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萎缩原因及其景观变迁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洞庭湖最为我国重要的吞吐调蓄性湖泊,具有调节河川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能,但随着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等原因,造成湖泊面积缩小、可利用水量减少、生态与环境日趋恶化、灾害频发、经济损失剧增,其治理早已迫在眉睫。

本文将讲诉其萎缩的原因及其治理,同时对其产生的变迁的景观进行赏析。

关键字:洞庭湖;湖泊萎缩;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一、引言
湖泊是人类地球家园的“璀璨明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宝库”。

自古以来,湖泊就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径流调蓄、农业灌溉、航运交通、城乡供水、水产养殖以及维系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静谧的湖泊与奔腾的江河一道,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在世界生命湖泊大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近50年来,中国平均每年有近20个天然湖泊消亡。

2005年,联合国针对全球湖泊加速消失问题也发出过警告,卫星图像显示,与数十年前相比,目前一些湖泊与河流的长度与宽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乍得湖面积缩小近90%,而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水位比上世纪90年代初降低了1米。

过去20年间,尼日尔损失了近80%的淡水湿地。

报告认为由于气候变化、污染、不良灌溉,使得全球各地的湖泊面积日益缩小、效能下降。

合理开发利用湖泊资源,加强湖泊管理和保护,维护湖泊生态健康和良性循环,让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二、洞庭湖简介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

是中国第四大湖,仅次于青海湖、兴凯湖和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一说因湖面缩减,现次于鄱阳湖和太湖居于第三),面积2,820平方千米(1998年),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

洞庭湖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
观,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
泊组成,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
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面海拔平均33.5
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米,南洞庭湖34~35
米,东洞庭湖33~34米,平均水深6~7米,最图1 洞庭湖
深处30.8米,总面积约2691平方公里,其中西洞庭湖345平方公里,南洞庭湖917平方公里,东洞庭湖1478平方公里,湖水蓄量178亿立方米;底质多泥或淤泥型。

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南和西面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

湖水经东面的城陵矶排入长江,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

通常年分4口与4水入湖洪峰彼此错开。

因而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减轻了长江中游的洪水压力。

若出现「江湖并涨」,就易泛滥成灾。

由于4水和4口携带大量泥沙,每年约有1.28亿吨泥沙淤积湖底。

由于泥沙淤塞、围垦造田,洞庭湖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并退居第二。

洞庭湖为典型的吞吐调蓄性湖泊,同时还具有灌溉、航运、渔业生产、供水、纳水、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

湖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淡水鱼、棉、麻生产基地。

三、洞庭湖的萎缩及原因
自上个世纪以来,洞庭湖在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主要是累积淤积的逐年增加和湖区的围垦,洞庭湖面积及调蓄量呈下降的趋势,调蓄能力减弱。

1825年时湖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890年为5,400平方公里,1932年为4,700平方公里,1960年已减为3,141平方公里。

现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计,湖水面积为2,820平方公里。

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为许多大小湖泊。

水位变幅达13.6公尺,有「霜落洞庭乾」之称。

图2 各年代洞庭湖面积
洞庭湖作为天然水库,除了拦蓄流域上游来水,减轻下游洪水的压力外,还可分蓄长江干流洪水,削减干流河段的洪峰流量,滞缓洪峰发生的时间,对长江中游防洪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八十年代末及九十年代以来,长江中游和洞庭湖区小流量高水位(小水大灾)的现象不断加剧,尤其是1996年和1998年大洪水,其最大洪峰流量均较1954年小,汉口水位也较1954年低,因此有许多学者从洞庭湖的调蓄量减小来解释这种现象,认为由于湖泊的大量淤积和湖区的围垦,洞庭湖的天然湖面面积和湖泊容积减小,导致洞庭湖的调蓄量变小,出湖流量加大,加重了近年来长江中游小水大灾现象。

而影响洞庭湖调蓄量的因素有这些:入湖流量,出口城陵矶的水位、流量,洞庭湖的淤积,人为因素(以围垦为主)。

在洞庭湖八十年代和六十年代调蓄量的比较中,考虑了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

据1956~1995年的实测资料统计,洞庭湖平均每年入湖泥沙1.66×108t,其中79.5%来自荆江三口。

平均每年在洞庭湖沉积的泥沙为1.23×108t,约折合0.90×108m3,裁弯前1.69×108t,折合1.20×108m3,裁弯后为0.97×108t,折合0.69×108m3。

洞庭湖作为一个天然的巨大沉沙池,发挥着巨大的沉沙功能,虽然在下荆江裁弯
后入湖泥沙减少近108t,但其累积淤积仍在不断增长,只是速率减慢而已。

由于人工围垦的影响,洞庭湖的水面面积由1949年的4350km2减少到1983年的2691km2(见表1).从表1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洞庭湖的人工围垦自1949年来的高峰期集中在五十年代并延续到六十年代初,从1954年到1958年的湖泊面积缩减高达154.8km2/a,容积缩减达8×108m3/a。

自六十年代开始,围垦得到逐步的控制,到八十年代,围垦的影响已经很小。

但是不论淤积还是围垦,都是使洞庭湖的容积或面积减小,从而使洞庭湖的调蓄量变小,调蓄能力减弱,但调蓄量的变化不仅和淤积、围垦有关,而且还与洞庭湖的入流、出流条件有关。

表1洞庭湖面积及容积变化
四、洞庭湖自然景观变迁
洞庭湖在地质史上虽与江汉平原的云梦泽同属于“江汉——洞庭凹陷”,但在历史时期,它是作为一个独自的水系而存在和发展的,并不属于古云梦泽的范围,当时湘、沅、澧诸水在洞庭山(今君山)附近与长江交汇,洞庭湖地区还只是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

而到战国时期,才逐渐形成一块夹在沅、资二水之间很小的湖泊水体。

东晋、南朝之际,随着荆江内陆三角洲的扩展和云梦泽的日趋萎缩,以及荆江江陵河段金堤的兴筑,强盛的长江来水,向荆江南岸穿越沉降中的华容隆起的最大沉降地带,进入拗陷下沉中的洞庭沼泽平原,从而形成为一片烟波浩瀚的巨
泽。

历史时期洞庭湖区一直处于缓慢的沉降之中,再加上古代荆江分水口多在北岸,南岸的洞庭湖区,很少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影响。

唐宋时期,洞庭湖水面进一步向西扩展,号称“八百里洞庭”,可见其湖面的辽阔及气势的雄伟。

到明嘉靖、隆庆(1522—1572年)年间,张居正在荆江北岸筑起黄檀长堤,使北岸穴口基本堵塞,长江水沙多由荆南排入洞庭湖区,在湖底淤高而来水有增无减的情况下,洪水期湖面水域不断扩展,逐渐有西洞庭湖与南洞庭湖的形成。

这一洞庭湖向西南扩展的形势,一直延续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年)。

这是洞庭湖的全盛时期。

咸丰二年(1852 年)及同治十二年(1873 年),荆江南岸相继发生藕池及松滋决口,加上原有太平、调弦两口,形成四口分流局面,荆江泥沙大量输入洞庭湖。

这使湖区沉积量远远超过湖盆构造下沉量。

一百多年来,湖泊正经历着自然葑淤消亡的过程。

而由于泥沙的淤积和盲目的围垦使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泽化演变。

而近几年较为干旱的气候使洞庭湖水位持续偏低,湖洲荒滩面积扩大,甚至在07年的夏天出现了严重的洞庭湖鼠灾。

也正因为湖洲荒滩面积扩大,使田鼠的生存空间相应增大,给繁殖能力极强的东方田鼠的繁殖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资源。

07年6月下旬长江上游水位上涨,洞庭湖水位抬升,约20%的湖洲被水淹没,东方田鼠因避水游迁至防洪大堤,进而形成大型鼠灾。

五、洞庭湖的治理
湖南省省人大常委会于1982年颁布出台的《湖南省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条例》(1995年进行了修订),对保护洞庭湖区水利工程、提高防洪能力、保障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湖南省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条例》则在新时期面对新问题,更好的为加强洞庭湖区水利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河湖功能提供了法律依据。

而最近,湖南又投180亿元治理洞庭湖区,以改善生态环境。

当然提到洞庭湖治理,不得不提“4350工程”。

2001年6月,朱镕基总理在视察湖南时明确指出:洞庭湖的发展要有一个长远规划,首先就是洞庭湖的水面
要恢复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的4350平方公里。

按照朱总理的指示,湖南省成立了“4350工程”规划办公室,其旨在通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至2015年,使洞庭湖恢复到1949年前43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面。

洞庭湖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条:1、恢复植被,搞好上中游的水土保持是根本措施。

从流域全局来看,中上游高地水土流失是洞庭湖萎缩的最根本的原因。

因此,必须通过重建山区植被与调整丘岗区土地利用结构,拦蓄暴雨径流与泥沙。

2、实施“破围放淤、退田还湖”是保证目前长江水沙有去处的唯一措施。

从实际出发,首先选择那些既临近江湖,地面高程又常年低于江湖水位的蓄洪垦殖堤垸,实行退田还湖。

六、总结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洞庭湖作为中国重要的吞吐调蓄性淡水湖泊之一和著名的旅游胜地,承担着重大的蓄洪、航运任务,也吸引了众多游客,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饱经沧桑。

我们要齐心协力,治理好洞庭湖,保护好洞庭湖,让洞庭湖重现昔日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洞庭湖”,百度百科
/view/5852.htm
[2]陈雷在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的讲话
[3]李一平、谢坚:“全球湖泊加速死亡一半面临生态威胁”,《环球时报》,
2006年11月27日
[4]傅先武。

从1954年以来的水情变化看长江武汉河段的防洪形势[J]。

湖北水利,1996,(4):17-21.
[5]葛守西,王俊,熊明。

1998年长江中游干流高水位成因分析[J]。

人民长江,1999,(2):29-31.
[6]陈世俭,吴显欣。

长江中游地区的治水策略与可持续发展[J]。

自然灾害学报,1999,(3):7-12.
[7]王运辉,赵英林。

洞庭湖洪水组成特性及调洪能力分析[R]。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科研报告,1994,2.
[8]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三峡水库运用不同时段拦沙泄水对荆江三口分水分沙及荆江与洞庭湖防洪影响研究[R]。

洞庭湖冲淤变化分析,199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