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中考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
患有所不辟也。//(用比喻论证和分析推理从正面立论,
确立论点:舍生取义,为义气而不避死)如使人之所欲莫
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
2020/4/13
2
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 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 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假设论证,进一 步强调为了“义”可以不用“生”;为了“义”可以不 “避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耳。(强调“义”的思想境界是人人都有的,只是道德 高尚贤明的人没有丧失罢了)
13
示例:东汉末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为了保护刘备 的夫人被迫投降曹操。曹操用名利诱降,关羽无动于衷, 身在曹营心在汉,在他看来义远比利重。这正切合本文 的主旨: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切合 “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你认为今天还有坚持“义”的必要性吗?为什么?
示例:有坚持的必要。这种“舍生取义”观点有助于人 们正确面对诱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20/4/13
6
第二部分 举例论证,强调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
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 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 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感激我的恩德吗?
2020/4/13
9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从前即使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天却为了那些认识 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
3.句子朗读节奏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 /何加焉? (2)此之谓/失其本心。
2020/4/13
10
全文理解
与:
得:
通“德”,恩惠,感激
通“欤”,语气词
8
(7)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通“向”,从前,往时
(8)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停止,放弃
(9)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天性,天良
2. 句子翻译
(1)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失去它就会死亡。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020/4/13
11
(3)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 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 比喻“舍生取义”。 (4)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把鱼与熊 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 义的人对比。
2020/4/13
生命是我想要的东西,然而我追求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
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得到生命的事情。
2020/4/13
5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那么,凡是
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所以,(人们)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 们)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 3.句子朗读节奏 (1)如使 /人之所欲 莫/ 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 何/ 不用也?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 而/ 有不为也。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二十八、鱼我所欲也
2020/4/13
1
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 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证明在“生”与“义”之间,
要“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2020/4/13
4
(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生: 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是故: 因为这个缘故
(8)贤者能勿丧耳
丧:
丧失
2.句子翻译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掉鱼,
而得到熊掌。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全文中心】本文论述了孟子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
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表现了他对舍生取义
精神的赞颂,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
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写作特色】(1)本篇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
泼。(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2020/4/13
3
1.词语解释
(1)二者不可得兼得 兼: 即“兼得”,同时获得
(2)故不为苟得也 故[F]: 因此
为[F]:
做
苟:
苟且,这里指为了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而不择手段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F]: 厌恶
甚[F]:
胜过,超过
(4)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F]: 祸患
辟[F]:
通“避”,躲避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如果,假使
12
【文意理解】 1.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 他通过哪三个取舍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孟子认为人之“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他 通过哪三个取舍论证了“义”和“不义”的存在。
2.熟读课文,结合古往今来志士仁人的感人事迹,谈谈你 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2020/4/13
2020/4/13
7
1.词语解释
(1)呼尔而与之
呼尔:
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2)蹴尔而与之
蹴尔:
踩踏食物的样子
(3)乞人不屑也
不屑[F]: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辩:
通“辨”,辨别
(5)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 增加,指带来好处
(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020/4/13
2020/4/13
14
4.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 “舍生取义”的观点。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 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 的关系? “舍生取义”要注意自身安全,在坚持“义”的前提 下保证自身安全。
2020/4/13
15
金题演练
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1~5题。(12分)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