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前言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的建造价格。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工程造价有不同的含义,工程造价管理也就有不同的目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惟一的投资主体,施工企业是国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国家投资的管理,其目标是降低工程造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投资方和承包方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转变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以保证不同投资主体的利益,实现建筑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自从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筑工程领域进行了多次改革,这些改革从投资渠道的多源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投资决策的分权化到实行项目招投标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工程合同管理制等,这些制度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起到了构筑有形建筑市场硬件的作用,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对建筑市场的灵魂—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涉及不深,还没有从根本上来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1]。

工程造价管理有两种管理,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属于投资管理范畴,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的含义是,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在拟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这一含义既涵盖了微观的项目投资费用的管理,也涵盖了宏观层次的投资费用的管理。工程价格管理属于价格管理范畴。[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管理分两个层次:一是在微观层次上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订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它反映了微观主体按支配价格运动的经济规律,对商品价格进行能动的计划、预测、监控和调整,并接受价格对生产的调节。二是在宏观层次上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

1 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1.1 国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从目前的资料分析,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并非统一,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方式和管理形式,所以WTO并不能让每个成员接受其中的任何一种形式。随着国际建筑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已在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上运行,已形成了许多好的国际惯例。美、英、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在工程造价管理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比较科学、严谨、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使工程造价从投标报价

到中标后的实施,得到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3]。这些成功的经验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中均可借鉴[4]。

(1)美国工程造价的管理。现行的工程造价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业主经营所需费用,称之为软费用,主要包括基础上所需资金的筹措,设备购置及储备资金、土地征购及动迁补偿、财务费用、税金及其它各种前期费用。二是由业主委托设计咨询公司或者总承包公司编制的建安工程基础上建设实际发生所需费用,一般称之为硬费用,主要包括施工所需的工、料、机消耗使用费、现场业主代表及施工管理人员工资、办公和其它杂项费用,承包商现场的生活及生产设施费用,各种保险、税金、不可预见费等。此外承包商的利润一般占建安工程造价的5%~15%,业主通过委托咨询公司实现对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美国有统一的计价依据和标准,是典型的市场化价格。工程估算、概算、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定额,不是由政府部门组织制订的,而是由几个大区的行会(协会)组织,按照各施工企业工程积累的资料和本地区实际情况,根据工程结构、材料种类、装饰方式等,制订出平方英尺建筑面积的消耗量和基价,并以此作为依据,将数据输人电脑,推向市场。这些数据资料虽不是政府部门的强制性法规,但因其建立在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及实际工程资料的基础上,能反映实际情况,得到社会的普遍公认,并能顺利加以实施。因此,工程造价计价主要由各咨询机构制定单位建筑面积消耗量,基价和费用估算格式,由承发包双方通过一定的市场交易行为确定工程造价。

(2)英国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百年的实践形成了全英统一的工程量标准计量规则(SMM)和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形成了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颇有影响的独立专业。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由财政部门依据不同类别工程的建设标准和造价标准,并考虑通货膨胀对造价的影响等确定投资额,各部门在核定的建设规模和投资额范围内组织实施,不得突破。对于私人投资的项目政府不进行干预,投资者一般是委托中介组织进行投资估算。英国无统一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就成为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共同遵守的计量、计价的基本规则,投标报价原则上是工程量、单价合同(即BQ 方式)。在英国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立项、设计、招标、签约和施工结算等全过程,在既定的投资范围内随阶段性工作的不断深化使工期、质量、造价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

(3)日本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实行的是全过程管理,从调查阶段、计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监理检查阶段、竣工阶段直至保修阶段均严格管理。日本建筑学会成本计划分会制定出日本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定额,编制了工程费用估算手册,并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变化进行定期修改,实行动态管理。投资控制大体可分为 3 个阶段:一是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实施项目计划和建设标准,制定开发规模和投资计划,并根据可类比的工程造价及现行市场价格进行调整和控制。二是设计阶段。按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的方案进行设计,编制工程概算,将投资控制在计划之内。施工图完成后,编制工程预算,并与概算进行比较。若高于概算,则进行修改设计,降

低标准,使投资控制在原计划之内。三是施工中严格按图施工,核算工程量,制订材料供应计划,加强成本控制和施工管理,保证竣工决算控制在工程预算

额度内。日本政府有关部门对所投资的公共建筑、政府办公楼、体育设施、学校、医院、公寓等项目,除负责统一组织编制并发布计价依据以确定工程造价外,还对上述公建项目的工程造价实行实施全过程的直接管理。

(4)德国工程造价管理。任何建设工程不论是政府项目,还是私人投资项目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贯穿于全过程的质量、进度和成本控制。以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为基础,实施动态管理与控制,只要工程项目投资额确定后(政府工程经政府审批,私人工程经业主批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地按照投资估算执行,不能随意修改和突破。从上述几个经济发达国家的管理方式看,工程造价管理均处于有序的市场运行环境,实行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而在价格的确定和管理上以市场和社会认同为取向,在行业的管理归属上民间

行业协会组织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先进的计价依据、计价方法、发达的咨询业、多渠道的信息发布等做法,基本上代表了现行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惯例,完全适合WTO 的基本原则。

综上所述,可以简要概括得到国外有关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特点如下:一是行之有效的政府间接调控。二是有章可循的计价依据。三是多渠道的信息发布体系。四是量价分离的计算方法。五是发达的工程造价咨询业。1.2 国内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以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按照调放结合(配套改革(小步快走(逐步到位的指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1985年成立了中国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委员会,1990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1996年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已确定并行文建立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该学科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体系!经过10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一直

沿用前苏联模式,是适应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体制,目前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5]!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建立于建国初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基本建设概预算定额管理的模式已逐步转变为工程造价管理模式。[6]主要表现在:

(1)重视和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努力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的准确度,切实发挥其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