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11-第九章 食品中常见毒性物质的分析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食品中常见毒性物质的分析
2011-12-13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概述 动物毒素 植物毒素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 食品工业中的污染物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有毒产物
第一节 概述
指作为食品的动植物中存在的某种对人体 健康有害的非营养性天然物质成分;或者 因贮存方法不当,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某 种有毒成分。
我国第一条河豚加工生产线
05年7月,我国大连建立全国第一条经卫生部批 准的河豚生产加工线,投资1.3亿,年加工能力8000 吨,加工非常严格,每一道工序都由经过严格训练 的专门技工来操作,而且每一道工序后都要经过检 验,一共经过二十多道工序。河豚加工主要是三去, “三去”要彻底去掉原料的头、皮、内脏等可能含 毒部位,剔除骨头,切除红色肉。腹腔内附有的黑 膜,作为内脏与肌肉之间的屏障,与内脏直接接触, 黑膜也含有一定的毒素,必须清洗干净。
2004年11月27日,文昌东郊镇豹山村一家庭食用 “九母鱼”发生4人中毒,1名儿童送医院抢救途中 死亡,经动物毒性试验与定性检验结果:中毒者所 食的“九母鱼”含有河豚毒素。专家解释说,当时 正值河豚排卵期,中毒者所食的“九母鱼”可能因 为吃了河豚卵而被污染,因此人吃了这种“九母鱼” 也会中毒。 2004年2月27日,澄迈县老城镇仁心村一约70岁 村民在市场上购买鱼干约5斤,其子女认识这是河 豚鱼干,阻止老人食用,但该老人自认为以前曾经 食用过此种鱼干没问题,不听劝阻,仍然自个用水 煮熟后进食该鱼干。结果1小时后中毒死亡。经动 物毒性检验与定性检验,结果为河豚毒素阳性。
(二)苷类(甙类)
概念:植物糖分子中环状半缩醛形式 的羟基和非糖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羟基 脱水缩合而成具有环状缩醛结构的化 合物,叫作苷。 性质:味苦,可溶于水、醇,极易被 酸或共同存在植物中的酶水解,最终 产物为糖及苷元。 种类:皂苷、氰苷、黄酮苷、蒽苷、 强心苷等。
1.氰苷(氰甙)
概念:结构中有氰基的苷类,水解后产生 氢氰酸(HCN),能麻痹咳嗽中枢,有镇咳 作用,过量则可中毒。 机理:氰基易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阻 断细胞呼吸时氧化与还原的电子传递,使 细胞代谢停止,导致呼吸麻痹致死。 分布: 禾木科、豆科、果树的种子、幼枝、 花、叶等;青鱼、草鱼、鲢鱼等的胆中含 有氰苷。
一、鱼类
河豚鱼 青皮红肉鱼类 胆毒鱼类 肝毒鱼类
(一)河豚鱼
中毒原因:河豚鱼的有毒部位主要是卵巢和肝脏。河 豚毒素是一种很强的神经毒,它对神经细胞膜的Na+ 通道具有高度专一性作用,能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 使呼吸抑制,引起呼吸肌麻痹。对胃、肠道也有局部 刺激作用,还可使血管神经麻痹、血压下降。 症状:先感觉手指、唇、舌等部位剌疼,后出现呕吐、 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并有四肢无力、发冷,以及口唇、 指尖、趾端等处麻痹。以后言语不清、紫绀、血压和 体温下降,呼吸困难,最后死于呼吸衰竭。其死亡率 较高。 预防:严把供货源头,严禁流入市场销售。
(九)鱼体组胺
来源:鱼体被分泌组氨酸脱 羧酶的细菌污染,在适宜的
温度下,血红蛋白分解的组
氨酸经脱羧后产生有毒的组
胺。
中毒机理:使毛细血管扩张
和支气管收缩。
第二节 动物毒素
鱼类(河豚鱼、青皮红肉鱼类、胆 毒鱼类、肝毒鱼类)
贝类(蛤类、螺类、鲍类、海兔)
海参类 蟾蜍 某些含有毒物质的动物组织(内分 泌腺、动物肝脏);
(四)海兔
在海兔皮肤组织中所含的有毒物质是一
种挥发油,对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所
以,误食其有毒部位或皮肤有伤口时接
触海兔,都会引起中毒。
三、海参类
海参体内含海参毒素 ,溶血作用很强 。 少量的海参毒素能被胃酸水解为无毒的产 物,一般常吃的食用海参是安全的。
因接触发生中毒时常表现局部症状,即局 部有烧灼样疼痛、红肿,呈皮炎症反应; 当毒液接触眼睛时可引起失明。
(四)肝毒鱼类
种类:鲨鱼。
原因:维生素A中毒。
症状:初期为胃肠道症状,以后有皮肤 症状,如鳞状脱皮,自口唇周围及鼻部 开始,逐渐蔓及四肢和躯干,重者毛发 脱落。此外,还有结膜充血、剧烈头痛 等症状。
二、贝类
蛤类
螺类
鲍类
海兔
(一)蛤类
中毒原因:“赤潮”期间 ,蛤类摄食膝沟 藻科的藻类,这种藻类含有一种神经毒, 可在蛤类中蓄积,人食用蛤肉后毒素被释 放,引起中毒。 症状: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预防:加强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督 ,作毒素 含量测定,如超过规定标准,则应作出禁 止食用的决定和措施。
(七)河豚鱼毒素
分布:主要存在于河豚鱼的卵巢、肝、 肠、皮肤及卵中。 危害:河豚鱼毒素能专一性地堵塞为产 生神经脉冲所必需的钠离子向神经或肌 肉细胞的流动,使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 发生麻痹,最后使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 中枢麻痹而死。
(八)贝类毒素
来源:是由一些浮游藻类合成的多种毒素在贝 类中蓄积所形成,多为神经毒素。 危害:抑制位于脑中的呼吸和心血管调节中枢, 常使人呼吸衰竭而死。 中毒类型:麻痹性贝类中毒( PSP )、腹泻性 贝类中毒(DSP)、神经毒性贝类中毒(NSP)、 失忆性贝类中毒(ASP)。 考虑到贝类毒素不易被加热所破坏,对一般消 费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对贝类食品要有“如果 怀疑,就扔掉”的观念。
不能存在侥幸吃河豚
虽然从理论上,正确处理后河豚可以食用,且有的国家 和地区也有吃河豚的习惯,但实际上,一般民众难以正确、 准确地掌握处理方法。同时,河豚加工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一名合格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才能安全 处理,而且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 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 然而一些渔民自认为有烹调秘诀而且家族是惯吃河豚的 “行家”,还有的人错误认为河豚鱼肉和其皮毒性不强等, 存在侥幸心理食用河豚,结果酿出了悲剧。 为此专家声明:由此看来,河豚虽味美,但并不“好” 吃,不可存有侥幸心理,否则为解一时之馋,很可能付出惨 重的代价。
表9-1 含有生氰糖苷的食物及其中HCN的含量
植
物
HCN含量 /mg· (100g)-1 250 53 250 10~312
糖
苷
苦杏仁 木薯块根 高梁植株 利马豆
苦杏仁苷 亚麻仁苷 牛角花苷 亚麻苦苷
2.皂苷(皂甙)
概念:皂甙是类固醇或三萜系化合物的低 聚配糖体的总称。 性质及危害:无定形粉末或结晶,粘膜刺 激性较大。内服量过大伤肠胃,发生呕吐。 并引起中毒。 分布:豆科、五加科、蔷薇科、菊科、葫 芦科和苋科;海参、海星。
四、蟾蜍
含有蟾蜍毒素,人食入后表现出胃肠道, 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症状,胸部 胀闷、心悸、脉缓,重者发绀、休克、房 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 头昏头痛、流涎、唇舌或四肢麻木,重者 抽搐、不能言语和昏迷,死亡率高。 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严格不 食蟾蜍 。
三、天然有毒物质的中毒条件
遗传原因:如牛奶的乳糖不耐症 过敏反应:如菠萝中含有一种蛋白酶,有人过敏, 当食用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同时有头痛、四肢及口舌发麻、呼吸困难,严重 者可出现休克和昏迷。 食用量过大:如连续多日食用荔枝可引起荔枝病, 发病时有饥饿感、头昏、无力、出冷汗、抽搐、 瞳孔缩小、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的症状,其实质是 低血糖,含有一种可降低血糖浓度的物质。 食物成份不正常:如发芽的马铃薯含龙葵素。
二、食品中为什么存在着有毒物质?
一种解释是,动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 防止昆虫、微生物、人类等的危害,这是保护 自己的一种手段。如茄碱。茄碱是马铃薯中的 一种生物碱,它是一种很好的天然农药,在马 铃薯中残存可以防止马铃薯甲虫、叶跳虫和其 他马铃薯害虫,有利于其物种生存。 另外一种解释是,这种有毒物质可能是正常植 物在代谢作用中产生的废物,或是代谢产物, 这种化合物的产生对植物本身有利,而对哺乳 动物有害。
(二)螺类
麻痹型:包括节棘骨螺、蛎敌荔枝螺、红 带织纹螺 。含有影响神经的毒素,使人 发生麻痹型中毒。
皮炎型:食毒螺后经日光照射,于颜面、 颈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现皮肤潮红、浮 肿、随即呈红斑和荨麻疹症状,如泥螺。
(三)鲍类
包括:杂色鲍、皱纹盘鲍和耳鲍等。 中毒原因:鲍的肝及其他内脏中可提取出 不定型的有光感力的色素毒素。人食用其 肝和内脏后再经日光曝晒,可引起皮炎反 应。 在鲍的中肠里也常积累一些毒素,这主要 是由于在赤潮时,鲍进食了藻类所含的有 毒物质。人食用后也可致病。
案例
05年1月18日上午,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五合村 民在市场购买海鱼招待来访的亲戚,一起用餐者20 多人,进食2小时后相继发生中毒,中毒人数23人, 其中2人于中毒后3小时死亡。经定性试验证实为河 豚毒素引起的中毒死亡。 05年1月18日下午,儋州市8名渔民在海上捕鱼时, 在渔船上集体进食河豚,进食者分别于进食后2小 时左右发生中毒,中毒8人,其中2人于食后约3小 时死亡。
河豚毒为剧毒且无特效药
河豚的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有毒素,其毒性 稳定,经炒煮、盐腌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河豚 的毒性比剧毒药品氰化钾还要强1000倍,约 0.5mg即可致死。河豚毒素主要使神经中枢和神经 末梢发生麻痹。先是感觉神经麻痹,其次运动神经 麻痹,最后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中枢麻痹,出现感 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如不积极救治,常可导 致死亡。《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文规定,河豚 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
(三)有毒蛋白和肽
分布
毒伞菌、白毒伞菌、褐鳞环柄菇等; 青海湖裸鱼、鲶鱼、鳇鱼、石斑鱼等的鱼卵 毒素; 植物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红血球凝集素、 蓖麻毒素、巴豆毒素、刺槐毒素、硒蛋白等。
(四)酶
分解维生素等人体必需成分或释放出有 毒化合物。
如蕨类中的硫胺素酶可破坏动植物体内的硫 胺素,引起人和动物的硫胺素缺乏症。 大豆中存在着破坏胡萝卜素的脂 (肪)氧化酶, 食入未处理的大豆可使家畜及人体的血液和 肝脏内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
金枪鱼
沙丁鱼
秋刀鱼
香炸沙丁鱼
(三)胆毒鱼类
种类:青鱼、草鱼、鲢鱼、鲤鱼。 中毒原因:胆汁中含有组胺、胆盐及氧化物。鱼 胆中毒主要是胆汁毒素严重损伤肝、肾,造成肝 脏变性坏死和肾小管损害。脑细胞、心血管与神 经系统亦有改变。 症状:中毒初期都出现胃肠道症状。有的出现肝 脏症状,有黄疸、肝大及触痛,严重者有腹水、 肝昏迷等。有的出现泌尿系统症状,发生少尿、 血压增高、全身浮肿,严重者出现尿闭、尿毒症。 此外,还有少数出现造血系统或神经系统症状。 预防:将鱼胆去掉
四、食品中天然有毒物质的种类
生物碱 苷类 有毒蛋白和肽 酶 草酸及草酸盐 酚类及其衍生物 河豚鱼毒素 贝类毒素 鱼体组胺
(一)生物碱
概念: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为复杂的环状 结构,有类似碱的性质,可与酸结合成盐,在植 物体中多以有机酸盐的形式存在。 性质: 无色味苦的结晶形固体,少数有色或为液 体。一般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氯仿 等有机溶剂中,但其矿酸盐或小分子有机酸盐可 溶于水。 分布:罂粟科、茄科、毛茛科、豆科、夹竹桃科 等植物;海狸、蟾蜍等动物。
百度文库
(五)草酸及草酸盐
草酸在人体中可与钙结合形 成不溶性的草酸钙,在组织 中沉积。 分布:盐生草、苋属植物、 滨藜、酢浆草、马齿苋及一 些蔬菜,如菠菜。
(六)酚类及其衍生物
包括:简单酚类、鞣质、黄酮、异黄酮、 香豆素等。 棉酚:存在于棉花的叶、茎、根和种子 中,它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对心、肝、 肾及神经、血管等均有毒性。棉籽饼和 粗制棉籽油中的棉酚含量都较高,如未 经脱酚处理,且食用量过多时,有可能 引起人畜中毒。
(二)青皮红肉鱼
中毒原因:含有较高量的组氨酸,经脱羧酶作 用强的细菌作用后,产生组胺。 症状:脸红、头晕、头疼、心跳、脉快、胸闷 和呼吸促迫等。部分病人有眼结膜充血、瞳孔 散大、脸发胀、唇水肿、口舌及四肢发麻、荨 麻疹、全身潮红、血压下降等症状。但多数人 症状轻、恢复快、死亡者较少。 预防:防止鱼类腐败
食品中常见毒性物质的分析
2011-12-13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概述 动物毒素 植物毒素 食品中的生物毒素 食品工业中的污染物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有毒产物
第一节 概述
指作为食品的动植物中存在的某种对人体 健康有害的非营养性天然物质成分;或者 因贮存方法不当,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某 种有毒成分。
我国第一条河豚加工生产线
05年7月,我国大连建立全国第一条经卫生部批 准的河豚生产加工线,投资1.3亿,年加工能力8000 吨,加工非常严格,每一道工序都由经过严格训练 的专门技工来操作,而且每一道工序后都要经过检 验,一共经过二十多道工序。河豚加工主要是三去, “三去”要彻底去掉原料的头、皮、内脏等可能含 毒部位,剔除骨头,切除红色肉。腹腔内附有的黑 膜,作为内脏与肌肉之间的屏障,与内脏直接接触, 黑膜也含有一定的毒素,必须清洗干净。
2004年11月27日,文昌东郊镇豹山村一家庭食用 “九母鱼”发生4人中毒,1名儿童送医院抢救途中 死亡,经动物毒性试验与定性检验结果:中毒者所 食的“九母鱼”含有河豚毒素。专家解释说,当时 正值河豚排卵期,中毒者所食的“九母鱼”可能因 为吃了河豚卵而被污染,因此人吃了这种“九母鱼” 也会中毒。 2004年2月27日,澄迈县老城镇仁心村一约70岁 村民在市场上购买鱼干约5斤,其子女认识这是河 豚鱼干,阻止老人食用,但该老人自认为以前曾经 食用过此种鱼干没问题,不听劝阻,仍然自个用水 煮熟后进食该鱼干。结果1小时后中毒死亡。经动 物毒性检验与定性检验,结果为河豚毒素阳性。
(二)苷类(甙类)
概念:植物糖分子中环状半缩醛形式 的羟基和非糖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羟基 脱水缩合而成具有环状缩醛结构的化 合物,叫作苷。 性质:味苦,可溶于水、醇,极易被 酸或共同存在植物中的酶水解,最终 产物为糖及苷元。 种类:皂苷、氰苷、黄酮苷、蒽苷、 强心苷等。
1.氰苷(氰甙)
概念:结构中有氰基的苷类,水解后产生 氢氰酸(HCN),能麻痹咳嗽中枢,有镇咳 作用,过量则可中毒。 机理:氰基易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阻 断细胞呼吸时氧化与还原的电子传递,使 细胞代谢停止,导致呼吸麻痹致死。 分布: 禾木科、豆科、果树的种子、幼枝、 花、叶等;青鱼、草鱼、鲢鱼等的胆中含 有氰苷。
一、鱼类
河豚鱼 青皮红肉鱼类 胆毒鱼类 肝毒鱼类
(一)河豚鱼
中毒原因:河豚鱼的有毒部位主要是卵巢和肝脏。河 豚毒素是一种很强的神经毒,它对神经细胞膜的Na+ 通道具有高度专一性作用,能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 使呼吸抑制,引起呼吸肌麻痹。对胃、肠道也有局部 刺激作用,还可使血管神经麻痹、血压下降。 症状:先感觉手指、唇、舌等部位剌疼,后出现呕吐、 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并有四肢无力、发冷,以及口唇、 指尖、趾端等处麻痹。以后言语不清、紫绀、血压和 体温下降,呼吸困难,最后死于呼吸衰竭。其死亡率 较高。 预防:严把供货源头,严禁流入市场销售。
(九)鱼体组胺
来源:鱼体被分泌组氨酸脱 羧酶的细菌污染,在适宜的
温度下,血红蛋白分解的组
氨酸经脱羧后产生有毒的组
胺。
中毒机理:使毛细血管扩张
和支气管收缩。
第二节 动物毒素
鱼类(河豚鱼、青皮红肉鱼类、胆 毒鱼类、肝毒鱼类)
贝类(蛤类、螺类、鲍类、海兔)
海参类 蟾蜍 某些含有毒物质的动物组织(内分 泌腺、动物肝脏);
(四)海兔
在海兔皮肤组织中所含的有毒物质是一
种挥发油,对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所
以,误食其有毒部位或皮肤有伤口时接
触海兔,都会引起中毒。
三、海参类
海参体内含海参毒素 ,溶血作用很强 。 少量的海参毒素能被胃酸水解为无毒的产 物,一般常吃的食用海参是安全的。
因接触发生中毒时常表现局部症状,即局 部有烧灼样疼痛、红肿,呈皮炎症反应; 当毒液接触眼睛时可引起失明。
(四)肝毒鱼类
种类:鲨鱼。
原因:维生素A中毒。
症状:初期为胃肠道症状,以后有皮肤 症状,如鳞状脱皮,自口唇周围及鼻部 开始,逐渐蔓及四肢和躯干,重者毛发 脱落。此外,还有结膜充血、剧烈头痛 等症状。
二、贝类
蛤类
螺类
鲍类
海兔
(一)蛤类
中毒原因:“赤潮”期间 ,蛤类摄食膝沟 藻科的藻类,这种藻类含有一种神经毒, 可在蛤类中蓄积,人食用蛤肉后毒素被释 放,引起中毒。 症状: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预防:加强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督 ,作毒素 含量测定,如超过规定标准,则应作出禁 止食用的决定和措施。
(七)河豚鱼毒素
分布:主要存在于河豚鱼的卵巢、肝、 肠、皮肤及卵中。 危害:河豚鱼毒素能专一性地堵塞为产 生神经脉冲所必需的钠离子向神经或肌 肉细胞的流动,使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 发生麻痹,最后使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 中枢麻痹而死。
(八)贝类毒素
来源:是由一些浮游藻类合成的多种毒素在贝 类中蓄积所形成,多为神经毒素。 危害:抑制位于脑中的呼吸和心血管调节中枢, 常使人呼吸衰竭而死。 中毒类型:麻痹性贝类中毒( PSP )、腹泻性 贝类中毒(DSP)、神经毒性贝类中毒(NSP)、 失忆性贝类中毒(ASP)。 考虑到贝类毒素不易被加热所破坏,对一般消 费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对贝类食品要有“如果 怀疑,就扔掉”的观念。
不能存在侥幸吃河豚
虽然从理论上,正确处理后河豚可以食用,且有的国家 和地区也有吃河豚的习惯,但实际上,一般民众难以正确、 准确地掌握处理方法。同时,河豚加工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一名合格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才能安全 处理,而且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 熟练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 然而一些渔民自认为有烹调秘诀而且家族是惯吃河豚的 “行家”,还有的人错误认为河豚鱼肉和其皮毒性不强等, 存在侥幸心理食用河豚,结果酿出了悲剧。 为此专家声明:由此看来,河豚虽味美,但并不“好” 吃,不可存有侥幸心理,否则为解一时之馋,很可能付出惨 重的代价。
表9-1 含有生氰糖苷的食物及其中HCN的含量
植
物
HCN含量 /mg· (100g)-1 250 53 250 10~312
糖
苷
苦杏仁 木薯块根 高梁植株 利马豆
苦杏仁苷 亚麻仁苷 牛角花苷 亚麻苦苷
2.皂苷(皂甙)
概念:皂甙是类固醇或三萜系化合物的低 聚配糖体的总称。 性质及危害:无定形粉末或结晶,粘膜刺 激性较大。内服量过大伤肠胃,发生呕吐。 并引起中毒。 分布:豆科、五加科、蔷薇科、菊科、葫 芦科和苋科;海参、海星。
四、蟾蜍
含有蟾蜍毒素,人食入后表现出胃肠道, 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症状,胸部 胀闷、心悸、脉缓,重者发绀、休克、房 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 头昏头痛、流涎、唇舌或四肢麻木,重者 抽搐、不能言语和昏迷,死亡率高。 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严格不 食蟾蜍 。
三、天然有毒物质的中毒条件
遗传原因:如牛奶的乳糖不耐症 过敏反应:如菠萝中含有一种蛋白酶,有人过敏, 当食用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同时有头痛、四肢及口舌发麻、呼吸困难,严重 者可出现休克和昏迷。 食用量过大:如连续多日食用荔枝可引起荔枝病, 发病时有饥饿感、头昏、无力、出冷汗、抽搐、 瞳孔缩小、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的症状,其实质是 低血糖,含有一种可降低血糖浓度的物质。 食物成份不正常:如发芽的马铃薯含龙葵素。
二、食品中为什么存在着有毒物质?
一种解释是,动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 防止昆虫、微生物、人类等的危害,这是保护 自己的一种手段。如茄碱。茄碱是马铃薯中的 一种生物碱,它是一种很好的天然农药,在马 铃薯中残存可以防止马铃薯甲虫、叶跳虫和其 他马铃薯害虫,有利于其物种生存。 另外一种解释是,这种有毒物质可能是正常植 物在代谢作用中产生的废物,或是代谢产物, 这种化合物的产生对植物本身有利,而对哺乳 动物有害。
(二)螺类
麻痹型:包括节棘骨螺、蛎敌荔枝螺、红 带织纹螺 。含有影响神经的毒素,使人 发生麻痹型中毒。
皮炎型:食毒螺后经日光照射,于颜面、 颈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现皮肤潮红、浮 肿、随即呈红斑和荨麻疹症状,如泥螺。
(三)鲍类
包括:杂色鲍、皱纹盘鲍和耳鲍等。 中毒原因:鲍的肝及其他内脏中可提取出 不定型的有光感力的色素毒素。人食用其 肝和内脏后再经日光曝晒,可引起皮炎反 应。 在鲍的中肠里也常积累一些毒素,这主要 是由于在赤潮时,鲍进食了藻类所含的有 毒物质。人食用后也可致病。
案例
05年1月18日上午,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五合村 民在市场购买海鱼招待来访的亲戚,一起用餐者20 多人,进食2小时后相继发生中毒,中毒人数23人, 其中2人于中毒后3小时死亡。经定性试验证实为河 豚毒素引起的中毒死亡。 05年1月18日下午,儋州市8名渔民在海上捕鱼时, 在渔船上集体进食河豚,进食者分别于进食后2小 时左右发生中毒,中毒8人,其中2人于食后约3小 时死亡。
河豚毒为剧毒且无特效药
河豚的某些脏器及组织中均含有毒素,其毒性 稳定,经炒煮、盐腌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河豚 的毒性比剧毒药品氰化钾还要强1000倍,约 0.5mg即可致死。河豚毒素主要使神经中枢和神经 末梢发生麻痹。先是感觉神经麻痹,其次运动神经 麻痹,最后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中枢麻痹,出现感 觉障碍,瘫痪,呼吸衰竭等如不积极救治,常可导 致死亡。《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文规定,河豚 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
(三)有毒蛋白和肽
分布
毒伞菌、白毒伞菌、褐鳞环柄菇等; 青海湖裸鱼、鲶鱼、鳇鱼、石斑鱼等的鱼卵 毒素; 植物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红血球凝集素、 蓖麻毒素、巴豆毒素、刺槐毒素、硒蛋白等。
(四)酶
分解维生素等人体必需成分或释放出有 毒化合物。
如蕨类中的硫胺素酶可破坏动植物体内的硫 胺素,引起人和动物的硫胺素缺乏症。 大豆中存在着破坏胡萝卜素的脂 (肪)氧化酶, 食入未处理的大豆可使家畜及人体的血液和 肝脏内维生素A及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
金枪鱼
沙丁鱼
秋刀鱼
香炸沙丁鱼
(三)胆毒鱼类
种类:青鱼、草鱼、鲢鱼、鲤鱼。 中毒原因:胆汁中含有组胺、胆盐及氧化物。鱼 胆中毒主要是胆汁毒素严重损伤肝、肾,造成肝 脏变性坏死和肾小管损害。脑细胞、心血管与神 经系统亦有改变。 症状:中毒初期都出现胃肠道症状。有的出现肝 脏症状,有黄疸、肝大及触痛,严重者有腹水、 肝昏迷等。有的出现泌尿系统症状,发生少尿、 血压增高、全身浮肿,严重者出现尿闭、尿毒症。 此外,还有少数出现造血系统或神经系统症状。 预防:将鱼胆去掉
四、食品中天然有毒物质的种类
生物碱 苷类 有毒蛋白和肽 酶 草酸及草酸盐 酚类及其衍生物 河豚鱼毒素 贝类毒素 鱼体组胺
(一)生物碱
概念: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多为复杂的环状 结构,有类似碱的性质,可与酸结合成盐,在植 物体中多以有机酸盐的形式存在。 性质: 无色味苦的结晶形固体,少数有色或为液 体。一般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氯仿 等有机溶剂中,但其矿酸盐或小分子有机酸盐可 溶于水。 分布:罂粟科、茄科、毛茛科、豆科、夹竹桃科 等植物;海狸、蟾蜍等动物。
百度文库
(五)草酸及草酸盐
草酸在人体中可与钙结合形 成不溶性的草酸钙,在组织 中沉积。 分布:盐生草、苋属植物、 滨藜、酢浆草、马齿苋及一 些蔬菜,如菠菜。
(六)酚类及其衍生物
包括:简单酚类、鞣质、黄酮、异黄酮、 香豆素等。 棉酚:存在于棉花的叶、茎、根和种子 中,它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对心、肝、 肾及神经、血管等均有毒性。棉籽饼和 粗制棉籽油中的棉酚含量都较高,如未 经脱酚处理,且食用量过多时,有可能 引起人畜中毒。
(二)青皮红肉鱼
中毒原因:含有较高量的组氨酸,经脱羧酶作 用强的细菌作用后,产生组胺。 症状:脸红、头晕、头疼、心跳、脉快、胸闷 和呼吸促迫等。部分病人有眼结膜充血、瞳孔 散大、脸发胀、唇水肿、口舌及四肢发麻、荨 麻疹、全身潮红、血压下降等症状。但多数人 症状轻、恢复快、死亡者较少。 预防:防止鱼类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