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现代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摘要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现代轻化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本文对我校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强化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交叉学科知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专业实验;课程建设;交叉学科;现代轻化工程;去中心化

目前,国内有40多所院校开设轻化工程专业,多以制浆造纸、皮革、纺织印染等传统轻化工程为主,也涉及香精香料、助剂、添加剂等精细化工领域。表1对部分院校的专业特色和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分析,各院校的专业特色和专业基础条件不同,相应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差别很大。

我校轻化工程专业自2010年招生,结合地区优势,探索以油气储运、发酵、药物活性成分等为特色的现代轻化工程领域,既有别于传统轻化工程领域的范畴,又与大化工、精細化工和助剂化学品等专业有着细微的差别。该专业是建立在化学、化工、药学及生物工程等学科基础之上的新兴交叉学科,其课程建设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并研究。

1 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实验教学是启迪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也是在人才培养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一种模式[1-2]。借鉴传统轻化工程领域和相关学科已有的成熟课程体系的成功经验,结合本专业上一轮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按“调研分析-归纳重组”系统的构建本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1.1 就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调研分析

专业实验课程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之一,这就需要我们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投入精力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轻化工程的专业特色,调研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15所,了解相关专业的实验课程设置情况。调研设置类似岗位的周边企业30家,其中发酵相关的12家,药物活性成分提取相关的10家,油气储运相关企业8家,了解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岗位分布、岗位能力和知识要求,为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制定提供依据。

通过调研发现,企业需要熟悉业务、具有职业道德和较好的综合素质,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可具有自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发酵、食品、酿造、酶制剂、饲料等行业,要求学生掌握菌种选育、发酵控制、发酵相关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校验等相应的技术应用知识;活性成分提取技术主要集中在生物科技、

药企和化学品等行业,要求学生熟悉中药/天然植物成分提取的关键工艺控制点,会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的操作、使用,了解分析仪器的特点及优势等,还要求学生具有提取开发、分离纯化及化验分析等能力;油气储运方向的需求主要在油气田企业、油气管道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单位、石油化工企业、石油销售企业和城市燃气公司,要求学生熟悉办公软件及CAD画图软件操作,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管道、油气库等专业设计。

在对调研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意见,拟设置既体现专业特色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1.2 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教学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条件及设施等。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又是学生强化自身发展潜力的重要教学途径,在实践类课程建设中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在明确此课程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指导书籍。

课程体系建设始终以专业定位为发展目标,围绕社会需求和能力培养,将课程与培养目标、岗位胜任需求以及能力提升有机结合。同时,考虑到学生毕业后面向的是岗位群,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宽的选择范围,突出一专多能的特点,因此,设置《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2门课程,课程内容兼顾了学科性和综合性,促进课程结构整体优化。

2 专业实验课程的教改实践

2.1 教學目标

实践类课程是在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验主要侧重于学生的技能培养,而忽视了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不利于就业市场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3]。

通过对人才市场调研和行业专家访谈,考虑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兼顾学科知识和能力发展,拟制定现代轻化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素质的协调发展。

2.2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内容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业建设的水平,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才质量,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构造,将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鉴于实验课程未独立设课,而是在理论课程中开设相应的实验内容,使得实验项目的设置仅限于巩固所学理论知识、验证课堂教学内容,对企业出现的新技

术、新工艺、新知识无法及时纳入到实验教学体系中。因此,这类模式单一、内容分散、交叉学科知识无法体现、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的专业实验课程,无法体现现代轻化工程的重要性。

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现代轻化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产品的生产也是完整而且连续的过程。在借鉴相关专业完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教师科研方向,自行开发了部分实验内容,如发酵综合实验:培养基的配比会影响到灭菌效果,发酵过程的营养供给、菌种的生长、发酵过程各个参数的波动与控制到下游操作中产品的分离等,存在着混沌、非线性等效应,从原料到产品的每一个操作过程均有相关性。类似的教学内容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又能做到与传统轻化工行业和其他相关行业已有的实验内容有差别,体现出本专业的特色。

2.3 教学模式以验证型为主的实验课程,往往都是教师准备实验、给出实验要求、实验步骤,学生按步骤进行操作、验证理论知识,这种“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缺少引导分析和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环节仍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进行专业实验的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设计、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学到”的知识也仅停留于现象的表面,并未理解其本質,导致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不利于学生综合知识结构的构建。

为了让知识从教师的口中转化到学生的手中,必须做到“去中心化”,改变原有“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验证型”实验的基础上,增设“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的过程中,既改变实验模式的单一化,又培养学生边“思”边“做”的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变灌输学习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4]。

2.4 教学保障

“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需要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引导和分析,实际课时远远超过计划课时的要求,这就需要有实验室建设平台和专业教师的大力支持。新兴学科往往还存在教材难于指定的问题,需要我们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将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开发切实可行的实验项目,确保教学资料的实时更新。另外,本专业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占55%,具有扎实的前沿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实验模式和实验内容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结束语

“设计、过程、结果”多元化的课程内容,优化实验课程结构;“去中心化”的教学模式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向社会需求和专业培养双重目标构建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