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宝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 第1课时“三洲五海之地” 世界石油宝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 第1课时“三洲五海之地” 世界石油宝库](https://img.taocdn.com/s3/m/4a3eb15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2.png)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中东第1课时“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知识点1“三洲五海之地”1.位置与范围(1)位置: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2)范围:包括西亚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
2.交通要道(1)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2)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出口。
(3)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通往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
3.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有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等;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地中海沿岸等。
知识点2世界石油宝库4.地位:目前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5.分布: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6.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
7.石油外运航线(1)航线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洲。
(2)航线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洲。
(3)航线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东亚。
8.未来发展:中东的许多产油国,依靠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一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还成为富裕国家。
但是,石油资源不可再生,开采一点少一点,所以这些产油国家都在考虑未来继续发展的问题,实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战略。
名师点拨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温馨提示到欧洲西部、北美洲的输油路线有两条,较近的路线需要经过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要求轮船吨位不超过20万吨。
因此,这条路线虽然短,但输油量远远小于绕道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路线。
拓展链接世界八大海峡(1)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2)霍尔木兹海峡:“世界油库的阀门”“石油海峡”。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https://img.taocdn.com/s3/m/026b2c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6.png)
西亚石油开采历史与现状
西亚石油的开采历史悠久,早 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商业开采。
目前,西亚地区的石油开采 规模巨大,每天的产量达到 数十万桶,对全球石油供应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 一些油田的产量逐渐下降,需 要不断加大开采力度和提高采
收率来维持产量。
西亚石油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绿色低碳转型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西亚地区将加快向绿色低碳能源转型, 降低对石油的依赖。
技术创新驱动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石油产业的效率和效益,推动石油产业的升级。
多元化发展
在保持石油产业优势的同时,西亚地区将积极发展其他产业,实现 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国际合作与竞争格局的和地区的合作,共 同应对能源安全和气候 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01
西亚石油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是全球能源供 应的重要来源。
02
西亚石油的出口到世界各地,满足了各国对能源的 需求,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03
然而,也存在着石油价格波动、供应中断等风险, 对全球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
02
西亚石油生产国分析
沙特阿拉伯
1 2
石油储量
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拥有 丰富的石油储量,据估计超过3000亿桶,占全 球总储量的约17%。
05
未来展望
西亚石油的未来发展趋势
石油产量持续增长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勘探的深入,西亚地区的石油产量有望在未来继 续保持增长态势。
石油品质升级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西亚地区将更加注重石油品质的提升,以满 足市场需求。
石油产业链的完善
未来西亚地区将进一步完善石油产业链,提高石油产业的附加值和竞 争力。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 同步练习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 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8b5460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3.png)
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一、选择题1.“三洲五海之地”是指()A. 中东B. 南亚C. 东南亚D. 欧洲西部答案:A解析:分析: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故选项A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东的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结合地图记忆较好。
2.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热点的地区是()A. 非洲B. 中东C. 西欧D. 南亚答案:B解析:分析:中东指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指亚洲、欧洲和非洲,五海指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本区石油资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世界产油大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中东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西亚也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中东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因为该地石油资丰富、淡水资缺乏、地理位置重要和民族宗教矛盾突出。
点评:本题考查中东的相关知识点,中东问题是世界的热点问题,要结合课本内容理解记忆。
3. 有关中东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B. 该地区水资丰富C. 该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佛教D. 该地区大多数人讲英语答案: A解析:分析:中东处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中东的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水资缺乏;中东是三大宗教的发地,中东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阿拉伯人普遍说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有关中东的相关知识,鉴于其地理位置和石油资在国际上的重要性,要重点掌握,熟练记忆。
4. 下列不属于西亚地区焦点问题的是()A. 东西方交通要道B. 丰富的石油资C. 主要是白色人种D. 匮乏的水资答案:C解析:分析:领土问题、石油资、水资问题、民族宗教问题成为中东地区的几大焦点问题。
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房晋教版
![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房晋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1e8ec5be1e650e52ea99a7.png)
输油路线
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西欧和美国
霍尔木兹海峡 —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西欧和美国
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日本
二、世界石油宝库
达标检测
读图题 1.阅读“西亚的石油产区”图,完成下列 各题。
(1)写出西亚石油的主要分布地区。
D
B
C
A
端的好望角,经大西洋到达西欧和美国。 (2)小型油轮经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
峡可达西欧和美国。 (3)日本需要从波斯湾地区输入大量石油,马来半岛与苏门
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油轮的必经地区。
?
石油资源 给西亚带来了什么
因为石油而使得西亚国家非常富裕 (西亚的超豪华酒店)
但石油财富也导致了大量的冲突 (图为海湾战争后大量燃烧的油田)
地理 Geography
第九章 认识地区
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
沙特油港
耶路撒冷
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学习目标
1、明确西亚的位置、范围和主要的国家。 2、分析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学会阅读地图, 准确地填绘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 等。) 3、知道西亚的石油分布和输出路线。 重难点 西亚的地理位置和石油分布
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1990年8月,伊拉克大军入侵科威特。 1991年1月,震惊世界的海湾战争爆发。
冲突不断
2003年3月,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爆发了新一轮战争。
......
伊拉克战争
阵亡的美军士兵
2003年美军对巴格达进行空 袭,被轰炸的伊拉克首都巴格 达恍惚人间地狱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第8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1节中东第1课时“三洲五海之地” 世界石油宝库习题课件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第8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1节中东第1课时“三洲五海之地” 世界石油宝库习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73a14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f.png)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随堂训练
课后作业
七年级 地理 下册 人教版
14.2019 年,美国和伊朗关系不断升级。读中东在世界的位置图(图 1) 和中东地区图(图 2),回答问题。
名师点拨
图1
预习反馈
图2
随堂训练
课后作业
七年级 地理 下册 人教版
(1)简述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_地__处__联__系__亚__欧__非__三__洲__,__沟__通__印__度__洋__与__大__西__洋__的__“__三__洲__五__海__之__地__”__,__自__古_ _以__来__是__东__西__方__交__通__枢__纽__,__战__略__位__置__极__为__重__要__。___________ (2)读 2014 年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图(图 3),说 说中东石油在世界的地位。 _是__目__前__世__界__上__储__量__最__大__、__产__量___ _最__大__、__出__口__量__最__多__的__地__区__。_____
4.小林的叔叔常年在外工作,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地区:“这里是世
界的石油宝库,陆地上油井林立,海上油轮如织”,小林的叔叔工作的地
区是下图中的
(A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随堂训练
课后作业
七年级 地理 下册 人教版
5.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A.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 B.红海及其沿岸地区 C.黑海及其沿岸地区 D.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名师点拨
预习反馈
随堂训练
( C)
课后作业
七年级 地理 下册 人教版
石油的宝库 教学设计
![石油的宝库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53504fc850ad02de8041f2.png)
师生共同归纳:位置、气候特点、主要的资源、周边的国家……学生想要了解的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
汇报交流
指出波斯湾的位置
石油
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
(预设)
A: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资源,被誉为“世界石油宝库”
本课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知道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而编写的。主要了解波斯湾特有的自然、社会环境和人们具有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感悟由于独特的环境,人们在生产、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也独具特色。
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即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成(建构)起新的经验。
教学手段:多媒体、实物投影、教材、资料
技术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和沿岸的八个主要的国家。
2、了解波斯湾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感受不同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受到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能力,以及关注世界时事的学习习惯。
2、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充实课堂。
本课需要丰富的资源作为上课的基石。A学生资源: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整理和本节课有关的资料,自主学习。B教材资源:以课本为主,不脱离课本。如宗教学习完全利用课本学习了解伊斯兰教的习惯、节日等。C网络资源:师补充大量资料如:世界唯一的七星级酒店、天价手机号码、多哈亚运会、阿联酋总统的话、美国总统切尼的话、战争中的人们等一系列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如:认识石油带来财富,丰富的资料使学生惊叹石油的魅力的同时更易于理解石油带来财富,人们的生活因此而富有这一重点。对于难点的处理,则以PPT文件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控制石油是战争爆发的原因、灾难则是战争给海湾国家、人民带来的结果。而没有过多的纠结于战争的过程。D社会时政热点资源:关注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资源为教学服务。课的最后,讨论:石油为什么会引发战争?(石油现代工业的血液,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每个国家都需要。但是波斯湾地区的储量极为丰富,引起一些国家想占为己有的想法。)波斯湾沿岸的国家怎样才能牢牢掌控住自己的“宝贝”呢?引起了学生对国家强大的深刻认识。
中东【知识梳理】
![中东【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6f68a277232f60ddcca1ff.png)
专题07 中东一、“三洲五海之地”1、范围:中东= 西亚+ 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北非的埃及。
2、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经纬度位置:①经度位置:27°E --62°E②纬度位置:12°N --42°N③北回归线穿过,地跨热带和北温带(3)海陆位置:中东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其周围有五海,分别是地中海、黑海、里海(湖)、阿拉伯海和红海。
(P45图8.3中知道:一湾二洋三洲五海的位置)二、世界石油宝库1、石油的地位: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
2、石油的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3、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中东面积最大国家)、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
4、未来发展:实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战略5、石油输出:(1)输往的国家和地区——中东的石油主要输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2)石油输出路线:中东石油输出主要以海运为主6、中东石油输出海运路线(1)航线A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洲(2)航线B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洲(3)航线C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东亚(中国、日本) 注:航线A 比航线B 航程缩短,但大型船舶还是要选择绕行非洲南端好望角前往欧洲西部或者北美洲。
三、匮乏的水资源(“水比油贵”)1、原因:中东气候干燥(热带沙漠气候),河流稀少,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
有些国家没有河流,多数国家水资源紧缺。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本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A C B欧洲西部 北美洲 东亚2、解决措施:海水淡化(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发展节水农业、实行跨流域调水等,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协调、合理分配水资源等。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8章第1节第1课时世界石油宝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8章第1节第1课时世界石油宝库](https://img.taocdn.com/s3/m/1cc6488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1.png)
【解析】线路②、③目标市场相同,都是输往西欧或北美,
但运量不同,线路②的运量较大,D 项符合题意。
返回目录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4.西亚石油生产国的外籍劳工多来自埃及,主要原因是两地
域( D )
①人种、语言、宗教相同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 ③劳动力年
富力强 ④地理位置邻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返回目录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解析】中东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匮乏,所以会因为 水资源而发生冲突,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返回目录来自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2.图中 P 处是中东地区著名的交通要道( C )
A.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B.霍尔木兹海峡 D.马六甲海峡
返回目录
第八章
实施经济多样化战略;发展旅游业;发展民族工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等。
返回目录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中东地区的石油分布、石油输出路线和中 东未来经济的出路等问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 能力。
返回目录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易错易混】 到欧洲西部、北美洲的输油路线有两条,较近的路线需要经过 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要求轮船吨位 不超过 20 万吨。因此,这条路线虽然短,但输油量远远小于绕道 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路线。
D.①④
返回目录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解析】西亚地区石油生产国的外籍劳工多来自埃及,主要 是埃及与西亚国家的人种、语言、宗教相同,生活习俗相同,便 于交流,加上埃及与西亚的距离近,故①④正确;题中所述与经 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关系不大,故选 D 项。
世界石油宝库---西亚
![世界石油宝库---西亚](https://img.taocdn.com/s3/m/67aa2e373968011ca30091a4.png)
不稳定的地区局势
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又称美伊战争。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 时间),美国和英国以伊拉克隐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 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公然单方 面决定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澳大利亚和波兰的 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动。 伊拉克战争是一场引发争议,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 和民众质疑和反对的战争,是非法的战争。而且,美国尚 未发现传说中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指控萨达姆的两 大罪状至今查无实据,丑闻频发,美国国际形象大打折扣。 2011年12月,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巴格达正式宣 布驻伊美军任务结束,为历时8年多的伊拉克战争画上句 号。 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已经造成60多万平民的伤亡。 造成几百万人民的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穿白袍的阿拉伯人
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男人的传统服装也是白色 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这是因为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
沙漠之舟
因为骆驼有双重眼睫毛,可挡风沙;鼻孔内有瓣膜, 风沙来时可关闭。身上有又密又长的毛,可御寒冷。腿很 长,脚掌宽且有厚厚的角质垫,善于在灼热沙漠里行走。 有两个驼峰,里面贮藏着大量脂肪;肚子里有许多囊袋, 能贮存大量的水;血液里含有蓄水能力特别强的高浓缩的 蛋白,可防止血液中的水分经汗腺分泌而丧失;它在 40.5℃才出汗,加上体温的调节范围大,很少出汗。所以 它几天不吃不喝照样可以在沙漠里很好行走。它体大力大, 可驮大量重物。所以人们称之为"沙漠之舟"。
西 亚
西亚在世界上的位置
欧洲 亚洲 非洲 印度洋
土耳其海峡
苏 伊 士 运 河
三洲五海之地
霍尔木 兹海峡
曼德海峡
大 西 洋
直布罗陀 海峡 土耳其 海峡
第一课时石油宝库教学设计及其反思
![第一课时石油宝库教学设计及其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ad7e1addd88d0d233d46a70.png)
【课题】——第五课干旱的宝地【课时序】——第一课时石油宝库【课型】——新授课【双向细目表】——本节课学生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等级,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波斯湾地理位置极其自然环境,了解主要石油输出国,明白石油销售对阿拉伯人的影响。
2能力目标:提高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石油销售对波斯湾沿岸人们的影响。
2教学难点:石油销售对波斯湾沿岸人们的影响。
【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讲授法。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归纳小结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普通教具等。
【教学过程】【思维导图】【教学反思】本课时是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的是西亚波斯湾沿岸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这里陆地上干旱地区的面积十分广大,大部分干旱地区降水极为稀少,沙漠连绵,曾被视为“最不合适人类生存”的地方。
自然环境比较严酷,但有的地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宝藏。
自古以来,炎热和干旱非但没有熄灭人们生活下去的勇气,反而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
石油宝库---介绍了波斯湾沿岸国家的石油开采。
随着那里的地下宝藏---石油的开采,从此结束了人们的贫困生活。
他们用石油输出带来的财富,发展工业、农业,改善人民的生活,并在茫茫的沙漠中建立了美丽的都市,使这一地区步入了现代化。
同样也展现了人们适应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创造力。
一节课下来,我有以下体会:1、教学设计一定要按照课标,依据课标,确定重难点。
依据课标,我把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石油宝藏带来的现代化以及人们生活的提高,难点确定为理解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如何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体会人类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来适应环境、改造自然、与干旱和谐共存。
2、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比如对于西亚石油生产的特点,我分别以图片、表格来让学生归纳总结西亚石油生产的特点是分布广、储量大、产量大、出口量大。
3、教学设计一定要条理清楚,本节课我分四大块来进行设计,一是西亚的自然环境;二是西亚石油生产的特点;三是石油带来的现代化;四是居安思危,将本课内容提升到走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石油宝库》教学设计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石油宝库》教学设计 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617a76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7f.png)
《干旱的宝地—石油宝库》【教材分析】《石油宝库》是《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课是通过波斯湾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介绍后对此地的自然条件进行了介绍,能使学生感悟到此地发展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的条件不足,但是自然资源石油的发现却为此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
之后教材再重点分析了这个地区的生产特色,石油的开采和销售。
最后介绍了石油的开采和销售所带来的财富,改变了波斯湾干旱地区人民以往的贫穷生活。
他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还发展了现代化的工农业。
同时,让学生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让学生体会人类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适应环境,与干旱环境和谐共存的。
对于此课的教学,本课教学就以干旱区域的位置→自然条件→生产特色→人民生活为线索进行教材处理,指导教学,然后从地理位置对自然条件的影响,自然条件决定生产特色,生产特色影响人民的生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更深刻感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及其人类运用智慧适应环境,与环境和谐相处。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学习了第一单元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知识;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对世界的基本知识大洲大洋、自然环境、人口民族等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具有了一定的地理学科素养。
本课是属于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开始学习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特色的内容,前面已经学了平原、山区、水边、草原这些区域人民的生活,对区域的介绍已有基本的知识框架。
但同时,七年级学生从小学刚刚跨进初中,对社会时政的关心度不高,知识面不够广泛,对于世界不同区域间的人们生活状况了解不多。
基于如此,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opec组织简介的视频,让学生能了解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生活的影响,从小培养国际视野和关心国际政治经济的情怀。
穿插迪拜用石油财富打造起来的豪华城市视频教学,让学生能足不出户游历迪拜,了解世界,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从中也深切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
《世界的石油宝库》 知识清单
![《世界的石油宝库》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91c1a95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6.png)
《世界的石油宝库》知识清单一、石油宝库的地理位置世界上的石油宝库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
中东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部,包括了众多国家,如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等。
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连接了三大洲,还拥有众多重要的海峡和水道,如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海运石油贸易都要经过这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二、丰富的石油储量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极其丰富。
据统计,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中,中东地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其中,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等国家的石油储量在全球名列前茅。
这些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地区。
其地质条件有利于石油的形成和储存,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这里沉积了厚厚的沉积岩层,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三、石油的形成过程石油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地质过程形成的。
在远古时代,大量的海洋生物和陆地植物死亡后,它们的遗体被埋在沉积层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高温、高压和细菌的作用下,这些有机物质逐渐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包括合适的沉积环境、良好的保存条件以及足够的时间。
中东地区具备了这些条件,从而形成了丰富的石油资源。
四、石油的开采中东地区的石油开采技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早期的开采方式相对简单,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现在采用了更加先进的钻井技术、抽油设备和石油加工工艺。
为了提高石油的开采效率,许多国家还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和创新。
同时,也注重石油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五、石油的运输石油的运输主要通过管道、油轮和油罐车等方式。
在中东地区,建设了庞大的石油管道网络,将石油从油田输送到港口或炼油厂。
油轮则是将石油运往世界各地的主要工具。
由于石油运输量巨大,油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以提高运输效率。
然而,石油运输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油轮泄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
六、石油的用途石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
七年级地理下册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晋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教案晋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46086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0a.png)
-巩固学生对西亚石油知识点的掌握。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反思,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西亚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能够描述主要产油国的位置及其石油产业的基本情况。
-理解石油资源对西亚地区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能够分析石油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西亚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
2.西亚石油输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难点】
1.石油资源分布与地缘政治的关系。
2.西亚石油产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解决办法】
1.利用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西亚石油分布,增强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析石油资源与地缘政治的相互影响,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作用与目的:
-加深学生对西亚石油资源及其对全球经济影响的认知。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让学生撰写关于西亚石油的小论文或分析报告。
-提供拓展资源: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网站和视频,鼓励他们深入了解西亚石油的历史和文化。
3.结合时事新闻,让学生了解西亚石油在国际市场的动态,加深对经济影响的理解。
4.通过案例研究,比较不同产油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引导学生探讨资源依赖型经济的利弊。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提前准备好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本,以便课堂上能直接跟随教学内容进行学习。
-教师需提前准备与9.2节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如导学案、作业单等,辅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世界石油宝库》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地理下册《世界石油宝库》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30e4a9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b.png)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讨,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石油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3.小组合作促进团队协作
小组合作是本案例的核心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小组讨论、资料收集、观点总结等环节,学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策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还使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丰富程度及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地位。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地图分析能力,学会查阅、解读与石油资源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3.使学生了解石油的开采、加工和利用过程,以及石油工业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石油资源现状及对外依存度的原因,提高他们的资源意识和战略思维。
4.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模拟石油谈判、撰写石油资源分析报告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使他们认识到石油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石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地区的态度,理解中东地区因石油资源引发的国际纷争,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石油资源的发现和开发,使中东地区国家经济迅速崛起。
-石油资源引发的国际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说课稿1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58ea2d9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5.png)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9.2 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是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开发利用以及石油对世界经济和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西亚地区的石油宝库地位,认识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石油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资源、经济、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了解不多,对石油开发利用及其影响的认识还较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主,通过生动实例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掌握石油的开采、提炼和输送过程;了解石油对世界经济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合作探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合理利用的意识,提高学生对我国石油工业的认识和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石油的开采和提炼过程、石油对世界经济和的影响。
2.难点:石油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和经济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西亚地区的石油宝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关于石油的歌曲《石油宝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课堂讲解:结合地图、图片和实例,详细讲解西亚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石油的开采和提炼过程,以及石油对世界经济和的影响。
人文地理下册3-5-1 石油宝库(同步分层作业)(教师版)
![人文地理下册3-5-1 石油宝库(同步分层作业)(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c4b91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a.png)
3.5.1 石油宝库(同步分层作业)1.西亚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A.黑海及其沿岸B.波斯湾及其沿岸C.红海及其沿岸D.地中海及其沿岸【答案】B【解析】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西亚石油的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下列关于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①世界石油宝库②“五海三洲之地”③建筑风格不同④匮乏的水资源⑤不同的宗教信仰⑥经济状况不同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解析】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的原因:世界石油宝库,①说法正确;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交通、战略地位重要,②说法正确;建筑风格不同,与西亚成为热点地区无关,③说法错误;中东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匮乏,④说法正确;中东地区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文化宗教上的差异明显,⑤说法正确;经济状况不同,不是热点地区原因,⑥说法错误。
综合分析①②④⑤正确,故选B。
3.西亚被称为“两洋三洲”之地,该称号描述的是西亚的()A.河流B.地形C.位置D.土壤【答案】C【解析】西亚的地形和土壤指西亚地形以高原为主,中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又称两河流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故BD错误;西亚地区内陆流域及无流区面积广大,地表径流贫乏,河网稀疏,该地区多为短小河流,大部分发源于高原边缘山地,靠冰川融雪水补给,河流水量较小,季节变化显著。
较著名河流为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组成的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水系以及苏伊士运河,故A错误;西亚被称为“两洋三洲”指亚、欧、非三洲,大西洋和印度洋,描述的是地理位置,故C正确。
故选C。
4.沟通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是()A.霍尔木兹海峡B.土耳其海峡C.苏伊士运河D.白令海峡【答案】A【解析】波斯湾沿岸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霍尔木兹海峡是阿拉伯海进出波斯湾的惟一出口,每年有占世界出口总量一半以上的石油从这里运出,如果将这一海峡封锁住,西方世界的主要石油来源就被切断了,西方经济就会陷入瘫痪状态,因此,人们称霍尔木兹海峡为“西方的生命线”。
石油宝库
![石油宝库](https://img.taocdn.com/s3/m/53c650ec19e8b8f67c1cb94d.png)
阿联酋
波斯湾地区 石油总储量 占世界总储 量的一半以 上,其输出 量占世界总 输出量的 60%.
想一想:为什么西亚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
探索· 发现
世界石油储量前十名的国家
国 家 沙特阿拉伯 伊拉克 阿联酋 科威特 伊朗 委内瑞拉 俄罗斯 墨西哥 利比亚 中 国 占世界的﹪ 24.9 10.7 9.3 9.1 8.5 6.4 4.8 4.8 2.9 2.4
共同点 不同点 位置 主要特点 解决水问题的措施 绿洲农产品 气候类型 气候干旱、沙漠多、缺水; 积极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成为宝地 中国西北部 绿洲农业带来财富 坎儿井 阿拉伯半岛 石油资源带来财富
节水灌溉设备、海水淡化厂 葡萄 哈密瓜 小麦 椰枣 小麦 水稻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的石油政策,采取集 体行动与外国石油公 司进行谈判,捍卫石 油资源国的权益。
波斯湾石油在世界的地位: 西亚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 石油最多的地区。 储量占世界石油总量2/3
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1/3 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0%
该地区天然气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
特点:储量大、油质好、埋藏浅、油层厚
(4)该地区主要是 气候 资源极端缺乏。 (5)该地区地下宝藏— — (矿产), 主要输到 、 、 等国 家,请你设计几条比较 合理的路线。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域名称: A B C 、 D E F 。 (2)该地区中部是世界最大的 半岛 (3)该地区的居民主要是 人种。 多数为 人。
阿拉伯沙漠
阿拉伯半岛中部夏季最热月均温在白昼时达
70~80℃,夜晚则降至30℃;冬季最冷月气温 也达40℃以上;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许多 地区两次降水间的间隔需要数年。地表没有 一条常年河。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后巩固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含答案和解析)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后巩固9.2西亚-世界的石油宝库(含答案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90f3ffed630b1c58eeb54b.png)
6.D
【分析】
根据中东地区冲突频发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中东地区长期冲突的产生因素包括:中东“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和宗教民族矛盾复杂。故选D。
(4)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炎热,传统民居是高脚楼 B.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
C.沙漠广布,降水丰富 D.城市多分布在内陆地区
三、填空题
20.世界石油最丰富的地区是________,该地石油的90%出口到________、日本、西欧等工业发达国家。
21.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介于阿拉伯海、红海、________、黑海和里海之间,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1)图中L纬线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2)阿拉伯半岛以高原地形为主,大部分地区降水在200mm以下,有些地方甚至多年滴雨不降气候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_,因此河流稀少,_____________广布。
(3)受气候的影响,_____业成为半岛主要的传统农业部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蕴藏着丰富的________资源,半岛许多国家都以此为经济支柱。
2.D
【解析】中东地区是世界上产油量最多、出口量最多的地区,这里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是中东地区最大的产油国,故选D。
3.D
【解析】
试题分析: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故选D.
14.世界上石油资源分布最集中并且约占世界储量一半还多的地区是( )
七年级上《石油宝库》评课稿
![七年级上《石油宝库》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c1e43ab83d049649b66583b.png)
七年级上《石油宝库》评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七年级上册《石油宝库》评课稿今天我听了李xx老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课《石油宝库》,听完之后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对这节课的一些看法。
一、评教学目标:李老师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整堂课中能紧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去选择材料和开展教学活动,体现了课程价值。
二、评教学重、难点:李老师借助教材提供的平台,根据初中生好奇善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有条理、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基本达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
三、评教学方法:李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思想,体现了教育教学新理念,教学中将讨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观看视频、情境分析等方式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扩大了知识容量,使学生在一节课中掌握或接触了更多的知识。
四、评教学过程:1、在导入环节,李老师直接讲述世界石油问题从而引入石油的输出国,进而导入到“石油宝库”这一课题,直接,贴近教学内容。
2、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地图的运用,注重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这是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中最重要的能力目标。
3、李老师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方面做的比较好。
她能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查阅地图,尽可能多的将时间交给学生,边看边思,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主动解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本节课思路清晰,从波斯湾地区的地理位置,到自然环境,再到人文环境,层层递进,过渡自然,很好地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某一区域的方法。
以上是我认为李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所呈现给我们的一些闪光点,下面就不足之处提几点本人的粗浅认识:1、导入环节采用世界石油问题,非常直接。
但仅仅通过自己的口述,略显单调。
若能提供相关时政的视频,既可以让学生关注时政,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左图,说一说波斯 湾地区主要有哪些国家? 其中哪些国家的石油资源 比较丰富?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 科威特、伊朗、阿联酋、 阿曼、卡塔尔、巴林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 科威特、伊朗、阿联酋
结合图片, 说一说人们为 什么把波斯湾 地区誉为“世界 石油的宝库”?
波
分布广: 波斯湾沿岸各国
斯
石
湾
储量大: 占世界总储量的1/2以上
七嘴八舌议一议:现 在这些石油输出国靠开 采石油成为富国,但是 将来石油资源开采完了, 这些国家将如何生存与 发展?
石油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许多 产油国的石油资源将来会枯竭,所以应努 力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课堂自我反思:
1、波斯湾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 3、波斯湾的石油输出 4、波斯湾石油输出带来的变化
西欧、美国
西航 线
东航 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 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 西洋(2)波源自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
(3—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4澳大利亚)
西欧、美国
东亚(日本)、 澳大利亚
议一议: 为什么这里的石油要大 量向外输出?
1、石油储量丰富,但由于工业不发达,所产石油大量 剩余;2、便利的交通为石油输出提供了保障。
石油宝库
读左边两幅图,找一找: 波斯湾在哪里? 想一想: 波斯湾地区的位置有什么特征? 这一特征对其与外界的联系有什 么意义?
波斯湾地区位于亚、欧、 非三洲交界处,濒临阿拉伯 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 里海,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素有“三洲五海”之称。
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 交通要道,而今更成为海、 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
读左图,请从地形、气 候、河流三方面描述波斯湾 地区的自然环境。
地形主要为高原,也有部 分平原,但区内沙漠广布。
气候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炎热干燥。
河流较少,主要有幼发 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阿拉伯半岛全年炎热干燥、 地表没有一条常年有水的河流。
虽然这一地区极度干旱,但 大自然却赐予了他们另一种宝贵 的资源——石油。
油
石
油 特
产量大: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4
宝 库
点
输出大: 约占世界总输出量的60%
观察上图,说一说波
斯湾沿岸国家的石油主 要输往哪些国家和地区? 沿途经过了哪些重要的 运河、海峡?
2 3
14
线路
途径海域、主要海峡
到达国家、地区
西航 线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 度洋—好望角—大西洋(1)
你是否知道OPEC?它和石油输出有什么关系?
阅读书本,说一说石油的生产和输出给这一地 区带来了哪些变化?
迪拜大酒店
左图中石油输出国和 非石油输出国的人均国 民收入,有什么差别?
差别巨大,依靠大量石 油输出,石油输出国获得 很高的人均国民收入。
一些国家利 用石油财富在沙 漠中修建了许多 摩天大楼和豪华 酒店,大力发展 旅游业和商业。
我掌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