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分析传统经济模式带来哪些问题?
资料1: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
的最大洪灾。加上其他地区水灾,1998年全国受 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 的土地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
讨论: 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P108资料分析2问题讨论
2. 你能举出一些农业生产活动对人体 健康以及环境造成危害的实例吗?
除日常生活中能够发现的实例外,农业活动对环境 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实例中,世界上影响较大的有蓝 婴病。1973年,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首次出现幼儿高铁 血红蛋白症(蓝婴病)。其原因是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 超过10 mg/L,这时过多的硝酸盐会与红细胞中的血色 素结合,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为细胞 和组织运输足够的氧。患儿的临床症状是在口、手或脚 等部位出现时断时续的蓝色或淡紫色,呼吸困难、腹泻、 呕吐、抽搐,严重的会失去知觉,甚至死亡。硝酸盐来 源于点源污染,如下水道、畜禽养殖场等,或非点源污 染,如对农田、公园、草地等的施肥。
3.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这句话?
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 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 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 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例如, 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氮、磷等养分就可以 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说污染物是放错了地 方没有被利用的资源。
传统经济模式:
毁坏水、大气、土壤和生物资源, 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并造成 环境污染。
为了可持续发展,走生态经济之路。
生态经济:
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 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 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 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 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
P108资料分析2问题讨论
4.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应当怎样改进?
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改进措施。例如,在 我国,人多地少,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 施的具体措施包括:可以根据田间作物的需要 适量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多施有 机肥,提高作物对水、肥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进行再利用,实现物质 的多级利用,等等。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土地的 产出水平;另一方面要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 污染,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程
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 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 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 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生态工程概念突破
原理方法 生态学和系统学 技术手段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无废弃物农 业——我国 古代传统农 业的辉煌成 就之一,是 生态工程最 早和最生动 的一种模式。
无废弃物农业----通过 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 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 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 人畜粪便、枯枝落叶、 残羹剩饭、河泥、炕土、 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 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 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 料,施用到农田中,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 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 元素的循环利用。
农业生产活动对人体健康以及环 境造成危害的实例
• 涂药黄瓜、有毒豇豆、问题猪肉……如今又出现 甲醛白菜、蓝矾韭菜,各种农药、兽药、激素、 保鲜剂等农用药剂的超标、违规使用,正在成为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之祸。
• “由于化肥过度施用,尤其是氮肥过度施用成为 农业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P108资料分析2问题讨论
源自文库
操作过程
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 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 系统的生产力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
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 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 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 持续的工程体系。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 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 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生态工程主要由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 系统构成。生态工程的构建和运行主要依据是生 态学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理论基础:物质循环
地球以有限的空间和资源,长久维持着众多 生物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奥秘就在于物质能 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 地质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 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资料分析2问题讨论
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
“石油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产方 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
理解: a它把农业生产这一复杂的生物过程,变成了简单的 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 b优点:由于其投入高,产出也高,对粮食安全保障和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c缺点:它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很庞大, 大大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 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到怎样解决农村(尤其是湖区或山 区的迁出人员)的能源来源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 么问题?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 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 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资料2: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均土地、水 等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 然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1%的人口,但由于受到西方“石油农业” 模式的影响,加上人口压力以及缺乏生 态环境意识,所造成的资源破坏和农业 环境污染,已经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 成很大障碍
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 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 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 剧减少。
直接原因: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但这也与全球温室 气体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温度升高、气候异常有关。
解决措施:我国政府提出的“积极营造长江中上游水源 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计划,即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 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湖”和改革不合 理耕作方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