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饮食风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州饮食风俗
台州地属亚热带,又背山面海,受海洋调节及西北高大山体对冬季寒风的阻滞影响,夏少酷暑,冬少严寒,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物产丰富,这一些自然环境因素,对当地的生活习俗影响明显。
一、饮食
主食以稻米为主,薯类、麦类、玉米、豆类为辅。一日三餐,干稀往往因地因时而异。黄岩、温岭习惯三餐干饭,只在夏天晚餐时有喝稀饭者。玉环、仙居习惯早晚稀、中餐干。天台习惯早餐稀、中晚餐干。临海习惯早餐吃泡饭;其西北部山区,夏季中晚餐常以薄粥汤就干麦食为主食。立夏至中秋,农事繁重,力作时上下午各加一餐“点心”,或称“接力” 。
菜肴叫“下饭”或“菜蔬”,沿海多海产品,山区多山货,平原兼而有之。喜食蔬菜与海鲜的干制、腌制品,咸菜、咸鱼、咸肉旧时为居家必备常菜,今咸菜仍十分普遍。臭苋菜梗汁炖豆腐为特味佐菜。菜味讲究鲜美,不喜强辣。宴请时,旧俗有“六碗”、“八碗”等规格,不足其数不成席。近年宴席冷热菜肴多至数十盆,以散席后剩肴为荣,流于靡费。
风味食品以米粉、麦粉制作者为主。临海久为台州府治所在,而且当地所产五谷种类较多,其风味小吃较其他县市更为丰富多样。
水浸糕旧历年底,家家以粳米粉蒸熟捣揉制作条状年糕,浸水加明矾贮藏。以多为荣,往往来年二三月尚有贮藏。以糯米蒸熟捣制成块状或厚片状者,称“麻糍”,也有浸水久藏的。近年大多改家庭手工制作为作坊机械加工,城镇居民大多改为随时购食,不再水浸久贮。
米面大米粉蒸熟后,捣块压挤成丝,晒干后可久藏,又称“面干”。因制作时需用特制工具,故均由作坊加工出售。
豆面以番薯为淀粉,少量烧熟为强粉,和入淀粉,搓揉成熟后以麻孔漏碗挤压成形入沸汤烧熟,经凉水冷却,阴干再晒干,青绿有光泽,滑润可口,和佐料汤煮,称“豆面羹”。又可作小吃,称“豆面碎”。天寒时加辣热食最佳。原为绿豆粉所制,改用薯粉后,其名称照旧。秋收后,山区农家户户制作,自食并出售。
猪肉麦饼以肉糜为馅,入锅以少许油煎,也有不和油者,香软可口。熟后夹灌鸡蛋者更佳。以临海、天台、仙居三县市所制最为出名。
扁食近似多肉馄饨,又如饺子而皮薄。作料先炒,可煎可蒸,也可汤煮。近数十年来,北方风味食品饺子传入台州,与扁食并为城乡居民所喜食。
光饼扁圆形小麦饼,加糖少量,炉烘胖发,半脆半软,可口而易于保存。中有小孔可以串绳,便于携带,俗称“肚脐饼”。传为明代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军士所带干粮,故又称“ 光饼”。本为传统的大众化糕点类食品,店铺设炉当街烘制。近年新潮糕点众多,光饼基本上已无人制作。
鱼面以净鱼肉蘸淀粉捶制,贴锅以文火烙熟,切丝成面。可鲜食,可干贮;可作菜肴,也可作小吃。不切丝成面而裹以作料者,则称“鱼饺”或“鱼面馄饨”。为沿海居民特有风味食品,以玉环最兴。
豆腐圆将豆腐以刀压捻,分成小圆,沾淀粉,汤煮并加作料,为临海特色小吃,鲜美滑软。豆腐和肉末和匀,揉成小球状,以小许油煎熟,即为肉圆。食时再加佐料加工,与红烧狮子头相类。
蛋清羊尾豆沙成圆,沾淀粉,外挂蛋清泡沫,油炸而成,外撒白糖,色泽金黄,外脆里嫩,甜香可口,为临海特有甜食,筵席常备。近年也有当街设摊现炸现卖者。
五味粥天台县城乡的春节初一早餐以五味粥为必备食品。取红枣、番薯、毛芋、赤豆、豆腐等五样素品加米熬粥进食,以祈五福,系自寺院十二月初八煮粥供佛分斋演变而来。此餐五味粥,要由男主人熬制,可能意在洁净。临海大石正月初一食豆腐粥,由男主人制作,或鼓励少年起早制作,云全年都能起得早,勤奋有成。
糟羹先将多种菜蔬佐料烧熟,以米粉浆或薯粉浆徐徐加入,以米粉浆制作者最为正宗,为元宵节食品。《黄岩县志》说:“相传自唐筑城时,天寒以是犒军,遂成故事。”据说当时犒军的羹是以带糟的新酒当水制作,故称“糟羹”。后世的“糟羹”已不用带糟的新酒制作,惟有“甜酒酿”与此类似。平时以薯粉制作的羹,称“山粉糊”。十四夜有吃遍七家,人变聪明之说。意在鼓励品尝各户手艺。
青团清明前后,采野菜煮熟捣浆,和糯米粉作团,中裹馅料,底垫楮树叶或新竹箬,笼蒸而成,别有清香,且能助消化,旧为寒食节食品。甜的为青饼。
乌饭麻糍春夏之交,采乌饭嫩叶(俗称乌饭脑)捣汁,和糯米蒸捣而成,外沾松花,色香味俱佳。通常呈条片状,中裹豆沙成卷者特佳。
漾糕以米浆粉或小麦浆粉发酵蒸制。形大如笼,吃时随意分切,松软可口。为夏令甜食。城镇街头随处有售,农家则偶尔自制。
灰青糕以芝麻秆或清白稻草烧灰漉汁,浸入早米,经宿磨浆,舀上
蒸笼,每炊熟一层,再泼炊一层,至八九层。厚寸许,色浅绿,用竹片划食,加红糖汁、薄荷水等,软滑微香,为夏令凉食。早稻登场后,有农家妇女以米筛盛灰青糕沿街叫卖。
重阳糕又称糯米糖糕。在糯米粉中层层嵌入红糖,外层四周嵌板栗,笼蒸而成。城镇小贩在重阳节前后制作,上插小彩旗沿街叫卖。城乡居民又有在酵米粉中嵌入糖浆,蒸熟后划成方块,也称“重阳糕”。农村也有以灰青糕作重阳节食品的。所有重阳食品,均以糕名,取“糕”与“高”的谐音以祝步步登高。
糯米圆以糯米粉作圆,中裹肉馅或甜料,可煮可蒸。形小者称“汤圆”,小如指甲者称“汤圆子”。实心不裹馅料者,煮熟后置豆黄粉(以黄豆炒熟磨粉,拌以红糖及少量芝麻)中滚沾而成者,称“擂圆”,软糯香甜,为冬至节日食品,故又称“冬至圆”。实心糯米圆与麦面加作料合炒者称“炒圆”。
糕软以热水洒泼糯水粉成松软状态,铺入蒸笼,与红糖层层相间,再以菜刀划切,然后蒸炊。松软香甜,别有风味。临海一带有作为中秋食品者。
麦饼筒天台称“饺饼筒”,临海称“麦油子”,三门称“麦焦”。以麦粉糊摊成薄饼皮,中裹多种荤素菜肴,卷成筒形,现卷现食,也可油煎。为台州各地特有节日食品。除夕时,临海、天台、仙居、三门等地家家大量卷制,以备春节食用。黄岩、温岭也有以糯米粉制饼皮者。此类节日食品,近数十年来渐成日常食品。
其余如粽子、馄饨等,与各地类同。粽子本为端午节食品,家家户户自行裹制,现城镇商店长年出售。馄饨则为街头日常小吃,旧时有挑担串街走巷叫卖,现下锅汤煮现售,今为小吃店常备食品,并可购馄饨皮自制。
糕点以冻米糖、花生糖、芝麻糖最有节日特色,旧时每年春节,家家制作,喜气洋溢。临海、天台、仙居的“羊脚蹄”,以麦粉加糖揉制成形入炉烘烤,形似羊蹄。又有加馅起酥制成马蹄形者,称“马蹄酥”。此两类糕点,最为平民化,别有风味。
酒类以黄酒为主,以陈为上,故又称“老酒”。白酒,俗称“烧酒”、“糟烧”。以地方特色水果杨梅浸烧酒,称“杨梅烧酒”,简称“杨梅烧”,消暑解乏,酸甜利口,城乡盛行。旧时农户在秋收后有自酿黄酒的习惯,现大多已为商品替代。