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酸碱滴定.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弱顺序: S 2- > NH3 > Ac-
Kb = 5.60×10-10 Kb = 1.80×10-5 Kb1 = 1.41
3、共轭酸碱对Ka及Kb之间的关系
HAc+H2O
H3O++Ac-
Ka=
[
H ][AC [HAC ]
]
Ac-+H2O
HAc+OH-
Kb=
[
HAC ][OH [ Ac ]
]
Ka· Kb=
HAc 分布系数与溶液pH关系曲线的讨论:
(1) δ0 + δ1= 1 (2) pH = pKa 时;
δ0 = δ1= 0.5 (3) pH < pKa 时;
HAc(δ1)为主 (4) pH > pKa 时;
Ac- (δ0)为主
(2)二元酸
以草酸( H2C2O4)为例: 存在形式:H2C2O4 ; HC2O4-; C2O42-;
则:δ1 =[HAc]/c =[HAc]/ ([HAc]+[Ac- ] ) = 1/{ 1+([Ac- ]/[HAc])}
= 1/{ 1+(Ka/[H+])} = [H+]/( [H+] + Ka )
δ0 = [Ac-]/c = Ka / ( [H+] + Ka ) 由上式,以δ对pH作图:
Ka
[H ][ Ac ] [HAc ]
度的分数。
用δ表示:δi = ci / c
分布曲线——不同pH值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
作用:(1)深入了解酸碱滴定过程;
(2)判断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可能性。
滴定是溶液pH与溶液中各物种的量、比例不断变化
的过程。
(1)一元酸
以乙酸(HAc)为例:
溶液中物质存在形式:HAc;Ac- ,总浓度为 c
设: HAc 的分布系数为δ1 或δHAC; Ac- 的分布系数为δ0 或δAC -;
(3) 三元酸 (以H3PO4为例)
Biblioteka Baidu
四种存在形式:H3PO4 ;H2PO4-;HPO42-;PO43-;
分 布 系 数: δ3
δ2
δ1
δ0
[H+]3 δ3 = [H+]3+[H+]2 Ka1+[H+]Ka1 Ka2+Ka1Ka2 Ka3
δ2 =
[H+]2 Ka1 [H+]3+[H+]2 Ka1+[H+]Ka1 Ka2+Ka1Ka2 Ka3
(δ2) ;(δ1) ;(δ0); 总浓度 c = [H2C2O4]+[HC2O4- ]+[C2O42-]
δ2 = [H2C2O4] / c = 1 / { 1+[HC2O4- ]/[H2C2O4]+[C2O42-]/[H2C2O4] } = 1 / { 1+Ka1/[H+] + Ka1Ka2/[H+]2 } = [H+]2 /{ [H+]2+[H+]Ka1+Ka1Ka2 }
H3O++Ac-
NH 4++H2O
H3O++NH3
HS-+H2O
H3O++S 2-
强弱顺序:HAc >NH4+ >HS-
共轭碱的离解常数
Ka=1.80×10-5 Ka=5.6×10-10 Ka2=7.10×10-15
Ac- +H2O
HAc+OH-
NH3 +H2O
NH 4++OH-
S 2- +H2O
HS- + OH-
[H ][ Ac ] [ HAc ]
×
[HAC ][OH ] [ Ac ]
=[H+][OH-]
Ka· Kb=KW=1.0×10-14
pKb=pKW- pKa
Kb=
KW Ka
练习题
1、H2O的共轭酸是
A H2O
B HAc
答案:C
C H3O+ D OH-
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 酸愈强,则其共轭碱愈弱
B H3O+是水溶液中的最强酸 C H3O+的共轭碱是OHD OH-是水溶液中的最强碱
答案:A、B、D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酸 的是
A HCO3- B NH4+ C HAc D Ac答案:D
第2节、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系数和分布曲线
定义:
分布系数——平衡时溶液中某物种的浓度占它总浓
结果是各反应物转化为它们各自的共轭酸或共轭碱。
二、酸碱离解平衡
1、离解常数:溶液中有以下弱酸化学平衡
HA
H++A-
(1)活度常数(热力学常数):
(2)浓度常数:
(3)混合常数
-
a Kam =
H [ A ] [ HA]
2、酸碱的强弱
酸碱的强弱定量地用酸碱的离解常数Ka、Kb的大小来
表示。
HAc+H2O
可见酸碱可以是阳离子,阴离子,也可以是中性分子。
有酸才有碱,有碱必有酸,酸中有碱,碱可变酸。
3、酸在水中溶解
由于质子半径极小,电荷密度极高,它不可能在水溶 液中独立存在。
HAC
H++Ac-
H2O+H+
HAc+H2O
H3O++Ac-
酸1 碱2
酸2 碱1
H3O+
4、碱在水中溶解
NH3+H2O
碱1 酸2
δ1 = [H+]Ka1 /{ [H+]2+[H+]Ka1+Ka1Ka2 } δ0 = Ka1Ka2 /{ [H+]2+[H+]Ka1+Ka1Ka2 }
H2A分布系数与溶液pH关系曲线的讨论:
a. pH<pKa1时, H2C2O4为主
b. pKa1< pH <pKa2时,HC2O4-为主 c. pH>pKa2时, C2O4 2 -为主 d. pH=2.75时,1最大;1 =0.938;2 =0.028;3 =0.034
一、酸碱质子理论
1、定义:
酸: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 酸 质子+碱
碱: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
H++B- HB
2、共轭酸碱对 H2O
H++OH-
HClO4
H++ClO4-
HSO4-
H++SO42-
NH4+
H++NH3 酸碱半反应
H2PO4-
H+ + HPO42-
HPO42-
H++PO43-
OH-+NH4+
碱2 酸1
5、水分子的两性
H2O + H2O 酸1 碱2
H3O+ + OH酸2 碱1
6、质子自递常数
Kw=[H3O+][OH-]=[H+][OH-]=1.0×10-14 pKW=14.0 25℃
7、酸碱反应:实质为质子传递过程
HCl + NH3 酸1 碱2
NH4+ + Cl酸2 碱1
第四章 酸碱滴定
分析法
以酸碱反应为基 础的滴定方法
1、酸碱平衡的理论 基础
2、酸碱存在形式与 分布曲线
3、酸碱溶液pH的计 算
4、酸碱滴定终点的 确定方法
第1节、 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化学中的酸碱理论 1、阿累尼乌斯(S.A.Arrhenius)的电 离 理论; 2、布朗斯特德(J.N.Bronsted )和劳 莱(T.M.Lowry)的质子理论; 3、路易斯(G.N.lewis)的电子理论; 分析化学中主要应用酸碱质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