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料;如耕地分类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