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管2A3功放DIY

合集下载

2A3推挽立体声功放的制作

2A3推挽立体声功放的制作

2A3推挽立体声功放的制作
陈杨
【期刊名称】《实用影音技术》
【年(卷),期】2007(000)007
【摘要】2A3单端甲类(A类)功放那温暖迷人的音色确实让人陶醉,但它输出功率小(只有3W左右),需要搭配高灵敏度的音箱这一缺点,又让人们感到不爽。

如何既保留2A3的音色特点,又有较大的输出功率,以适应更多的音箱,播放动态范围更大的音乐信号呢?这就是推挽工作方式。

为此爱好者开发出不少
2A3推挽立体声功放。

这里向你介绍的是一种AB1类的推挽立体声功放,值得参考。

【总页数】8页(P57-64)
【作者】陈杨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HiFi胆机就是这样装好的--6V6GT推挽立体声功放制作(上) [J], 从余
2.Hi-Fi胆机就是这样装好的--6V6GT推挽立体声功放制作(中) [J], 从余
3.Hi-Fi胆机就是这样装好的--6V6GT推挽立体声功放制作(下) [J], 从余
4.2A3甲乙类推挽立体声18W功率放大器 [J], 张怡
5.阴极耦合倒相2A3推挽功放制作 [J], 陆全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A3单端胆机制作

2A3单端胆机制作

2A3单端胆机制作来源:更新时间:07-06-27 23:54(本文由12ax7发布于HIFIDIY论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这部2A3单端的前身原本是一部耳放,烧耳机也有好几年了,耳放做了不少,从最初的运放、运放+扩流、场效应管单端、6N6、EL84等阴极输出,到6V6牛输出单端,烧到最后,想以一部2A3直热单端耳放作为终结,筹划了很长时间,等机器装得差不多了,对耳机系统的烧度却降下来了。

这期间经历了一些人生变故,对发烧的认识也有了不少变化,而在客观环境上玩音箱的条件也不经意地成熟起来,对全频单元的兴趣在被压制了两年后终于可以变成现实了。

正好赶上耳机坛又一轮FOSTEX单元团购,于是就订了一对FE108EZ。

直热三极管单端+全频,是被很多前辈和烧友认可的较理想配置,看着自己还没调完的2A3耳放,经过一番并不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把它改成一台单端功放。

好在电源牛、灯丝牛、扼流圈都可以留用,机箱作些小改动即可。

输出牛肯定要换,在材料网上找陈团长又订了一对2.5K:8的15W单端牛。

做耳放时,考虑到HD650所需的功率很小,并不需要2A3满功率输出,所以只用了一级6922共阴放大来推,现在改为推箱子的功放,就需要认真选择一下推动级的线路了。

我在网上收集了很多2A3单端的线路,查看了各论坛里关于这方面的讨论,经过纸上谈兵式的对比,加上我自己的一些偏好(比如喜欢用小九脚管、不喜欢并管等等),最终决定先做这样的前级线路:12AX7共阴放大、直耦12AU7阴极输出、然后电容耦合2A3。

网上搜来的线路中,这两张比较接近,只不过他用的是8脚的6SL7,我改用小9脚管而已。

我的实做线路如下:2A3这部分没什么特殊,都是按250V屏压、-45V栅负压、2.5K输出阻抗、3.5W 输出功率等标准参数来设计的,2A3的阴极电阻没弄到合适的,就用两只10W 的DALE金属膜电阻串联,阻值大约820左右。

在做耳放时我用了灯丝平衡电位器,但还是不能把交流声降到我满意的程度,后来准备改用直流灯丝,但还没等实施,大计划就变了。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一直想做一台2A3和300B通用单端胆机,可以将1993年购买的2A3用起来,而且刚把300B推挽机改为EL34和KT88通用推挽机(见《老树发新芽-2A3和300B推挽胆机》),换下了1992年版的曙光300B。

从设计和修改电路、购买半成品机箱、设计制作变压器和扼流圈,到实际动手制作安装调试,花了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到2013年10月完成。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又修改四次。

现在信噪比约90db,耳朵紧贴音箱才可听到一点非常轻微的哼声,稍微离开一点就听不到了。

听感:中高频很好,尤其中频失真很小,低频厚实而富有弹性。

一、设计线路本机电路图如下:乍一看,此电路电源是CLC滤波,然而第一个电容取值很小(0.68uf),只起到了使输出电压在0.9Vin~1.414Vin之间调节的作用。

带负载的情况下,Vin=352V和403V时,V out=308V和355V表明:Vout=0.88Vin,因此,其实仍是LC滤波。

最初LC滤波并没有采用聚丙烯电容与电解电容混合并联,而是用多个聚丙烯电容并联成180uf,结果通电试机感到哼声比较大,离音箱1米才听不到,而且不受音量电位器控制。

很明显,哼声来源于电源和输出级。

于是利用机箱剩余空间,增加了多个开关电源用的电解电容并联,使每声道总容量达到710uf。

用于开关电源的电解电容具有更小的ESR。

下面从理论上估算电源哼声的大小。

Vin=352VL=10HC=530uf+180uf=710ufV~= Vin/3.7LC=352/3.7×10×710=0.0134V=13.4mV功率管内阻ra与阳极负载RL(输出变压器)构成分压器,所以输出管2A3阳极处脉动电压:Va~=(ra×V~)/(ra+RL)=800×13.4mV/(800+2500)=3.25mV输出变压器只响应绕组两端的电压,因此它得到的哼声是:13.4mV—3.25mV=10.15mV在满输出之下,2A3的电压摆幅为92Vrms,信噪比S/N=20㏒(92/0.01015)=79.15db信噪比约80db,意味着靠近音箱仍可听到哼声。

电子管功放制作技巧和要领(转帖)

电子管功放制作技巧和要领(转帖)

电子管功放制作技巧和要领(转帖)搭棚式接法普通将功放机内的各种元器件分为3—4层,装置元件的步骤是由下而上。

接地线与灯丝走线普通置于接近底板的最下层,其地线贴紧底板,并坚持最好的接触;第二层多为各电子管阴极与栅极接地的元器件。

留意同一管子阴极与栅极的相关元件接地最好就近在同一点接地;第三层是各缩小级之间的耦合电容等元件;最下层那么为以高压架空接法衔接的阻容等元件。

高压元件置于下层可以有效地防止高压电场对各级电路形成的搅扰。

二、关于一点接地一点接地,在电子管功放电路的布线中是一项值得注重的措施。

图8—2为一点接地表示图。

关于输入级与电压缩小级的元件接地效果尤为重要。

需务实行一点接地的元件,主要有栅极电阻、阴极电阻与旁路电容等。

最好仅用元件引线直接焊接,尽量不运用导线,否那么极易发生交流杂声搅扰。

栅极电阻敏理性最强,因此对前级功耗很小的栅极电阻,其体积越小越好,可采用0.25-0.5w的小体积电阻为宜。

其电阻一端应直接焊接在管座上;另一端直接通地。

假设因元件尺寸或位置关系,难以做到同一点接地时,亦可就近接在同一根粗的地线上。

图8—3为近端接地表示图。

三、焊接要领由于电子管功放的零部件尺寸较大,而且接地线又与金属底板直接相通,焊接时的散热性较强,所以在焊接时必需采用50W左右的内热式电烙铁才干保证焊锡的充沛熔化。

而普通用来焊接晶体管元件的25W左右电烙铁热量不够,容易发生假焊或脱焊等现象。

焊接时所运用的助焊剂,应该采用松香或一级的中性焊剂,防止运用酸性助焊剂。

由于酸性焊剂不但有腐蚀作用,而且会惹起电路漏电现象。

对普通元件的焊接,其电烙铁与元件间最好坚持45度左右的倾斜角,这样接触面较大,热量平均,容易焊牢。

其焊接时间普通应坚持1—2秒为宜,时间过长容易损坏元件;接地线的焊接时间可适当加长一些;元件焊上支架前应先将元件引线在支架绕牢,或穿进孔内勾牢,然后再停止焊接。

关于元件,在焊接前必需将引脚外表氧化层用砂皮擦清,并镀好焊锡后再焊接。

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

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
C2 ÷ C1 = 3.701748503——这保证LP重放时高频既不暗晦又不刺耳。
线路图来源于“中国音响DIY”Gautau版主的设计,只是运放换成手头已有的LT1058:
由于RIAA均衡网络的阻容元件的参数准确性非常重要,任意一个失准都将影响音质,所以用原装进口(made in USA)美国FLUKE 79数字万用表,从自己20多年积累的元件库中仔细挑选,尽量准确。下面是电容库的部分元件:
一、先用LT1057制作反馈型唱放。
LT1057是1992年专程去上海一家无线电/音响商店买的。电路图和做好的实物及印版图片如下:
该线路放大倍数计10K+56K+4.7K)/1.2K】+1=810
中频:【(0.68K+56K+4.7K)/1.2K】+1 =52
高频:(0.68K/1.2K)+1=1.57
唱放的底噪很低。唱头输入端对地短路时,唱放输出0.015mV(RMS),放唱片时输出500~1200mV(RMS),信噪比90~98db。唱放带唱头空载通电时,耳朵紧贴音箱,听不到一点噪声;即使带上全罩耳的监听级耳机,也只能听到一点完全可以忽略的极其轻微的哼声。
LT317和LT337稳压电源非常稳定,连续工作8小时后,实测输出电压仍是精确的±15.000V,没有丝毫漂移。可能正是由于±电源对称性非常好,所以运放输入端失调电流电压很小,才有可能在没接输入电容(唱头直接耦合)的情况下正常工作。
驱动32欧姆耳机的是我自制的ECC82(12BH7)[SRPP]+5687[WCF]电子管耳机放大器。此放大器的设计、制作、调试见《自作电子管耳机放大器》一文。
图中前面两排共6个电子管是RIAA均衡放大器+前置放大器,还没有开始实际制作,插上电子管只是为了拍照片。后面两排共8个电子管是电源稳压器+耳机放大器,已经做好。驱动美国GRADO(歌德)SR225I32欧低阻耳机的效果非常好,频响很宽,动态很好,尤其信噪比达到100db。戴上耳机,音量电位器开到16:00也听不到一点噪声,要开到16:00以后(也就是开到最大处),才有一点来自唱机的极其轻微的咝咝声,几乎可以忽略。

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

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

用三种运放制作LP唱机的唱头放大器2011年购买了一台皮带传动、全铸铝唱盘的LP黑胶唱机——美国狮龙PM-9805。

此唱机唱头是动磁型(MM)的。

狮龙PM-9805底噪非常低,即使戴上监听级别的耳机来听,其微弱的交流声也几乎不可闻。

但此唱机没有内置的唱头放大器,需要自己另外制作。

为了使用此唱机,DIY了MM唱头放大器。

先后用三种IC,实验了两种类型。

一、先用LT1057制作反馈型唱放。

LT1057是1992年专程去上海一家无线电/音响商店买的。

电路图和做好的实物及印版图片如下:该线路放大倍数计算:低频:【(0.68K+910K+56K+4.7K)/1.2K】+1=810中频:【(0.68K+56K+4.7K)/1.2K】+1 =52高频:(0.68K/1.2K)+1=1.57RIAA均衡网络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计算:高频(4.7K+56K)×1.2nF=72.84µS中频(4.7K+56K)×4.3nF=260µS低频910K×4.3nF=3913µS与RIAA标准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相比,有些误差。

RIAA标准转折频率的时间常数如下:t1=treble time constant, 75uS(2120 HZ)t2=medium time constant, 318uS (500.5HZ)t3=bass time constant, 3180uS (50.5HZ)这可能是此系成品机线路,采用非标准系列元件不方便所致。

由于我第一次DIY唱头放大器,没有经验,所以没有修改,照搬原线路的设计值挑选元件。

所有元器件都从手头已有的元件中挑选。

LT1057采用金属封装的。

±15V稳压电源用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T317和LT337制作,而不是常见的LM317、LM337。

LT317和LT337也是1992年在上海同一家无线电/音响商店购买的。

当时国内《无线电与电视》杂志介绍说,美国线性技术公司LT317和LT337的稳压性能特别好,共模抑制比很高,输出紋波极小,输出电压漂移极小,特别适合用来制作±稳压电源。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修改调试篇)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修改调试篇)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修改调试篇)五、第一次修改:第一级用管增加采用5842(6C16)的选项。

尽管此机的方波响应还算过得去,但是听起来却感到动态有些不足,尤其低频的弹性不足,高频线条不够,总之声音过于阴柔,不够开阔大气。

当第一级换成EF184时,动态、低频弹性、中频密实、高频线条都出来了,声音也很开阔大气,虽然观察方波响应并无明显改变,但是观察正弦波响应却发现了明显的波形失真——上半周波形变“瘦”、下半周波形变“胖”。

开始时怀疑这是由于EF184屏流较大,在阳极负载电阻(10K)上的压降较大,阳极电压只有130V,导致脱离了正常工作区域所致,于是取消稳压,用310V直供EF184,工作点是:Va=230V,Ia=10mA,Vg=-3.05V,阴极偏置电阻改用305欧姆(实际308欧姆):但是令我失望的是,正弦波响应波形并没改变,失真仍然存在。

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极管失真比较大的特性?如果换上同样具有EF184高跨导、高放大系数特性的三极管怎么样呢?刚好手头就有这样的管子——5842,是上世纪90年代从废钢场一台几乎全新的美军淘汰电话设备中拆下的。

5842的参数是:V a=150V,Ia=25mA,S=24mA/V,u=43,Ra=1.8K。

用自制测试仪测出:一只屏流24.5mA,跨导21mA/V,另一只屏流29.5mA,跨导22mA/V。

虽然两管的测试值表明几乎就是新管,但两管的屏流相差较大。

利用6J5空闲的第六脚管座作为5842的阴极接出脚,又做了一个5842九脚座与6J5大八脚座的转换座,接线图如下:下一步就是选择5842的工作点。

从手册上查出5842的工作点是:Va=150V,Ia=25mA,Vg=-1.5V,Rk=68欧姆。

取电子管手册的栅压-屏流特性曲线直线段中点,用作图法做出:Va=143V,Ia=22mA,Vg=-1.5V,Rk=68欧姆,RL=7.8K,这就是5842的工作点。

电子管功放制作技巧和要领共9页文档

电子管功放制作技巧和要领共9页文档

电子管功放制作技巧和要领电子管音频功率放大器,以其卓越的重放音质,广受HiFi发烧友的青睐。

市售成品电子管功放动辄数千元,乃至上万元,进口的洋机器名牌的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RMB,如此高价是大多数爱好者无法企及的。

爱好者说得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只要你有一定的电子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自制一台物美价廉的电子管功放并非难事。

电子管功放较之晶体管功放,看似庞大复杂,但当你了解了电子管电路的工作方式后,会发现,电子管劝放电路较之晶体管分立元件功放相对简洁,所用元件也少得多。

除输出变压器自制有一定难度外,其他元器件只要选配得当,电路调试有方,一台靓声的电子管功放就会在你的手上诞生。

本章先对自制电子管功放的元件选配、安装程序、调试技巧及关键制作要领作一简要介绍。

当你胸有成竹,跃跃欲试时,就可以动手操作了。

第一节电子管功放的装配与焊接技巧一、搭棚焊接方式国内外许多著名的电子管功率放大器过去和现在均采用搭棚式装配焊接方式。

因为,搭棚式接法的优点是布线可走捷径,使走线最近,达到合理布线。

另外,电子管功放的元件数量不多,体积较大,借助元件引脚,即可搭接,减少了过多引线带来的弊病。

只要布局合理,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图8-1为搭棚式接法示意图。

电子管功放制作技巧和要领(1)"src="eventsListUID="e4"real_src="搭棚式接法一般将功放机内的各种元器件分为3-4层,安装元件的步骤是由下而上。

接地线与灯丝走线一般置于靠近底板的最下层,其地线贴紧底板,并保持最好的接触;第二层多为各电子管阴极与栅极接地的元器件。

注意同一管子阴极与栅极的相关元件接地最好就近在同一点接地;第三层是各放大级之间的耦合电容等元件;最上层则为以高压架空接法连接的阻容等元件。

高压元件置于上层可以有效地防止高压电场对各级电路造成的干扰。

二、关于一点接地一点接地,在电子管功放电路的布线中是一项值得重视的措施。

2A3与300B通用放大器的制作

2A3与300B通用放大器的制作

2A3与300B通用放大器的制作看了这个题目,读者会问,2A3、300B是特性不同的两款直热式三极功率放大管,怎么能在一个电路上通用呢?是的,请听慢慢道来。

笔者起初制作了一台2A3的单端输出功率放大器,线路见图1,后来发现只要稍改动一下灯丝电路,用300B 也可以工作,后来就成为300B单端输出功放了,并且可以两管通用。

300B是众口皆碑的直热式三极功率放大管,有“胆球之皇”的美称,本来早就想制作一台,听听300B的音色,但由于300B的价格不菲,暂时还未拥有。

然而手中有一对2A3可以先用,以后再改用300B。

2A3是古老的专为音频领域设计的直热式功率放大三极管,音色甜美,胆味很浓,古老的电子管机都用2A3作功率放大。

随即便焊了一台4W的2A3单端机。

其实从2A3、300B的典型线路便可看出,只要稍加改动或者加一只开关就可以随时由2A3改为300B,或由300B改为2A3,非常方便,如果用电烙铁2~3分钟即可完成。

2A3与300B的音色不一样,2A3的中音丰润,低音也不俗,听女声或弦乐十分耐听,音乐感强,而300B 的高、中音明亮,有人称300B的堂音好,音乐感强,但低音不如2A3。

用此线路想听300B或2A3,随时可换,有条件者不妨试试,定会让你享尽耳福。

2A3、300B管特性如左下表。

制作此机的关键是要有通用的元件,电源变压器是用旧250W E1型变压器改制的,次级高压有一组140+50V 200mA的绕组,灯线有5V3A三组供300B和整流管用,6.3V3A二组供电压放大及推动级电子管用。

直热式三极功放管作单端输出时,两只三极管的灯丝不能共用一组电源供电,否则会有共阴极现象发生,对音乐感、音场、立体感等都有影响,所以用2A3时,灯丝供电要5V3A的绕组用电阻降压的方法进行,计算公式用,即=1Ω,降低电阻的散热功率要足够大,要5~10W的,本机用7W的。

2A3的屏压250V,可用到300V,300B屏压也是300V,但可用到400V,为了两者兼顾,B+直流高压取交流140V经倍压整流后得到300V 左右的高压再滤波。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培训资料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培训资料

D I Y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一直想做一台2A3和300B通用单端胆机,可以将1993年购买的2A3用起来,而且刚把300B推挽机改为EL34和KT88通用推挽机(见《老树发新芽-2A3和300B推挽胆机》),换下了1992年版的曙光300B。

从设计和修改电路、购买半成品机箱、设计制作变压器和扼流圈,到实际动手制作安装调试,花了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到2013年10月完成。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又修改四次。

现在信噪比约90db,耳朵紧贴音箱才可听到一点非常轻微的哼声,稍微离开一点就听不到了。

听感:中高频很好,尤其中频失真很小,低频厚实而富有弹性。

一、设计线路本机电路图如下:乍一看,此电路电源是CLC滤波,然而第一个电容取值很小(0.68uf),只起到了使输出电压在0.9Vin~1.414Vin之间调节的作用。

带负载的情况下,Vin=352V和403V时,Vout=308V和355V表明:Vout=0.88Vin,因此,其实仍是LC滤波。

最初LC滤波并没有采用聚丙烯电容与电解电容混合并联,而是用多个聚丙烯电容并联成180uf,结果通电试机感到哼声比较大,离音箱1米才听不到,而且不受音量电位器控制。

很明显,哼声来源于电源和输出级。

于是利用机箱剩余空间,增加了多个开关电源用的电解电容并联,使每声道总容量达到710uf。

用于开关电源的电解电容具有更小的ESR。

下面从理论上估算电源哼声的大小。

Vin=352VL=10HC=530uf+180uf=710ufV~= Vin/3.7LC=352/3.7×10×710=0.0134V=13.4mV功率管内阻ra与阳极负载RL(输出变压器)构成分压器,所以输出管2A3阳极处脉动电压:Va~=(ra×V~)/(ra+RL)=800×13.4mV/(800+2500)=3.25mV输出变压器只响应绕组两端的电压,因此它得到的哼声是:13.4mV—3.25mV=10.15mV在满输出之下,2A3的电压摆幅为92Vrms,信噪比S/N=20㏒(92/0.01015)=79.15db信噪比约80db,意味着靠近音箱仍可听到哼声。

一款小型电子管功放的制作

一款小型电子管功放的制作

一款小型电子管功放的制作
李东宇
【期刊名称】《电子制作》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随着广播设备的数字化,许多库存的电子管大都失去了用武之地,尤其
是中小功率电子管。

其数量还很多。

这些电子管,弃之可惜,不妨将其利用起来自制成小功率电子管监听功放。

下面介绍的电子管功放就是用最常见的电子管制作的,其电路图见图2:前级用6N2接成SRPP电路,即“电流调整式推挽电路”又称“单端并联式推挽电路:”该电路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频带宽,失真小.整体性能非常优越。

后级6P14接成标准五极管甲类单管输出。

稳定性和效率都很高。

而且是甲类单管输出。

音质完美。

【总页数】1页(P18)
【作者】李东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22.75
【相关文献】
1.一款中小型喷泉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 [J], 闫瑞;刘玉婵
2.一款2×10w甲类电子管功放2×10w甲类电子管功放 [J], 程嘉豪
3.轻巧木壳OTL电子管功放的制作 [J], 徐松森
4.介绍一款单片机制作的小型日历钟 [J], 江雪山
5.介绍一款单片机制作的小型日历钟 [J], 江雪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闲置电子管收音机的利用——电子管小功放的制作

闲置电子管收音机的利用——电子管小功放的制作

闲置电子管收音机的利用——电子管小功放的制作
林享文
【期刊名称】《电子制作》
【年(卷),期】1998(000)009
【摘要】电子管收音机是七十年代以前中国百姓的高档家电,此类被闲置的五、六管收音机大都质优耐用,我们不妨来点石成金,把它改造成品质颇佳的双声道小胆机。

这对于渴望品尝胆味的广大发烧友来说,提供了一条很好的玩胆发烧入门之道。


造后的电路是用两只6P1电子管作双声道A类功率输出,其输出功率是双3-
5W(RMS)。

电子管纯A类放大,音质甜美,实用不失真音量与12W左右的晶体管机相当。

配以灵敏度较高的音箱,在普通房间里也有足够的音量,尤其适宜用于小书房
环境,以欣赏人声和轻音乐。

【总页数】3页(P7-9)
【作者】林享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22.75
【相关文献】
1.用废旧电子管收音机改制高保真耳机功放 [J], 郑怀洲
2.利用电子管收音机元件制作小功率胆机 [J], 唐洪云
3.变废为宝再现天籁——用旧电子管收音机制作电子二分频胆机(上) [J], 冯开慧
4.变废为宝再现天籁——用旧电子管收音机制作电子二分胆机(下) [J], 冯开慧
5.小机器有大能耐 PSAUME(诗雅达)P12电子管合并功放 [J], 家祺;小路(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一直想做一台2A3和300B通用单端胆机,可以将1993年购买的2A3用起来,而且刚把300B推挽机改为EL34和KT88通用推挽机(见《老树发新芽—2A3和300B推挽胆机》),换下了1992年版的曙光300B。

从设计和修改电路、购买半成品机箱、设计制作变压器和扼流圈,到实际动手制作安装调试,花了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到2013年10月完成。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又修改四次.现在信噪比约90db,耳朵紧贴音箱才可听到一点非常轻微的哼声,稍微离开一点就听不到了.听感:中高频很好,尤其中频失真很小,低频厚实而富有弹性.一、设计线路本机电路图如下:乍一看,此电路电源是CLC滤波,然而第一个电容取值很小(0.68uf),只起到了使输出电压在0.9Vin~1。

414Vin之间调节的作用.带负载的情况下,Vin=352V和403V时,Vout=308V 和355V表明:Vout=0.88Vin,因此,其实仍是LC滤波。

最初LC滤波并没有采用聚丙烯电容与电解电容混合并联,而是用多个聚丙烯电容并联成180uf,结果通电试机感到哼声比较大,离音箱1米才听不到,而且不受音量电位器控制.很明显,哼声来源于电源和输出级。

于是利用机箱剩余空间,增加了多个开关电源用的电解电容并联,使每声道总容量达到710uf。

用于开关电源的电解电容具有更小的ESR。

下面从理论上估算电源哼声的大小。

Vin=352VL=10HC=530uf+180uf=710ufV~= Vin/3。

7LC=352/3.7×10×710=0。

0134V=13.4mV功率管内阻ra与阳极负载RL(输出变压器)构成分压器,所以输出管2A3阳极处脉动电压:Va~=(ra×V~)/(ra+RL)=800×13.4mV/(800+2500)=3。

25mV输出变压器只响应绕组两端的电压,因此它得到的哼声是:13.4mV—3。

原创 如何制作简单电子管功放

原创 如何制作简单电子管功放

原创如何制作简单电子管功放(更新中)解决方法, 电烙铁, 电子管, 开孔器, 氯化锌现在好多人都喜欢电子管功放,但是没有经验,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我准备写写我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工具篇最主要的工具是电烙铁,功率最好是50W的尖头外热烙铁,我一直用的就是.助焊剂最好用松香,如果松香不好用,应该使用更厉害的氯化锌水溶液,他的腐蚀性强,焊接后一定要洗净.还有一种重要的工具是止血钳,医生手术用的,非常好用.电钻很有用,机壳制造有了电钻和锉刀就不难了机壳篇大家最头疼的就是机壳了,简单解决方法就是使用光驱铁壳,电钻在上面一出溜一个洞.管座的孔是用开孔器打的,开孔器有个中间钻头,最好不用,钻头的作用是固定开孔器,固定的很不好.解决办法是制作个铁质模板,上面有个和开孔器尺寸一样的孔,把这个板固定在需要打孔的工件上,用螺丝固定,这样开孔器旋转时就不会乱跑了.钻孔时一定要浇水冷却,千万不要让水进到电钻里,也不要让电线碰水,否则后果很严重.零件篇电子管前级管建议使用6N3,它的SRPP接法很棒,功放管建议使用6P1 6P6P6P14,这些管都不错.6P14有假的,是6P15擦掉型号印上6P14,真的管第三栅是与阴极相通的,云母片上没有屏蔽,6P15有.电阻电阻建议使用金膜电阻,金膜电阻时蓝色的.普通地方用1W的就够. 电容高压电解市售的良莠不齐,最好用品牌家用电器的开关电源高压滤波电容,一般质量不错.耦合电容用开关电源EMI滤波的安规电容,质量可靠.阴极电容可以用开关电源上的低压滤波电容,但是要测测好坏.退偶电容用云母不错变压器输出变压器可以使用成品,但是贵得很,可以找变压器厂定做.如果做6P1输出变压器,就让厂家按220V输出6V9V定做C形变压器,铁心留0.08毫米气息,铁心要20W的,最重要的是铁心的硅钢片一定不能有断点.输出9V的是8欧,6V的是4欧.电源变压器直接给参数到厂家就可以了.电感电感用日光灯镇流器就行,也可以把40W的电源变压器拆开,铁心顺插,垫层打印纸再装好,使用初级绕组.制作篇一定要一点接地,不能有接地回路否则很闹心.有的管座经过反复插拔接触不良了,一定要用新管座,否则有故障很难发现.音量输入的插座一定不能安装在底板上,不能与底板直接相通,接地端一定要用屏蔽线接到前级管的地上,否则有噪音.灯丝电位要垫高,要30V左右,一定要加强这个电压的滤波,10微法电解加4700P云母.这个电压可以在高压电源上用电阻分压得到,这样能有效减少噪声.接上负反馈后如果自激,对调输出变压器次级接线就好了.布线篇支持使用接线架,焊接之前一定要画出来草图,每个零件位置必须确定,这样就不至于过乱。

2A3电子管(真空管)的超凡境界听SunAudioSV

2A3电子管(真空管)的超凡境界听SunAudioSV

2A3电子管(真空管)的超凡境界听SunAudioSV提起小功率胆机,相信大家都会联想起输出功率只有7W的300B 胆机。

事实上,300B并不是输出功率最小的胆机,2A3胆机的功率甚至只有它的一半――3.5W。

熟读本栏的读者,相信都知道日本人偏爱300B真空管,昵称它为“幻之名球”。

2A3胆虽然不如300B的幸运,但也绝非吴下阿蒙。

2A3真空管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由美国RCA所开发。

它是一支典型的直热式三极功率管,其内阻低、线性佳、频率响应宽阔,是一支非常优秀的真空管。

在胆机的黄金时代里,它甚至比300B更为普遍。

可惜的是,随着扬声器分音器越来越复杂,扬声器的效率也越来越低,人们开始追求更大功率的放大器,小功率管如2A3等便慢慢地淡出音响舞台。

最近,笔者书房里的Huston Mini 1998胆机一命呜呼、四脚朝天,于是开始寻找新的替代胆机。

由于书房的空间不大,再加上以近距离的方式听音乐,因此灵机一动,何不给2A3胆机一个机会?于是立刻安排试听输出功率只有3.5W的Sun Audio SV-2A3胆机。

SV-2A3的面板上有两枚音量旋钮,可独立控制左右声道的音量。

事实上,SV-2A3的内部并没有前级放大线路,这两枚音量旋钮主要是调控SV-2A3的输出增益。

据Well Audio的老总Frankie透露,测试时所用的SV-2A3的增益线路已经过他修改。

原因是原线路的增益并非线性,稍一调整音量,声音便会提升很多,很不好用。

我在八十年代曾试过不用前级,直接将CD的讯号直入功率放大器。

乍听之下,觉得声音清晰无比;久听之后,便觉得声音轻飘飘的,没有重量,最后还是乖乖地用回前级。

我很好奇在没有前级及只有3.5W 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SV-2A3究竟能有何作为?测试时,发现SV-2A3在长煲之后,变压器非常烫手,大惊失色!于是马上致电Frankie查询。

据Fankie透露,烫手的原因是变压器线圈的绕组较少,因此热量较易散发出来。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

DIY 2A3和300B单端甲类胆机(设计制作篇)一直想做一台2A3和300B通用单端胆机,可以将1993年购买的2A3用起来,而且刚把300B推挽机改为EL34和KT88通用推挽机(见《老树发新芽-2A3和300B推挽胆机》),换下了1992年版的曙光300B。

从设计和修改电路、购买半成品机箱、设计制作变压器和扼流圈,到实际动手制作安装调试,花了一年多的业余时间,到2013年10月完成。

之后两年多时间里又修改四次。

现在信噪比约90db,耳朵紧贴音箱才可听到一点非常轻微的哼声,稍微离开一点就听不到了。

听感:中高频很好,尤其中频失真很小,低频厚实而富有弹性。

一、设计线路本机电路图如下:乍一看,此电路电源是CLC滤波,然而第一个电容取值很小(0.68uf),只起到了使输出电压在0.9Vin~1.414Vin之间调节的作用。

带负载的情况下,Vin=352V和403V时,V out=308V和355V表明:Vout=0.88Vin,因此,其实仍是LC滤波。

最初LC滤波并没有采用聚丙烯电容与电解电容混合并联,而是用多个聚丙烯电容并联成180uf,结果通电试机感到哼声比较大,离音箱1米才听不到,而且不受音量电位器控制。

很明显,哼声来源于电源和输出级。

于是利用机箱剩余空间,增加了多个开关电源用的电解电容并联,使每声道总容量达到710uf。

用于开关电源的电解电容具有更小的ESR。

下面从理论上估算电源哼声的大小。

Vin=352VL=10HC=530uf+180uf=710ufV~= Vin/3.7LC=352/3.7×10×710=0.0134V=13.4mV功率管内阻ra与阳极负载RL(输出变压器)构成分压器,所以输出管2A3阳极处脉动电压:Va~=(ra×V~)/(ra+RL)=800×13.4mV/(800+2500)=3.25mV输出变压器只响应绕组两端的电压,因此它得到的哼声是:13.4mV—3.25mV=10.15mV在满输出之下,2A3的电压摆幅为92Vrms,信噪比S/N=20㏒(92/0.01015)=79.15db信噪比约80db,意味着靠近音箱仍可听到哼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A3功放/耳放两用机
-
-- 实验2A3功放/耳放两用机(图片添加中)
古老的2A3由于内阻低,线性好,音质甜美; 在电子管音频放大器的历史长河中弥久历新,和300B一样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2A3/300B同为三极管,这是最初的功率放大管. 由于三极管的效率低,在后来追求大功率的角逐中逐渐被功率五级管和束射四级管所取代,以至于后来家用电子管功放都几乎被807/6L6/KT88这类四,五级管所垄断.
上个世纪70年代,晶体管的长足进步,逐渐把电子管置于了死地,无论是三极管四级管还是五极管统统被打入冷宫.
据一个资深收音机收藏家回忆:当年他听说有一个收破烂的老头收走了一万多只电子管,他赶去准备为收音机配一些备管,结果老人告诉他:个头大一点的管子已经全部被砸烂收集里面的金属片当废铁卖给废品收购站了....只剩下一些砸半天弄不到多少金属片的小管子....
到了电子管起死回生的时代,电子管扮演的角色有了很大变化:人们不再追求大功率(再大也大不过石机),而是惊讶地发现在数码音源(CD)时代,胆机能够很好地祛除所谓的"数码声",使得在相对廉价的条件(与天价的HI-END石机相比),获得还原度比较高的音质.
基于人们追求的是音质而不是效率/功率,这时候线性好,失真度低的三极管就脱颖而出,以甜美的音色战胜了它们的后辈:失真度较大的束射四级管和五极管,成为一代新宠.....
闲话休叙,言归正传....
典型的2A3电路有单5级管推动和双三极管推动等等(当然还有用SRPP推动的,因为我前面在做6C33胆机时发现SRPP电路有诸多不稳定的因素,请参见:/read.php?tid=102677&keyword= 当然也可能是眼高手低,未能伺候好.总之这次实验就排除在外了).
<先上两个实验参考图,实验样机明天上图>
功率放大级:
拿到一个功率输出电子管,如何确定它的工作参数呢?
首先,作为一个功率放大级,以一个四端网络模型来分析,无非是输入和输出两大要素:
输出端口:
要有一个初级阻抗与所用电子管匹配的输出变压器.不同的电子管,不同的工作参数设置都会影响到功率管的输出阻抗;好在2A3这样的名管已经有很多前辈作出了大量的实验,我们就选取初级阻抗为2.5-3.2K左右的输出变压器(在实验中修改参数,取得最佳值),而不去用它的输出特性曲线来求解了.
(对输出变压器的设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read.php?tid=133153&keyword=)
输入端口:
简单的设计原则--看一个电子管的栅负偏压数据就可以判知其输入特性.
2A3的参数表参见附图,可见其栅偏压高达-45V.
由于三极管的放大倍数远低于束射四级管/五极管,所以加在其输入栅极上的信号电压就远比后者高得多,换句话说就是说三极管远没有束射四级管/五极管好推.例如4P1S只需要+/- 6V的信号电压就能推动了,而2A3需要的推动电压是它的7倍多!
如此高的信号推动电压就决定了三极管对前置电压放大级有着很苛刻的要求:既要大摆幅还得低失真.
前置放大级:
一般而言,采用两级中u三极管放大的前级放大电路比较容易满足增益/摆幅,对于功放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耳放对信噪比有着特殊的要求: 在耳朵紧贴喇叭都听不到噪声的功放电路,插上灵敏度高达100多分贝/mW的耳机,就有可能有严重底噪! 所以对于以耳放为主的放大器中,在能够满足放大摆幅的前提下,电压放大级数是越少越好.因此,单5级管的前置放大电路就成为首选.
现代CD的输出摆幅已经高达2Vrms, 考虑到放大量的富裕度, 以0.5 Vrms的设计值来计算:
由2A3的输出特性曲线可知,当输入信号在工作点-43.5V摆动时,电路可以取得最大输出功率.
43.5(单峰值电压)/(根号2)=31(Vrms)
31/0.5 = 62(倍)
这对于一个五极管放大电路来说,只要仔细选择工作点和负载电阻,还是可以做到的.
<相关的实验数据随后附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7 20:44:21编辑过]
-- 作者:neo
-- 发布时间:2006-5-26 22:40:00
--
一直想要做的JJ.....
-- 作者:南海赢民
-- 发布时间:2006-5-26 22:58:00
--
S版又有大动作啦~~
-- 作者:sword_yang
-- 发布时间:2006-5-27 10:51:00
--
资料添加中....
-- 作者:昔日情怀
-- 发布时间:2006-5-28 10:59:00
--
关注,学习中。

-- 作者:sword_yang
-- 发布时间:2006-5-30 23:42:00
--
楼上客气了,你做的胆机很漂亮哦....
-- 作者:昔日情怀
-- 发布时间:2006-5-30 23:50:00
--
那也只是在工夫方面做得细致些罢了,说到理论知识等方面那还是要跟扬老师学习的。

-- 作者:sword_yang
-- 发布时间:2006-5-30 23:52:00
--
在这里说学习言重了,互相交流为好.
-- 作者:牛哥
-- 发布时间:2006-5-30 23:58:00
--
EF86是个好管子,音乐韵味比较好,就是价格太高了,新品不好找.
国产的6J8-M竟然也要15元/个.看来要开发新管子来应用了.
-- 作者:sword_yang
-- 发布时间:2006-5-31 0:03:00
--
班主任: 苏联的6米4如何?
-- 作者:牛哥
-- 发布时间:2006-5-31 0:13:00
--
苏联的6*4、6*8都不错,要说驱动2A3还都可以,毕竟需要的驱动电压不是很高,应该在45V左右。

声音也不错。

因为这类管子是铁管,可能看起来可能整体上不太协调。

-- 作者:sword_yang
-- 发布时间:2006-5-31 0:15:00
--
铁管看上去很有型啊,我去弄两只试试.
-- 作者:牛哥
-- 发布时间:2006-5-31 0:20:00
--
以下是引用sword_yang在2006-5-31 0:15:00的发言:
铁管看上去很有型啊,我去弄两只试试.
那,就用6*4驱动国产带铝屏蔽罩的管子6P9P~~~一对黑铁塔。

-- 作者:sword_yang
-- 发布时间:2006-5-31 0:26:00
--
呵呵,"铁将军"胆机.
另外,还有一种EF12矮胖子管子,好像管座比较特殊,不知能否配得上?
-- 作者:牛哥
-- 发布时间:2006-5-31 0:30:00
--
配合EF12的全新管座在邢台的杨永中那里就有,我买了几个。

国产的,质量不是很好,做产品用要小心一点。

-- 作者:sword_yang
-- 发布时间:2006-5-31 0:32:00
--
哦, 这个管子声音如何?好像也有大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