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艺术批判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面上达到对理念的表现,而偷偷躲藏在物质层面下享 种再造却希望以创造的面貌出现,就仿佛小丑希望别人
受简单的复制与无性繁殖的快感。
都以为自己是个大人物一样。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艺
再者,进入市场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其纯粹的营利 术只是艺术领域中的伪革命姿态,是一种反艺术的世俗
目的,使得艺术品成为复制品的源头,关注的是复制的 平庸性,甚至是消费时代文化的卑劣显示。总之,是一个
袖人物,因而后现代主义艺术无法具有其前卫与先锋的 类在意象中形成了意识”⑦。— ——但在这里,我只是借用
特征。后现代艺术在其开放与拥抱一切的信条之下,只 一下这个词语,来表达后现代主义艺术后创性的可能几
是完成了一种虚伪的“革命”矫饰,它并没有力量在精神 乎没有,而是一种对前期人类艺术的总结与再造,而这
否定了自己的价值和信仰。鲍德里亚说:“众神被赶走
Criticism An d Cr e a t i o n
艺
苑
纵 横
理 论 与 创 作
108
艺 苑 纵 横
2 0 0 7 年 第 3 期
了。但他们的鬼魂却盘旋在后现代主义的沙漠。”它们像 19 世纪的戈蒂叶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被舍恩贝
一群孩子在街上撒野,推倒栅栏,冲破铁丝网,却止步不 格极端化为“有用之物不能成为艺术”的律令,那么,当
因为“后现代主义是历史的一种回归和倒退。毋宁说,这 “艺术就是想象”的观点。而想象出来的形式又是由艺术
是对过去的一种倒退。它没有面向未来意义上的超越, 家运用他的独特的艺术符号来表现出来,因而艺术就成
而是在恶的未来意义上的— ——迂回弯曲”。
为克莱夫·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③ 因此,艺术就
否定中心、否定任何一种律令的后现代主义,就像 是表现的艺术,是用艺术符号来表现直觉的艺术。通过
奴隶的愿望,这种平民意识与草根性。但我们要反问的 教与哲学处在同一境界,成为认识和表现神圣性,人类
是,后现代主义艺术是否在“去中心”的背景下找到或 的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的最深广的真理的一种方式
真的能达到自己的自由理想?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依赖奴 和手段时,艺术才算尽到了它的最高职责”④。在黑格尔
隶的统治者呢?英国学者凯文·奥顿奈尔给后现代主义 看来,艺术是纯精神化的东西,是理念的感性转化,它与
后现代主义艺术批判
■应雷薛雯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非常法国的现象。”① 后现代 思想家中,从海外到法国或者法国本土产生的思想家们 诸如:罗兰·巴尔特、让·鲍德里亚、吉尔斯·德勒兹、雅 克·德里达、米歇尔·福柯、露西·艾瑞格瑞、朱莉娅·克里 斯塔瓦、雅克·拉康、伊曼纽尔·利维纳斯、让-弗朗西 斯·利奥塔等等,所有这些思想家都与法国有着紧密的 联系,因为大陆学派同盎格鲁-萨克逊学派不同,他们 不再遵循分析和逻辑的至尊地位,而是游离于知识界成 为局外人,通过思想的渗透从而成就了艺术上的后现代 主义,并将之扩展成为一种全世界的话语。应该说,西方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是建立在对于现代性的弊端的批判 基础上的,是在充分地看到了现代性的现实恶果后产生 的,所以,在西方,无论是后现代主义哲学,还是后现代 主义艺术,其产生和流行,其实都有其深厚的社会和文 化背景的。比如,在利奥塔的“后现代”思想里,“后现代” 其实代表着一种整体性的态度,即反对“现代性”的态 度。现代性主要因其“元叙事”而被批判,因为这种以某 种立场代换其他立场的行为无疑将部分扩大为整体,将 条件性的叙事视为基本的、“元”的叙事,而“后现代”则 是强调角色的差异性,一方面尊重了叙述者的地位,另 一方面也注重评判者的作用,因此, “后现代性”与“现代 性”只是态度的不同,却不是内容的不同。如果,我们以 杜尚的《泉(小便器)》作品为例,就能体会其后现代的解 构人道主义思想、颠覆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倾向,如果 把人理解为自然世界一事物,那么从“小便器”中源源不 断地流出的便液,何尝就不是一注“泉”呢?
总结了这样几则信条: “开放。拥抱生活。向各种思想敞 宗教和哲学在思想上的深刻性是一致的。黑格尔给艺术
开胸怀。拥抱爱。”② 那么我们来解读这些信条对于去中 设定的最高职责并不是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相反是在
心和去权威的自由可能性。
社会生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础之上的艺术反思。并且因为艺术涉及与传
首先,“开放”作为一种心态而言,是具有兼容作用 播的范围更广,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要比宗教与哲
一个争取到自由的奴隶,可以不管专制的统治,然而获 这些美学家的共同努力,艺术藉此获得了不再属于社会
得了自由的后现代主义又在追求什么呢?黑格尔曾经讲 伦理道德范畴中的自由。这种自由来源于艺术创作时的
述了一个荒诞的故事:有两个争取自我实现的人,一个 直觉状态,也延续到艺术创作结束阶段。这种自由与表
是统治者,一个是我们统治者的奴隶。统治者依靠奴隶 现出来的美,在黑格尔看来就是“纯艺术”区别于“实用
109
的,分散,缺乏清晰的方向(首先和首要的矢量方向)。”⑥
艺
形象地说,后现代主义艺术就像往广袤的田野里撒
(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上海理工
苑 纵
了一层秕谷,难以长出丰硕的果实。它既有先天创造时 大学出版印刷学院)
横
2 0 0 7 年
第
3 期
前,它们想要什么呢,谁也看不懂。和以往任何一种艺术 要求艺术有明确的自律特征被后现代主义舍弃之后,后
思潮不同,它们并不致力于建立一个当代艺术的高峰, 现代主义又如何来拥抱生活并被生活拥抱呢?
却将这座高峰所蕴积的雪水倾倒在这个世界的平面上,
其次,后现代主义其实也被现代艺术哲学解构了。
让雪水到处渗透,产生了后现代道德、后现代伦理、后现 以克罗齐为代表的现代艺术哲学家们提出了“艺术即直
①②[ 英] 凯文·奥顿奈尔著, 王萍丽译:《黄昏后的契
锋。而所谓的“前卫”,就是“以时间维度将自己和流行的 机 : 后 现 代 主 义》, 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2004 年 版 , 第 26 页 、
东西区分开来”,并“建立在‘其余人会跟随而来’的假设 第 152 页。
基础之上”。⑤ 但后现代主义艺术却像无性别差异的种
的劳动而生活,因此,他实际上并不自由;而奴隶则通过 艺术”的标志。由直觉创造出来的纯艺术具有彻头彻尾
劳动逐渐获得了尊严和自我地位,并且赢得了自由,与 的自由,而由知觉创造出来的实用艺术往往以实用功利
此同时,统治者变得腐化堕落。如果这个故事也能表达 为目的,不具有完全自由的特征。纯艺术“只有靠它的这
后现代主义的状况,那么后现代主义艺术家表达的就是 种自由性,美的艺术才成为真正的艺术,只有在它和宗
以解释为什么后现代主义的平民化身份如此吸引人。但 的神圣性的阐释与表达之中,是相互接近的。但是,后现
是,开放的目标却是市场,艺术“被艺术市场合并”,这在 代主义艺术告诉我们的是,艺术并非纯是精神化的,它
彼得·伯格看来是令人吃惊的商业奇迹,但却给予了后 甚至是肉体化的,世俗化的,于是就拒绝思想意识、拒绝
数量,而不是创作的“直觉”印象是否具有艺术的本质特 正在此中欲妄言的大胆宣言,理论家的游戏之作。
征。因此,大量干扰艺术创作的自由以及艺术创作的纯
粹的信息恰恰成为扼杀艺术的凶手,然而后现代主义艺
术家们并不在乎艺术的纯粹性或者精神性的特点,更缺
注释
乏对于艺术纯粹性与精神性品格的自觉追求与维护。错
误地以为这样的复制就使得自己成为前卫艺术,成为先
代经济、后现代政治以及许多的后现代社会现象,甚至 觉”的观点,直觉不同于知觉,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是
它也是一种思想病毒,在某个瞬间溢出潘多拉的魔盒, 摒弃一切概念而获得“印象的直觉”的。由于在表现之
流传到人间并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调控着身陷其中的人 前,艺术家还要对“印象的直觉”进行丰富和加工,这种
类。所以鲍德里亚建议人们抛弃这个无所建树的术语, 加工是“想象”而不是逻辑编排,由此科林伍德提出了
的;而作为一种行为的话,则往往是抗拒社会约定俗成 学大得多。作为“理念的感性形式”的艺术应该具备“表
的束缚而向往自由表达的。正因为开放本身兼具不同形 现”理念的职责,作为理念的神性形式的宗教应该具备
态,所以后现代主义在运用它时存在着歧义,这些歧义 “认识”理念的职责,作为理念的逻辑形式的哲学应该具
的绽放在艺术领域中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表征。这也可 备“论证”理念的职责,如此,艺术、宗教和哲学在对理念
权利。表面上出自于平民,却因为自恋自己的草根性,不 的缺陷,又有后天传播中的自戕。后现代主义艺术不是
可能具有精神性反思的能力,更不可能具有力量来指导 “生产之镜”,而是“再造之镜”。— ——“生产之镜”是波德
社会生活。它那散沙式的阵营里没有一个振臂一呼的领 里亚的术语,表达了人类“通过生产图式,生产之镜,人
的内涵,而主要只是以皮毛移植的手法,借用后现代艺
术的某些表象,来展示其传统的“反传统”姿态,或者是
为了更多的吸引眼球而以标新立异的手法“做秀”而已,
结果客观上便扰乱了国内正在进行的文化现代化的进
程,殃及了国内艺术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这才是我们应
当进行批判的东西。所以说,我们目前需要实施的其实
是对于国内艺术领域正在流行的那些伪现代主义的批
③[ 英] 克莱夫·贝尔著, 滕守尧译:《艺术》, 中国文艺
类无法繁殖一样,每一种艺术形式都似乎是它自己的高 联合出版公司 1984 年版, 第 6 页。
峰,也是终点,其余的人并没有“跟随而来”。所以,齐格
④黑格尔:《美学》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 第
曼·鲍曼说:“前卫这个概念表达了时间和空间基本有序 的观念和这两种秩序观念的根本协调关系。在一个可称 为前卫的世界里, ‘向前’和‘向后’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 的维度。因为这个原因,在后现代世界里说‘前卫’没有 什么意义。当然,后现代主义世界绝非静止不动— ——此 世界中的任何事情都运动,只是这种运动看上去无目
第 3
米尔·赫斯特将屠宰后的牛浸泡在防腐药水里,他们试 期
图突破艺术的边界:行为艺术将世俗抛在脑后,表明人
类只是行尸走肉。外行人看不懂这种艺术,却分明感到
了它对人类的嘲弄。实际上,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彻
头彻尾的激进相对主义,它们只是惧怕任何一种中心、
稳定性、目的、信仰和价值,因此,它们抛弃了这一切,也
但是,在中国的艺术领域中,后现代主义则是一个 时髦的词语,不少人仿效追捧,以为这样就能够处于艺 术领域的最前沿位置。国内的一些所谓的“后现代主义 (艺术)”,其实除了一些吸收了西方后现代艺术元素的
作品(这倒是值得肯定的)外,更多流行的其实是一些伪
后现代艺术,或是为了哗众取宠而产生的市场化的“后
现代主义艺术”,这些作者并没有真正领悟后现代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家以致命的一击。因此,他们用他们的方 艺术概念,对艺术文化的意识形态抱有反感,隐没于实
式来遍地涂鸦,使艺术进入普通人的生活领地。然而,他 际的社会生活中,这样后现代主义一步步退缩到社会生
们的生存却成问题,于是后现代主义作品不得不委曲求 活的现实层面上去,以为自身是一种特殊的现实,也是
全地陈列在艺术展览会上,以求人们的青睐。但是早在 一种意义自足的现实,显然放弃了影响社会生活进程的
判,但是在批判中,我们不应当把这些东西与真正的西
方现代主义相混合。因此,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似乎更像 理
是一种代名词,中国的后现代艺术家们仿佛离开后现代
论 与
主义就无所适从,找不到真正可以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 创
作
艺术表现方式,所以只有臣服于它,可因为中国的艺术 107
家们在没有完全理解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的情况下就
10 页。
⑤⑥[ 英] 齐 格 曼·鲍 曼著 , 郇 建 立 、李 静 韬 译 :《后 现
理
代性及其缺憾》, 学林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 112 页、第 112 论
页。
与
创
⑦[ 法] 鲍 德 里 亚 著 , 仰 海 峰 译 :《生 产 之 镜》, 中 央 编 作
译出版社 2005 年版, 第 4 页。
已然全盘接受了它,后现代主义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国的
艺 苑
艺术精神之中,还停留在表面的词语标签上,后现代主 纵
横
义在艺术中还是一个没有真正发育的胚胎。因此,中国 2
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也就流于抽象符号的卖弄或者功能 0
主义的极端做法,这就在所难免了。
0
7
毋庸置疑,后现代主义确实改变了我们看事物的方 年
式。比如在 20 世纪末,翠西·埃美展出了未加工的床,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