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古代哲学基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 年第 5 卷第 1 期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14,Vol.5No.1
-5-
中医学的古代哲学基础
屈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摘 要] 本文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概念范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来梳理中医学的古代哲学基础,进一步 从哲学角度对中医理论的窘况提出几点反思意见。 [关键词] 中医学;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中图分类号] R-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879(2014)01-0005-03
-7-
的哲学基础,运用综合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医学理 论和医疗实践,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密 切交融的特点。 4 中医学古代哲学基础的几点反思
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核心, 从《内经》时代以来没有大的变化。古代较为深邃 的哲学思想指导使中医理论大放异彩,也使中医滞 涩不前。如何在新时代里与时俱进,勤奋、严谨地 继承和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是一个刻不容缓 的医学时代命题。 4.1 中医五行学说要实事求是,不应吹毛求疵 为了 反击废除五行论,近代学者对五行哲学思想进行了 新的研究,如从数理思想、非线性动力学、控制论、 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方面论证五行思想的合理 性。但是必须看到,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更多的 是起到方法论的意义,它在构建五脏关系的研究上 功不可没,对指导临床用药亦有积极作用,但其毕 竟只是一种研究五脏关系的方法模式,实际上五脏 关系远比五行生克论复杂得多。按数学规律,五脏 可发生的两两关系有 10 种,三脏相关关系有 10 种, 四脏相关关系有 5 种,因此拘泥于五行生克理论不 利于拓展脏腑病机学的理论发展。近人有提出“五 脏系统相关”[4]说者,值得参考。 4.2 系统论之下亟待完善中医五行学说 系统论是 当 代 最 时 髦 的 哲 学 话 题 ,五 行 学 说 有 系 统 论 的 雏 形,但还不是完整的系统论,只能说是整体论。中 医具有系统整体性思维特点,这一点对比西方还原 论有很大的优势,但也有局限。中医有彻底的整体 论,但在局部和细节问题上常陷入僵局,这是“司外 揣内”思维的结果,也是过于偏重整体论的结果。 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郎非认为[5]:为了理解一个整 体或系统,不仅需要了解其各个部分,而且同样要 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生命是稳态的开放系统。不 了解局部,就无法构建完整意义上的系统联系,因 此中医理论还需在人体内部细节上多作完善,发现 新的联系方式[6]。 4.3 中医学理论要在古代哲学基础上进行继承为前 提、创新为契机的思想突破 首先,说到中医理论的 突破,必须正视中医理论体系的传承误区。中医具 有注重整体联系、模糊思维的特点,摒弃烦琐的求 证过程,直接抓住主要矛盾,但是习医者感悟具体 病机、治疗原理的解释造成了本真化的缺失。中医 重功能不重实体,在认识人体内部细节上要借鉴解 剖学的成果[7]。在认识人体方面中医有必要进一步
阴阳学说是阐释阴阳的定义及其运动变化规 律,并以此阐述宇宙形体物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的一种古代哲学体系,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 理论,亦是古人探索宇宙本源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 种辨证观念,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唯物论和辨证法 的范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 现 象 对 立 双 方 属 性 的 概 括 。“阴 阳 者 ,一 分 为 二 也”。阴阳学说认为世界的整体是物质性的,阴阳 二气的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世界本身 形体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通过中医学的中国古代 哲学基础的发展研究及思维模式和方法论的初探, 以此来解释宇宙自然和生命本体事物的发展和变 化[2]。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 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 之府也。”阴阳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指导,促使中医学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范式,普遍用来解释人体正 常的生命活动及病态生命的原因和变化过程,从而 更好地诊断和防治疾病,使之成为了中医学理论体 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在疾病防治的认 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法于阴阳”,根据 四时阴阳的变化情况养生防病;根据病症的阴阳偏 盛、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者,损其有 余;阴阳偏衰者,补其不足。然后再根据药物的四 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立法方药,调整疾
精气学说是一种古代哲学关于宇宙生成及发 展变化的认知体系,其自身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精 气,以精气为介导的宇宙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
体;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人类,其构成亦离不开精 气;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而又运动不息的精微物 质,其自身的运动形式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 变化的原动力。《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 为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精,又称精气,在 中国古代哲学认知体系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 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在某些 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髓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源。 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中物质是世界的根本观点与精 气学说的物质观颇为相似。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 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是气,其普遍的范畴是 中 华 民 族 所 独 有 的 。 两 汉 时 期 兴 起 的“元 气 一 元 论”(又称“元气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深刻 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认识论。
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驱 除病邪、恢复正气的目的。 3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系统论,和阴阳学说一 样,注重于事物的矛盾作用和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形 式,从事物的结构元素关系及其运动变化形式,探 索和阐释宇宙物质形体间的运动及动态平衡。五 行一词,首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曰:“稣 埂洪水。泪陈其五行。”文辞对五行的特质从哲学 角度作了高度的抽象概括,指出:“五行,一曰水,二 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 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其中的五行, 不单单只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物质元素,而 是从中抽象上升为哲学的理性范畴。五行学说是 探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定义、特质、生克制化 乘侮规律,以此来阐释宇宙界万物形体间的发生、 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是属于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唯物论和辨证法范畴。 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 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 用的结果推动了自然界万物形体现象的发展变化。
总之,中医学是兴起于中国古代的一门比较系 统的医学学科,在探索人体生命运动规律时,把中 国古代较为先进的哲学理论和医学理论有机地熔 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拔升至哲学形态。 中医学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自己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 年第 5 卷第 1 期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14,Vol.5No.1
Ancient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QU Qing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437) Abstract This article would hackle the ancient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hrough the concepts and scope of pneumatism, doctrine of yin and yang,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then provide several reflective opinions for the predicament of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a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ancient philosophy; pneumatism; doctrine of yin and yang;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19] 林果为,沈福民.现代临床流行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
VCR 细胞移植瘤生长及 P-gp 表达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
社,2000:124-125.
2008,37(8):72-74.
[20] 陶炼.辨证治疗晚期胃癌 40 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02,
[25] 舒鹏,刘沈林.参芪健胃汤对胃癌多药耐药基因及肺耐药蛋白逆
2001,9(4):376-378.
肿瘤学。
[24] 郝淑兰,刘丽坤,李宣放,等.生脉注射液对裸鼠人胃癌 SGC7901/
-6-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 年第 5 卷第 1 期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14,Vol.5No.1
医学精气生命论和整体观的雏形产生了极为深刻 的影响。中医学的精气学说是阐释人体内精与气 的本质、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经 络关系的系统理论[1]。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关于精或 气是宇宙万物本源的Biblioteka Baidu识,影响到中医学中便形成 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 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皆由精化成形,人体的各种机 能皆由气机推动和调控产生运动变化的理论。中 医学的精气学说融入了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精髓, 将其作为一种思维范式构建其中,与其固有的理论 和实践相融洽,兴起了中医学独特的精气生命认知 理论。但是古代哲学精气学说认为,精气的概念涵 盖了自然、社会、人类的各个层面,自然、社会、人类 及其道德精神获得统一的物质基础是精气;宇宙万 物的本原是精气,精气充塞宇宙中各个万物形体之 间,具有信息交融的媒介作用,使天、地、人之间产 生感应。这些深邃的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理论 体系中,拔升了中医学的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 认知观,形成了阐述人体自身完整及人与自然、社 会环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2 阴阳学说
18(2):5-7.
转作用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5):1-3.
[21] 盛桂琴,吕宾.中医药逆转胃癌多药耐药进展[J].医学综述,2011,
[26] 夏跃胜,王建华,吴永忠,等.圣和散逆转胃癌 SGC7901/VCR 细胞
17(5):776-779.
多药耐药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6,47(6):459-460.
哲 学 是 人 类 对 世 界 的 思 考 和 认 识 ,因 此 分 为 主观和客观两种;而科学是可重复的客观规律,因 此 哲 学 包 括 科 学 。 在 主 观 哲 学 中 ,一 种 是 站 在 特 定角度,可验证的主观真理(如果论述所处角度, 就成为科学);另一种是从未验证,却认为是对的, 包括宗教和迷信。中医是一种哲学,是建立在中国 古代哲学思维模式基础之上具有其独特的中医药 理论思维方式的医学体系。中医学作为一种以中 国古代哲学为基础的建构医学体系,其形式必然表 现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原理,即以阴阳、五行、精 气学说为主旨,其核心是阴阳和五行,其中尤以阴 阳为所有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 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精气学说
五 行 学 说 以 五 行 的 特 性 来 阐 释 人 体 脏 腑 、经 络、形体、官窍和精神情志等诸多功能活动,形成以 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达成与自然环境相联 系,营造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凭借五行的生克制 化规律来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运用五行的乘 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最终达 到诊断和防治疾病的指导作用 。 [3] 因此,五行学说 作为中医学主要的思维范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医临床实 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学继承和创新 的运用医学理论来阐明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 的关系,解释了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从多 方面措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和提高生产劳动能力 等,形成了中医学独树一帜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 和五行学说。中医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思想精 气、阴阳、五行学说等,都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整体 研究、擅长思维哲学、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 基本特点。
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奠基于先秦、两汉时期,这 一时期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因此古代 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是中
������������������������������������������������������������������������������������������������������������������������������������������������������������������������������������������������������������������������������������������������������������������������������������������������������������������������������������������������
[22] 王利,魏品康,秦志丰,等.榄香烯对耐药胃癌细胞的逆转实验研
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51.
[23] 俞丽芬,吴云林,章永平,等.鸦胆子油乳剂对人胃腺癌长春新碱
收稿日期:2013-11-26
耐药细胞株 MKN28/VCR 的逆转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作者简介:程剑华,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
-5-
中医学的古代哲学基础
屈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摘 要] 本文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概念范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来梳理中医学的古代哲学基础,进一步 从哲学角度对中医理论的窘况提出几点反思意见。 [关键词] 中医学;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中图分类号] R-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879(2014)01-0005-03
-7-
的哲学基础,运用综合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医学理 论和医疗实践,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密 切交融的特点。 4 中医学古代哲学基础的几点反思
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核心, 从《内经》时代以来没有大的变化。古代较为深邃 的哲学思想指导使中医理论大放异彩,也使中医滞 涩不前。如何在新时代里与时俱进,勤奋、严谨地 继承和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是一个刻不容缓 的医学时代命题。 4.1 中医五行学说要实事求是,不应吹毛求疵 为了 反击废除五行论,近代学者对五行哲学思想进行了 新的研究,如从数理思想、非线性动力学、控制论、 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方面论证五行思想的合理 性。但是必须看到,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更多的 是起到方法论的意义,它在构建五脏关系的研究上 功不可没,对指导临床用药亦有积极作用,但其毕 竟只是一种研究五脏关系的方法模式,实际上五脏 关系远比五行生克论复杂得多。按数学规律,五脏 可发生的两两关系有 10 种,三脏相关关系有 10 种, 四脏相关关系有 5 种,因此拘泥于五行生克理论不 利于拓展脏腑病机学的理论发展。近人有提出“五 脏系统相关”[4]说者,值得参考。 4.2 系统论之下亟待完善中医五行学说 系统论是 当 代 最 时 髦 的 哲 学 话 题 ,五 行 学 说 有 系 统 论 的 雏 形,但还不是完整的系统论,只能说是整体论。中 医具有系统整体性思维特点,这一点对比西方还原 论有很大的优势,但也有局限。中医有彻底的整体 论,但在局部和细节问题上常陷入僵局,这是“司外 揣内”思维的结果,也是过于偏重整体论的结果。 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郎非认为[5]:为了理解一个整 体或系统,不仅需要了解其各个部分,而且同样要 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生命是稳态的开放系统。不 了解局部,就无法构建完整意义上的系统联系,因 此中医理论还需在人体内部细节上多作完善,发现 新的联系方式[6]。 4.3 中医学理论要在古代哲学基础上进行继承为前 提、创新为契机的思想突破 首先,说到中医理论的 突破,必须正视中医理论体系的传承误区。中医具 有注重整体联系、模糊思维的特点,摒弃烦琐的求 证过程,直接抓住主要矛盾,但是习医者感悟具体 病机、治疗原理的解释造成了本真化的缺失。中医 重功能不重实体,在认识人体内部细节上要借鉴解 剖学的成果[7]。在认识人体方面中医有必要进一步
阴阳学说是阐释阴阳的定义及其运动变化规 律,并以此阐述宇宙形体物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的一种古代哲学体系,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 理论,亦是古人探索宇宙本源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 种辨证观念,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唯物论和辨证法 的范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 现 象 对 立 双 方 属 性 的 概 括 。“阴 阳 者 ,一 分 为 二 也”。阴阳学说认为世界的整体是物质性的,阴阳 二气的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世界本身 形体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通过中医学的中国古代 哲学基础的发展研究及思维模式和方法论的初探, 以此来解释宇宙自然和生命本体事物的发展和变 化[2]。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 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 之府也。”阴阳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指导,促使中医学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范式,普遍用来解释人体正 常的生命活动及病态生命的原因和变化过程,从而 更好地诊断和防治疾病,使之成为了中医学理论体 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在疾病防治的认 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法于阴阳”,根据 四时阴阳的变化情况养生防病;根据病症的阴阳偏 盛、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者,损其有 余;阴阳偏衰者,补其不足。然后再根据药物的四 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立法方药,调整疾
精气学说是一种古代哲学关于宇宙生成及发 展变化的认知体系,其自身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精 气,以精气为介导的宇宙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
体;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人类,其构成亦离不开精 气;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而又运动不息的精微物 质,其自身的运动形式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 变化的原动力。《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 为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精,又称精气,在 中国古代哲学认知体系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 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在某些 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髓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源。 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中物质是世界的根本观点与精 气学说的物质观颇为相似。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 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是气,其普遍的范畴是 中 华 民 族 所 独 有 的 。 两 汉 时 期 兴 起 的“元 气 一 元 论”(又称“元气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深刻 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认识论。
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驱 除病邪、恢复正气的目的。 3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系统论,和阴阳学说一 样,注重于事物的矛盾作用和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形 式,从事物的结构元素关系及其运动变化形式,探 索和阐释宇宙物质形体间的运动及动态平衡。五 行一词,首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曰:“稣 埂洪水。泪陈其五行。”文辞对五行的特质从哲学 角度作了高度的抽象概括,指出:“五行,一曰水,二 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 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其中的五行, 不单单只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物质元素,而 是从中抽象上升为哲学的理性范畴。五行学说是 探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定义、特质、生克制化 乘侮规律,以此来阐释宇宙界万物形体间的发生、 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 是属于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唯物论和辨证法范畴。 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 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 用的结果推动了自然界万物形体现象的发展变化。
总之,中医学是兴起于中国古代的一门比较系 统的医学学科,在探索人体生命运动规律时,把中 国古代较为先进的哲学理论和医学理论有机地熔 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拔升至哲学形态。 中医学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自己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 年第 5 卷第 1 期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14,Vol.5No.1
Ancient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QU Qing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437) Abstract This article would hackle the ancient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through the concepts and scope of pneumatism, doctrine of yin and yang,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then provide several reflective opinions for the predicament of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a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ancient philosophy; pneumatism; doctrine of yin and yang; theory of five elements
[19] 林果为,沈福民.现代临床流行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
VCR 细胞移植瘤生长及 P-gp 表达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
社,2000:124-125.
2008,37(8):72-74.
[20] 陶炼.辨证治疗晚期胃癌 40 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02,
[25] 舒鹏,刘沈林.参芪健胃汤对胃癌多药耐药基因及肺耐药蛋白逆
2001,9(4):376-378.
肿瘤学。
[24] 郝淑兰,刘丽坤,李宣放,等.生脉注射液对裸鼠人胃癌 SGC7901/
-6-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 年第 5 卷第 1 期 Chinese Manipulation &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14,Vol.5No.1
医学精气生命论和整体观的雏形产生了极为深刻 的影响。中医学的精气学说是阐释人体内精与气 的本质、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经 络关系的系统理论[1]。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关于精或 气是宇宙万物本源的Biblioteka Baidu识,影响到中医学中便形成 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 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皆由精化成形,人体的各种机 能皆由气机推动和调控产生运动变化的理论。中 医学的精气学说融入了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精髓, 将其作为一种思维范式构建其中,与其固有的理论 和实践相融洽,兴起了中医学独特的精气生命认知 理论。但是古代哲学精气学说认为,精气的概念涵 盖了自然、社会、人类的各个层面,自然、社会、人类 及其道德精神获得统一的物质基础是精气;宇宙万 物的本原是精气,精气充塞宇宙中各个万物形体之 间,具有信息交融的媒介作用,使天、地、人之间产 生感应。这些深邃的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理论 体系中,拔升了中医学的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 认知观,形成了阐述人体自身完整及人与自然、社 会环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2 阴阳学说
18(2):5-7.
转作用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5):1-3.
[21] 盛桂琴,吕宾.中医药逆转胃癌多药耐药进展[J].医学综述,2011,
[26] 夏跃胜,王建华,吴永忠,等.圣和散逆转胃癌 SGC7901/VCR 细胞
17(5):776-779.
多药耐药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6,47(6):459-460.
哲 学 是 人 类 对 世 界 的 思 考 和 认 识 ,因 此 分 为 主观和客观两种;而科学是可重复的客观规律,因 此 哲 学 包 括 科 学 。 在 主 观 哲 学 中 ,一 种 是 站 在 特 定角度,可验证的主观真理(如果论述所处角度, 就成为科学);另一种是从未验证,却认为是对的, 包括宗教和迷信。中医是一种哲学,是建立在中国 古代哲学思维模式基础之上具有其独特的中医药 理论思维方式的医学体系。中医学作为一种以中 国古代哲学为基础的建构医学体系,其形式必然表 现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原理,即以阴阳、五行、精 气学说为主旨,其核心是阴阳和五行,其中尤以阴 阳为所有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 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精气学说
五 行 学 说 以 五 行 的 特 性 来 阐 释 人 体 脏 腑 、经 络、形体、官窍和精神情志等诸多功能活动,形成以 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达成与自然环境相联 系,营造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凭借五行的生克制 化规律来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运用五行的乘 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最终达 到诊断和防治疾病的指导作用 。 [3] 因此,五行学说 作为中医学主要的思维范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医临床实 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学继承和创新 的运用医学理论来阐明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 的关系,解释了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从多 方面措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和提高生产劳动能力 等,形成了中医学独树一帜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 和五行学说。中医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思想精 气、阴阳、五行学说等,都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整体 研究、擅长思维哲学、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 基本特点。
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奠基于先秦、两汉时期,这 一时期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因此古代 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是中
������������������������������������������������������������������������������������������������������������������������������������������������������������������������������������������������������������������������������������������������������������������������������������������������������������������������������������������������
[22] 王利,魏品康,秦志丰,等.榄香烯对耐药胃癌细胞的逆转实验研
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51.
[23] 俞丽芬,吴云林,章永平,等.鸦胆子油乳剂对人胃腺癌长春新碱
收稿日期:2013-11-26
耐药细胞株 MKN28/VCR 的逆转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作者简介:程剑华,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