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学教育.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了薪水体系,另外的一个管理问题是选聘。 大学校长往往是由一个不懂教育的小组闭门选 出的,而且并不考虑管理的能力。大学教授的 聘用也有同样的问题。大学教授往往是同校毕 业的,并不考虑帮助毕业生拓宽视野。资深教 授虽然往往技术上已经落伍,但是仍然占着有 限的博导、系主任、院长、副院长位子,掌握 着经费、招聘的权利。学校没有权力高薪破例 雇用一流的国外教授。很多有能力的应届毕业 生,也是不服在这些领导下工作,帮他们挣钱, 所以不愿意留在学校。 最后的一个管理问题是晋升和评估制度。大学 对师资没有良好的晋升制度。这使得较好的老 师总是往行政方面发展,或是有潜力的老师很 年轻就带一个大队伍,失去了亲自动手的能力。 教授的职称基本上一律是"终身职",没有严格 的评估制度,也没有国外使用的同行评议 (peerreview)制度。
大学师资的不足
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 谓也。"中国大学的问题,就出在没有大师。在美国, 大学教授是一个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职业。大学教授 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良好的待遇,良好的待遇造成师 资质量上升,师资质量上升带来学生对老师的崇拜, 学生的崇拜又造成老师社会地位提升,高的社会地位 造成待遇继续提高。这就是美国大学师资的良性循环。
中国的大学教育
cherrywk.baidu.comuyu@163.com
关于中国的教育
网上对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是骂声不断,大多数评 论认为中国的教育只适合一般人,不适合培养一流 的人才。统一化的教学模式更是从某种意义上限制 了人才的冒尖,而模式化的教育和应试观更是限制 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中国一直走着山寨路,产 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只能是制造大国。
那为什么不向中国的众多企业学习,靠 “海归”呢?其实,过去20余年出国的 留学生,许多已成为国外大学的教授正 迈入他们事业的顶峰,而每年也有众多 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名校拿到博士。这 些中国教授、博士都愿意回到中国,也 肯考虑降薪,但是他们不愿意降薪90%, 不愿意放弃子女的美国教育,不愿意在 没有能力的人下面做事,不愿意接受中 国"关系式"的科研经费申请过程。
管理的不足
中国大学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管理体制的缺 陷,从薪水体系到等级制度,从提升机制到终 身制的缺乏,从雇佣师资到校长聘用,从科研 资助到校办企业,这些都需要改革。 中国大学体制最急需改革的地方是薪水体系。 中国大学教授的平均年薪是35,000元,不到美 国教授平均水平的10%。低报酬不仅影响师资 的质量,还有更深远的影响。为提高师资的收 入,一些大学创办自己的企业。大学教授要帮 这些企业创收,而不是专心授课。也有很多教 授拿了很多"横向"项目(为企业打工)。无论 是校办企业或是横向项目,学生永远是被牺牲 者,被作为廉价甚至无偿的劳动力。而最讽刺 的是在热门的科系,这些能力不足、原本薪资 过低的教授却由这些横向项目致富。
中国大学的师资与美国的师资相比有相当大的 差距。例如在中国计算机领域,只有非常少数 的教授或研究员有能力在美国名校拿到教授职 称的。中国改革开放后师资虽有进步,但是中 国大学教授的薪资,即便在像计算机这样的热 门行业,也远远落后于业界。在出国潮和企业 高薪的诱惑之下,大学新教师的质量每况愈下。
我在中国去过的每一所大学,校领导都向我抱 怨:留不住人。最好、较好、甚至中等的学生 毕业后,出国的出国,就业的就业,都不愿意 留校任教。待遇不好造成师资不足,师资不足 造成学生不满,学生不满造成老师社会地位降 低,低的社会地位造成待遇更上不来。这就形 成了一个中国师资的恶性循环。
科研的不足
科研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比较重要,因为自从德 国柏林大学领头的改革之后,世界一流的大学 都是"研究型"大学。要有一流的研究才能吸引 一流的老师、学生,才能拿到最多的经费。
中国的大学师资固然落后于美国,中国大学的 研究水平更远远地落后国外。绝大多数的中国 的计算机研究项目在美国都无法拿到经费。最 近,国内有人统计了1999~2001年世界3所一 流大学与中国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6所一流 大学在《自然》和《科学》两刊物上发表的论 文数,结果是6所中国一流大学论文数总和只 有20篇,还不及哈佛大学一所大学的零头 (399篇);同处亚洲的东京大学,同期也有
在中国大多数的研究都是远远落后国外的,申 请项目是为了得到额外的报酬,做的研究工作 没有意义,参与的学生没有得到启发,发表文 章是为了"凑足数量"、"达到指标"。有些学校 自称论文数目很多,但是仔细一看,都是一些 学术水平很低的会议和期刊。
中国的科研制度允许带头教授"分成"的制度, 造成了个人利益、人际关系成为获取经费的重 要理由。在美国,科研项目是匿名的同行评估, 非常的公正和客观。在中国,拿项目主要不是 看内容,而是看人的职称或关系;申请项目可 以为项目负责人得到额外的报酬("分成")。 这可能导致做的研究工作目标不正确,参与的 资浅教授感觉不公,参与的学生没有得到启发, 发表文章是为了"达到指标"。而在这样的制度 下,成果当然也是有限的。
在美国的一流学校,老师的知识绝对比学生丰富,而 且越年长的老师知识越丰富。老师不但教学生新的知 识,而且能够启发学生创新。老师拥有学生的信任, 老师是学生所仰慕的。在美国,一流大学的一个"助理 教授"职位,有上千名青年博士申请。而一半的助理教 授将被大学的"终身职"(tenure)制度淘汰掉,只留 下最优秀的,成为"副教授"。
目前的大学现状
大学教育中学化 大学师资的不足 科研的不足 管理的不足 应试风气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被动和浮躁的学风
原因
现在的教育理念,以及这种理念支配下的管 理模式。现在的中国高等教育,既不是以学 生为中心,也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行 政管理者为中心。一切从管理方便出发,特 别喜欢整齐划一。教材要统一,教学要统一, 考试要统一。这种统一偏好的直接后果,就 是对学生和教师的不信任,以为教师和学生 的自由空间一大,就会乱套。这种统一化的 管理行为,将使得中国大学各自的风格特色
渐行渐远。
老师的评价体系。科研成果是不是适合所有的 老师?论文指标是否科学?一年粗制滥造10篇 论文显然是没有十年磨一剑出一篇高质量论文 或专著更有意义。爱因斯坦一生中最具影响力 的论文也就是两篇。
学生的评价体系。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发展真 的那么重要?
老师有太多的精力浪费在应付各种行政事物上 面,科研和教学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师资上不仅是数量上不足,质量也严重滞后。 中国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老师并不真正适应大 学的教学和科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