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并发肺间质病变10例的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的观察及护理16例

2 4 加 强 抵抗 潜 在 危 险 因素侵 袭 的 能力 .
除 饮食 上 营 养 支 持 , 可 应 用 血 浆 、 还 白蛋 白 、 能 量合 剂 支 持治 疗 , 用 免疫 调 节剂 如 胸腺 肽 、 菇 多 应 香 糖 调 节 免疫 功 能 , 抗多 种 细菌 、 抵 病毒 、 菌 的 感染 , 真 并 给 予合 适 的 治 疗 环 境 如 地 面及 病 房 空 气 消 毒 . 减 少 探 视 陪护 人 员等 , 理 休 息 , 合 避免 受 凉 , 防感 染 。 预
并发 症 。
2 观 察及 护 理
2 1 心理 护 理 .
肌 肉的 炎症 和 变 性 引 起 疼 痛 、 胀 、 力 , 重 肿 无 严 者 失 去 日常 生 活 自理 能力 , 如梳 头 、 衣 、 穿 洗脸 等 , 有 的病人是抬人或扶人病房的。颜面 、 睑、 胸、 眼 上 四 肢 伸 侧等 处 的对 称 性 实质 性 水肿 性 红 斑 以及 吞 咽 困 难, 声音 嘶 哑 , 节 痛 , 发性 溃 疡 , 病人 的心理 影 关 多 对
监测 。
累 及 横纹 肌 伴 多 样 皮 肤 损 害 的 表 现 , 可 伴 发 各 种 也
内脏 损 害和 肿 瘤 。 呼 吸困 难或 膈 肌肋 间肌 病 变或 间 质性 肺 炎 引 起 的 呼 吸 衰 竭 是 本 病 死 亡 的 原 因 之
一
l l J
。
我院治疗 皮肌 炎伴 间质性 肺炎 , 果 较好 , 效
中圈分类号 : 5 3 2 R 9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0 2—0 8 (0 2 0 10 70 2 o )8—0 1 一o 05 2
皮肌 炎 是 一 种 自身 免 疫 性 结 缔 组 织 疾 病 , 要 主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组罕见的、以肌肉炎症和皮肤损伤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肺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这两种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针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本文将从疾病特点、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疾病特点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是以对称性近端肌肉疼痛、无力、进行性肌肉萎缩和皮疹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疾病。
患者常表现为上肢和颈部肌肉无力,活动受限,同时伴有手指紧握困难,腰部、臀部和大腿肌肉无力等症状。
皮肌炎患者除了肌肉损伤外,还伴有皮肤损害,表现为梨皮状色素沉着、皮疹、手指肿胀等。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呼吸道症状,甚至引起氧合不良、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
二、临床诊断1. 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肌肉无力和进行性皮肤损伤,伴有不同程度的肺部表现。
肌肉无力以近端肌群为主,表现为上肢和颈部肌肉无力,活动受限,甚至不能完成简单的日常生活动作。
肺间质性肺炎的患者常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胸痛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抗核抗体(ANA)、抗Jo-1、抗合成酶和肌原纤维单体的抗体等炎症指标和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确诊。
肌肉活检是诊断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到肌肉组织的炎症改变。
3. 影像学检查肺部HRCT检查是诊断肺间质性肺炎的重要手段,可以发现间质性改变、肺纤维化等特征性改变。
肌肉MRI也可以帮助观察肌肉的萎缩情况和炎症灶的分布情况。
4. 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是评估肺部功能状态的重要方法,包括肺活量、强化呼气量一秒(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氧分压(PaO2)等指标。
肺功能检查可以反映肺部的弥散功能情况和氧合情况。
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的观察及护理16例

符合以上标准,可诊断为皮肌 炎伴间质性肺炎。
02
CATALOGUE
观察及护理
常规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遵医嘱给予吸氧,监测吸氧后的血气 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吸氧浓度。
给予患者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侧 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 温、呼吸和心率的变化。
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的预后与患 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有 关。
02
对于轻度的患者,经过及时有效 的治疗和护理,预后较好。
对于重度的患者,预后较差,需 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 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03
预后也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关, 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患者的康
复。
04
THANKS
感谢观看
皮肌炎伴间质性 肺炎的观察及护 理16例
汇报人: 2023-11-23
目录
• 临床资料 • 观察及护理 •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总结
01
CATALOGUE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16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51.2岁。 病程1-3年,平均病程2.4年。
住院时间7-39天,平均住院时间21.5天。
总结
治疗总结
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是一种较为 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
的治疗措施。
对于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的治疗 ,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 抑制剂治疗,同时给予吸氧、抗
感染等对症治疗。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
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护理总结
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非常重 要,良好的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多发性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病变和皮肤病变。
而皮肌炎(polymyositis,PM)则只表现为肌肉病变,与DM相似但不伴随皮肤病变。
这两种疾病也可以并发肺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且肺部表现可能成为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就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临床表现1.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主要症状是肌肉无力和皮肤病变。
肌肉无力表现为肌无力、肌肉酸痛、肌肉萎缩等。
皮肤病变表现为鳞屑性皮疹、Gottron征、披裘样皮疹等。
此外,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还可能伴随胃肠道、心脏等器官的受累。
2. 肺间质性肺炎肺间质性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和干咳。
晚期病变还可能导致发绀和气促。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显示肺间质性病变,如肺纤维化、组织胞浆性肺炎等。
二、病因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肺间质性肺炎的病因尚不清楚。
但与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可能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
肺部表现可能与体内炎症细胞的活跃度、自身免疫反应以及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有关。
三、诊断诊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肺间质性肺炎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具体步骤如下:1. 病史和体格检查:询问病史,包括疾病起病方式、症状的发生时间和变化趋势、用药史等。
对肌肉无力的患者,要注意检查肌肉酸痛、萎缩等表现。
对皮肤病变的患者,要注意检查有无鳞屑性皮疹、Gottron征、披裘样皮疹等。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肺、肝、脾、淋巴结等器官的检查。
2.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检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肺间质性肺炎的指标,包括肌肉酶(如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抗核抗体(ANA)、干扰素抗体等。
对肺间质性病变,应常规检查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
3. 影像学检查:胸部CT成像是检测肺间质性肺炎的首选方法。
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

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发布时间:2021-10-29T05:35:25.062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5期作者:杨媛媛[导读] 目的:探究在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护理治疗过程中杨媛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武汉 430071摘要:目的:探究在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护理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
方法:自2019年6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共计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这58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共计29例,记为观察组,一组采用常用常规护理共计29例,记为对照组。
结果:观察组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为91.23±4.56,并发症次数为1.26±0.9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75.13±5.23,以及并发症次数2.69±1.36,遵医行为和并发症次数评分的t值分别是12.4952、4.6260,均为P< 0.05;观察组的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非常满意人数为18人,满意人数为8人,不满意人数为3人,总的满意度为89.66%,对照组的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非常满意人数为4人,满意人数为15分,不满意人数为10人,总的满意度为65.52%,对照组明显劣于观察组,P< 0.05记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治疗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症次数,为患者的病情稳定提供支持。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老年糖尿病;有效性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难度比较高,主要是患者的遵医行为会对护理人员的护理产生影响,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患病时间一般比较长,而老年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都在不断的下降,导致老年护患者的自身记忆力衰退,从而导致遵医行为变差,在治疗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过程中,护理效果差,治疗效果也较差,为了更好的促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和治疗,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配合率低下,治疗过程中并发症较多的现象,合理采用针对性护理,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在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针对性护理的具体疗效,现报道如下。
无肌病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10例临床及预后分析

无肌病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10例临床及预后分析邵俊华;薛静【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3(000)018【总页数】4页(P1679-1682)【作者】邵俊华;薛静【作者单位】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310009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正文语种】中文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具有红斑、水肿性皮损的横纹肌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无肌病性皮肌炎(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ADM)是其中一种特殊临床亚型,以典型的皮疹但无明显的肌肉损害为特征,诊断主要依赖于典型的皮肤改变[1]。
但该病不同于其他类型炎症性肌病,容易发生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且病死率高,临床表现除皮疹外缺乏其他特征,易误诊漏诊。
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并改善预后,笔者对本科2010-01—2012-03收治的10例ADM合并IL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转归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0例ADM合并ILD患者中男2例,女8例,年龄27~70岁,平均(48.4±12.6)岁。
死亡4例,存活6例。
平均病程死亡组(2.5±1.29)个月,存活组(20.67±17.55)个月。
1.2 临床表现 10例患者均具有特征性皮肤改变,其中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背侧红斑丘疹(Gottron疹)8例,面部特征性眼眶周围水肿伴眼睑紫红色斑(向阳疹)6例,肩颈部片状分布红斑(披肩疹)6例,颈部V区疹4例,甲周红斑和颜面毛细血管扩张1例;5例患者伴有轻微乏力但无肌肉无力的表现。
1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干咳、胸闷或活动后气急,发热2例,伴有关节痛5例,伴有双下肢浮肿2例,详见表1。
1.3 实验室检查 10例患者均行全血细胞分析、生化、免疫学检查及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抗Jo-1抗体阴性,肌酸激酶在正常范围内,部分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所有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阴性,详见表2。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摘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DM/PM)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肌肉无力和皮肤损伤。
当DM/PM合并肺间质性肺炎时,治疗难度增加,病情更为复杂。
影像学诊断是关键的诊断手段,CT和MRI可以显示肺间质性病变和肌肉情况。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肌酶和自身抗体水平的检测。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严重病例可考虑静脉免疫球蛋白。
护理措施主要是加强营养,注意防感染。
并发症预防包括预防肌炎和器官功能的恶化。
综合治疗效果需进行长期评估,早期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未来展望包括进一步研究病因和治疗方面的创新,为DM/PM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提供更好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肺间质性肺炎、诊治、影像学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护理措施、并发症预防、综合治疗、疗效评估、未来展望1. 引言1.1 疾病概述多发性肌炎皮肌炎(DM)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疾病,特征性病变为皮肌炎,可累及全身皮肤和多种器官。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最常见于成年女性,但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和性别。
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炎症、肌肉无力、关节疼痛和疲劳等。
皮肌炎症表现为皮肤呈现红斑、皮疹、溃疡等病变,肌肉无力可以导致肌无力、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道肌肉受累导致呼吸困难。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方面主要是应用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进行护理措施和预防并发症。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但仍需定期进行随访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未来的展望则是希望能够通过深入研究,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1.2 发病原因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系统异常等多种因素。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多发性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以肌肉炎症和皮肤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系统性结缔组织疾病。
肺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DM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本文将对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进行介绍。
一、诊断1、临床特点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一般包括以下特点:(1)肌肉疼痛和无力:多发性肌炎是以对称性肌肉无力和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2)皮肤损害:皮肤损害是多发性肌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表现为皮疹、紫癜、Gottron征等。
(3)肺部症状:患者可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
(4)肺功能检查异常:肺功能检查可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
2、影像学检查胸部CT检查是诊断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重要手段。
肺间质性肺炎的CT表现可以表现为间质性纤维化、斑片状密度增高、胸膜下线状影等。
3、实验室检查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患者血清肌酶水平和肌原纤维蛋白原水平常常升高,抗Jo-1抗体等自身抗体也可能阳性。
二、治疗1、药物治疗(1)糖皮质激素: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2)免疫抑制剂: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雷公藤等。
(3)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等生物制剂在治疗DM-ILD中也显示出一定的效果。
2、康复治疗饮食: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锻炼:适量的锻炼可以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呼吸功能。
3、肺移植对于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严重的患者,肺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三、护理1、健康教育患者和家属需接受关于多发性肌炎和肺间质性肺炎的健康知识教育,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后,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和就医途径。
2、心理护理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患者需要面对疾病持续治疗、可能的并发症和不良预后,因此需要进行心理护理,避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无肌炎性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损害患者的护理

无肌炎性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损害患者的护理摘要:无肌炎性皮肌炎(AmyopathicDeramatomyositis,简称ADM)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指存在诊断意义的皮肌炎皮肤损害患者,但24个月内无肌炎症状和实验室异常,此病常累及多个器官。
无肌炎性皮肌炎患者常并发肺间质损害,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此类患者的病死率。
我科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共收治3例无肌炎性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损害患者,经治疗与护理,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无肌炎性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损害;患者护理无肌炎皮肌炎(amyopathicdermatomyositis,ADM)是皮肌炎的一个独特的亚型,具有典型的皮肌炎样皮疹,但几乎无肌肉损害的证据;另外,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具有典型的皮肌炎样皮疹,不伴肌无力症状,但在实验室或和肌电图评估中有亚临床肌炎的证据,这部分患者称之为低肌病性皮肌炎(hypomyopathicdermatomyositis,HDM),这两者统称为临床无肌炎皮肌炎(clinicalamyopathicdermatomyositis,CADM)。
本病常并发肺间质性病变(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特别是出现急进性间质性肺炎(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到呼吸衰竭<3个月),死亡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例,男2例,女1例,年龄53-61岁,平均(56.7±3.5)岁。
患者均以咳嗽、发热为主要症状来我院就诊,入院时体温37.3-37.6℃,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
入院后给予常规化验检查,抗“O”:135-141IU/ml,类风湿因子:2040-2150IU/mL,自身抗体均为阴性,CT示两肺存在间质性肺炎,均符合无肌炎性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损害诊断标准。
给予抗炎、激素补液治疗。
患者入院后第8-10天,持续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81%-84%,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氧流量6-8L/min。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的护理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疾病患者临床护理的策略与体会。
方法:选择30 例合并发生皮肌炎与间质性肺炎疾病的患者,由护理人员在其治疗期间为其实施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护理工作的体会。
结果:本组中30 例病患得到有效治疗者共28 例,有效率93.33%,2 例因发呼吸衰揭死亡。
结论:合并发生皮肌炎和间质性肺炎病患接受治疗期间,由护理人员根据其具体症状与病情变化情况,为其实施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是确保治疗有效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皮肌炎;间质性肺炎病人;护理【中图分类号】R3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5-235-01皮肌炎是一种以肌肉和皮肤为主要发病位置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病情严重时,除了皮肤和肌肉,还会使全身的各个器官如心脏、肺脏以及胃肠道等都受到影响。
也就是说皮肌炎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肺部受累,特别是间质性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1]间质性肺炎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它会累及肺泡间质且以弥漫性肺泡单位炎症伴随肺间质纤维化为基础病变。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一旦出现膈肌肋间肌的病变,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还有呼吸衰竭的症状,那么死亡率就有可能是百分之百。
[2]在国外一些研究者发现,如果皮肌炎患者没有合并发生间质性肺炎,那么他的病死率就会远远低于合并发生间质性肺炎的患者。
由此可见,对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必须实施有针对性地全方位的护理,这对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的病情控制十分重要。
我院的护理人员对收治的30 例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1.1 一般资料我们选入2013 年4 月到2014 年6 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30 例进行研究。
其中有9 例患者是男性,21 例患者是女性,他们的年龄基本在17~76 岁之间。
他们中病程最短的为1 个月,最长的有13 年。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多发性肌炎(multiple myositis,简称MM)是一种以对称性、进行性、广泛性肌肉炎症和进行性肌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同时伴有皮肌炎(dermatomyositis)和(或)肺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因此患者常出现肌肉疼痛、无力、皮疹、关节肿胀、肺功能异常等症状。
本文就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进行介绍。
诊断1. 临床表现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肌肉症状:肌肉疼痛、肌无力是本病早期主要症状,患者可主诉进行性肢体无力,特别是上肢部位无力。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全身性肌肉无力。
(2)皮疹:皮肌炎患者可出现Gottron’s征(指甲周围红斑、鳞屑和萎缩)和披肩征(颈和肩胛区梭形斑)等皮肤损害。
(3)关节炎: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肿痛、晨僵、功能受限。
(4)肺间质性肺炎: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患者可出现咳嗽、气急、呼吸困难、干咳、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
肺功能检查可见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2. 实验室检查(1)肌酸激酶(CK):患者血清CK水平明显升高,是多发性肌炎的一个敏感指标。
(2)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患者血清CRP和ESR可升高。
(3)抗Jo-1抗体:约有30-40%的多发性肌炎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Jo-1抗体。
(4)肌肉活检:肌肉活检对于确诊多发性肌炎有很大价值,能够发现肌肉炎症的病理改变。
治疗1. 药物治疗(1)糖皮质激素:对于多发性肌炎的治疗,首先要使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每日剂量1-1.5mg/kg。
(2)免疫抑制剂:对于患者病情较重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他克莫司等。
(3)静脉免疫球蛋白:对于急性危重症患者,可选择使用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
(4)抗病毒治疗:部分研究表明多发性肌炎可能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因此在治疗中还可以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
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对于糖 尿病患者来说 ,治疗 效果与提高生 活质量都非常 关键 ,而护理
糖尿病 的重要环节是预 防并发症的发生 与皮肤溃疡的护理 ,只有在这
保持对患 者的热情关怀 ,可 以通过带领 患者熟悉就 医环 境 ,消除患者
恐惧心 理 ,有利于 患者保持轻松愉 快的心态 ,积极地 配合护理工 作的 进行 。要加强巡视 ,认 真 回答患者提 出的 问题 ,帮助患者消 除疑 虑紧
发病 位置主要 为皮肤与 肌 肉,严 重时可使 全身器官 受到累 及 ,若D M
患者 并发间质性 肺炎 ( I n t e r s t i t i a l l u n g d i s e a s e ,I L D),还可能 面临死
亡… 。I L D 在 临床上属 于D M疾病 常见并发症 ,并发率 约为5 %~ 4 6 %,
习相关护理知识 、转变服务态度 。在 人性化护理过程 中,合理处理好 与患者间 的关 系,就 要时刻做到 “ 放 心、亲切 、方便 、亲近”这 四个 基本要素 。应 用人性化护理 的形 式 ,可 以使护理 人员在整个护理过 程 中能够从始 至终都 以患者 的利益 作为前提 ,能够做 到随时为患者提供
皮肌炎 ( d e r ma t o my o s i t i s ,D M)属于结缔 组织的炎性病变疾病 ,
在两 种病 症合并 发生 时 ,如果患者 出现膈肌肋间肌 的病 变、呼吸 困难 症状 或呼吸衰竭 ,就极 有可能发生死亡 。据A r s u r a 等研究者报道 ,未
合 并发生I L D 疾病 f l  ̄ J D M患者 ,病死率要明显低于并发I L D 的病患 。因
此 ,护理人员为D M伴[ L D 的病患实施全方位针对性护理 ,对 患者病情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摘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并发肺间质性肺炎。
该病的临床特征包括进行性肌无力、皮疹和肺部症状。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肌肉活检。
治疗方案一般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皮质类固醇和免疫调节剂,支持性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和物理治疗。
综合各种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对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特征,采取合适的诊断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肺间质性肺炎, 诊断, 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诊治策略1. 引言1.1 概述多发性肌炎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炎症和皮肤损伤。
肺间质性肺炎是DM 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本文将针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进行详细介绍。
探讨其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和支持性治疗,旨在提高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管理。
通过全面综合各方面治疗策略,制定合理的诊治方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在诊治过程中,应注重多学科协作,积极配合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同时加强对疾病的宣传和预防,早期发现和干预,可更好地控制疾病的进展。
2. 正文2.1 临床特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多样且复杂。
患者常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和皮疹,合并肺间质性肺炎时症状更加严重。
1. 肌肉系统症状:患者常出现进行性的肌无力和肌肉疼痛,特别是上肢和颈部肌肉。
肌力下降导致日常活动受限,患者常感到乏力和疲倦。
2. 皮肤症状: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常伴有特征性的皮疹,包括红色皮疹、皮肤疙瘩和紫班等。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造血系统、血管系统、肌肉系统和皮肤系统的病变,其中肌肉和皮肤损伤最为显著。
部分患者可能发生肺间质性肺炎,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本文将就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进行探讨。
一、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病因和病理目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已知与环境因素,感染、遗传、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与该病相关的自身免疫反应主要包括肌肉纤维的病理变化、血管病理变化以及皮肤病理变化。
肌肉病变:患者的骨骼肌表现出疲劳、无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病理特点为囊性变、变性和再生,已知体内的B细胞和T细胞作用于肌肉细胞膜上的抗原,导致抗原损伤和肌肉病变。
血管病变:血管壁的病理变化是该病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管壁炎症、壁增厚和黏膜水肿。
患者常伴有内皮细胞损伤,因此出现了皮质类固醇治疗效果显著的症状。
皮肤病变: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病变,如皮疹、硬皮、甲样病灰疮和皮肤瘙痒等。
皮肤病变可能与痰,内环肿瘤和Graves甲亢有关。
1. 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干咳、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常常会逐渐加重,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2. 皮肤病变: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患者的皮肤病变非常显著,包括皮疹、硬皮、斑状紫癜等。
3. 肌肉病变:患者会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肌肉疲劳以及肌肉萎缩等症状。
1. 临床表现:包括肺部和肌肉皮肤的相关症状。
2. 实验检查:包括免疫学检测、皮肤皮下试验、肌电图检查等。
3.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和磁共振成像等。
4. 肌肉活检和肺部手术病理检查:主要是为了鉴别诊断和明确病变的类型。
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主要手段包括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肌肉营养支持和辅助疗法等。
1.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主要是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通常用于治疗免疫相关性的疾病。
2. 皮质类固醇:皮质类固醇主要是为了减轻肌肉和皮肤症状,目前已经成为主流治疗方式。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表现为亚急性进展的进行性肌无力和皮肤丘疹,同时伴有肺间质性肺炎的症状和体征。
本篇文章将就其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
1. 临床表现和检查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患者通常会有肌无力、乏力、肌肉肿胀、皮疹或斑点、面肌、上肢和肩胛间肌肉的萎缩等表现。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肺间质性肺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发热等。
而体检中,可以发现肺听诊有干性啰音、指小球、接着呼吸道负压试验及肺别气试验等相关肺功能检查可有吸氧难度和难以呼气等现象。
2. 确诊诊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通常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其特征包括:1) 抗Jo-1抗体阳性;2) 肌酸激酶升高;3) 上述所述的表现和症状。
此外,肌肉活检和肺组织活检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3. 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抑制剂、类固醇和其他治疗方法。
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硫唑嘌呤等。
这些药物虽然能够有效地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但也可能会导致骨髓抑制和其他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谨慎而细心地掌握剂量和用药时机。
类固醇是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通过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肌无力和皮肤丘疹的症状,并减轻肺间质性肺炎的症状。
但是,长期使用类固醇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等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仔细评估患者合适的用药剂量,并定期监测副作用。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呼吸治疗和物理治疗,用于减轻肺功能障碍、改善肌肉和关节功能。
总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是一种罕见疾病,需要综合治疗。
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反应,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适时地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中西医护理

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中西医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中西医护理措施。
方法:在给予12例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辨证护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和功能锻炼等一系列综合护理。
结果:通过常规治疗以及辅以积极全面的中西医护理措施,10例病情好转出院,2例死亡。
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积极的中西医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皮肌炎;间质性肺炎;中西医护理皮肌炎(DM)是一种引起皮肤和肌肉弥漫性炎症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以近端肌无力及平滑肌非化脓性炎症为特征,同时伴有各种形态皮疹、内脏损害或者肿瘤。
其中5%~64%的患者并发间质性肺炎[1],如果护理不当易引起病情进行性加重甚至呼吸衰竭,因此,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之以综合细致的护理,对于控制病情发展具有良好的效果。
现将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2013年7月我科收住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病人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27岁~68岁。
所有病人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1975年Bohan等[2]提出的皮肌炎诊断标准;②具有间质性肺炎的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发热、杵状指(趾)等,胸部高分辨CT显示有明确的间质性肺炎影像。
1.2 临床观察 12例病人从出现皮肌炎首发症状到发生间质性肺炎的时间为1个月至15个月,平均8个月。
皮肌炎表现有:眶周水肿性紫红色斑、掌指关节紫红色丘疹、颈前及上胸部红色皮疹均为12例,四肢肌无力12例,肌肉疼痛或压痛10例,吞咽困难8例。
间质性肺炎表现为呼吸困难6例,咳嗽12例,发绀7例,发热11例,杵状指(趾)4例。
1.3治疗方法及结果上述病例均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其中3例加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并给予补液、抗炎等各种对症支持治疗。
同时按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把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分为毒热入络型、湿热阻络型、寒湿痹阻型、脾肾两虚型等,分别采用清热通络、宣湿化热、散寒祛湿、补肾益脾等治疗法则给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中的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有效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远远低于观察组的患者,两者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间质性肺炎;皮肌炎;针对性护理干预皮肌炎和间质性肺炎是两种严重的疾病,二者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目前的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广泛的方法,被证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在治疗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中的效果也备受关注。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但取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目前,针对性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注重个性化的、全面的、系统的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方法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结合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水平。
在治疗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方面,针对性护理干预被认为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但相关研究还比较有限。
因此,本文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对比,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中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7月~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为48岁~71岁,平均年龄(56.23±4.18)岁,排除患有意识障碍和没有自主表达能力的患者。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多发性肌炎(dermatomyositis,DM)和皮肌炎(polymyositis,PM)是两种以肌肉炎症和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
而合并肺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这两种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本文将就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治做一些介绍。
一、诊断1. 临床症状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乏力和肌无力等症状。
皮肌炎患者还可能有皮疹、皮肤疼痛和关节痛等表现。
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警惕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可能性。
2. 辅助检查肺功能检查是确诊肺间质性肺炎的关键检查之一,包括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强直肺活量(FVC)/预计值(%)等指标。
高分辨率CT(HRCT)是诊断ILD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可发现肺实质的网状影、磨玻璃影、小叶中心结节、胸膜下条索影等特征性表现。
3. 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抗核抗体(ANA)、抗Jo-1抗体等指标的异常水平可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二、治疗治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基本原则是控制炎症及免疫异常、减轻呼吸困难及肌无力症状、减缓肺间质性病变的进展。
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和支持疗法等。
1.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控制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首选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异常来减轻症状。
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如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
一旦控制症状后需逐步减量,甚至停用。
对于无法耐受或有效控制症状的患者,可考虑联合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或生物制剂(如雷公藤酸或他克莫司等)进行治疗。
2. 免疫调节治疗针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肺间质性肺炎的免疫异常,适当的免疫调节治疗可帮助减轻炎症反应,延缓病情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肌炎并发肺间质病变10例的疗效观
察与护理体会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关键词】皮肌炎并发肺间质病变;疗效观察;护理体会皮肌炎(DM)是以横纹肌受累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
其中,肺间质病变(ILD)是其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5%- 30%此病多见于女性。
因可引起肺功能衰竭,病死率增高,继发呼吸衰竭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故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
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
我院于2007年12月30日一2009年12月30日共收治皮肌炎伴肺间质病变10例,在临床治疗基础上,辅以细致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7年12月30日一2009年12月30日共收治皮肌炎44例,其中皮肌炎伴肺间质病变10例,发生率22.7 %男6例,女4例。
所有病例诊断符合Bohan(1975)皮肌炎诊断标准[2]。
10例中有3例合并有高血压,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压疮,1例伴(纵隔)小
细胞癌,1例伴糖尿病及多发性硬化。
10例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的患者,胸部X线或CT均提示有肺间质性病变。
均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或氨甲蝶呤或环磷酰胺或瘤可宁或环孢菌素A或雷公藤治疗。
2护理
2.1心理护理皮肌炎伴肺间质性病变患者由于呼吸困难,病程长、疗效慢,患者常因肌无力、关节痛、多发性溃疡导致生活难以自理而产生悲观心理[3]。
同时肺间质性病变是皮肌炎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给病人及家属带来各种思想负担。
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予关心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要态度诚恳,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同时向患者做好有关疾病的解释工作,让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并及时为患者解决各种困难[4]。
这对病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工作中创造一个有利于解除焦虑、悲观、失望的氛围,使病人能更安心地接受治疗。
经评估,本组病例100瓏者及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
焦虑。
经过耐心、细致地讲解,患者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并创造一种有利于解除焦虑的氛围,所有患者情绪有所好转,同时还应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其能积极地鼓励和支持患者,生活上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心,使患者能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
理。
2.2饮食护理多食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增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乳
类、豆类等,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
吞咽困难轻者以半流质或流质饮食,要缓慢小口进食,重者予鼻饲流质饮食。
本组病例有1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控制饮食中糖的摄入,并做好必要的血糖监测。
2.3积极预防感染皮肌炎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力差,加之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病人极易发生感染,故预防感染尤为重要。
2.3.1营养支持给予咼蛋白、咼维生素饮食营养支持以提咼病
人抵抗力,防止感染。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保证充足的营养。
232保持呼吸道通畅皮肌炎患者由于病变累及呼吸肌而致呼吸无力,易致分泌物堵塞,当患者出现呛咳、呕吐及口腔分泌物较多时,需取平卧位,不要去枕,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用吸痰器吸除,保持呼吸道通畅。
233注意皮肤及口腔卫生加强健康宣教,保护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以免加重皮损。
应嘱患者避免日晒,注意避免皮肤接触刺激性的物质。
注意观察口腔黏膜,防止口腔感染。
出现流涎时及时用软毛巾或面纸擦干,温水清洗,保持清洁。
2.3.4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空气清新流通,每天开窗通风
2次,每次不少于30min。
本组病例有1例病人入院时有肺部病变及压疮,药物治疗以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使用甲强龙静滴,同时补钾、补钙、保胃治
疗、蛋白同化剂,增强体力、促进食欲、增加体重。
蛋白同化剂适用于长期大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减轻骨髓抑制作用,减轻激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患者肌无力症状重,给予蛋白同
化剂司坦唑醇;口腔有真菌感染,给予氟康唑片200mg 口服,1次/d , 酮康唑片0.4g漱口;臀部皮损考虑压疮,给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用,改善局部血供;肺部感染,给予拜复乐400mg静滴,1次/d,持续低流量给氧,并做痰液细菌培养及胸片、心电图检查;患者吞咽困难,蛋白低,静脉给予血浆,以支持提高胶体渗透压,中和抗体。
氨基酸、脂肪乳支持治疗,给予甲强龙40mg静滴,患者肌力恢复好,对激素敏感,可考虑不给予冲击治疗。
患者有咯血症状,是由于炎症加重,加之其余机械刺激等原因,引起肺部小血管破裂所致,用注射液血凝酶1KU静推,使用止血敏、止血芳酸、可加“立至血”静滴3次/d,必要时予垂体后叶素静推2〜3次/d,去枕平卧,预防窒息,嘱侧卧位休息。
并予以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持续低流量吸氧,但患者仍存在无法止血导致大咯血,循环衰竭,以及咯血造成窒息,呼吸衰竭等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存在。
仍考虑皮肌炎本身自身抗体沉积于肺部小血管上,激活补体,引起小血管损伤出血。
在护理中注意观察肌炎、皮炎的症状是否好转,肺部间质性炎症是否得到控制和改善,通过监测血压、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防止药物的副作用,避免造成感染、肝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及骨折等并发症。
2.4加强抵抗潜在危险因素侵袭的能力除饮食上营养支持,还
可应用血浆、白蛋白、能量合剂支持治疗,应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香菇多糖调节免疫功能,抵抗多种细菌、病毒、真菌的感染,并给予合适的治疗环境。
如地面及病房空气消毒,减少探视陪护人员等,合理休息,避免受凉,预防感染。
2.5防止肺间质病变导致呼吸衰竭肺间质性病变进行性加重和感染是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
注意监测血钾,补充KCI,血氯升高,可促使肾脏排出较多的HCO-以缓解碱中毒。
建立通畅的气道是氧疗和改善通气的前提,该患者进食后反流、呛咳,要避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做好口腔护理,经常检查吸氧管是否通畅。
监测血气分析,了解缺氧改善情况,以便及时调节氧浓度。
应积极去除病因,抗感染及治疗皮肌炎;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神志、呼吸、心率及PaO2; 经鼻(面)罩正压给氧,氧气的浓度应50 %,当PaO2 70mmHg逐渐降低氧浓度,以免发生氧中毒。
护士应有预见性地准备抢救用物。
2.6健康指导(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慢性期或缓解恢复期酌情活动,按摩、推拿、热水浴等以防肌萎缩,护士协助和指导家属做好日常生活照料。
皮肌炎伴肺间质病变是一难以治愈性疾病,故自我保健至关重要。
由于皮肌炎常致对称性近侧肌群无力,同时肺间质病变使病人对活动的耐受力下降,病人往往放弃运动,这样易造成肌肉的萎缩和废用,故应鼓励病人适当运动,活动量以病人不感觉累为宜,如果病人不能活动,应被动锻炼肌肉和关节;(2) 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冬天要注意保暖,避免和减轻雷诺现象,复视的病人注意安全,有人陪护,危险物品放在安全地方以免受伤;(3)坚持正规用药,尤其不能
轻易减停激素,定期查肝肾功能、血象。
皮质类固醇激素应
坚持长期服用,不可骤减或骤停,以免症状恶化;(4)皮疹用温水清洗,禁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的物质;(5)女性患者应采取避孕措施,因
妊娠可诱发或加重病情,死胎、新生儿死亡率和早产率比正常人增加,
已怀孕应终止妊娠[5];(6) 避免感染;加强营养;保持乐观心态;有感
染、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3结论
10例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有效护理,均好转出院。
在护理中我们体会到,病情观察,特别是用药疗效反应的观察、预防感染及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预防和护理是病情转归的重要环节。
皮肌炎伴肺间质性病变预后较差,故护理人员应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Fujisawa T, Suda T, Nakamura Y, et al . Differences in cli ni cal features and prog no sis of in terstitial lung diseases betwee n polio2myelitis and dermatomyositis. J Rheumatol, 2005,3
2 (1) :58-64.
2 BohanA, Peter JB. Polymyositis and dermatomyositis . N Engl J Med. 1975,292:403-407.
3苏海丹,曾夏杏,梁玉梅.健康教育在皮肌炎患者中的应
用.护士进修杂志.2004,19 (7):642-643.
4郑建娣,裘小平.重症皮肌炎的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2007,16(25):3743-3744.
5吴碎英,黄漫芳.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炎18例的观察及护理.
福建医药杂志,2008,30(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